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宋代词人擅于写景,也热衷于写景。他们将自然风物纳入人的情感系统,不仅为它们一一分门别类,而且容许自己的情感被景物所激发。湖光山色、风雨烟笼、幽径闲馆、竹槛灯窗,这些平常景色被词人们加诸许多情愫,逐渐成熟,成为典型的审美意象。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之中,这种包含深刻的生态审美思想的智慧是一种独特而宝贵的财富与文化遗产。
【关键词】宋词;生态美育
宋代词人擅于写景,也热衷于写景。他们将自然风物纳入人的情感系统,不仅为它们一一分门别类,而且容许自己的情感被景物所激发。湖光山色、风雨烟笼、幽径闲馆、竹槛灯窗,这些平常景色被词人们加诸许多情愫,逐渐成熟,成为典型的审美意象。同时,景物激发了词人的情感——绿肥红瘦叫他们感到怅然若失,高柳乱蝉使他们感到舒畅快活,游鱼归雁令他们归思难收、眷眷故人,而千里烟波、暮霭楚天,则引得诗人泪眼朦胧,心潮涌动。
宋代词人并不仅仅将“景”作为“情”的媒介与表现工具,而是实实在在地承认了景在词中的重要位置。首先,宋词中景物描写的成分、比例比以往任何文学作品体裁都要高,这一点是非常明显的。其次,宋词常把景物放在一首词的最后一句,或作为抒情语句的结束语,这一反前朝的诗词范例——“做诗不过情、景二端,如五言律,前起后结,中四句二言景,二言情,此通例也。”例如周邦彦《过秦楼·水浴清蟾》末句为“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末句为“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词人用景物来直接阐发情感,用景物提问,用景物作答。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景物并不是已经固定的意象与成熟的意境,而是词人自行挖掘出来的新鲜事物,如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中“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中的“宝帘闲挂小银钩”。这样看来,宋词的确将景物的地位推上了新一层:景物不再是情感的附庸,而成为了独立的、立体的、审美的范畴。
宋词对景物地位的重视意味着对自然的审美的重视。在词中对景物地位的推崇,同时也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对自然的歌颂。人与自然关系的形成由来已久,但一开始并不是如此和谐的:它经历了对峙、和谐、人力崛起,以及生态复兴四个阶段。人力与自然的对峙自洪荒时代已有先兆: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都是人力渴望改变自然的愿望的写真。然而从工业革命起,科技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能力,于是人类以为对于自然可以无所不知。这份无知的、自负的人类中心主义导致物质社会急速膨胀,挤压、破坏、吞没了它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并毫不知情的等待着自然的报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宋词的解读就有了全新的意义。宋代词人首先深爱着自然景物,并将它推崇为一种新的审美范畴。其次,南北宋的更迭,也使文人骚客深深感受到江山不改、家国零落的哀恸,他们溯源怀古,心生哀愁,正如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所言,词人们意识到自然风物是不会因人力而全然改变它的风貌的。这种认识使得自然在与人的关系上主动地处于平等的地位,与人力相互制约,形成和谐稳定的双向关系。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之中,这种包含深刻的生态审美思想的智慧是一种独特而宝贵的财富与文化遗产。
现代社会中,由于环境的破坏与精神的紧张,我们常常感到缺乏归属感。尤其在压力增大时,“无家可归”之感显得更为强烈。而宋词则能给予我们“家园意识”。海德格尔对“家园”有着这样的定义:“‘家园’意指这样一个空间,它赋予人一个处所,人惟有在其中才能有‘在家’之感,因而才能在其命运的本己要素中存在。这一空间乃由完好无损的大地所赠予”。广义来讲,我们可以将地球这一提供繁衍与生存的唯一处所看作使人拥有“自我”的“家园”,同样的,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是使我们每个人拥有“自我”的唯一“家园”。文人在登临送目、交游远行之时,看到自然宇宙茫茫广大,而个体人生短暂、迅疾,那自我的长久漂泊、家园失所的具体情感被触动,就会自然而然地在具体的自然景物面前,阐发抽象、深刻、富有哲理的生命与家园意识。王禹偁词《点绛唇·雨恨云愁》“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辛弃疾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无人会、登临意。”说的都是这个意思。宋词独有的审美方式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快捷的途径,方便我们重新认识、理解周遭的环境,并使我们融入它,找到安置“自我”的所在。
除了归属感的落实,宋词还有着更为深刻的美育意义:在自然奉献自我,满足我们索取的同时,我们不应仅仅接纳自然,更应以审美的态度与自然交往,“诗意地栖居”于自然大地上。这就意味着,仅仅以审美的眼光看待自然风物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黄公度《卜算子·薄宦各东西》中说,“愁共落花多,人逐征鸿去”;贺铸的《石州慢·薄雨收斜》中说,“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憔悴一天涯。两厌厌风月”;宋代词人在对自然的描摹上已经达到了巅峰,他们不满足于情景相生的审美笔触,而是将意象、意境提高到了情景合一的更高境界。这种审美的返璞归真使我们哪怕读到全篇皆景的词时也并不感到腻烦,比如晏殊的《清平乐·金风细细》“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所以,宋词的意义,并不止于一种审美思维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它唤醒我们对自然风物的赞美、推崇之心,使我们发现自然的美感早已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深刻的意识到,为了物质生活的丰富而将自然风物剥离出日常生活的做法是无知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泛舟湖上时忘却排队之苦与票价之高,全身心投入日暮溪亭、藕花深处那一丝醺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梅雨时节里抛却心中烦闷,沉醉在点滴霖霖于叶叶心心上的怅然雨声中;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竹笋拔节而心中生机勃勃,看到花明柳暗而知人生路难,我们才能沉醉在一花一叶中,最终深爱上并诗意地栖居于这个拥有无穷魅力的大自然。
【关键词】宋词;生态美育
宋代词人擅于写景,也热衷于写景。他们将自然风物纳入人的情感系统,不仅为它们一一分门别类,而且容许自己的情感被景物所激发。湖光山色、风雨烟笼、幽径闲馆、竹槛灯窗,这些平常景色被词人们加诸许多情愫,逐渐成熟,成为典型的审美意象。同时,景物激发了词人的情感——绿肥红瘦叫他们感到怅然若失,高柳乱蝉使他们感到舒畅快活,游鱼归雁令他们归思难收、眷眷故人,而千里烟波、暮霭楚天,则引得诗人泪眼朦胧,心潮涌动。
宋代词人并不仅仅将“景”作为“情”的媒介与表现工具,而是实实在在地承认了景在词中的重要位置。首先,宋词中景物描写的成分、比例比以往任何文学作品体裁都要高,这一点是非常明显的。其次,宋词常把景物放在一首词的最后一句,或作为抒情语句的结束语,这一反前朝的诗词范例——“做诗不过情、景二端,如五言律,前起后结,中四句二言景,二言情,此通例也。”例如周邦彦《过秦楼·水浴清蟾》末句为“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末句为“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词人用景物来直接阐发情感,用景物提问,用景物作答。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景物并不是已经固定的意象与成熟的意境,而是词人自行挖掘出来的新鲜事物,如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中“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中的“宝帘闲挂小银钩”。这样看来,宋词的确将景物的地位推上了新一层:景物不再是情感的附庸,而成为了独立的、立体的、审美的范畴。
宋词对景物地位的重视意味着对自然的审美的重视。在词中对景物地位的推崇,同时也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对自然的歌颂。人与自然关系的形成由来已久,但一开始并不是如此和谐的:它经历了对峙、和谐、人力崛起,以及生态复兴四个阶段。人力与自然的对峙自洪荒时代已有先兆: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都是人力渴望改变自然的愿望的写真。然而从工业革命起,科技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能力,于是人类以为对于自然可以无所不知。这份无知的、自负的人类中心主义导致物质社会急速膨胀,挤压、破坏、吞没了它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并毫不知情的等待着自然的报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宋词的解读就有了全新的意义。宋代词人首先深爱着自然景物,并将它推崇为一种新的审美范畴。其次,南北宋的更迭,也使文人骚客深深感受到江山不改、家国零落的哀恸,他们溯源怀古,心生哀愁,正如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所言,词人们意识到自然风物是不会因人力而全然改变它的风貌的。这种认识使得自然在与人的关系上主动地处于平等的地位,与人力相互制约,形成和谐稳定的双向关系。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之中,这种包含深刻的生态审美思想的智慧是一种独特而宝贵的财富与文化遗产。
现代社会中,由于环境的破坏与精神的紧张,我们常常感到缺乏归属感。尤其在压力增大时,“无家可归”之感显得更为强烈。而宋词则能给予我们“家园意识”。海德格尔对“家园”有着这样的定义:“‘家园’意指这样一个空间,它赋予人一个处所,人惟有在其中才能有‘在家’之感,因而才能在其命运的本己要素中存在。这一空间乃由完好无损的大地所赠予”。广义来讲,我们可以将地球这一提供繁衍与生存的唯一处所看作使人拥有“自我”的“家园”,同样的,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是使我们每个人拥有“自我”的唯一“家园”。文人在登临送目、交游远行之时,看到自然宇宙茫茫广大,而个体人生短暂、迅疾,那自我的长久漂泊、家园失所的具体情感被触动,就会自然而然地在具体的自然景物面前,阐发抽象、深刻、富有哲理的生命与家园意识。王禹偁词《点绛唇·雨恨云愁》“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辛弃疾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无人会、登临意。”说的都是这个意思。宋词独有的审美方式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快捷的途径,方便我们重新认识、理解周遭的环境,并使我们融入它,找到安置“自我”的所在。
除了归属感的落实,宋词还有着更为深刻的美育意义:在自然奉献自我,满足我们索取的同时,我们不应仅仅接纳自然,更应以审美的态度与自然交往,“诗意地栖居”于自然大地上。这就意味着,仅仅以审美的眼光看待自然风物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黄公度《卜算子·薄宦各东西》中说,“愁共落花多,人逐征鸿去”;贺铸的《石州慢·薄雨收斜》中说,“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憔悴一天涯。两厌厌风月”;宋代词人在对自然的描摹上已经达到了巅峰,他们不满足于情景相生的审美笔触,而是将意象、意境提高到了情景合一的更高境界。这种审美的返璞归真使我们哪怕读到全篇皆景的词时也并不感到腻烦,比如晏殊的《清平乐·金风细细》“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所以,宋词的意义,并不止于一种审美思维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它唤醒我们对自然风物的赞美、推崇之心,使我们发现自然的美感早已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深刻的意识到,为了物质生活的丰富而将自然风物剥离出日常生活的做法是无知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泛舟湖上时忘却排队之苦与票价之高,全身心投入日暮溪亭、藕花深处那一丝醺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梅雨时节里抛却心中烦闷,沉醉在点滴霖霖于叶叶心心上的怅然雨声中;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竹笋拔节而心中生机勃勃,看到花明柳暗而知人生路难,我们才能沉醉在一花一叶中,最终深爱上并诗意地栖居于这个拥有无穷魅力的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