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的教育就是不让孩子感觉到是在刻意教育他,好的教育是无痕的,就像一双合适的鞋,虽然每天穿在自己的脚上,但并不感到鞋的存在。
这次期中测验,班上同学的数学成绩考得不错,拿了全年级第一,孩子们有些洋洋得意了,骄傲得了不得。作为班主任的我看出了这个不太好的苗头,想提醒提醒他们,于是,班会课的时候我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这次数学成绩考得不错呀,值得祝贺!”
孩子们的脸上立刻荡漾起幸福的微笑,自信地说:“是的呢,优秀率几乎百分之百呢,比其他班强多了,最高分也是我们班的呢!”
我一本正经地说:“那你们的数学一定都学得很好了?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了吧?”孩子们听我话里有刺,瞬间安静了,没人再出声。
我说:“既然如此,我就出一道题目让同学们做做,同学们一定能做得出来……”
“好!老师,您出题目吧。”大家立刻来了兴趣。从他们跃跃欲试的表情里,我看出那种信心满怀,有种无往而不胜的阵势。
于是,我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点了三个点——成三足鼎立状的三个点。“同学们看到了吗?”
“看到了——”同学们一齐回答,然后好奇地等待我提出的预设问题。
我不慌不忙地说:“同学们,请你们用一条直线把这三个点连接起来。”
“啊?这怎么可能?”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
“这又有什么不可能呢?”我不无调侃地说。
在我的鼓励下,孩子们拿起笔在打草纸上开始连线,可是,谁也没有成功,任凭怎么鼓捣也不能把这三点连到一条直线上。然后,都失望地皱起眉,或凝神,或怀疑,或放弃……
有一个孩子叫孙佳,学习并不是很好,估计这次数学成绩也难得优秀,他始终紧皱眉头没有动笔,把两手挽在胸前直直地盯视黑板。我寻思他可能这样想:既然老师出了一道题考他们,一定是来者不善,必定有技巧在里面,是脑筋急转弯吧?
只见他将手悬在半空比画着什么,然后就豁然开朗、茅塞顿开起来,紧皱的眉头立刻舒展了,他有些冲动地猛然举手:“老师,老师,我会画!”
“啊?你……”谁也不相信他会画。可是,一向被同学们视为“数学草芥”的孙佳还是信心百倍地走上了讲台。看看他出什么洋相吧!孩子们似乎都在这样想。
只见这个个子不高、平时寡言少语的孙佳拿起一支粉笔,将它横在黑板上稳稳当当地画了一条粗而清晰的直线,将那三足鼎立的三点掩盖了。
我笑着为他鼓起掌来。
“啊?这算直线吗?”孩子们立刻质疑。
“怎么不算直线呢?只是粗了一些而已。如果说你画的是游丝,那么他画的是井绳罢了。”我不无幽默地解释道。
“有谁规定笔只能直着画而不能横着画呢?”我的话意味深长,让孩子们用心玩味了好一阵。
我表扬孙佳,说他善于动脑。我让孙佳谈谈是怎么想出来的法子。孙佳不好意思地说,是从“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这个歇后语里得到的启示。他的数学不好,经常把题目做错,一个老师曾经对他说过这句话,让他非常伤心。他想,既然擀面杖可以直着用来吹火,又可以横着用来擀面条,“一杖两用”,那么粉笔为什么不可以“一笔两用”呢?粉笔直着可以用,横着不也可以用吗?横着画一条粗线,不就将三个点全部覆盖了吗?再说了,线是可粗可细的,谁也没有规定必须是细线。
我感慨万端起来,没想到我出的这带点荒谬的题目,让一个曾经被老师骂作“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的后进生“破译”了,其他的所谓“优秀生们”该做何感想呢?是不是应该收敛一下骄傲的情绪呢?
“败下阵”来的孩子们气势没有那么高涨了,不那么卓尔不群了,我顺势开导几句:“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生是有限的呀,而那知识呢,却是无限的呀,所以呢,取得了一点成绩用不着骄傲,我们学到的点滴知识,只是犹如在海边捡到了一粒小贝壳而已,许多未知的东西还多着呢。虚怀若谷,深入探究,才是我们正确的选择呀。”
孩子们被我说得不好意思了,都红起脸来,很难堪的样子,有的直点头,有的喃喃自语“是,是,是……”
我又说了:“再说了,学习是要讲究方法的,是要开动脑筋的,不妨用发散思维对待一些问题,这个思路解决不了,该换一种思路来解决,办法总比困难多。”
孩子们大笑了。
我觉得,这节班会课相比于之前上的有意思多了。之所以这样说,我认为有几点成功之处:没有直接指出孩子们的缺点;没有铁青着脸训斥孩子们;没有让孩子们觉得是在开班会;让孩子们在事例中悟道……
“把一样东西交给人家,有时是剥夺那个人自己发现东西的机会。”我没有直接把“东西”交给学生,没有剥夺学生“发现东西”的机会,我做对了。是呀,好的教育就是不让孩子感觉到是在刻意教育他,好的教育是无痕的,就像一双合适的鞋,虽然每天穿在自己的脚上,但并不感到鞋的存在。
这次期中测验,班上同学的数学成绩考得不错,拿了全年级第一,孩子们有些洋洋得意了,骄傲得了不得。作为班主任的我看出了这个不太好的苗头,想提醒提醒他们,于是,班会课的时候我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这次数学成绩考得不错呀,值得祝贺!”
孩子们的脸上立刻荡漾起幸福的微笑,自信地说:“是的呢,优秀率几乎百分之百呢,比其他班强多了,最高分也是我们班的呢!”
我一本正经地说:“那你们的数学一定都学得很好了?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了吧?”孩子们听我话里有刺,瞬间安静了,没人再出声。
我说:“既然如此,我就出一道题目让同学们做做,同学们一定能做得出来……”
“好!老师,您出题目吧。”大家立刻来了兴趣。从他们跃跃欲试的表情里,我看出那种信心满怀,有种无往而不胜的阵势。
于是,我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点了三个点——成三足鼎立状的三个点。“同学们看到了吗?”
“看到了——”同学们一齐回答,然后好奇地等待我提出的预设问题。
我不慌不忙地说:“同学们,请你们用一条直线把这三个点连接起来。”
“啊?这怎么可能?”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
“这又有什么不可能呢?”我不无调侃地说。
在我的鼓励下,孩子们拿起笔在打草纸上开始连线,可是,谁也没有成功,任凭怎么鼓捣也不能把这三点连到一条直线上。然后,都失望地皱起眉,或凝神,或怀疑,或放弃……
有一个孩子叫孙佳,学习并不是很好,估计这次数学成绩也难得优秀,他始终紧皱眉头没有动笔,把两手挽在胸前直直地盯视黑板。我寻思他可能这样想:既然老师出了一道题考他们,一定是来者不善,必定有技巧在里面,是脑筋急转弯吧?
只见他将手悬在半空比画着什么,然后就豁然开朗、茅塞顿开起来,紧皱的眉头立刻舒展了,他有些冲动地猛然举手:“老师,老师,我会画!”
“啊?你……”谁也不相信他会画。可是,一向被同学们视为“数学草芥”的孙佳还是信心百倍地走上了讲台。看看他出什么洋相吧!孩子们似乎都在这样想。
只见这个个子不高、平时寡言少语的孙佳拿起一支粉笔,将它横在黑板上稳稳当当地画了一条粗而清晰的直线,将那三足鼎立的三点掩盖了。
我笑着为他鼓起掌来。
“啊?这算直线吗?”孩子们立刻质疑。
“怎么不算直线呢?只是粗了一些而已。如果说你画的是游丝,那么他画的是井绳罢了。”我不无幽默地解释道。
“有谁规定笔只能直着画而不能横着画呢?”我的话意味深长,让孩子们用心玩味了好一阵。
我表扬孙佳,说他善于动脑。我让孙佳谈谈是怎么想出来的法子。孙佳不好意思地说,是从“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这个歇后语里得到的启示。他的数学不好,经常把题目做错,一个老师曾经对他说过这句话,让他非常伤心。他想,既然擀面杖可以直着用来吹火,又可以横着用来擀面条,“一杖两用”,那么粉笔为什么不可以“一笔两用”呢?粉笔直着可以用,横着不也可以用吗?横着画一条粗线,不就将三个点全部覆盖了吗?再说了,线是可粗可细的,谁也没有规定必须是细线。
我感慨万端起来,没想到我出的这带点荒谬的题目,让一个曾经被老师骂作“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的后进生“破译”了,其他的所谓“优秀生们”该做何感想呢?是不是应该收敛一下骄傲的情绪呢?
“败下阵”来的孩子们气势没有那么高涨了,不那么卓尔不群了,我顺势开导几句:“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生是有限的呀,而那知识呢,却是无限的呀,所以呢,取得了一点成绩用不着骄傲,我们学到的点滴知识,只是犹如在海边捡到了一粒小贝壳而已,许多未知的东西还多着呢。虚怀若谷,深入探究,才是我们正确的选择呀。”
孩子们被我说得不好意思了,都红起脸来,很难堪的样子,有的直点头,有的喃喃自语“是,是,是……”
我又说了:“再说了,学习是要讲究方法的,是要开动脑筋的,不妨用发散思维对待一些问题,这个思路解决不了,该换一种思路来解决,办法总比困难多。”
孩子们大笑了。
我觉得,这节班会课相比于之前上的有意思多了。之所以这样说,我认为有几点成功之处:没有直接指出孩子们的缺点;没有铁青着脸训斥孩子们;没有让孩子们觉得是在开班会;让孩子们在事例中悟道……
“把一样东西交给人家,有时是剥夺那个人自己发现东西的机会。”我没有直接把“东西”交给学生,没有剥夺学生“发现东西”的机会,我做对了。是呀,好的教育就是不让孩子感觉到是在刻意教育他,好的教育是无痕的,就像一双合适的鞋,虽然每天穿在自己的脚上,但并不感到鞋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