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影响译作的因素有很多,但随着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出现,译者的性别意识开始逐渐受到研究的重视。本文通过对薛琪瑛和余光中的两本不同译作《理想丈夫》对比分析,认为女性译者特有的细腻和敏感,在翻译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时,相较于男性译者,选词造句更能贴切人物的性格。
【关键词】译者性别意识;《理想丈夫》;薛琪瑛;余光中;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沈晨,任亚茹,江苏师范大学。
引言
西方最先开始研究女性主义翻译,1992年,Chamberlain Lori 发表了 Gender and Metaphories of Translation;1996年,Simon Sherry 发表了题为 Gender in Translation: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lation的论文,在当下的女权主义兴起的背景下,“女性必须获得语言的解放,女性的解放必须先从语言着手” (Simon, 1996, p8);1997年,Flotow Luise von 发表了题为 Translation and Gender: Translating in the Era of Feminism 的文章;2004年,费拉德出版了《翻译与性别》,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前提下,利用翻译与性别的文化互动对女权主义影响下的翻译进行研究评述。
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主题词为“译者性别”并含“翻译”,对2007年-2017年的期刊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进行检索,共搜索到39篇论文(检索时间2018年4月)。从搜集到的文献来看,我国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译者性别意识或差异对翻译产生的影响。在中国知网上以主题词为“王尔德 理想丈夫 翻译”进行检索,共搜索到5篇论文(检索时间2018年4月)。从搜集到的文献来看,分析王尔德《理想丈夫》中译本的论文比较少,而且大多都是余光中、张南峰、文心、钱之德等人的译文,鲜有学者分析薛琪瑛的译本。在中国知网上以主题词为“译者性别 翻译 理想丈夫”,匹配“精确”的搜索条件下进行检索,共搜索到0篇论文(检索时间2018年4月)。从搜索结果来看,尚未有人以《理想丈夫》中译本为例,从译者性别角度出发,分析译者性别意识对翻译产生的影响。
一、译者的性别意识
性别意识,顾名思义,就是指在翻译时,译者会有意或无意地代入自己的性别的意识。众所周知,女性和男性在很多方面都不一样,这种性别差异所带来的很多观念和理解都不同。但是,学者们在研究影响翻译的因素时,往往会都忽视了这一个大前提。本文强调的“翻译中的性别意识”,并不是意味着,男性译者翻译不出原作者想要表达的具有性别意识的突出语境,而是不单单指那些特殊的、具有明显的性别语境,还指最普通的、最没有代表性的词句,不同性别的译者也会有不同的译法。翻译中的性别意识,会使得译文的文体风格有所不同,因此,我们不能直接跳过这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而直接去研究影响译作质量的影响因素。
二、《理想丈夫》
本文之所以选择王尔德的《理想丈夫》作为研究语料,是因为王尔德的喜剧突显了上流社会中家庭和婚姻的特点,认可了女性是家庭里非常重要的人物,如果没有女性,那么一个家庭的完整性与融洽度都会受到影响。在剧中,每一个女性人物都有着独立的人格魅力,在当时的社会中影响颇大,对当时的男权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三、《理想丈夫》实例与分析
Mable是王尔德笔下非常积极、美丽、大方,独立,有自己的见解的一位新女性。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是一个直率又不失可爱的女性。王尔德写了很多赞美Mable的描写性语言。
1.原文:Mable Chiltern is a perfect example of the English type of prettiness, the apple-blossom type. (Oscar Wilde, 1895:10)
薛译:纪尔泰美白儿乃英国绝色美人之标本。(薛琪瑛,1915:201)
余译:齐枚宝十足是英国美女的典范,苹果花的一型。(余光中,1998:23)
分析:薛对“apple-blossom”一词采用意译的方法,而余则是直译。原文是表达对Mable的赞美,女性译者薛译成“角色美人”,属于高度赞美;而男性译者的译文则与原文保持一致,属于中性赞美。从译文的赞美程度不同可见,女性译者在翻译关于贊美女性的内容时,会主观上加入自己的情感,而男性译者会保持中性的态度。
2.原文:She has all the fragrance and freedom of a flower, there is ripple after ripple of sunlight in her hair. (Oscar Wilde, 1895:10)
薛译:玉貌亭亭,与香花并艳。头上华发,光洁映日。(薛琪瑛,1915:201)
余译:她具有一朵花全部的芬芳与自如。她的发间有一波波的阳光。(余光中,1998:23)
分析:薛琪瑛用四字成语概括了Mable的相貌,文字华美,相较于余光中的直白翻译,更贴切王尔德对Mable的赞美。这里的女性译者更好的展现了原作者笔下的美丽的女性人物,比男性译者的译文更有感情。
3.原文:She has the fascinating tyranny of youth, and the astonishing courage of innocence. (Oscar Wilde, 1895:10)
薛译:举动娇憨活泼,毫不装腔作态。(薛琪瑛,1915:201)
余译:迷人的是她青春的骄横,惊人的是她天真的果敢。 (余光中,1998:23)
分析:对于原文的“tyranny”和“courage”的翻译,男性译者直接译为“骄横”和“果敢”,不得不说这两个词在中文里一般是形容男性的,形容女性通常不会用这么强硬的词,这里原作者想表达的是Mable的性格不像一般普通的女性一样,娇羞做作、胆怯懦弱。而译文一对Mable的表述既合“情”又合“理”,“娇憨活泼”很婉转的形容了Mable的性格,而“毫不装腔作态”增加了一个否定词,表达出了一种女性的态度,Mable不是那种虚伪的世俗女人。男性译者完全没有抓住这一层的理解。
四、結语
本文通过对几个实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女性译者在细节处理上、在表达的感情色彩上、在对女性的刻画再现上以及在对尤其是女性的心声和观念表达上,更能感同身受。这不禁引起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女性主义翻译,而不是男性主义翻译?就是因为长期以来,女性一直都处于被欺压的劣势。男女地位长久以来的不平等,让女性译者在面对这些涉及女性的描写时更为敏感。当然余光中的译本无论是从词句的准确表达,还是文体风格上相较于薛琪瑛的译本更完美一些,毕竟是不同时代的译本,时代在进步,译文也在进步,很多词的用法也在更新,所以,比较这两个译本,不能从一般的“信达雅”标准来看,要抛开这些纵向的因素,从横向上来比较,才能突出显示出译者的性别意识对译文的具体影响。
参考文献:
[1]Bassentt,Susan.The Meek or the Mighty:Reappraising the Role of the Translator[A].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96.
[2]Flotow,Louise Von.Translation and Gender Translating in the ‘Era of Feminism’[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7.
[3]Simon,Sherry.Gender in Translation—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la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6.
[4]Wilde,Oscar.An Ideal Husband,Five Major Plays[M].New York: Airmont Punishing Company,inc.,1970.
[5]郭延礼.女性在20世纪初的文学翻译成就[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3).
[6]李素慧.带有性别标签的翻译——评费拉德《翻译与性别》的一书[J].海外英语,2012,(15):142-143 164.
[7]廖七一.重写神话: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2).
[8]刘彩霞.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策略在中国译界现状分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2(03):86-89.
[9]刘莹.从美国电影《紫色》看性别差异意识形态对英语翻译的影响[J].电影评介,2014,(01):56-57.
[10]罗列,穆雷.女翻译家沈性仁与《遗扇记》中的性别意识——“五四”时期《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汉译比较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1,32(05):68-75.
[11]毛延生,乔俊鹏,译者性别对文学翻译的影响—基于对《呼啸山庄》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2015,34:38-43.
[12]王璟.性别意识与文学翻译——张爱玲翻译个案研究[J].中国外语,2011,8(05):102-106.
[13]薛琪瑛,译.意中人[J].新青年,1915.
[14]余光中,译.理想丈夫与不可儿戏—王尔德的两出喜剧[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3).
[15]余珺,欧冰睿,文宁,席思宇.从译者的双性视角看译者性别身份流动性——以《飘》三个汉译本为例[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 32(06):91-96.
[16]张舒.薛琪瑛《意中人》剧本翻译中的女性主义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
[17]赵启红.五四时期女性翻译家—以王尔德戏剧女译者薛琪瑛和沈性仁为个案研究[J].科学时代(上半月),2011(2).
[18]赵洋,郑浩.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及其对翻译研究的意义[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29(03):137-138.
[19]甄娟.女性主义对翻译的影响[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03): 147-149.
【关键词】译者性别意识;《理想丈夫》;薛琪瑛;余光中;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沈晨,任亚茹,江苏师范大学。
引言
西方最先开始研究女性主义翻译,1992年,Chamberlain Lori 发表了 Gender and Metaphories of Translation;1996年,Simon Sherry 发表了题为 Gender in Translation: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lation的论文,在当下的女权主义兴起的背景下,“女性必须获得语言的解放,女性的解放必须先从语言着手” (Simon, 1996, p8);1997年,Flotow Luise von 发表了题为 Translation and Gender: Translating in the Era of Feminism 的文章;2004年,费拉德出版了《翻译与性别》,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前提下,利用翻译与性别的文化互动对女权主义影响下的翻译进行研究评述。
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主题词为“译者性别”并含“翻译”,对2007年-2017年的期刊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进行检索,共搜索到39篇论文(检索时间2018年4月)。从搜集到的文献来看,我国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译者性别意识或差异对翻译产生的影响。在中国知网上以主题词为“王尔德 理想丈夫 翻译”进行检索,共搜索到5篇论文(检索时间2018年4月)。从搜集到的文献来看,分析王尔德《理想丈夫》中译本的论文比较少,而且大多都是余光中、张南峰、文心、钱之德等人的译文,鲜有学者分析薛琪瑛的译本。在中国知网上以主题词为“译者性别 翻译 理想丈夫”,匹配“精确”的搜索条件下进行检索,共搜索到0篇论文(检索时间2018年4月)。从搜索结果来看,尚未有人以《理想丈夫》中译本为例,从译者性别角度出发,分析译者性别意识对翻译产生的影响。
一、译者的性别意识
性别意识,顾名思义,就是指在翻译时,译者会有意或无意地代入自己的性别的意识。众所周知,女性和男性在很多方面都不一样,这种性别差异所带来的很多观念和理解都不同。但是,学者们在研究影响翻译的因素时,往往会都忽视了这一个大前提。本文强调的“翻译中的性别意识”,并不是意味着,男性译者翻译不出原作者想要表达的具有性别意识的突出语境,而是不单单指那些特殊的、具有明显的性别语境,还指最普通的、最没有代表性的词句,不同性别的译者也会有不同的译法。翻译中的性别意识,会使得译文的文体风格有所不同,因此,我们不能直接跳过这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而直接去研究影响译作质量的影响因素。
二、《理想丈夫》
本文之所以选择王尔德的《理想丈夫》作为研究语料,是因为王尔德的喜剧突显了上流社会中家庭和婚姻的特点,认可了女性是家庭里非常重要的人物,如果没有女性,那么一个家庭的完整性与融洽度都会受到影响。在剧中,每一个女性人物都有着独立的人格魅力,在当时的社会中影响颇大,对当时的男权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三、《理想丈夫》实例与分析
Mable是王尔德笔下非常积极、美丽、大方,独立,有自己的见解的一位新女性。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是一个直率又不失可爱的女性。王尔德写了很多赞美Mable的描写性语言。
1.原文:Mable Chiltern is a perfect example of the English type of prettiness, the apple-blossom type. (Oscar Wilde, 1895:10)
薛译:纪尔泰美白儿乃英国绝色美人之标本。(薛琪瑛,1915:201)
余译:齐枚宝十足是英国美女的典范,苹果花的一型。(余光中,1998:23)
分析:薛对“apple-blossom”一词采用意译的方法,而余则是直译。原文是表达对Mable的赞美,女性译者薛译成“角色美人”,属于高度赞美;而男性译者的译文则与原文保持一致,属于中性赞美。从译文的赞美程度不同可见,女性译者在翻译关于贊美女性的内容时,会主观上加入自己的情感,而男性译者会保持中性的态度。
2.原文:She has all the fragrance and freedom of a flower, there is ripple after ripple of sunlight in her hair. (Oscar Wilde, 1895:10)
薛译:玉貌亭亭,与香花并艳。头上华发,光洁映日。(薛琪瑛,1915:201)
余译:她具有一朵花全部的芬芳与自如。她的发间有一波波的阳光。(余光中,1998:23)
分析:薛琪瑛用四字成语概括了Mable的相貌,文字华美,相较于余光中的直白翻译,更贴切王尔德对Mable的赞美。这里的女性译者更好的展现了原作者笔下的美丽的女性人物,比男性译者的译文更有感情。
3.原文:She has the fascinating tyranny of youth, and the astonishing courage of innocence. (Oscar Wilde, 1895:10)
薛译:举动娇憨活泼,毫不装腔作态。(薛琪瑛,1915:201)
余译:迷人的是她青春的骄横,惊人的是她天真的果敢。 (余光中,1998:23)
分析:对于原文的“tyranny”和“courage”的翻译,男性译者直接译为“骄横”和“果敢”,不得不说这两个词在中文里一般是形容男性的,形容女性通常不会用这么强硬的词,这里原作者想表达的是Mable的性格不像一般普通的女性一样,娇羞做作、胆怯懦弱。而译文一对Mable的表述既合“情”又合“理”,“娇憨活泼”很婉转的形容了Mable的性格,而“毫不装腔作态”增加了一个否定词,表达出了一种女性的态度,Mable不是那种虚伪的世俗女人。男性译者完全没有抓住这一层的理解。
四、結语
本文通过对几个实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女性译者在细节处理上、在表达的感情色彩上、在对女性的刻画再现上以及在对尤其是女性的心声和观念表达上,更能感同身受。这不禁引起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女性主义翻译,而不是男性主义翻译?就是因为长期以来,女性一直都处于被欺压的劣势。男女地位长久以来的不平等,让女性译者在面对这些涉及女性的描写时更为敏感。当然余光中的译本无论是从词句的准确表达,还是文体风格上相较于薛琪瑛的译本更完美一些,毕竟是不同时代的译本,时代在进步,译文也在进步,很多词的用法也在更新,所以,比较这两个译本,不能从一般的“信达雅”标准来看,要抛开这些纵向的因素,从横向上来比较,才能突出显示出译者的性别意识对译文的具体影响。
参考文献:
[1]Bassentt,Susan.The Meek or the Mighty:Reappraising the Role of the Translator[A].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96.
[2]Flotow,Louise Von.Translation and Gender Translating in the ‘Era of Feminism’[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7.
[3]Simon,Sherry.Gender in Translation—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la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6.
[4]Wilde,Oscar.An Ideal Husband,Five Major Plays[M].New York: Airmont Punishing Company,inc.,1970.
[5]郭延礼.女性在20世纪初的文学翻译成就[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3).
[6]李素慧.带有性别标签的翻译——评费拉德《翻译与性别》的一书[J].海外英语,2012,(15):142-143 164.
[7]廖七一.重写神话: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2).
[8]刘彩霞.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策略在中国译界现状分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2(03):86-89.
[9]刘莹.从美国电影《紫色》看性别差异意识形态对英语翻译的影响[J].电影评介,2014,(01):56-57.
[10]罗列,穆雷.女翻译家沈性仁与《遗扇记》中的性别意识——“五四”时期《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汉译比较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1,32(05):68-75.
[11]毛延生,乔俊鹏,译者性别对文学翻译的影响—基于对《呼啸山庄》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2015,34:38-43.
[12]王璟.性别意识与文学翻译——张爱玲翻译个案研究[J].中国外语,2011,8(05):102-106.
[13]薛琪瑛,译.意中人[J].新青年,1915.
[14]余光中,译.理想丈夫与不可儿戏—王尔德的两出喜剧[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3).
[15]余珺,欧冰睿,文宁,席思宇.从译者的双性视角看译者性别身份流动性——以《飘》三个汉译本为例[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 32(06):91-96.
[16]张舒.薛琪瑛《意中人》剧本翻译中的女性主义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
[17]赵启红.五四时期女性翻译家—以王尔德戏剧女译者薛琪瑛和沈性仁为个案研究[J].科学时代(上半月),2011(2).
[18]赵洋,郑浩.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及其对翻译研究的意义[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29(03):137-138.
[19]甄娟.女性主义对翻译的影响[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03): 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