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评价是语篇意义的核心,因此评价意义的翻译至关重要。级差是评价意义的核心子系统,对于态度和情感表达的精确性起着关键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翻译实践的成败。事实上,由于文化差异、语言表达习惯的不同和译者的个人主观因素,原作和译作中级差意义不一致的现象非常普遍,传统的翻译理论没有对此作出解释,当前的翻译教学也忽视了这一方面。运用马丁的评价理论,对权威教材中英汉/汉英译例进行分析,将原作和译作中级差意义不一致的情况进行系统对比和分类,发现不一致主要体现在译者改变级差意义、译者删减级差意义和译者添加级差意义几方面。
关键词:级差系统;翻译主观性;理论与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2)06011606
一、引言
译者必须准确传达原文的内容,不允许有任何篡改、歪曲或增删。所谓的内容包括“作者在叙述、说明和描写过程中所反映的思想、观点、立场和所流露的情感等”[1]7,即原作中的评价意义,而“评价意义是所有语篇意义的核心”[2],所以翻译要取得成功,就必须认真考虑原著的评价意义。澳大利亚语言学家马丁(James R. Martin)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y)来进一步完善其人际功能。他认为“评价理论是文本中语言手段共同作用来表达的各种态度,所涉及的情感强弱,价值观念的来源方式以及如何使读者与作者意见保持一致的方式”[3]。马丁把评价系统分为态度(attitude)、介入(engagement)和级差(graduation) 三个子系统[4]35。级差次系统的意义是评价系统的中心,是在正负两个维度上对态度意义和介入程度进行修饰或限定的值,表示由低到高的强弱程度或由边缘到中心的范畴属性。作为修饰和限定成分,级差虽然仅对评价意义进行“染色”或“调音”,但是对态度表达的准确性或精确度却起关键作用。因此,翻译中级差意义的构建特别在涉及原则性问题的时候可能决定跨文化交际的成败。
实际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不忠于”原文级差意义的现象不胜枚举。这种“不精确”译作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译者受到语言和文化差异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无法精确再现原作中的态度和情感强度,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译文进行适当调整来克服这些障碍;另一方面,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译者很难保证自始至终或完完全全的客观公正,在翻译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主观随意性,改变译作中的情感或态度强度,令译文不够精确。这表明“不忠于”原作级差意义的现象归根结底是由于翻译的主观性造成的。传统的翻译理论并没有涉及这一方面的内容,权威的翻译教材对此也没有系统讲解,这显然已经成为当前翻译理论和教学中的一个盲区。
当前,在国内学术界已经出现了将评价理论和翻译研究相结合的积极探索。如张美芳论述了语言的评价意义与译者的价值取向问题[5],苏奕华探讨了翻译中的意义对等与态度差异[6],张先刚阐述了评价理论对语篇翻译的启示[7]。也有一些关于级差次系统的研究,如付晓丽和付天军分析了《呼啸山庄》中所体现的级差意义[8],岳颖研究了级差的语篇功能[9]。但是,至今少有学者将级差系统引入翻译理论与教学的研究当中去。笔者运用马丁的评价理论,对权威教材中英汉/汉英译例进行分析,将原作和译作中级差意义不一致的情况进行系统分类,揭示背后的成因。文中的译例主要选自张培基主编的《英汉翻译教程》和陈宏薇、李亚丹主编的《新编汉英翻译教程》。这两本教材都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为众多高校所采用,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
二、级差系统
评价系统分为态度(attitude)、介入(engagement)和级差(graduation) 三个子系统,然后它们又分别次系统化。其中,态度次系统又分为判断(judgement)、情感(affect)和鉴赏(appreciation);介入次系统又分为否认(disclaim)、公告(proclaim)、接纳(entertain)和归属(attribute);级差次系统又分为语势(force)和聚焦(focus)[4]138。
态度意义的最重要特征是等级性,情感、判断和鉴赏都涉及大小不等的肯定性和否定性;等级性也是介入系统的普遍特征,其中各个子系统都表明说话人/作者介入有关话语的程度,因此,态度和介入可以说是级差的范围。级差系统有两个轴:强度或数量、典型性或确切性,前者称作语势(force),后者称作聚焦(focus)。
这种以典型性为依据的级差所适用的范畴从经验的角度来看是不可分级的,它们是一些界限清晰、黑白分明的范畴。依据级差的运行方向可以把聚焦分为两类:往上走的称作锐化(sharpen),往下走的称作柔化(soften)。
语势调节可分级的态度范畴的力度(volume),如是强势(raise)还是弱势(lower)。语势涉及两个方面:强度、数量。这两种语势分别称作强化(intensification)和量化(quantification)。对强度的评判,即强化,主要涉及质量(quality)和过程(process);对数量的判断,即量化,主要应用于实体(entity)。
从方式(mode)出发,马丁和怀特区分了三种强化:孤立型(isolation)、注入型(infusion)和重复型(repetition)[4]149。孤立型指强化是通过个别词语孤立完成的,至少主要是靠这个词来完成,而不是依赖于其他词语。注入型是通过使用一系列意义相联、但表示不同强度的词语中的一个来实现的,其强化程度取决于该词在这个系列中的位置。重复型是通过重复使用一个词,或同时使用意义相近的几个词来实现的。在孤立型和注入型中,特别是在强化过程时,都会用到比喻。量化涉及的是实体,既包括具体实体,也包括抽象实体。抽象实体的量化从语义角度看很像强化。 三、原作和译作的级差意义不一致
原作和译作级差意义不相符的情况广泛存在,在经典译著中,甚至在翻译教材中,偏离原作级差意义的译例也不少见。这一矛盾发人深思,也无疑会给学习者带来疑惑和困扰。通过对两本权威翻译教材中大量例句进行的分析和归纳,笔者发现主要存在三类级差意义不一致的情况:(1)原作与译作的级差意义不一致;(2)译者添加原作中没有的级差意义;(3)译者删减原作中出现的级差意义。
(一)译者改变级差意义
由于表达习惯不同和文化价值体系的差异,中英文中看似对应的级差意义往往难以被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这就要求译者从语篇整体评价意义的契合度来考虑,在译文中对级差系统作出适当的调整,如果机械地生搬硬套,可能会适得其反。
例1.医生仔仔细细给病人作了检查。
The doctor examined the patient very, very carefully [10]29 .
作者采用的是重复型强化——“仔仔细细”来肯定医生的敬业精神,而译者没有直接翻译成“carefully and carefully”,因为这种表述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读者也无法接受。译者用了两个“very”来突出医生的细致认真,达到了和原文相同的效果,表达了程度相当的积极评价。
例2.They would read and reread the secret notes.
他们往往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琢磨这些密件[1]83 。
同样,例2中的 “read and reread”也属于重复型强化,突出了他们的敬业精神和破解机密文件的困难程度。译文也用了一个重复型的强化来呼应原文,虽然是一个不同的词组“一遍又一遍地反复”,但和原文高度神似。如果译者按字面意思直译,有可能会翻成“他们对这些密件读了又读”,当然,这符合原文意思,也不违背汉语的表达习惯,但相对原译来说,就显得刻板、平淡,没有把原作的神韵表现出来。
例3.一年,两年,三年,你的望眼将穿,一年,两年,三年,我的归心似箭。
Year in year out you’ve been looking forward with eager expectation to my homecoming; year in year out I’ve been looking forward with great anxiety to returning home [10]48.
(蒋光慈《写给母亲》,李定坤译)
汉语比较擅长使用四字句这种简练的形式来表达丰富的内涵,一旦译成英语,要兼顾形似和神似就非常困难。例3中有两个成语“归心似箭”和“望眼将穿”,这属于孤立型的强化,而且运用了比喻来凸显。译文中同样采用了孤立型的强化,但译者删除了原来的比喻,用eager和great这两个直白的词汇来代替,避免了因文化差异产生的误解。假如直译,势必显得艰涩冗长,令读者失去耐心,结果事与愿违。
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级差意义的不一致并不是由于两种语言表达风格不同,译者不得已而为之造成的,而是译文受到了译者主观因素的干扰,令表达缺乏精确性。
例4.稍稍能安慰我们的,是在那石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凹儿,雨天就盛满了水。
The only thing that had interested us in the ugly stone was a little pit on top of it [10]43.
(贾平凹《丑石》,刘跃荣译)
原文中“不大不小”表示大小适中,恰到好处,在强度方面,既不属于“强势”,也不属于“弱势”,也可以理解为标准的或典型的,属于“聚焦”中的“锐化”,但是译者把它处理为“a little pit”,在强度方面,属于“弱势”,显然和原文要表达的评价强度有出入。在没有表达困难和文化差异的情况下,译者在翻译时擅自加入了自己的主观看法,造成了译文的不精确,笔者认为这种误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翻译成“a mediumsized pit”,会更加忠于原作。
例5. The molecules of a gas are moving about extremely fast in all directions.
气体的分子非常迅速地向四面八方运动着[1]25。
例5中的extremely和“非常”在精密度上是不对等的,extremely应译成“极其”会更加精确。在以上例子中,译者本可以精确地按照原文的级差意义来翻译,但加入了自己的主观判断后,就部分改变了作者的本意。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译者在处理原作时往往会产生一种主观性和随意性的倾向,这对于原作的理解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信”是翻译的首要准则,在“达”和“雅”都能做到的情况下,译者应该尽量精确地再现原作。
(二)译者删减级差意义
由于语言风格和文化的差异,对于原作读者很有意义的某些信息,对于目的语读者用处却不大;而另一些对源语言读者来说用处不大的信息,却对目标读者具有很大影响。这种情况下,如果盲目直译,反而会产生累赘啰嗦的感觉,不光达不到预期效果,还会令目标读者产生反感,使翻译失败。
例6.一眼望去,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衬着蔚蓝的天,颇像荒江野渡光景。
As one looked into the distance, the sparse trees and pale moon set off the blue sky, offering a view like that at a deserted ferry on a desolate river [10]29.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胡士光译)
例7.The development of an economical artificial heart is only a few transient failures away.
关键词:级差系统;翻译主观性;理论与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2)06011606
一、引言
译者必须准确传达原文的内容,不允许有任何篡改、歪曲或增删。所谓的内容包括“作者在叙述、说明和描写过程中所反映的思想、观点、立场和所流露的情感等”[1]7,即原作中的评价意义,而“评价意义是所有语篇意义的核心”[2],所以翻译要取得成功,就必须认真考虑原著的评价意义。澳大利亚语言学家马丁(James R. Martin)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y)来进一步完善其人际功能。他认为“评价理论是文本中语言手段共同作用来表达的各种态度,所涉及的情感强弱,价值观念的来源方式以及如何使读者与作者意见保持一致的方式”[3]。马丁把评价系统分为态度(attitude)、介入(engagement)和级差(graduation) 三个子系统[4]35。级差次系统的意义是评价系统的中心,是在正负两个维度上对态度意义和介入程度进行修饰或限定的值,表示由低到高的强弱程度或由边缘到中心的范畴属性。作为修饰和限定成分,级差虽然仅对评价意义进行“染色”或“调音”,但是对态度表达的准确性或精确度却起关键作用。因此,翻译中级差意义的构建特别在涉及原则性问题的时候可能决定跨文化交际的成败。
实际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不忠于”原文级差意义的现象不胜枚举。这种“不精确”译作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译者受到语言和文化差异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无法精确再现原作中的态度和情感强度,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译文进行适当调整来克服这些障碍;另一方面,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译者很难保证自始至终或完完全全的客观公正,在翻译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主观随意性,改变译作中的情感或态度强度,令译文不够精确。这表明“不忠于”原作级差意义的现象归根结底是由于翻译的主观性造成的。传统的翻译理论并没有涉及这一方面的内容,权威的翻译教材对此也没有系统讲解,这显然已经成为当前翻译理论和教学中的一个盲区。
当前,在国内学术界已经出现了将评价理论和翻译研究相结合的积极探索。如张美芳论述了语言的评价意义与译者的价值取向问题[5],苏奕华探讨了翻译中的意义对等与态度差异[6],张先刚阐述了评价理论对语篇翻译的启示[7]。也有一些关于级差次系统的研究,如付晓丽和付天军分析了《呼啸山庄》中所体现的级差意义[8],岳颖研究了级差的语篇功能[9]。但是,至今少有学者将级差系统引入翻译理论与教学的研究当中去。笔者运用马丁的评价理论,对权威教材中英汉/汉英译例进行分析,将原作和译作中级差意义不一致的情况进行系统分类,揭示背后的成因。文中的译例主要选自张培基主编的《英汉翻译教程》和陈宏薇、李亚丹主编的《新编汉英翻译教程》。这两本教材都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为众多高校所采用,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
二、级差系统
评价系统分为态度(attitude)、介入(engagement)和级差(graduation) 三个子系统,然后它们又分别次系统化。其中,态度次系统又分为判断(judgement)、情感(affect)和鉴赏(appreciation);介入次系统又分为否认(disclaim)、公告(proclaim)、接纳(entertain)和归属(attribute);级差次系统又分为语势(force)和聚焦(focus)[4]138。
态度意义的最重要特征是等级性,情感、判断和鉴赏都涉及大小不等的肯定性和否定性;等级性也是介入系统的普遍特征,其中各个子系统都表明说话人/作者介入有关话语的程度,因此,态度和介入可以说是级差的范围。级差系统有两个轴:强度或数量、典型性或确切性,前者称作语势(force),后者称作聚焦(focus)。
这种以典型性为依据的级差所适用的范畴从经验的角度来看是不可分级的,它们是一些界限清晰、黑白分明的范畴。依据级差的运行方向可以把聚焦分为两类:往上走的称作锐化(sharpen),往下走的称作柔化(soften)。
语势调节可分级的态度范畴的力度(volume),如是强势(raise)还是弱势(lower)。语势涉及两个方面:强度、数量。这两种语势分别称作强化(intensification)和量化(quantification)。对强度的评判,即强化,主要涉及质量(quality)和过程(process);对数量的判断,即量化,主要应用于实体(entity)。
从方式(mode)出发,马丁和怀特区分了三种强化:孤立型(isolation)、注入型(infusion)和重复型(repetition)[4]149。孤立型指强化是通过个别词语孤立完成的,至少主要是靠这个词来完成,而不是依赖于其他词语。注入型是通过使用一系列意义相联、但表示不同强度的词语中的一个来实现的,其强化程度取决于该词在这个系列中的位置。重复型是通过重复使用一个词,或同时使用意义相近的几个词来实现的。在孤立型和注入型中,特别是在强化过程时,都会用到比喻。量化涉及的是实体,既包括具体实体,也包括抽象实体。抽象实体的量化从语义角度看很像强化。 三、原作和译作的级差意义不一致
原作和译作级差意义不相符的情况广泛存在,在经典译著中,甚至在翻译教材中,偏离原作级差意义的译例也不少见。这一矛盾发人深思,也无疑会给学习者带来疑惑和困扰。通过对两本权威翻译教材中大量例句进行的分析和归纳,笔者发现主要存在三类级差意义不一致的情况:(1)原作与译作的级差意义不一致;(2)译者添加原作中没有的级差意义;(3)译者删减原作中出现的级差意义。
(一)译者改变级差意义
由于表达习惯不同和文化价值体系的差异,中英文中看似对应的级差意义往往难以被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这就要求译者从语篇整体评价意义的契合度来考虑,在译文中对级差系统作出适当的调整,如果机械地生搬硬套,可能会适得其反。
例1.医生仔仔细细给病人作了检查。
The doctor examined the patient very, very carefully [10]29 .
作者采用的是重复型强化——“仔仔细细”来肯定医生的敬业精神,而译者没有直接翻译成“carefully and carefully”,因为这种表述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读者也无法接受。译者用了两个“very”来突出医生的细致认真,达到了和原文相同的效果,表达了程度相当的积极评价。
例2.They would read and reread the secret notes.
他们往往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琢磨这些密件[1]83 。
同样,例2中的 “read and reread”也属于重复型强化,突出了他们的敬业精神和破解机密文件的困难程度。译文也用了一个重复型的强化来呼应原文,虽然是一个不同的词组“一遍又一遍地反复”,但和原文高度神似。如果译者按字面意思直译,有可能会翻成“他们对这些密件读了又读”,当然,这符合原文意思,也不违背汉语的表达习惯,但相对原译来说,就显得刻板、平淡,没有把原作的神韵表现出来。
例3.一年,两年,三年,你的望眼将穿,一年,两年,三年,我的归心似箭。
Year in year out you’ve been looking forward with eager expectation to my homecoming; year in year out I’ve been looking forward with great anxiety to returning home [10]48.
(蒋光慈《写给母亲》,李定坤译)
汉语比较擅长使用四字句这种简练的形式来表达丰富的内涵,一旦译成英语,要兼顾形似和神似就非常困难。例3中有两个成语“归心似箭”和“望眼将穿”,这属于孤立型的强化,而且运用了比喻来凸显。译文中同样采用了孤立型的强化,但译者删除了原来的比喻,用eager和great这两个直白的词汇来代替,避免了因文化差异产生的误解。假如直译,势必显得艰涩冗长,令读者失去耐心,结果事与愿违。
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级差意义的不一致并不是由于两种语言表达风格不同,译者不得已而为之造成的,而是译文受到了译者主观因素的干扰,令表达缺乏精确性。
例4.稍稍能安慰我们的,是在那石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凹儿,雨天就盛满了水。
The only thing that had interested us in the ugly stone was a little pit on top of it [10]43.
(贾平凹《丑石》,刘跃荣译)
原文中“不大不小”表示大小适中,恰到好处,在强度方面,既不属于“强势”,也不属于“弱势”,也可以理解为标准的或典型的,属于“聚焦”中的“锐化”,但是译者把它处理为“a little pit”,在强度方面,属于“弱势”,显然和原文要表达的评价强度有出入。在没有表达困难和文化差异的情况下,译者在翻译时擅自加入了自己的主观看法,造成了译文的不精确,笔者认为这种误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翻译成“a mediumsized pit”,会更加忠于原作。
例5. The molecules of a gas are moving about extremely fast in all directions.
气体的分子非常迅速地向四面八方运动着[1]25。
例5中的extremely和“非常”在精密度上是不对等的,extremely应译成“极其”会更加精确。在以上例子中,译者本可以精确地按照原文的级差意义来翻译,但加入了自己的主观判断后,就部分改变了作者的本意。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译者在处理原作时往往会产生一种主观性和随意性的倾向,这对于原作的理解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信”是翻译的首要准则,在“达”和“雅”都能做到的情况下,译者应该尽量精确地再现原作。
(二)译者删减级差意义
由于语言风格和文化的差异,对于原作读者很有意义的某些信息,对于目的语读者用处却不大;而另一些对源语言读者来说用处不大的信息,却对目标读者具有很大影响。这种情况下,如果盲目直译,反而会产生累赘啰嗦的感觉,不光达不到预期效果,还会令目标读者产生反感,使翻译失败。
例6.一眼望去,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衬着蔚蓝的天,颇像荒江野渡光景。
As one looked into the distance, the sparse trees and pale moon set off the blue sky, offering a view like that at a deserted ferry on a desolate river [10]29.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胡士光译)
例7.The development of an economical artificial heart is only a few transient failures a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