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盲点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h19870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只重视对学生的语言文明教育、公益性和公德性行为教育、爱国主义理想教育,以及一般的规范性行为教育。但中学生与小学生相比,特别是中学高年级学生,其知识范围和对事物的认识远远要比小学生广阔、深刻,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全面性、完整性和视野的开阔性上还存在一些盲点。
  一、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盲点
  1、缺乏对协作精神养成的教育。在对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只注重简单的友爱教育,而缺乏一定层次的协作精神的养成教育。协作精神除了“友爱”之外,这其中还包括与校园文化、科技和风纪建设的协作;对生活空间中的法制、法规和道德规范建设的协作;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传播精神文明建设内容、促进深入开展“希望工程”和“手拉手”等活动的协作。所以,我们要突出对他们的协作精神的养成教育,要把协作精神的养成教育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决不可以满足于表象的、仅仅的参与性行为,更不可以受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而去滋长和鼓励过度追求高等文凭的个人奋斗意识。
  2、缺乏对批判能力培养的教育。我们在对学生实行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方式上往往呈封闭状态,从而使学生产生了一系列的逆反性和猎奇性心理,一些精神文明之外的东西也难免侵蚀到稚嫩的心灵之中。对于一些是非问题往往只满足于简单的说教,缺乏对学生自身免疫能力的提高,缺乏对他们的批判能力的培养,对于一些污染人们精神的东西不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层的分析、辨别。如对有关的摄影、雕塑、文学、歌曲、信仰等褒贬不一,判断不清,有時则使学生毫无意识地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3、缺乏对社会进行正确全面透视的引导。中学生们对社会现象虽然具有一定的观察透视能力,但是由于经历、阅历、知识和接触角度等的限制,他们对社会的透视往往又比较肤浅,常常出现一些错位现象。如商品质量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就业形式问题、有关行风问题等,他们有时则被一些枝枝叶叶遮住了自己的视野,看不到精神文明的主流,辨别不出精神文明的主旋律。教者针对学生如此认识总感到棘手、棘口,对其透视社会的方法不能够正确地解释和指导,而是畏畏缩缩,甚至持默认态度,从而使学生透视社会的有关现象越发感到模糊或迷茫。
  6、缺乏对传统文明思想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和汲取性教育。在对学生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过程中,一部分教育者往往缺乏对传统文明思想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和汲取,有时甚至把“礼仪之邦”中精髓性的东西也当成“辫子”被剪掉了,也有的教者对世界优秀文化了解甚少,认识片面,使传统的文化思想和世界优秀文化不能够与现阶段精神文明的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在对学生施行一系列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过程中,也不能对学生进行较高层次的引导和教育。
  7、缺乏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一些学生往往受到有关的所谓行风的影响、公关意识的影响,办事说话不够守信,诚实不足,“圆滑”失度,“老练”而“世故”,纯朴中似乎夹杂着一些浊气。如在学生中所出现的考风问题,日常行为规范问题,社会实践中的参与性意识问题,面对一些违纪现象的态度问题,待友接物的导向性问题等,常常给人以一种浮躁感、欠缺正直感、胸怀袒露的“羞涩”感。我们的教者有时则看不到中学生们这些现象,只满足于一般的说教,忽视了对学生行为的动态性监测和扫描,忽视了对一些学生所存有的“圆滑”的畸形性应变能力的矫正,缺乏对这些不够诚实守信行为根源的揭露和批判,同时也缺乏对一系列正面典型的树立和对照。
  二、应对教育盲区的对策
  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的“盲点”,我们一定要加以克服和避免,要努力提高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全面性和通透性,要明确目标,稳定重心,不断灵活转换教育角度,力求消除其教育“盲区”。
  1、在引导学生朝着一定的目标攀登的同时要引导他们摆正国家和个人利益的关系。要把自己的追求放在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中加以考虑;要把社会主义协作精神的养成视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慎防“追求为个人、发财为自己”的陈旧而庸俗的思想浸染广大的学生。
  2、加强学生批判能力的培养。社会的机体总体来说是健康的、茁壮的,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些浊气和残渣在侵蚀着青年的一代,对此,我们在加强中学生们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免疫能力,不断批判有损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歪风邪气,要教育他们学会分析、学会总结、分辨是非,要使他们的思想在文明的氛围之中不断升华。
  3、引导学生正确全面透视社会。在帮助学生学会透视社会时,要指导他们学会真正全面透视社会的能力。不要以一斑而视为全貌,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反感情绪;更不要以其一斑而去效仿或随“大流”。我们要不断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要以自己的端正品行去影响环境、透视社会,我们不但要指导学生看到美丽的城市和农村,同时也要指导他们学会正确处理垃圾的能力。
  4、指导学生不断汲取传统文明思想和世界优秀文化。中华民族的文明思想源远流长,作为优秀民族的子孙后代,我们必须不断汲取传统的文明思想,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还必须仔细品味、汲取世界优秀文化,要为中学生们走向未来、走向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作好充分的准备。对中学生们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必须放眼于未来、放眼于世界,我们的目的才能达到。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任重道远,并非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工作,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及时总结调控,经常开展教育研讨活动,以至真正消除教育之“盲点”,只有这样,我们对中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的教育才能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其他文献
我们双闸中学是津南区的偏远校,教育信息闭塞,受大港区的影响较大,生源竞争激烈。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小升初就有一部分尖子生外流到大港四中、二中、树才中学等。学校领导教师面对这种情况也是爱莫能助。再加上家长的文化素质比较低,对子女上学重视程度不够,有一部分学生不求上进,只求毕业,这种种因素都影响着学校教学质量的总体提高。  为了解决实际问题,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学校进行了教学
期刊
素质教育仍在不断地深化和发展,而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能更快地让学生主动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主动参与的前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起主导作用,而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标志就是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创造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营造一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这样说: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自由自主快乐地发展成为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  多年的语文教学我发现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最不喜欢或者说最头疼的就是作文的写作了。理由有很多,如:没东西可写,不知该怎么写等等。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
期刊
“用心去托起事业,用爱去拥抱生活,用情去绘画风采”。这是人们对当今中国小学数学界的女状元、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的描述。吴正宪老师曾说:“我能够得到孩子们喜欢和认可的话,那是我一直在努力地读懂他们,真诚地和他们站在一条战线上,友善地走进他们的心灵,努力把自己的生命和孩子们的生命融在一起,使它迸发出情感与智慧的火花。”面对当前的课改,面对学生在社会中接触的形形色色的事和物、言和语,吴正宪老师这几句话
期刊
在物理教学中,习题课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它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始终。本文谈谈笔者在习题课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及体会。  一、从物理基础知识着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物理的定律和公式是最基础的知识,也是每堂习题课前必掌握的知识。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从公式名称、公式、适用条件、各字母表示物理量、各物理量的单位及符号进行全方位复习,然后根据认识规律要让学生能灵活运用物理定律和公式解
期刊
外國人说我们中国学生,动笔优于动手。这说明动手能力的培养是我们中国教育的一大缺陷。为改变这种状况,国家教委提出新世纪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才能创新。在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初步的实验能力,还要注重指导学生在操作中自行获取知识,带动思维,引发创造性。  一、教师要通过现象,使学生产生疑问,引发动手探索的欲望   如:在讲《电路》时,我先演示了小电珠发亮的电路,学生看到小电珠发出光,随即便会跃
期刊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十六报告的精髓。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工作引向深入,要在开拓创新上下工夫,创新——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引发了孩子的审美情趣,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从优化情景教学、采用灵活多变的上课形式以及综合材料的运用等方面充分挖掘内容,努力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期刊
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技能技巧的形成,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不是听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课堂上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独立练习,在练习中加强对定理、定义、公式、法则的理解,在练习中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练习中掌握解题规律与技巧。总之,课堂练习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我在教学中主要做了如下尝试。  一、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独立的练习时间  传统的教学,基于应试教育的需要,搞“题海战术”的“满堂
期刊
在教学条件逐渐好转,仪器、药品基本配齐的今天,一部分学校化学实验仍旧不能正常开展,化学课“高分低能”的学生也仍然存在。笔者就此种情况的原因作如下分析:  一、思想认识模糊  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一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学生实验、演示实验,既费时又费力,其效果不一定好,不如在黑板上画画,让学生记记,取得好成绩,到时还可以受表扬、奖励,为学校争得荣誉。这是造成化学实验不能正常进行的原因之一。  二、
期刊
高一学生刚上高中,在学习思维和方法方面离高中阶段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如何对他们进行学习指导,就成为各科任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下面我结合信息论、系统论和当代认知心理学谈谈如何指导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几点做法。  一、感知或接收阶段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要让学生由“学会”转到“会学”、乐学,兴趣是前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只有学生对化学产生了兴趣,才乐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