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浙江省温州市推进“校园足球”行动研究为例,从“校园足球”开展的基础与现状出发,确定研究对象,采用行动研究法、实验法等研究手段,阐述了建立区域推进“校园足球”的运行体系、研制区域推进“校园足球”的制度体系、完善区域推进“校园足球”的保障体系的行动策略。旨在形成校园足球推进的“温州样式”,推进区域校园足球可持续性发展,促进足球运动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区域推进 校园足球 体系
一、研究的缘起
温州地处浙东沿海温峤岭以南,目前,有各类学校2723所,其中,普通高校7所,普通高中123所,职业高中57所,初中354所,小学615所,特殊教育学校8所,幼儿园1554所。截至2015年,温州市有公共体育场馆36个,独立设置的业余体校9所,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和健身苑点13528个;塑胶运动场665片,其中足球场734个;专职体育教师8067人。2015年温州市共有107个乡镇通过省级体育强镇的检查验收,累计省级体育强县10个,国家、省级足球特色校122所。以上条件,为“校园足球”的区域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但近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冲击,很多学生逃离了运动场,奔向了“奥数”赛场。从2014、2015两年浙江省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温州输送的学生总成绩平均分和合格率位居全省第10位,这与温州经济发展很不相适应。此外,温州市尽管拥有国家、省级足球特色校122所,但注册运动员不足2000人,足球专职教练不足百人,可见,尽管足球发展的硬件设施良好,但师资、足球学习氛围等这些软肋也严重影响着校园足球的发展。至此,如何充分发挥现有的资源优势,在区域内大力推进“校园足球”活动,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温州市自2009年开始实施“校园足球”活动以来,先后举办过四届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参加队伍逐年增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中小学中,成立校足球队的学校有200多所,很多学校还成立了班级足球队,开展校园足球联赛,足球运动渗透到了校园、班级、课堂,基本形成了校园足球“三场”共振的发展形态。但据对温州市中小学校园足球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很多学校领导对校园足球活动的认识不够准确,重视程度不高,支持程度不足;足球师资缺乏,专业程度、教练、裁判等级等相关专业资历都有待提高;经费投入不足,场地器材缺乏,参与人数与场地器材存在巨大的矛盾;学校对校园足球的宣传力度不够,家长对校园足球了解不深,同时学校缺乏对教师、学生有效的激励机制。基于以上问题和不足,要使“校园足球”顺利推进,必须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联合有关行政和教育部门,共同推进“校园足球”的实施。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温州市4个市辖区、5个县及2个县级市122所国家、省级足球特色校及66所普通中小学(非足球特色学校)为研究对象;每个县市区随机确定6所非足球特色学校,小学、初中、高中各两所。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根据本课题研究内容及研究目的,查阅有关足球训练学、学校体育学、教育学、体育社会学等相关书籍和有关青少年足球训练的相关著作及国家、地方出台的关于校园足球的政策、文件通知,访问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官方网站、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官网等,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一是问卷调查法。设计科学有效的调查问卷,然后对实验对象进行调查,了解校园足球现状及现实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制订科学有效的行动方案,为顺利实施“校园足球”课题研究提出建设性的研究措施。
二是行动研究法。按照课题研究方案制定详细的学期研究计划,各实验学校相应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计划,严格按照方案和计划实施,及时总结和处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改进研究策略,积累研究成果,确保课题顺利推进。
三是逻辑分析法。以各实验学校在实施过程中积累的实践经验为基础,采用分析、比较、类比、归类、综合等逻辑分析方法对在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校园足球运行过程中积累的案例、经验进行逻辑分析与研究,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与措施。
三、行动策略
区域推进校园足球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核心主体是青少年学生,首先是要科学认识和掌握足球运动发展规律及青少年生理、心理及认知规律,探讨影响区域推进校园足球的内因及外因,其次要处理好教育、体育、财政、宣传媒体等部门的关系,再次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面向未来,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和保障制度,统筹兼顾,确保校园足球运动在区域范围内可持续发展。
(一)建立区域推进“校园足球”的运行体系
区域推进“校园足球”运行体系由教学、训练、竞赛三个子系统构成,包括:结合《浙江省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的实施,建立“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足球技、战术学习的单元教学思想,加强青少年学生足球基本功教学与训练,学习新的足球教学方法,举行多种形式的足球特色校、实验校之间的校际足球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与教研、师训部门联合组织举办体育教师“足球基本功大赛”等。研发《温州市校园足球拓展性课程》,引进世界先进的荷兰青训足球课程“动吧体育”或法国青少年足球训练课程。改进足球训练方法,加强对学生体能训练的同时着重对学生进行技术的学练及战术意识的培养。
(二)研制区域推进“校园足球”的制度体系
区域推进“校园足球”的制度体系由管理、激励、督导三个子系统构成。建立“溫州校园足球推进联盟”,在联盟的主导下统筹区域足球培训、竞赛与科研工作;针对性地制订足球特色校足球特长生的招生、学籍及管理政策,打通省、市域足球运动特长生升学、就业通道,如设立义务教育“3+2”模式、小升初足球特长生优惠政策;制订《温州市中小学足球后备人才招收办法》等。
(三)完善区域推进“校园足球”的保障体系
区域推进“校园足球”的保障体系由资金、足球场地设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宣传媒体四个子系统构成。温州市民营经济发达,与民营企业合作,如采用“联赛冠名权”“联赛赞助”“校队厂办”等形式争取得到社会企业的支持,解决校园足球在推进过程中经费不足的困惑。同时探索“场地换教练”模式,解决学校足球教练缺乏的问题,充分挖掘社会足球人力资源到学校指导足球教学与训练。与体育部门联手,聘请足球教练员来校指导、上课,提高足球教学专业化水准。与温州大学体育学院联合,定期和不定期对全市体育教师进行足球技能培训,同时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定期和不定期邀请国内足球大咖来授课及组织学校体育教师外出观摩学习。加强对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与团队合作精神,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专题拍摄宣传。 四、成效展望
(一)形成校园足球推进的“温州样式”
通过行动研究,总结推进“校园足球”经验,形成校园足球推进的“温州样式”,为区域范围内“校园足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提供学习与借鉴。这种教学模式,并不是只适合温州地区的学生学习,其他的一些学校也可以借鉴和模仿这种模式,借鉴“校园足球”中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部分,适当进行教学改良,推广校园足球教育,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锻炼学生的身体,为祖国的足球教育事业发展做出应用贡献。
(二) 为以后的校园足球奠定教学基础
在小学阶段可以说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启蒙阶段,也是他们认识并且爱上足球这项运动的关键时期。通过“校园足球”站在“以学生为本”的角度发展足球教学,将“足球”教学渗透到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这项体育运动,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足球运动,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观。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其他学校的足球教学奠定了基础,有助于足球教学的长远发展。
(三)推进区域校园足球可持续性发展
以“校园足球”为载体,以“普及提高足球技战术水平”为研究目标,把“足球”技术学习及技能的发展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同时把“足球”学习延伸至课外、校外,大力开展以“足球”为特色的校园阳光体育活动,这样不但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全面发展,促进足球运动可持续性发展,而且在教学发展的过程中,学生所掌握的足球技术相较于过去而言更多了,其中一些表现优秀的学生,甚至可以选入当地足球队,作为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后备力量培养,提升当地足球队的质量。在未来甚至可以将足球队做大最强,为温州也为国家争光。
(四)促进足球运动的蓬勃发展
足球引入到体育教学并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相关的教育专家经过长期的考察之后做出的慎重决定。因此,足球运动绝不是一时的,而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这就要求,在发展足球教育的时候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发挥“校园足球”在实现教育目标中特殊教育作用及特殊的社会公益作用,有效推进素质教育、足球知识与技能普及、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促进足球运动在中华大地上蓬勃发展。
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足球育人功能,培养青少年的足球兴趣,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体能,掌握足球技能。本文以行动研究路线,通过文献法、观察法、座谈等研究方法,分析区域内中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现状,探索阻碍校园足球发展相关因素,找到推进校园足球发展有效方法,形成中小学校园足球发展模式和校园足球发展理念与发展目标,发挥足球运动的综合教育功能,推动课程有序开展和校园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小偉.王登峰.2015年“八路突破”助攻校园足球[N].中国教育报,2015-0-06(1).
[2]胡伟.荷兰青少年足球训练体系及相关理论探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4(10):39-41.
[3]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意见[Z].2013-02-18.
[4]国务院.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Z].国办发[2015]11号,2015-02-27.◆(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智仁乡寄宿小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
关键词:区域推进 校园足球 体系
一、研究的缘起
温州地处浙东沿海温峤岭以南,目前,有各类学校2723所,其中,普通高校7所,普通高中123所,职业高中57所,初中354所,小学615所,特殊教育学校8所,幼儿园1554所。截至2015年,温州市有公共体育场馆36个,独立设置的业余体校9所,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和健身苑点13528个;塑胶运动场665片,其中足球场734个;专职体育教师8067人。2015年温州市共有107个乡镇通过省级体育强镇的检查验收,累计省级体育强县10个,国家、省级足球特色校122所。以上条件,为“校园足球”的区域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但近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冲击,很多学生逃离了运动场,奔向了“奥数”赛场。从2014、2015两年浙江省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温州输送的学生总成绩平均分和合格率位居全省第10位,这与温州经济发展很不相适应。此外,温州市尽管拥有国家、省级足球特色校122所,但注册运动员不足2000人,足球专职教练不足百人,可见,尽管足球发展的硬件设施良好,但师资、足球学习氛围等这些软肋也严重影响着校园足球的发展。至此,如何充分发挥现有的资源优势,在区域内大力推进“校园足球”活动,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温州市自2009年开始实施“校园足球”活动以来,先后举办过四届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参加队伍逐年增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中小学中,成立校足球队的学校有200多所,很多学校还成立了班级足球队,开展校园足球联赛,足球运动渗透到了校园、班级、课堂,基本形成了校园足球“三场”共振的发展形态。但据对温州市中小学校园足球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很多学校领导对校园足球活动的认识不够准确,重视程度不高,支持程度不足;足球师资缺乏,专业程度、教练、裁判等级等相关专业资历都有待提高;经费投入不足,场地器材缺乏,参与人数与场地器材存在巨大的矛盾;学校对校园足球的宣传力度不够,家长对校园足球了解不深,同时学校缺乏对教师、学生有效的激励机制。基于以上问题和不足,要使“校园足球”顺利推进,必须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联合有关行政和教育部门,共同推进“校园足球”的实施。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温州市4个市辖区、5个县及2个县级市122所国家、省级足球特色校及66所普通中小学(非足球特色学校)为研究对象;每个县市区随机确定6所非足球特色学校,小学、初中、高中各两所。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根据本课题研究内容及研究目的,查阅有关足球训练学、学校体育学、教育学、体育社会学等相关书籍和有关青少年足球训练的相关著作及国家、地方出台的关于校园足球的政策、文件通知,访问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官方网站、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官网等,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一是问卷调查法。设计科学有效的调查问卷,然后对实验对象进行调查,了解校园足球现状及现实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制订科学有效的行动方案,为顺利实施“校园足球”课题研究提出建设性的研究措施。
二是行动研究法。按照课题研究方案制定详细的学期研究计划,各实验学校相应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计划,严格按照方案和计划实施,及时总结和处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改进研究策略,积累研究成果,确保课题顺利推进。
三是逻辑分析法。以各实验学校在实施过程中积累的实践经验为基础,采用分析、比较、类比、归类、综合等逻辑分析方法对在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校园足球运行过程中积累的案例、经验进行逻辑分析与研究,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与措施。
三、行动策略
区域推进校园足球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核心主体是青少年学生,首先是要科学认识和掌握足球运动发展规律及青少年生理、心理及认知规律,探讨影响区域推进校园足球的内因及外因,其次要处理好教育、体育、财政、宣传媒体等部门的关系,再次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面向未来,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和保障制度,统筹兼顾,确保校园足球运动在区域范围内可持续发展。
(一)建立区域推进“校园足球”的运行体系
区域推进“校园足球”运行体系由教学、训练、竞赛三个子系统构成,包括:结合《浙江省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的实施,建立“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足球技、战术学习的单元教学思想,加强青少年学生足球基本功教学与训练,学习新的足球教学方法,举行多种形式的足球特色校、实验校之间的校际足球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与教研、师训部门联合组织举办体育教师“足球基本功大赛”等。研发《温州市校园足球拓展性课程》,引进世界先进的荷兰青训足球课程“动吧体育”或法国青少年足球训练课程。改进足球训练方法,加强对学生体能训练的同时着重对学生进行技术的学练及战术意识的培养。
(二)研制区域推进“校园足球”的制度体系
区域推进“校园足球”的制度体系由管理、激励、督导三个子系统构成。建立“溫州校园足球推进联盟”,在联盟的主导下统筹区域足球培训、竞赛与科研工作;针对性地制订足球特色校足球特长生的招生、学籍及管理政策,打通省、市域足球运动特长生升学、就业通道,如设立义务教育“3+2”模式、小升初足球特长生优惠政策;制订《温州市中小学足球后备人才招收办法》等。
(三)完善区域推进“校园足球”的保障体系
区域推进“校园足球”的保障体系由资金、足球场地设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宣传媒体四个子系统构成。温州市民营经济发达,与民营企业合作,如采用“联赛冠名权”“联赛赞助”“校队厂办”等形式争取得到社会企业的支持,解决校园足球在推进过程中经费不足的困惑。同时探索“场地换教练”模式,解决学校足球教练缺乏的问题,充分挖掘社会足球人力资源到学校指导足球教学与训练。与体育部门联手,聘请足球教练员来校指导、上课,提高足球教学专业化水准。与温州大学体育学院联合,定期和不定期对全市体育教师进行足球技能培训,同时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定期和不定期邀请国内足球大咖来授课及组织学校体育教师外出观摩学习。加强对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与团队合作精神,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专题拍摄宣传。 四、成效展望
(一)形成校园足球推进的“温州样式”
通过行动研究,总结推进“校园足球”经验,形成校园足球推进的“温州样式”,为区域范围内“校园足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提供学习与借鉴。这种教学模式,并不是只适合温州地区的学生学习,其他的一些学校也可以借鉴和模仿这种模式,借鉴“校园足球”中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部分,适当进行教学改良,推广校园足球教育,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锻炼学生的身体,为祖国的足球教育事业发展做出应用贡献。
(二) 为以后的校园足球奠定教学基础
在小学阶段可以说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启蒙阶段,也是他们认识并且爱上足球这项运动的关键时期。通过“校园足球”站在“以学生为本”的角度发展足球教学,将“足球”教学渗透到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这项体育运动,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足球运动,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观。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其他学校的足球教学奠定了基础,有助于足球教学的长远发展。
(三)推进区域校园足球可持续性发展
以“校园足球”为载体,以“普及提高足球技战术水平”为研究目标,把“足球”技术学习及技能的发展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同时把“足球”学习延伸至课外、校外,大力开展以“足球”为特色的校园阳光体育活动,这样不但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全面发展,促进足球运动可持续性发展,而且在教学发展的过程中,学生所掌握的足球技术相较于过去而言更多了,其中一些表现优秀的学生,甚至可以选入当地足球队,作为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后备力量培养,提升当地足球队的质量。在未来甚至可以将足球队做大最强,为温州也为国家争光。
(四)促进足球运动的蓬勃发展
足球引入到体育教学并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相关的教育专家经过长期的考察之后做出的慎重决定。因此,足球运动绝不是一时的,而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这就要求,在发展足球教育的时候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发挥“校园足球”在实现教育目标中特殊教育作用及特殊的社会公益作用,有效推进素质教育、足球知识与技能普及、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促进足球运动在中华大地上蓬勃发展。
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足球育人功能,培养青少年的足球兴趣,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体能,掌握足球技能。本文以行动研究路线,通过文献法、观察法、座谈等研究方法,分析区域内中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现状,探索阻碍校园足球发展相关因素,找到推进校园足球发展有效方法,形成中小学校园足球发展模式和校园足球发展理念与发展目标,发挥足球运动的综合教育功能,推动课程有序开展和校园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小偉.王登峰.2015年“八路突破”助攻校园足球[N].中国教育报,2015-0-06(1).
[2]胡伟.荷兰青少年足球训练体系及相关理论探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4(10):39-41.
[3]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意见[Z].2013-02-18.
[4]国务院.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Z].国办发[2015]11号,2015-02-27.◆(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智仁乡寄宿小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