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民间法

来源 :学问·科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terz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间法与国家法不同,它更能够解决国家法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是一种很有借鉴意义的社会规范。
  【关键词】民间法;定义;特征
  
  一、何谓民间法
  
  民间法的定义可谓是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它是与国家法相对而言的一种法的形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或是一种代代相传的习惯。综观当今研究民间法的学者,他们对民间法的认识各有千秋,自成一家。如日本学者Masaji Chiba认为:"官方法是由一国之合法权威认可的法律体系,而民间法是没有被官方当局正式认可的,但在实践中被一定范围的人们--无论是否在一国之内--普遍同意认可的法律体系,并局限于那种对官方法的有效性有着独特的影响,补充、对抗、修正甚至破坏着官方法和法律体系。除官方法之外的其它类型的法,只要它们没有被官方直接或间接地正式认可的,都可以被划为民间法。"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罗伯特·昂格尔教授认为:"民间法(习惯法)只是反复出现的、个人和群体之间互相作用的模式,因此也是一种自发形成的、相互作用的法律。"其实施可能由特定的一些人负责,也可能依靠公众的舆论和某种微妙的心理机制。民间法产生和流行于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亚团体,从宗族、行帮、民间宗教组织、秘密会社,到因为各式各样目的而暂时或长期结成的大大小小的会社,它们也生长和通行于这些组织和团体之外,其效力小至一村一镇,大至一县一省。
  由上可见,民间法作为我国法学理论研究中使用的新概念,各家学者是各有见解的,但总体说来是大同小异的。只是在使用这一概念时却存在些许问题,比如或者不加区别的直接使用,或者笼统地将其等同于习惯法,这势必会削弱民间法这一概念的意义,也会使人们产生认识上的误解,所以对民间法的定义及其内涵进行分析是必要的。
  然而民间法这一称谓是极具中国特色的,西方法学理论中从未提及过这一概念。因此我们必须在中国的语境中来理解,在本土的资源中来分析。然而中国人不仅有能力融贯中西,而且"更注重博古通今,以史为鉴"。正因此,理论法学者的这些研究希望从民间社会中寻找法治建设的新资源或社会进步的新路径。因为我们把中国人的经验装进了西方的概念体系中,把对中国问题的研究变成了一种文化殖民的土具(苏力语)。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地从本土资源中、从社会生活中口耳相传的非正式法律制度中去寻找。只要是有利于规范人们的社会生活与秩序,不论它是"大传统"中的进步规章还是"小传统"里的陈规陋习,都值得我们去研究以从中汲取对法制有用的养份。
  实证主义法学认为,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和垄断并用强制力来保障其实施的规范体系。但社会学法学关注的一个重点就是社会中存在的一切能调整实际生产和生活关系的各式各样的真正意义上的法或是具有争议的"准法",其中包括习惯法。人类学法学者还研究了国家尚未形成之前的原始社会的各种规范和习惯。也有学者认为存在于民间的各种调整人们生活的规则是一种潛规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法。
  民间法究竟是不是一种法律?该怎么样给它下一个定义。诚然,如上所述,不同的学派会有不同的观点。无论是在原始社会还是在文明社会,人们都很难发现毋须法律工具即可以实施的法律规范,无论这些规范是由习惯还是由成文法产生。那么民间法是属于法法范畴,还是如有的学者所认为的它只是一种潜规则?
  笔者认为民间法应该属于法的范畴。民间法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会规范,它的主体是各种社团和普通民众,其功能在某种程度上不亚于国家制定法。因此,对于民间法的定义,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民间法是国家制定法之外并与其并行共存的,由各种社团和普通民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沿袭生成的,调整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种自生自发的具有法的功能和意义的社会规范。
  
  二、民间法的特征
  
  民间法从本质上讲是法的一种类型,因此它应该具有法的一切特征和法的属性,如权利、义务的确定:一定的权威及一定范围的普适性。华夏五千年的历史证明:中国只能是一个统一的、集权的大国(即便时有战乱与分裂),因此法只能出于中央,这便是一个"大传统"。但正如马克思·韦伯所说,中国的封建史实际上是一部皇权不断向乡村渗透、发展的历史。这说明"小传统"的存在,而且'其固有的因为生于斯、长于斯、成于斯而形成的特征更易为乡上中人所熟悉,所接受。笔者认为民间法的特征至少应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地缘性。民间法顾名思义,就是生于民间,体现民俗。俗话说的入乡随俗也就是人们要遵守当地的规则。"一方水上、一方人情",因此每到一地必有他的风上人情,而这世代相承的习俗、人情便是民间法的一种体现。如云南苗族、瑶族、景颇族所特有的"赔命价";花腰傣族的"撵寨鬼"。
  (二)行(业)缘性。作为政府对居民管理的补充,或作为志趣相同或相似者的团体,从整体上看,他们构成了一个行业。不同的行业,其特色也各异。从名称上看,有的叫做"文人社"、有的叫"工商业社"、有的为"民间秘密社":从功能来看,也各不相同。如"工商业社",行头的主要职责是带领本行议定物价、定下雇佣的条件,代表本行与官府进行交涉等等:而"文人社"更多的是与吟诗作赋有关。另外各行各业的传统活动、经营方式、特色及特殊的惯例也各有千秋。
  (三)血缘性。这主要是从宗族与家庭的角度来考察的。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以血缘为纽带,以家庭为基本结构的社会。不同的宗族的管理结构与价值取向可以说是有很大的差异的,其所形成的族规、家训、传统等也各不相同,因此由血缘性不同的族群所形成的各种规范可谓民间法的一大特色。
  (四)神缘性。任何一种思想意识的产生,都离不开具体的物质生产条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艰苦险恶的自然环境决定了人需要从一个虚幻的世界里寻找某种意识形态的东西来给自己的肉体一种寄托,给同一族群或本民族一个信仰以增强集体意识。这种表现最初是图腾,继而是某种神灵。如云南彝族所信仰的"山神树"、"龙树"、"风水树"、"护寨树";如伊斯兰教所信奉的"真主";基督教所信仰的"上帝"都体现了对神的崇拜。
  责任编辑:于金鹏
其他文献
【摘要】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古希腊唯一一部较系统的戏剧理论著作,也是欧洲戏剧理论的奠基之作,其中探讨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对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情节、悲剧结局、悲剧风格、悲剧效果等方面的论述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多角度的研究,本文将对悲剧人物论作进行总结归纳,以期能对这一问题有一个较为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诗学;悲剧;悲剧主人公;悲剧性格    Abstract: Ari
期刊
【摘要】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一切教育活动都要服务和服从于主体,都要充分调动主体自觉积极参与教育过程。本文着眼于新课程理念,针对教学实际,结合自身实践,做了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创新评价;学生主体    长期以来,地理课一直以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手段,因此地理考试成绩就成了评价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的主要依据。这种定量评价,把学生看成一个工业产品,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而现代教学认为:主体性是
期刊
【摘要】"白银时代"的文学巨匠扎米亚京的作品随着本国的解禁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但是对于他创作特点的解读却是寥寥无几,扎米亚京称自己的创作属于"新现实主义"。本文试通过扎米亚京的代表作《我们》对"新现实主义"的内涵给予阐释。   【关键词】新现实主义;人道主义;扎米亚京;《我们》    Abstract: Yevgeny Zamyatin, is one of the greatest write
期刊
【摘要】《红楼梦》是一部反映中国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作者通过对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探讨在翻译过程中不同的译者是如何灵活地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来最大限度地传递原文的文化信息及其对读者所产生的效果和在目的语文化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关键词】《红楼梦》;异化;归化    Ⅰ.引言    翻译是源语(source language)与目的语(target languag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当代艺术种类可谓多种多样,尤其是在信息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每一个人的绘画方式和角度发生着转变,对于当今的绘画发展是巨大的考验,尤其是对于年轻从事绘画的人来说,更是一种考验,如果只是盲目的追求形式的变化,不注重写生,就抓不住绘画的精髓,那样所画的画面就不会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终究会被历史长河所吞失掉,……  【关键词】写生;生命力;自然规律    任何画种都离不开写生,写生在任何美术作
期刊
【摘要】活跃在美国文坛的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将黑人文化传统中的音乐成分与小说创作完美结合,缔造了民族文化深厚的特色黑人文学,即在小说中糅合了灵歌,布鲁斯和爵士乐。本文选取了莫里森的三部小说,分别对这三种音乐形式在小说中的运用做一概述。  【关键词】黑人文化;灵歌;布鲁斯;爵士乐    Abstract:The famous black female writer Toni Morrison
期刊
【摘要】中西医学是当今世界并存的两大医学体系,两者经历了完全不同的发展过程,二者存在多方面的明显差异,表现在实践上,就是中西医的技术差异。这种差异从何而来?本文论述了中西文化差异造成中西医技术上的差异。  【关键词】中医;西医;技术;文化;差异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对于同一个对象,中西医采用的是极为不同的技术手段。比如中医的脉诊规定了三十几种脉象,每一种都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再如中医
期刊
【摘要】生态批评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英美的批评浪潮,通过文学文本考察文明与自然的关系,强调自然与人,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和谐。斯坦贝克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其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同时他受到来个各个方面的影响还是一位有着丰富的生态思想的作家。本文运用神态主义的观点探讨斯坦贝克的小说《愤怒的葡萄》,旨在说明他是一个具有生态整体意识的作家并揭示了这种情结的现实社会文化意义。  【关键词】生态批评;自然;愤怒的
期刊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部分,没有邓小平创立的市场经济理论作指导,就不可能建立起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是实践呼唤的必然结果,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刘少奇在六十年代初期的经济调整思想,虽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不及邓小平理论,但对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贡献是不能否定的。  【关键词】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刘少奇    30年前,我们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史无
期刊
【摘要】课程领导是学校发展的核心要务。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领导者,应该了解校长课程领导的内涵、特征以及意义,进而担负起课程领导的职责。  【关键词】课程领导;校长    学校的主要任务在于为学生提供妥适的课程,安排有效的教学,因此,课程与教学通常被认为是学校教育过程的核心。所以,课程领导理应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要务。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领导者应该担负起课程领导的职责,扮演好课程领导的角色。但实际上,我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