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何准确理解题意,明确答题的要求,是考生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从语文的视角分析历史试题的材料和设问,是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体现,也是高中文科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 语文视角 历史试题 提高审题能力
新课标江苏历史高考试题突出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侧重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基于此因,从语文视角分析历史试题的材料和设问,是获取信息,提高审题能力比较有效的途径,我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关注试题背景材料中的标点符号信息。
历史学科的许多试题都设有背景材料,其中往往含有命题立意的提示、命题者对问题的看法等。在表达过程中,往往要使用各类标点符号。在历史学科试题材料中使用比较多的是逗号、句号、分号和引号。从语文的视角看,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行文中用得最多,一般情况下没有特别的指向性意义。句号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句号结束表明某一层意思已经说完。因此,在试题材料的陈述中,句号表示的是陈述结束,并且往往表明句子的层次性。
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它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大,主要用来隔开并列的分句,有时在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内也用分号。因此分号数量的多少与试题的层次高低也成正比例关系。如:“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2011年江苏卷第21题)该段材料使用了四个分号,表明了社会教化的四个功能。
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般要用引号标明,为的是和作者自己的话区别开来。如: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2011年江苏卷第22题)该段材料中的引文表明了陈旭麓的观点,是分析材料的组成部分。又如2011年江苏卷第24题C[探索历史的奥秘]“非洲绝不是一个因其居民的天生缺陷或低劣而一直处在人类发展进步法则之外的某种野蛮落后博物馆”,非洲史学者巴西尔·戴维森提醒人们:“非洲与任何其他大陆一样,拥有需要对之进行严肃研究的历史。”同样该段材料中的引文表明了巴西尔·戴维森的观点。
审视这些标点符号,我们在作答时就能够更好地判断材料结构。
例1(2011年江苏卷第22题材料一):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
分析:解答该题,必须充分重视材料中标点符号所传达的信息。考生在审题过程中,应将设问中“概述”和标点符号——句号连起来考虑,关注材料中的句号信息,回答的内容才能紧扣题意,从而避免答案凌乱而没有章法。本材料一共使用了八个句号,一个引号。阐述了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三方面经济因素。它就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对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问题从经济因素角度进行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迁移课本知识对措施进行论证,就能够准确把握本材料的内容。
提示:经济因素:洋务企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
例2(2011年江苏卷第24题材料一):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依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构建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
分析:解答该题必须充分重视材料中标点符号所传达的信息。考生在审题过程中,应将设问中“概括”和标点符号——句号、省略号连起来考虑,关注材料中的句号、省略号信息,回答的内容才能完整。本材料共使用了两个句号,两个省略号,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构建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它就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构建的未来社会问题从基本特征角度进行思考,就能够准确把握本材料的内容。
提示:基本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工业的发展。
二、不仅关注试题背景材料中的标点符号信息,而且关注设问句子成分中的各类限定信息。
通常命题者在提出问题时,会对试题进行多角度的限定。试题的设问一般都会明确答题的范围、角度、内容以及试题的主体四个方面的主要限定信息。
从试题所指向的范围看,大的范围是对回答哪本教材内容的限定,如:近代世界史上,英国在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方面远远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由此成为现代化潮流的“领头羊”。(2011年江苏卷第23题)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这里的“结合所学知识,即必修1”就是一个大范围;小的是对回答问题的考点内容的限定,如: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漏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2011年江苏卷第24题A)这里的“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就是一个小范围。
从试题的主体看,《必修1》、《必修2》等都有比较清晰的课本讲解知识点的主体。在《必修1》中主要有三个主体,即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和重要人物,如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2011年江苏卷第23题)在《必修2》中主要是自古以来中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如: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們“迷惘和阵痛的表现”。(2011年江苏卷第22题)
从答题的角度看,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什么”,可以用“指出……表现”、“反映了什么现象”等设问形式来表述,如: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2011年江苏卷第22题)二是“为什么”,可以用“为什么”、“原因”、“理由”、“依据”等设问形式来表述,如:依据材料四,概括这次斗争的原因;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2011年江苏卷第23题)三是“怎么办”,可以用“认识”和“意义”等设问形式来表述。如: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漏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2011年江苏卷第24题A)概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这类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意义。(2011年江苏卷第24题D)
从试题的内容看,主要是与背景材料相对应的问题。如“请就经典理论与科学实践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2011年江苏卷第24题B)这里的“经典理论与科学实践之间的关系”就是设问中所指向的内容。考生对试题设问的关注,就是要“四审”——审清试题作答的范围、角度、主体和内容。弄清这四个方面的要求,我们才能够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例3(2011年江苏卷第21题):
“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顾炎武由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顾炎武,《日知录·廉耻》
材料二: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
——顾炎武,《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
材料三:理学之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
——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
请回答:
(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2分)
(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5分)
(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3分)
(4)在中国思想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2分)
分析:解答该题,因为背景材料与思想相关,考生容易产生《必修3》知识的联想,组织答案时易向《必修3》知识靠拢。不少考生没有关注材料中的信息,没有联系材料进行论证。有的考生未能关注该题内容是“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导致知识迁移出错。同时,考生应关注试题材料中的标点符号信息。该题中第二问是材料的核心内容,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该材料一中三个分号表明该句有四个层次,对这四个层次的分析可以得到相应的正确答案。在审查在该题设问的过程中,考生要注意弄清四个主要的限定信息:范围(必修1、3)、主体(顾炎武思想)、角度(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怎么办)。在答题前我们必须先梳理《必修1、3》教材中在“顾炎武思想”这一“主体”上有哪些知识点,同时结合材料四个层次的内容进行知识的迁移和解析,这样我们就比较容易回答该题了。
提示:
(1)政治背景:官僚腐败;政治暴虐(或朝政混乱)。
(2)表象:风俗。
功能: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安定政治秩序;确立伦理道德。
(3)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
理由: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本。
(4)学风:经世致用(或崇实致用)。
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综上所述,在考试或平常分析历史信息时从语文视角来思考历史问题,不失为跳出学科定势思维局限、提高历史审题能力的好方法。
关键词: 语文视角 历史试题 提高审题能力
新课标江苏历史高考试题突出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侧重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基于此因,从语文视角分析历史试题的材料和设问,是获取信息,提高审题能力比较有效的途径,我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关注试题背景材料中的标点符号信息。
历史学科的许多试题都设有背景材料,其中往往含有命题立意的提示、命题者对问题的看法等。在表达过程中,往往要使用各类标点符号。在历史学科试题材料中使用比较多的是逗号、句号、分号和引号。从语文的视角看,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行文中用得最多,一般情况下没有特别的指向性意义。句号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句号结束表明某一层意思已经说完。因此,在试题材料的陈述中,句号表示的是陈述结束,并且往往表明句子的层次性。
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它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大,主要用来隔开并列的分句,有时在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内也用分号。因此分号数量的多少与试题的层次高低也成正比例关系。如:“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2011年江苏卷第21题)该段材料使用了四个分号,表明了社会教化的四个功能。
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般要用引号标明,为的是和作者自己的话区别开来。如: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2011年江苏卷第22题)该段材料中的引文表明了陈旭麓的观点,是分析材料的组成部分。又如2011年江苏卷第24题C[探索历史的奥秘]“非洲绝不是一个因其居民的天生缺陷或低劣而一直处在人类发展进步法则之外的某种野蛮落后博物馆”,非洲史学者巴西尔·戴维森提醒人们:“非洲与任何其他大陆一样,拥有需要对之进行严肃研究的历史。”同样该段材料中的引文表明了巴西尔·戴维森的观点。
审视这些标点符号,我们在作答时就能够更好地判断材料结构。
例1(2011年江苏卷第22题材料一):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
分析:解答该题,必须充分重视材料中标点符号所传达的信息。考生在审题过程中,应将设问中“概述”和标点符号——句号连起来考虑,关注材料中的句号信息,回答的内容才能紧扣题意,从而避免答案凌乱而没有章法。本材料一共使用了八个句号,一个引号。阐述了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三方面经济因素。它就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对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问题从经济因素角度进行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迁移课本知识对措施进行论证,就能够准确把握本材料的内容。
提示:经济因素:洋务企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
例2(2011年江苏卷第24题材料一):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依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构建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
分析:解答该题必须充分重视材料中标点符号所传达的信息。考生在审题过程中,应将设问中“概括”和标点符号——句号、省略号连起来考虑,关注材料中的句号、省略号信息,回答的内容才能完整。本材料共使用了两个句号,两个省略号,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构建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它就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构建的未来社会问题从基本特征角度进行思考,就能够准确把握本材料的内容。
提示:基本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工业的发展。
二、不仅关注试题背景材料中的标点符号信息,而且关注设问句子成分中的各类限定信息。
通常命题者在提出问题时,会对试题进行多角度的限定。试题的设问一般都会明确答题的范围、角度、内容以及试题的主体四个方面的主要限定信息。
从试题所指向的范围看,大的范围是对回答哪本教材内容的限定,如:近代世界史上,英国在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方面远远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由此成为现代化潮流的“领头羊”。(2011年江苏卷第23题)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这里的“结合所学知识,即必修1”就是一个大范围;小的是对回答问题的考点内容的限定,如: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漏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2011年江苏卷第24题A)这里的“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就是一个小范围。
从试题的主体看,《必修1》、《必修2》等都有比较清晰的课本讲解知识点的主体。在《必修1》中主要有三个主体,即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和重要人物,如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2011年江苏卷第23题)在《必修2》中主要是自古以来中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如: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們“迷惘和阵痛的表现”。(2011年江苏卷第22题)
从答题的角度看,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什么”,可以用“指出……表现”、“反映了什么现象”等设问形式来表述,如: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2011年江苏卷第22题)二是“为什么”,可以用“为什么”、“原因”、“理由”、“依据”等设问形式来表述,如:依据材料四,概括这次斗争的原因;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2011年江苏卷第23题)三是“怎么办”,可以用“认识”和“意义”等设问形式来表述。如: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漏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2011年江苏卷第24题A)概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这类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意义。(2011年江苏卷第24题D)
从试题的内容看,主要是与背景材料相对应的问题。如“请就经典理论与科学实践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2011年江苏卷第24题B)这里的“经典理论与科学实践之间的关系”就是设问中所指向的内容。考生对试题设问的关注,就是要“四审”——审清试题作答的范围、角度、主体和内容。弄清这四个方面的要求,我们才能够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例3(2011年江苏卷第21题):
“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顾炎武由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顾炎武,《日知录·廉耻》
材料二: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
——顾炎武,《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
材料三:理学之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
——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
请回答:
(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2分)
(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5分)
(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3分)
(4)在中国思想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2分)
分析:解答该题,因为背景材料与思想相关,考生容易产生《必修3》知识的联想,组织答案时易向《必修3》知识靠拢。不少考生没有关注材料中的信息,没有联系材料进行论证。有的考生未能关注该题内容是“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导致知识迁移出错。同时,考生应关注试题材料中的标点符号信息。该题中第二问是材料的核心内容,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该材料一中三个分号表明该句有四个层次,对这四个层次的分析可以得到相应的正确答案。在审查在该题设问的过程中,考生要注意弄清四个主要的限定信息:范围(必修1、3)、主体(顾炎武思想)、角度(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怎么办)。在答题前我们必须先梳理《必修1、3》教材中在“顾炎武思想”这一“主体”上有哪些知识点,同时结合材料四个层次的内容进行知识的迁移和解析,这样我们就比较容易回答该题了。
提示:
(1)政治背景:官僚腐败;政治暴虐(或朝政混乱)。
(2)表象:风俗。
功能: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安定政治秩序;确立伦理道德。
(3)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
理由: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本。
(4)学风:经世致用(或崇实致用)。
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综上所述,在考试或平常分析历史信息时从语文视角来思考历史问题,不失为跳出学科定势思维局限、提高历史审题能力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