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大歌整体美之我见

来源 :人民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b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侗族大歌与侗族人民朝夕相伴,形影不离,哪里有侗家,那里就有侗族大歌。侗族大歌因其深刻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演唱内容、多变的艺术形式等有机结合构成其整体之美,也使得侗族大歌能世代传唱、经久不衰。
  【关键词】侗族大歌;整体美;内容美;形式美
  1986年10月,贵州省黔东南州歌舞团侗族大歌合唱团应邀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巴黎艺术节。侗族大歌的演唱使巴黎观众为之倾倒,连演六场,场场座无虚席。各报刊纷纷撰文赞扬,认为侗族大歌是“金秋艺术节的重要发现和成就之一”,是“最有魅力的复调音乐”。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执行主席约瑟芬·玛尔格维茨听了侗族大歌后激动地说:“在亚洲的东方一个仅百余万人口的少数民族,能够创造和保存这样古老而纯正的、如此闪光的民间合唱艺术,这在世界上实为少见。”
  “侗族大歌很美,美极了。”侗家人这么说,其它民族的人也这么说;中国人这么说,外国人也这么说;总之一句话,凡听过侗族大歌演唱的人都这么说。不管你是专业的音乐工作者,或者你只不过是一个音乐的门外汉;也不管你是否懂侗语,能否听懂演唱的内容,都会被其整体和谐之美而感动。
  侗族大歌之美,主要表现在它的内容美与形式美两个方面,正是这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才产生了侗族大歌的整体美。
  一、侗族大歌的内容美
  侗族大歌整体美,首先表现在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生活;当然,这个真实不是自然的事实,而是经过能够正确地把握生活的作者(们)对五光十色的自然存在的事实深思熟虑地加工提炼后显示出来的艺术真实,它“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本质地、情感地、形象地反映了侗族社会的生活风貌。
  侗族大歌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本民族的社会实践生活中的材料,二是引进他民族、主要是汉族的传统故事。后者主要反映在锦老(叙事大歌)作品中,这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数“嘎英台”(祝英台之歌)了。这些都是他族文化作品中的优秀代表名篇,不会有人去怀疑它的艺术真实性;而前者却直接来源于本民族的社会实践,生产劳动,爱情生活和一切发生在民族内部的事实,这些自然状态的事象,经过侗族大歌的作者们根据民族的道德观念、审美心理加工改造提炼创作成为具有民族的内容、民族的神韵、民族的形式完美结合的艺术珍品。
  侗族大歌以真、以善为本的演唱内容当然是侗族社会生活经济基础的一种反映,这样的内容又反过来影响着侗族社会和谐、和睦、友爱的社会风尚的形成与发展,推动着侗族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同时富有音乐感的侗家语言也是形成其内容美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是思维形成的载体。侗族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侗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侗语以南部方言为主,因为南部方言保持了较为古老的面貌。侗语的声韵母比较简单但声调较为复杂,大部分地方的音调因声母的送气与否而各分两个调,共有九个(一、p、c、s、t、x、v、k、h),其中有六个人声调O、p、c、s、t、x),因此说起话来富有音乐感,极为悦耳动听。有人说听侗家人讲话如听歌声一般,这种说法正说明了语言在音乐形象思维的过程中,在音乐旋律的构成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侗语的特点就是声调多,多达九个调值。字调的高低是相对的,其升降变化是有规律的,它的抑扬顿挫的变化无固定音高和音律可循,又对旋律音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所以侗族人民把自己这种具有音乐感的语言经过长期加工,创造了极富韵味的歌词,提炼寻求出美的音乐旋律与美的和声——侗族大歌。
  二、侗族大歌的形式美
  侗族大歌的形式美与它的内容美相比较,总的说来处于从属的地位;但从艺术的本质特征方面来讲,形式美又是艺术美不可缺少的基本构成部分,其重要性是很突出的。
  侗族大歌的形式美表现在它的曲调、歌曲结构、调式,尤其是多声的结合上。这种音乐表现手法的外化形式,显现出了侗族大歌音乐美的两大特点:其一,音域不宽,可以使演唱者轻松自如,基本上用自然音色的本嗓就可以完成。这样既可以让听众欣赏到人类本嗓音色之自然美,又便于演唱者对于歌词内容的表述;其二,级进的旋律线和平稳的节奏体现出侗语声调的自然音韵,产生一种朴素的自然(语言声调)音韵美。这正是词曲完美结合的标志。
  当然侗族大歌的和声有高声部、中声部和低声部之别,由于高音声部的轮流领唱,歌手既能轮流换气,同时又有不同音色的对比。有了低音声部为背景和基础,也让高音声部得以任意发挥,从而产生了美妙的和声效果。这种多声部复调音乐是侗族音乐不断朝着纯粹音乐美的方向发展的最终结果,从而使大歌以其优美抒情的旋律与和谐协调的和音的完美结合而成为中国民族音乐中的瑰宝。
  侗族大歌基本上是中国五声调式中最具抒情性的羽调式,但它也常运用“同宫犯调”或“异宫犯调”的手法来扩大调性的接触面,以增强歌曲的表现力。此外,模仿手法和调式转换等等的运用,都使得侗族大歌演唱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侗族大歌以其真与善的演唱内容以及富有音乐感的侗家语言形成的内容美和旋律线、节奏的级进与平稳和声(音程)的协和结构的对称形成的形式美,共同构成了其整体和谐之美,使其不断地得到传承创新。
  【参考文献】
  [1]张中笑.真·善·和谐[J].中国音乐学,1997(S1).
  [2]朱慧珍.侗族审美特征漫议[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6).
  [3]张泽中.论侗族文化之根性及其美学特征[J].怀化师专学报,1999(4).
  [4]侗族歌谣研究[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
  [5]张中笑,杨方刚.侗族大歌研究五十年[M].贵州民族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把”字句是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其形式特点和语法规律,一直颇受语言学界的关注。本文尝试对《浮躁》“把”字句进行全面考察,通过和现代汉语的对比,分析书中例句,尝试总结《浮躁》中带有方言特色的“把”字句的语法特征和使用规律。  【关键词】《浮躁》;“把”字句;句法结构;关中方言  贾平凹于1987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浮躁》,作为一部具有浓厚商州文化特色的小说,《浮躁》一经问世就受到文坛关注
期刊
韩国语中的汉字词与汉语词汇的比较研究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医患交际的会话分析研究内容与角度入手,引出医患对话尤其是门诊对话中的打断现象:言语打断。此外以从湖南长沙妇幼保健院搜集到的真实的汉语门诊医患会话语料为基础,以会话分析结构理论为指导框架,对门诊医患对话进行分析与研究。通过对打断类型(主分为合作型与非合作型)与语用功能进行分析,试图揭示当前中国门诊医患对话中打断的规律及其特点并提高医患交流效率以此改善当前我国医患关系。  【关键词】医
期刊
韩国语“ ”在汉语中的对应形式
期刊
【摘 要】陕西西府地区凤翔泥塑以其独特的色彩美感在当地民间艺苑中独树一帜。泥塑色彩运用设色特质塑造出凤翔泥塑白底黑描、大红大绿、形态生动、狂放夸张的整体风格。这些饱和、纯正、艳丽、响亮的色彩使用以后会给人很强悍的心理感受。有色相色彩与无色相色彩之间的色彩调和也表现出了人对于自然万物的敬重。黑、白、桃红、黄、绿色等色彩体现出中国传统五色五行观念。本文通过色彩学概念下的色彩理论分析得出:黑白图底纹饰稳
期刊
【摘 要】由于男女的不同,语言的表达也出现了一些不同,这是在每种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之一。在日语中这种现象尤其明显,甚至有“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之分。男女用语在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所缩小,但其差异仍然存在。  【关键词】男性用语;女性用语;差异  男女用语的差别是由男女社会地位差异产生的,是日本典型文化的产物。根据说话人的说话方式与措辞可以推断其身份地位,因此
期刊
【摘 要】中国的古典文化星辉灿烂。一路从文学的源头走来,经先秦文学到近代文学,难以计数的国学典籍在文化长河中闪烁着别样的光辉。无论是最早出现的纯文学的形式,还是较晚出现的理论性著作,都为我们的国学宝库增添了宝贵的财富。现在,我们再看这些国学经典,不管是以批判还是以接受的态度,都能感受到其震撼性的泪与美,而静安先生的《人间词话》无疑是值得我们去发掘的。  【关键词】人间词话;王国维;国学经典  一直
期刊
【摘 要】文章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入手,分析了加强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必要性,从走出认识误区,翻译与翻译教学,翻译教学的原则,翻译教学的方法等方面指出了如何搞好翻译教学,并进一步论述翻译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具体表现和提高英语水平的重要手段。  【摘 要】翻译教学;跨文化交际;交际能力  翻译能力是英语应用能力即英语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表现。要实现跨文化交际,
期刊
【摘 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音乐是一门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音乐和语言不同,语言会因为地域不同而有方言的差异,但是音乐艺术是相通的。在钢琴表演艺术中,多多少少都会有情感表达的体现。一个比较优秀的钢琴家在演奏过程中,情感表达更是淋漓尽致。从钢琴曲谱的形成,到完美的呈现在观众耳中,每一个过程都倾注了大量的感情元素。只有有情感的表演才能和观众产生共鸣,才能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本文从情感表达形式入手,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服装流行要素的识别出发,对品牌服装的设计思维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论述,希望能借此引导设计师们将经典元素与流行元素相融合,让所设计的服装展现出经典的美学韵味。  【关键词】服装流行要素;品牌服装设计  “大嘴猴”、“恶魔果实”、“万斯”等受到广大青少年所追捧的“潮牌”充斥了我国各地的服装销售市场。简而言之,商品整体能够被人们认为是潮品的品牌就能成为“潮牌”。潮流是流行要素的代表,与时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