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使音乐教学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面临挑战,高校音乐教学如何调整,如何适应,如何发展是一个不容迴避的问题。文章在分析高校音乐教学情况的基础上, 阐述了高校音乐教改紧迫性和必要性。对课程改革提出了多元、对称、综合、交叉、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等理念。
【关键词】音乐专业;课程; 综合;非学科;多元文化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国家的教育决策和各高校正在努力践行的措施。音乐教育随着改革的深入,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育手段等都是值得研讨的领域。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从八十年代才发展起来,目前许多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教改的视角还停留在音乐及音乐教育本体,许多研究还局限于音乐及音乐教育的表面和局部,有些研究成果难以用于指导实践, 未能将自身的改革与整个国家的音乐教育改革联系起来。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人类活动领域不断拓宽,活动方式日趋多样化。现代科技文化的新思想,新成果,要求学校教育不断深入改革,整合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更高层次的课程综合化,实质性的学科交叉。音乐学科与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之间建立广泛的联系,音乐教育的多元化,从而实现现代教育培养目标。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包括人的八种智能:语言文字,逻辑数学,视觉空间,身体运动,音乐旋律,人际交往,内省,自然观察都能从艺术教育中获得,但并不能仅仅从单一学科中获得,它强调了学科的多元和综合。因此优化课程结构是各国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之一: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教育部 2006 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体现了这种音乐教育理念。方案中专业课程的必修课 1000-1200 学时,选修课题 800 学时,其中限选课 162 学时, 任选课 648 学时,(专业选修 432 学时,美育,教育,文史哲,文理渗透 216 学时)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180 学时。方案的特点:加大了选修课程学时数,增加了地方和学校课程,拓展了课程的形式和内容,提倡课程多样,整合单项课程,力求知识结构均衡、对称。
目前许多普通高校音乐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分析来看, 课程改革的步伐跟不上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其主要表现为:
1.学科课程仍然是课程体系中主要取向。
2.课程中涉及多学科交叉,和文理渗透的课程单一,面太窄。
3.综合课程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4.没有建构多元综合,多元化的音乐教育体系。
5.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缺少特色。
这种现象与培养基础厚实,视野开阔,实践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可持续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的现代化教育思想,教育任务相距甚远。因此,整合高校音乐学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整合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观念要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向:
一.音乐学课程中的综合课程观念
传统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学科课程基本是一统天下,它强调学科科目的自身逻辑体系,追求自身的完整,知识技能学科体系相对独立,封闭,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传授是主要教学过程。在音乐教学中,容易导致相互关联的各个知识领域的分割,课程内容重复,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领域和人类活动领域的不断拓宽,人类的研究方式,行为手段日趋多样化,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现代科技文化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成果不是单一学科所能完成的,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学科交叉的结果。单纯的学科课程与素质教育,高校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终身学习的主导培养目标形成最尖锐的矛盾。
综合课程强调相关知识的融合,注重知识的丰富和相互联系,学习中更强调学习兴趣,情感以及心理功能。建立音乐学科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广泛联系又不脱离音乐学科特征的课程体系是高校音乐教学课程改革重要任务。
目前各高校音乐学课程中基本理论,演唱,演奏,欣赏强调了各自的完整性和延续性,忽略了各部分的内部联系。学生结束了《和声》课程的学习,和弦的连接、和声的变换却不能在钢琴既兴伴奏中运用,完成了《基本乐理》的学习,却不能对音乐现象进行整体及局部的分析和理解。这种单纯的学科课程学习,与培养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目标差太大。进行学科之间关联学习,软化学科边缘,开展综合性的音乐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建构以音乐为核心学科,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紧密联系的综合课程体系迫在眉睫。如钢琴课程,作品《阳关三叠》,教学过程中除了对曲式结构,调式调性,和声织体,节奏形态,力度层次,音色变化以及音乐的情绪,音乐的表现意义等作出分析和把握,进行内部认知外,还应对音乐现象的外部关联进行思考,即作品的背景,历史,经济,地理给予多学科的审视,促进音乐的民族,历史,文化的理解,拓展视野。这种教学通过钢琴大小课的方式是能够实现的。
二.构建非学科课程平台
综观音乐教育史,学科课程始终是处于主流地位的一种课程体系,虽然它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但是它的共同目标:培养少数尖子人才,着眼于知识的本身,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传授,讲解,灌输。其结果重知识(智商),忽视情感(情商);重视科学目标,忽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目标:重理论,忽视实践;重体系,忽视创新。这种课程体系在教育思想的总体观念上知识结构单一,难以达到现代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非学科课程是学科课程的补充和延伸,学科课程非、学科课程构成的课程模式符合现代教育思想总体思路。
非学科课程的特点:
1.软化学科边缘,实现跨学科,交叉学科。
2.拓展课程内容和形式,以整合与事物间的内部,外部联系为学习对象。
3.发展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4.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认知与理解,学习与运用,想象与创造的学习氛围。
音乐教育要建立多种课程模式,改革单一化的课程模式,改变全国一个标准,各校整齐化一的现状。
1.建立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
现代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的转变,重建音乐学习领域和环境,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注重音乐的实践和创造。重要的是在学习音乐过程中去感受、鉴赏、理解、表现、创造。强调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在各领域全面,协调发展。音乐的实践活动是音乐学习本质途径和形态,通过实践来认识和理解音乐和音乐与相关文化。培养独立学习,创新精神和個性发展。音乐的实践活动包括表演、创作、即兴、听赏等。它包括艺术实践,各种音乐团队,艺术社团,课外活动小组,兴趣小组等。建立音乐实践,活动课程的框架,实现课内,课外的统一:1 )时间安排。(每学期)2).实践目标,内容,要求。3.)完善的评价机制。
2.开设拓宽视野,整合科目,以能力,素质为核心的课程。
国家教委年颁布的《音乐新课标》课程性质和价值观的转变,增强音乐的人文内涵,强调审美,创造,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高校的音乐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音乐本身,而应主动适应性21世纪社会需求的总体发展目标。音乐传统教育几十年来课程的设置主要侧重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把握,就音乐材料本身进行认知,理解,但只有在学习过程中与其他学科展开联系,研究,在这种丰富的,彼此联系的音乐学习环境中,对整个艺术材料以及有关联的材料进行认知,比较,分析,判断,再上升为个性化的认知。每一个具体的音乐作品都与民族学,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等息息相关。能够理解诗歌,文学,美学的意境对理解音乐作品千变万化的风格,情绪,深刻的思想内容,并利用音乐素材进行创作有"举一反三"的意义。开设以音乐为核心并与此相关的课程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素质教育根本所在。
3.音乐教学特色的桥梁:学校课程,地方课程
教育部04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对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学时,内容作了如下规定:两类课程共180学时,10学分,民族音乐,历史与文化,区域音乐历史与文化,少数民族乐器,民间音乐采风,民族音乐教学研究,民族语言的音乐教育实践。由于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还停留在传统课程体系的认知上,对学校课程,地方课程不太重视,难以在音乐教学特色上作出恰当的认识。
地方音乐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大的文化背景下,在滚滚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中保存下来,各民族,各地区文化价值和经验反映在他们的文字,艺术,音乐,戏曲,舞蹈与作品,包括了丰富的地方文化特质,浓郁的地方色彩。为我们对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音乐文化教育及传承,进行多角度文化整体意义的学习、继承与理解给予了空间。音乐教育另一个层面上的意义,从区域音乐文化的理解,延伸到社会不同音乐文化的学习,再延伸到世界音乐文化的学习。每个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都受到地方,区域不同文化的影响,利用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平台,建构学校音乐教学特色模式,开设与地方,区域文化密切相关的音乐课程,创作和表演课程,将教学特色转化为教学优势。
4.重视音乐教育中的特殊作用──环境课程 。
音乐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音乐知识,技能,文化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政治素养,道德,情感,对社会的态度。不仅涉及音乐领域,还涉及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等领域,不仅仅在课程中课堂上,还涉及到校园文化,校园环境,学校精神,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学之间的交流,都将影响学生对社会的态度,情感,对事物的评价,影响或促进学生素质和修养的发展。对世界观,价值观,情感态度尚未健全的青年来讲,四年的大学阶段是一个逐渐造就思维品质和行为倾向的过程。为学生提供更加宽广的知识,深厚的情感,全面的能力的发展空间,环境课程和学科课程一样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对称于其它课程的教学。
三.实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随着人类社会的前进,教育观念更新,现代音乐教育思想更加符合音乐本身的功能,在课程性质上增加音乐的人文内涵,价值观更强调审美趣味的高尚取向,创造能力的多元化,紧贴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强调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逐渐成为国际音乐教育主流。
今天,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全球化"的时代,"走向世界,同国际接轨"这些词汇已衍化为"我们是世界,世界是我们",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各种文化进行交流,是人类目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而迫切问题。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部长31届会议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化宣言》认为:文化多样化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
美国音乐教育思想中音乐教育目的中有两点:1).学习人类交流的一种基本形式,2).是学习世界的各种民族。美国大学几乎全部都开设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连小学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都很普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目标是了解世界不同时代的音乐,比较不同时代,不同地方音乐的不同风格,将音乐与社会,历史,文化联系起来。从而理解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认识不同文化元素人们千差万别的生活形态,促进文化交流与尊重,树立国际关系的概念,维护世界和平,学习有鉴别,批判性思考。
中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体系仍然是欧洲音乐体系为基础,普遍没有开设世界多元文化音乐的课程,与世界发达国家的音乐教育相比已将有了很大差距,所以高校音乐教育应该开设世界音乐,(东方、非洲、北美、南美)而不仅仅是西方音乐,中国民族音乐课程,应该包括民间音乐、少数民族音乐、戏剧等,还应该分析爵士音乐,摇滚音乐和流行音乐的风格,特点。要重视欣赏课程和艺术实践课程,通过了解作品来了解作曲家,再探究一个社会与一个民族的性格,通过演唱,演奏鉴别不同音乐的特点,拓展对不同音乐的听觉体验。这种音乐学习中,调动自身认知的多样性,将学习内容进行分析,组织,多样化的材料才能唤起尽可能多的观察,比较,判断,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千丝万缕联系的音乐现象经认知而形成更深层的经验,透过对整个音乐材料的认识,形成对世界,对整个中华民族的认识,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和文化素养的青年一代。
整合高校音乐教育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是深入教学改革,是能否真正出培养有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时代精神、世界观念的新型音乐人材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次昭,2003:《音樂美学新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俞玉滋、张援,2000:《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3]马达2002:《20世纪学校中国音乐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4]俞人豪,1997:《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5]刘沛,1998:《美国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6]管建华,2002:《世纪之交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该论文系四川省重点课题:《整合高校音乐学课程体系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研究》。课题编号:xhj200516阶段性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王利强
【关键词】音乐专业;课程; 综合;非学科;多元文化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国家的教育决策和各高校正在努力践行的措施。音乐教育随着改革的深入,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育手段等都是值得研讨的领域。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从八十年代才发展起来,目前许多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教改的视角还停留在音乐及音乐教育本体,许多研究还局限于音乐及音乐教育的表面和局部,有些研究成果难以用于指导实践, 未能将自身的改革与整个国家的音乐教育改革联系起来。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人类活动领域不断拓宽,活动方式日趋多样化。现代科技文化的新思想,新成果,要求学校教育不断深入改革,整合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更高层次的课程综合化,实质性的学科交叉。音乐学科与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之间建立广泛的联系,音乐教育的多元化,从而实现现代教育培养目标。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包括人的八种智能:语言文字,逻辑数学,视觉空间,身体运动,音乐旋律,人际交往,内省,自然观察都能从艺术教育中获得,但并不能仅仅从单一学科中获得,它强调了学科的多元和综合。因此优化课程结构是各国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之一: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教育部 2006 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体现了这种音乐教育理念。方案中专业课程的必修课 1000-1200 学时,选修课题 800 学时,其中限选课 162 学时, 任选课 648 学时,(专业选修 432 学时,美育,教育,文史哲,文理渗透 216 学时)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180 学时。方案的特点:加大了选修课程学时数,增加了地方和学校课程,拓展了课程的形式和内容,提倡课程多样,整合单项课程,力求知识结构均衡、对称。
目前许多普通高校音乐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分析来看, 课程改革的步伐跟不上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其主要表现为:
1.学科课程仍然是课程体系中主要取向。
2.课程中涉及多学科交叉,和文理渗透的课程单一,面太窄。
3.综合课程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4.没有建构多元综合,多元化的音乐教育体系。
5.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缺少特色。
这种现象与培养基础厚实,视野开阔,实践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可持续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的现代化教育思想,教育任务相距甚远。因此,整合高校音乐学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整合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观念要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向:
一.音乐学课程中的综合课程观念
传统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学科课程基本是一统天下,它强调学科科目的自身逻辑体系,追求自身的完整,知识技能学科体系相对独立,封闭,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传授是主要教学过程。在音乐教学中,容易导致相互关联的各个知识领域的分割,课程内容重复,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领域和人类活动领域的不断拓宽,人类的研究方式,行为手段日趋多样化,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现代科技文化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成果不是单一学科所能完成的,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学科交叉的结果。单纯的学科课程与素质教育,高校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终身学习的主导培养目标形成最尖锐的矛盾。
综合课程强调相关知识的融合,注重知识的丰富和相互联系,学习中更强调学习兴趣,情感以及心理功能。建立音乐学科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广泛联系又不脱离音乐学科特征的课程体系是高校音乐教学课程改革重要任务。
目前各高校音乐学课程中基本理论,演唱,演奏,欣赏强调了各自的完整性和延续性,忽略了各部分的内部联系。学生结束了《和声》课程的学习,和弦的连接、和声的变换却不能在钢琴既兴伴奏中运用,完成了《基本乐理》的学习,却不能对音乐现象进行整体及局部的分析和理解。这种单纯的学科课程学习,与培养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目标差太大。进行学科之间关联学习,软化学科边缘,开展综合性的音乐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建构以音乐为核心学科,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紧密联系的综合课程体系迫在眉睫。如钢琴课程,作品《阳关三叠》,教学过程中除了对曲式结构,调式调性,和声织体,节奏形态,力度层次,音色变化以及音乐的情绪,音乐的表现意义等作出分析和把握,进行内部认知外,还应对音乐现象的外部关联进行思考,即作品的背景,历史,经济,地理给予多学科的审视,促进音乐的民族,历史,文化的理解,拓展视野。这种教学通过钢琴大小课的方式是能够实现的。
二.构建非学科课程平台
综观音乐教育史,学科课程始终是处于主流地位的一种课程体系,虽然它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但是它的共同目标:培养少数尖子人才,着眼于知识的本身,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传授,讲解,灌输。其结果重知识(智商),忽视情感(情商);重视科学目标,忽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目标:重理论,忽视实践;重体系,忽视创新。这种课程体系在教育思想的总体观念上知识结构单一,难以达到现代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非学科课程是学科课程的补充和延伸,学科课程非、学科课程构成的课程模式符合现代教育思想总体思路。
非学科课程的特点:
1.软化学科边缘,实现跨学科,交叉学科。
2.拓展课程内容和形式,以整合与事物间的内部,外部联系为学习对象。
3.发展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4.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认知与理解,学习与运用,想象与创造的学习氛围。
音乐教育要建立多种课程模式,改革单一化的课程模式,改变全国一个标准,各校整齐化一的现状。
1.建立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
现代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的转变,重建音乐学习领域和环境,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注重音乐的实践和创造。重要的是在学习音乐过程中去感受、鉴赏、理解、表现、创造。强调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在各领域全面,协调发展。音乐的实践活动是音乐学习本质途径和形态,通过实践来认识和理解音乐和音乐与相关文化。培养独立学习,创新精神和個性发展。音乐的实践活动包括表演、创作、即兴、听赏等。它包括艺术实践,各种音乐团队,艺术社团,课外活动小组,兴趣小组等。建立音乐实践,活动课程的框架,实现课内,课外的统一:1 )时间安排。(每学期)2).实践目标,内容,要求。3.)完善的评价机制。
2.开设拓宽视野,整合科目,以能力,素质为核心的课程。
国家教委年颁布的《音乐新课标》课程性质和价值观的转变,增强音乐的人文内涵,强调审美,创造,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高校的音乐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音乐本身,而应主动适应性21世纪社会需求的总体发展目标。音乐传统教育几十年来课程的设置主要侧重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把握,就音乐材料本身进行认知,理解,但只有在学习过程中与其他学科展开联系,研究,在这种丰富的,彼此联系的音乐学习环境中,对整个艺术材料以及有关联的材料进行认知,比较,分析,判断,再上升为个性化的认知。每一个具体的音乐作品都与民族学,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等息息相关。能够理解诗歌,文学,美学的意境对理解音乐作品千变万化的风格,情绪,深刻的思想内容,并利用音乐素材进行创作有"举一反三"的意义。开设以音乐为核心并与此相关的课程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素质教育根本所在。
3.音乐教学特色的桥梁:学校课程,地方课程
教育部04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对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学时,内容作了如下规定:两类课程共180学时,10学分,民族音乐,历史与文化,区域音乐历史与文化,少数民族乐器,民间音乐采风,民族音乐教学研究,民族语言的音乐教育实践。由于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还停留在传统课程体系的认知上,对学校课程,地方课程不太重视,难以在音乐教学特色上作出恰当的认识。
地方音乐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大的文化背景下,在滚滚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中保存下来,各民族,各地区文化价值和经验反映在他们的文字,艺术,音乐,戏曲,舞蹈与作品,包括了丰富的地方文化特质,浓郁的地方色彩。为我们对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音乐文化教育及传承,进行多角度文化整体意义的学习、继承与理解给予了空间。音乐教育另一个层面上的意义,从区域音乐文化的理解,延伸到社会不同音乐文化的学习,再延伸到世界音乐文化的学习。每个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都受到地方,区域不同文化的影响,利用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平台,建构学校音乐教学特色模式,开设与地方,区域文化密切相关的音乐课程,创作和表演课程,将教学特色转化为教学优势。
4.重视音乐教育中的特殊作用──环境课程 。
音乐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音乐知识,技能,文化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政治素养,道德,情感,对社会的态度。不仅涉及音乐领域,还涉及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等领域,不仅仅在课程中课堂上,还涉及到校园文化,校园环境,学校精神,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学之间的交流,都将影响学生对社会的态度,情感,对事物的评价,影响或促进学生素质和修养的发展。对世界观,价值观,情感态度尚未健全的青年来讲,四年的大学阶段是一个逐渐造就思维品质和行为倾向的过程。为学生提供更加宽广的知识,深厚的情感,全面的能力的发展空间,环境课程和学科课程一样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对称于其它课程的教学。
三.实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随着人类社会的前进,教育观念更新,现代音乐教育思想更加符合音乐本身的功能,在课程性质上增加音乐的人文内涵,价值观更强调审美趣味的高尚取向,创造能力的多元化,紧贴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强调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逐渐成为国际音乐教育主流。
今天,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全球化"的时代,"走向世界,同国际接轨"这些词汇已衍化为"我们是世界,世界是我们",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各种文化进行交流,是人类目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而迫切问题。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部长31届会议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化宣言》认为:文化多样化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
美国音乐教育思想中音乐教育目的中有两点:1).学习人类交流的一种基本形式,2).是学习世界的各种民族。美国大学几乎全部都开设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连小学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都很普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目标是了解世界不同时代的音乐,比较不同时代,不同地方音乐的不同风格,将音乐与社会,历史,文化联系起来。从而理解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认识不同文化元素人们千差万别的生活形态,促进文化交流与尊重,树立国际关系的概念,维护世界和平,学习有鉴别,批判性思考。
中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体系仍然是欧洲音乐体系为基础,普遍没有开设世界多元文化音乐的课程,与世界发达国家的音乐教育相比已将有了很大差距,所以高校音乐教育应该开设世界音乐,(东方、非洲、北美、南美)而不仅仅是西方音乐,中国民族音乐课程,应该包括民间音乐、少数民族音乐、戏剧等,还应该分析爵士音乐,摇滚音乐和流行音乐的风格,特点。要重视欣赏课程和艺术实践课程,通过了解作品来了解作曲家,再探究一个社会与一个民族的性格,通过演唱,演奏鉴别不同音乐的特点,拓展对不同音乐的听觉体验。这种音乐学习中,调动自身认知的多样性,将学习内容进行分析,组织,多样化的材料才能唤起尽可能多的观察,比较,判断,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千丝万缕联系的音乐现象经认知而形成更深层的经验,透过对整个音乐材料的认识,形成对世界,对整个中华民族的认识,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和文化素养的青年一代。
整合高校音乐教育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是深入教学改革,是能否真正出培养有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时代精神、世界观念的新型音乐人材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次昭,2003:《音樂美学新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俞玉滋、张援,2000:《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3]马达2002:《20世纪学校中国音乐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4]俞人豪,1997:《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5]刘沛,1998:《美国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6]管建华,2002:《世纪之交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该论文系四川省重点课题:《整合高校音乐学课程体系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研究》。课题编号:xhj200516阶段性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王利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