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完《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后,我总在想,从教近二十年,使用过几套语文教材,感觉每一本语文课本能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能从不同角度折射我们的民族文化,引导学生更好地提高语文学习水平,增强语文素养,让我们走进了一个神圣的文化殿堂,走进了一个更为宽广的语文世界。正因为如此,我感觉,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更好地理解编者用意,尊重作者和作品,立足文本,善待文本,那么一定能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那么该如何去做呢?
一、正确对待文本,加强教材钻研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我们大多数语文教师都接受过语文专业知识的教育,对教材中的名家名篇也耳熟能详,但是由于作品时代不同,每个人的欣赏角度不同,一篇作品的内涵是无法洞察无遗的,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内涵也会有所变化。为此,教师就应该学会综合运用,整合资源,在回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多渠道搜集资料,筛选信息,从更多角度去审视作品。教师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才能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比如我们在上朱自清先生的作品《背影》时,我就重新研读读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集,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先生有关的写作经历和背景,也对课文的蕴涵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样,在教授本文时,就能更好地让学生了解这篇名作为什么能过了这么久,依然能深深感动我们的原因。
二、重视学生认知水平,让文本真正走进学生心里
本册所选课文多为名家佳作,文质兼美,脍炙人口。但有一点缺憾:文章内容多为回忆性质,所反映的生活风貌距离学生的实际较远。学生在理解认识上有一定障碍,他们往往用现在的生活体验去体察作品主旨,理解文中人物的行为思想。这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看法,千万不能粗暴否定,要在肯定的基础上巧妙引导学生回归到文本上。
比如我在教学《醉翁亭记》时,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不少学生听完课文朗读后,都在笑,也跟着摇头晃脑地读起课文来。原来是学生感觉文中多出那么多“也”字,好玩。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请学生分别按原文和去掉“也”、“而”字来朗读课文,以体味文章从容闲适的语言风格,感悟作者当时的心境。我的设计意图是明显的——肯定作者的语言风格。但课堂上第一个发言的同学就来了个对立面:我不喜欢作者用这么多的“也”和“而”字,一点也不适合我们青少年活泼好动的性格。学生的这一看法显然有道理,但同时也说明他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入,怎么办呢?当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给大家思考:为什么这位同学和作者的看法有不同?问题提出后,大家兴致盎然,议论纷纷,一位同学很快就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因为二者的年龄不同,所处的社会环境、个人的经历不同。一语道出我心中最想说的话,于是我顺水推舟,明确告诉学生这种语言风格更适合表达作者当时的心境——郁闷中有轻松,欣慰中有遗憾。这样就很自然的引入下一教学环节:作者的内心情感是如何体现在文中的?课堂上的这一插曲非但没有影响教学效果,反而让学生更贴近文本,真正走入了文本的内在层面。这就是尊重学生认知水平的结果。
三、合理拓展延伸,促进文本研读
新课标倡导要培养自主学习的理念,鼓励开展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课文编写者提供了很多拓展延伸的练习设计和活动设计,语文课堂上学生自由讨论、畅所欲言的场景也屡见不鲜。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只是个例子。”对文本进行由此及彼的延伸拓展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合理适中。否则,不仅会使语文课变成其他科目的课,还会使课堂教学与文本背道而驰,严重曲解作者意图,影响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
要使拓展延伸合理适中,教师的设计就要选准切入点,既要贴近文本,又能贴近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且能说到点,说到位。季羡林先生的《永久的悔》中写了母亲对自己的爱,看起来很少,很平常,就如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也感受到的一样。如何引导学生看待平常却又是“永久的悔”这一问题呢?如果放任他们无节制的倾诉,可能不利于对作者意图的理解,也不利于学生与父母的沟通。为此,我在上课时就对比让学生回顾七年级学过的《小巷深处》,介绍了毕淑敏的作品《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让学生在聆听了一位母亲的内心独白后,再来评说文章内容,诉说自身经历。这时学生的表达就更为理性、客观、深入了,也对所学的作品有了较深的了解。
四、有效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延伸文本的内涵
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有人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教材中许多篇目的选材都来源于生活中的平凡人物、点滴小事,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充分利用乡土资源,才能使文本中蕴涵的美散发出更为迷人的芬芳。
如上《你是你的船长》时,我让学生从“假如你是船长,你会怎么当”为话题切入,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当船长的必要条件和素质,直接感受课文所要涉及的内容,就让学生对课文产生了浓厚兴趣。同时,让学生对文中提出的见解也有自己的主张了,这样,学生既感悟到了文本中的美,又发现了生活中的美。
上完本册语文,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阵地,更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园地。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以虔诚之心善待文本,用理性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坚守这一方美丽的精神家园,从而更好地提高语文水平。
那么该如何去做呢?
一、正确对待文本,加强教材钻研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我们大多数语文教师都接受过语文专业知识的教育,对教材中的名家名篇也耳熟能详,但是由于作品时代不同,每个人的欣赏角度不同,一篇作品的内涵是无法洞察无遗的,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内涵也会有所变化。为此,教师就应该学会综合运用,整合资源,在回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多渠道搜集资料,筛选信息,从更多角度去审视作品。教师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才能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比如我们在上朱自清先生的作品《背影》时,我就重新研读读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集,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先生有关的写作经历和背景,也对课文的蕴涵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样,在教授本文时,就能更好地让学生了解这篇名作为什么能过了这么久,依然能深深感动我们的原因。
二、重视学生认知水平,让文本真正走进学生心里
本册所选课文多为名家佳作,文质兼美,脍炙人口。但有一点缺憾:文章内容多为回忆性质,所反映的生活风貌距离学生的实际较远。学生在理解认识上有一定障碍,他们往往用现在的生活体验去体察作品主旨,理解文中人物的行为思想。这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看法,千万不能粗暴否定,要在肯定的基础上巧妙引导学生回归到文本上。
比如我在教学《醉翁亭记》时,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不少学生听完课文朗读后,都在笑,也跟着摇头晃脑地读起课文来。原来是学生感觉文中多出那么多“也”字,好玩。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请学生分别按原文和去掉“也”、“而”字来朗读课文,以体味文章从容闲适的语言风格,感悟作者当时的心境。我的设计意图是明显的——肯定作者的语言风格。但课堂上第一个发言的同学就来了个对立面:我不喜欢作者用这么多的“也”和“而”字,一点也不适合我们青少年活泼好动的性格。学生的这一看法显然有道理,但同时也说明他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入,怎么办呢?当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给大家思考:为什么这位同学和作者的看法有不同?问题提出后,大家兴致盎然,议论纷纷,一位同学很快就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因为二者的年龄不同,所处的社会环境、个人的经历不同。一语道出我心中最想说的话,于是我顺水推舟,明确告诉学生这种语言风格更适合表达作者当时的心境——郁闷中有轻松,欣慰中有遗憾。这样就很自然的引入下一教学环节:作者的内心情感是如何体现在文中的?课堂上的这一插曲非但没有影响教学效果,反而让学生更贴近文本,真正走入了文本的内在层面。这就是尊重学生认知水平的结果。
三、合理拓展延伸,促进文本研读
新课标倡导要培养自主学习的理念,鼓励开展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课文编写者提供了很多拓展延伸的练习设计和活动设计,语文课堂上学生自由讨论、畅所欲言的场景也屡见不鲜。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只是个例子。”对文本进行由此及彼的延伸拓展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合理适中。否则,不仅会使语文课变成其他科目的课,还会使课堂教学与文本背道而驰,严重曲解作者意图,影响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
要使拓展延伸合理适中,教师的设计就要选准切入点,既要贴近文本,又能贴近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且能说到点,说到位。季羡林先生的《永久的悔》中写了母亲对自己的爱,看起来很少,很平常,就如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也感受到的一样。如何引导学生看待平常却又是“永久的悔”这一问题呢?如果放任他们无节制的倾诉,可能不利于对作者意图的理解,也不利于学生与父母的沟通。为此,我在上课时就对比让学生回顾七年级学过的《小巷深处》,介绍了毕淑敏的作品《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让学生在聆听了一位母亲的内心独白后,再来评说文章内容,诉说自身经历。这时学生的表达就更为理性、客观、深入了,也对所学的作品有了较深的了解。
四、有效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延伸文本的内涵
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有人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教材中许多篇目的选材都来源于生活中的平凡人物、点滴小事,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充分利用乡土资源,才能使文本中蕴涵的美散发出更为迷人的芬芳。
如上《你是你的船长》时,我让学生从“假如你是船长,你会怎么当”为话题切入,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当船长的必要条件和素质,直接感受课文所要涉及的内容,就让学生对课文产生了浓厚兴趣。同时,让学生对文中提出的见解也有自己的主张了,这样,学生既感悟到了文本中的美,又发现了生活中的美。
上完本册语文,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阵地,更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园地。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以虔诚之心善待文本,用理性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坚守这一方美丽的精神家园,从而更好地提高语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