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课改的深入,探究性学习的理念被列为生物学习标准的十大主题之一,进而激发学生对于生物的认知和学习兴趣,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在活动中对所学知识有进一步的认知和理解。“微探究”因为其材料简单、耗费时间短、切入口小、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所学要点,更加符合中学生学习生物的节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探究性活动耗时长、抽象、步骤复杂的缺点,被广泛地引入在中学生生物教学当中。
【关键词】 初中生物 课堂教学 微探究
引言
微探究,是一种让学生在课堂中快速且主动獲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探究活动。这种做法通过教师的语言指导,然后由学生亲自动手来完成探究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观察、获取知识等步骤。本文主要介绍“微探究”教学的方法。
一、探究活动要以掌握知识为原则
一般的探究活动都需要实验场地和道具,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较多。“微探究”实验是利用做常见的材料,如生活中常用的纸张、木头、塑料袋等等,有时候甚至不需要任何道具即可完成。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鸟类适用于飞行的结构特点”的探究课当中,教材设计的探究方式是通过观察鸟类,然后根据课本上的一个个具有递进关系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认识鸟类适用于飞行的结构特点。但是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由于生活经验缺乏且相关方面的知识结构还没有搭建,所以问题引导式的探究方案不能让学生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和理解。此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微探究”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适用于鸟类飞行的结构。老师可以用几张纸作为研究的材料,将其中的一张纸折叠成纸飞机、一张纸不做任何处理、一张纸团成纸团,然后将三个张纸用一样的力道在同一时间扔出去;让学生自己也用纸做相同的实验,然后仔细观察三张纸落地的时间以及飞行的距离,来说一下鸟类的飞行结构。通过这样简单的探究实验就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鸟为什么是那样的身体结构了。这样的教学方式获得了学生的认可,既让学生学到了相关的知识,也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了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活动要与语言分析相结合
探究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解决一些不懂的问题,不是单纯地体验某一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框架有限,所以在进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也需要老师主导并且通过一些课堂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知识的获取。例如:在人教版初中七年级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学习过程中,教材对于整个探究的步骤安排得十分详细,既有探究步骤又有探究计划等。但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参与感,老师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探究性实验,将所有的学生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将馒头放入口中并嚼碎,另一部分将同样大小的馒头含在嘴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用语言引导学生注意感受馒头在嘴里时味道的变化,1分钟后请学生说出馒头在嘴里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嚼碎馒头的学生认为馒头很甜,只是含在嘴里的学生认为馒头只有一点点的甜味。这时让没有嚼碎馒头的学生将馒头嚼碎,会发现馒头越来越甜。然后老师提问学生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引出“消化”与“吸收”的相关知识点。这样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再加上亲身体验的方法,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从现象中发现问题并进行思考,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
三、探究活动切入点要以小见大
“微探究”的学习特点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能够获得相关的知识点,所以设计探究主题时要整体把握,控制好时间节奏。这就需要将知识点的问题切入点放小,然后通过部分来把握整体的特点,以小见大。例如:人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的特征》中说生物具有能将身体内产生的废物排除的能力。在课本表述说根据生活经验,学生对于人和动物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如呼吸、泌尿系统、出汗等将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对于这个结论有异议,他们认为人要到一个触发机关才能够将体内的废物排出。比如只有喝水后一定时间尿急的似乎才会去排尿,只有大量的运动或者暴晒的时候才会排汗,只有大量进食很长时间后才会大便。为了解决学生的这个疑惑,老师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微探究”来论证。首先让学生将密封性较好的塑料带套在左手上,然后用橡皮筋将其紧紧包扎,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左手不动,并且将其放置在背阴处,就这样保持6—8分钟。这时候将手上的塑料袋取下来,会发现塑料袋上有杂物,而且手和塑料袋都微微有小水珠的痕迹。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实验就可以证明即使我们处于不运动并且没有太阳的环境中,皮肤也会向外排汗,从而让学生对于生物会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并且产生和排出废物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这样对于疑问进行“以小见大”的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对于不理解的知识点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
四、结束语
在初中生物的学习过程中,要更多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微探究”的活动,改变以往“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简单的亲身操作中学会“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探究验证→得出结论”的闭环学习方式。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爱上生物的同时,能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钟姗娜,李韶山,陈鹂.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微探究”[J].中学生物教学, 2017(7):43-46.
[2] 徐宏余.微探究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践[J].中学生物学,2014,30(9):7-8.
[3] 高文生.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微探究”[J].速读旬刊,2017(10).
[4] 陶杰.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策略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6(32).
【关键词】 初中生物 课堂教学 微探究
引言
微探究,是一种让学生在课堂中快速且主动獲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探究活动。这种做法通过教师的语言指导,然后由学生亲自动手来完成探究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观察、获取知识等步骤。本文主要介绍“微探究”教学的方法。
一、探究活动要以掌握知识为原则
一般的探究活动都需要实验场地和道具,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较多。“微探究”实验是利用做常见的材料,如生活中常用的纸张、木头、塑料袋等等,有时候甚至不需要任何道具即可完成。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鸟类适用于飞行的结构特点”的探究课当中,教材设计的探究方式是通过观察鸟类,然后根据课本上的一个个具有递进关系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认识鸟类适用于飞行的结构特点。但是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由于生活经验缺乏且相关方面的知识结构还没有搭建,所以问题引导式的探究方案不能让学生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和理解。此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微探究”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适用于鸟类飞行的结构。老师可以用几张纸作为研究的材料,将其中的一张纸折叠成纸飞机、一张纸不做任何处理、一张纸团成纸团,然后将三个张纸用一样的力道在同一时间扔出去;让学生自己也用纸做相同的实验,然后仔细观察三张纸落地的时间以及飞行的距离,来说一下鸟类的飞行结构。通过这样简单的探究实验就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鸟为什么是那样的身体结构了。这样的教学方式获得了学生的认可,既让学生学到了相关的知识,也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了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活动要与语言分析相结合
探究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解决一些不懂的问题,不是单纯地体验某一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框架有限,所以在进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也需要老师主导并且通过一些课堂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知识的获取。例如:在人教版初中七年级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学习过程中,教材对于整个探究的步骤安排得十分详细,既有探究步骤又有探究计划等。但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参与感,老师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探究性实验,将所有的学生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将馒头放入口中并嚼碎,另一部分将同样大小的馒头含在嘴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用语言引导学生注意感受馒头在嘴里时味道的变化,1分钟后请学生说出馒头在嘴里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嚼碎馒头的学生认为馒头很甜,只是含在嘴里的学生认为馒头只有一点点的甜味。这时让没有嚼碎馒头的学生将馒头嚼碎,会发现馒头越来越甜。然后老师提问学生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引出“消化”与“吸收”的相关知识点。这样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再加上亲身体验的方法,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从现象中发现问题并进行思考,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
三、探究活动切入点要以小见大
“微探究”的学习特点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能够获得相关的知识点,所以设计探究主题时要整体把握,控制好时间节奏。这就需要将知识点的问题切入点放小,然后通过部分来把握整体的特点,以小见大。例如:人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的特征》中说生物具有能将身体内产生的废物排除的能力。在课本表述说根据生活经验,学生对于人和动物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如呼吸、泌尿系统、出汗等将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对于这个结论有异议,他们认为人要到一个触发机关才能够将体内的废物排出。比如只有喝水后一定时间尿急的似乎才会去排尿,只有大量的运动或者暴晒的时候才会排汗,只有大量进食很长时间后才会大便。为了解决学生的这个疑惑,老师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微探究”来论证。首先让学生将密封性较好的塑料带套在左手上,然后用橡皮筋将其紧紧包扎,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左手不动,并且将其放置在背阴处,就这样保持6—8分钟。这时候将手上的塑料袋取下来,会发现塑料袋上有杂物,而且手和塑料袋都微微有小水珠的痕迹。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实验就可以证明即使我们处于不运动并且没有太阳的环境中,皮肤也会向外排汗,从而让学生对于生物会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并且产生和排出废物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这样对于疑问进行“以小见大”的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对于不理解的知识点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
四、结束语
在初中生物的学习过程中,要更多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微探究”的活动,改变以往“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简单的亲身操作中学会“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探究验证→得出结论”的闭环学习方式。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爱上生物的同时,能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钟姗娜,李韶山,陈鹂.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微探究”[J].中学生物教学, 2017(7):43-46.
[2] 徐宏余.微探究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践[J].中学生物学,2014,30(9):7-8.
[3] 高文生.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微探究”[J].速读旬刊,2017(10).
[4] 陶杰.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策略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