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主阵地。《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方法的选择要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形成,要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最有效地发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认为,语文课堂要处理好以下两方面的关系。
一、动与静的关系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绞尽脑汁地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有些教师在没有吃透新课程的精神的情况下,出现“动”之有余,效果不佳的现象,把语文课上成了表演课、画画课、音乐课,脱离了语言文字的土壤,变成热热闹闹的形式课堂。把语文课变成了小组活动课,事无巨细都要小组讨论一下,自以为落实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合作学习,实际却是课堂一片乱糟糟。学生没有了独特感悟,没有了个性创新,有的只是一片浮躁的“嗡嗡”声。如果教师能把握好“动”与“静”的度,在教学环节里,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让学生的身体忙碌起来以后,又能自然地转换教学方式,让他们在接受新的任务中“静”下来思考怎样完成新的任务,语文课堂就能变得更完美更有效。
1.在静中学生能深刻感悟文本之美。
语文精神说到底就是丰富的情感,深厚的人文;就是心灵的感动,思想的震撼;就是要把这种感动和震撼内化到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要达到这一目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给学生一片“静”的时空。
首先,只有在“静”中学生才能用心去品味、感悟作品的意蕴和情趣,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如:在上阅读课时,学生沉浸于阅读之中,或会心微笑,或潸然泪下,或心潮澎湃,这其实就是静谧中的潜心静读之美。
其次,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而只有在“静”中,对作品中人物的个性解读才能生成,我们所期待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才不是一句空话。因为静读中的静谧是动态的生成过程,这个外静内动的过程是真正的自主阅读。
2.在静中学生能提高思维能力。
只有在“静”中学生的想象才能自由放飞,思维才能自由辐射,才能展开想象丰富美。人类的发明离不开想象,学生的审美活动中也同样如此。在语文教学中,启发想象是促使学生产生美感的重要方法。学生丰富的审美联想和正确的审美想象,能使静态的文字符号变得生动、丰满,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所受到的审美教育也不再是空洞肤浅的,而是更加具体深刻的。如教学古诗《游园不值》时,我在引导学生理解咏读诗句的基础上,根据诗歌的特点,结合插图,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特定镜头去想象“满园春色”的美,并且让学生将想象出的景致画下来。学生通过观察、想象、绘画,自然加深了对美的理解和欣赏,也使美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但很多时候,老师们为了追求“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为了表现出合作探究的热烈与积极,往往在一个问题提出后就要求学生“开始讨论”。在这样的指令和激励下,课堂似乎一瞬间就活跃了起来,但大部分情况下,这种热烈只是形式上的张扬。学生因为缺少冷静的思考,讨论很难有什么深度,或是看似争论得很激烈,却没有思想火花的碰撞。如果教师能换成“现在大家先静静地想一下”等,在讨论之前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先产生出来,相信讨论的效果定会大不相同。
特级教师于永正上课时总是不断提醒那些在老师刚提出问题后就迫不及待地举手发言的学生:“别急着举手,再想想!”他总是在有学生读书或发言时,指导全班学生静心倾听。“静”下来,不仅仅是一种语文学习的良好状态,更应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语文学习习惯。当外部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利于倾听、沉思的“场”,学生内心的“静修”为他们定心参与语文活动奠定了心境,如此内外兼修,里应外合,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才会大幅度提高,语文素养也才会实现显著提升。“静”,是一种境界。让我们的课堂动静结合起来,打造出优质课堂。
二、讲与听的关系
听完一节课后,常有人说:“某某老师讲的课真好。”“某某老师的课讲得很精彩。”有的老师的“讲”,是在“讲授”,就是把自己所知道、所理解、所感悟的东西传授给学生,学生等着接受就行,一个人的思维代替了几十个人的思维,一个人的生活经验代替了几十个人的生活经验,学生完全被禁锢。我认为,教师如能少讲,使得学生没有多少现成的东西可以接受,只好自己去学、去理解、去感受,学生就在不经意间被解放了,可以自己思考,可以结合自己的爱好,联系自己的生活去理解、去感悟了。“讲”和“少讲”,便在无意中促使学生形成了被动和主动两种截然相反的学习态度,形成了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自然也就有了不同的结果。以此看来,语文课应该少“讲”。
老师不讲,在课堂上岂不是无事可做?其实不然,我认为,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必须先学会听。会听,首先要有听的耐心,尤其在面对表达不流畅、不清楚的学生时,老师一定要有耐心听完学生的发言,不能随意打断学生的发言。如果学生在发言时因为说得不好而被老师打断或中止,他必然会有失败、受到挫折的感觉,必然会挫伤在言语表达上的自信心,对学生的口语能力的形成非常不利。会听,还要在听的时候与学生保持情感上的交流,要让学生从老师的动作、眼神和表情中看到鼓励,看到赞赏,从而获得成功的感觉。
“讲”和“听”,对于每一个老师而言都是最基本的素质,而对于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潜能重任的语文老师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少讲多听,才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真正有展现自我感受、自我体验的空间和时间,才有可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形成积极思考的习惯,流畅表达的能力,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一、动与静的关系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绞尽脑汁地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有些教师在没有吃透新课程的精神的情况下,出现“动”之有余,效果不佳的现象,把语文课上成了表演课、画画课、音乐课,脱离了语言文字的土壤,变成热热闹闹的形式课堂。把语文课变成了小组活动课,事无巨细都要小组讨论一下,自以为落实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合作学习,实际却是课堂一片乱糟糟。学生没有了独特感悟,没有了个性创新,有的只是一片浮躁的“嗡嗡”声。如果教师能把握好“动”与“静”的度,在教学环节里,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让学生的身体忙碌起来以后,又能自然地转换教学方式,让他们在接受新的任务中“静”下来思考怎样完成新的任务,语文课堂就能变得更完美更有效。
1.在静中学生能深刻感悟文本之美。
语文精神说到底就是丰富的情感,深厚的人文;就是心灵的感动,思想的震撼;就是要把这种感动和震撼内化到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要达到这一目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给学生一片“静”的时空。
首先,只有在“静”中学生才能用心去品味、感悟作品的意蕴和情趣,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如:在上阅读课时,学生沉浸于阅读之中,或会心微笑,或潸然泪下,或心潮澎湃,这其实就是静谧中的潜心静读之美。
其次,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而只有在“静”中,对作品中人物的个性解读才能生成,我们所期待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才不是一句空话。因为静读中的静谧是动态的生成过程,这个外静内动的过程是真正的自主阅读。
2.在静中学生能提高思维能力。
只有在“静”中学生的想象才能自由放飞,思维才能自由辐射,才能展开想象丰富美。人类的发明离不开想象,学生的审美活动中也同样如此。在语文教学中,启发想象是促使学生产生美感的重要方法。学生丰富的审美联想和正确的审美想象,能使静态的文字符号变得生动、丰满,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所受到的审美教育也不再是空洞肤浅的,而是更加具体深刻的。如教学古诗《游园不值》时,我在引导学生理解咏读诗句的基础上,根据诗歌的特点,结合插图,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特定镜头去想象“满园春色”的美,并且让学生将想象出的景致画下来。学生通过观察、想象、绘画,自然加深了对美的理解和欣赏,也使美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但很多时候,老师们为了追求“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为了表现出合作探究的热烈与积极,往往在一个问题提出后就要求学生“开始讨论”。在这样的指令和激励下,课堂似乎一瞬间就活跃了起来,但大部分情况下,这种热烈只是形式上的张扬。学生因为缺少冷静的思考,讨论很难有什么深度,或是看似争论得很激烈,却没有思想火花的碰撞。如果教师能换成“现在大家先静静地想一下”等,在讨论之前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先产生出来,相信讨论的效果定会大不相同。
特级教师于永正上课时总是不断提醒那些在老师刚提出问题后就迫不及待地举手发言的学生:“别急着举手,再想想!”他总是在有学生读书或发言时,指导全班学生静心倾听。“静”下来,不仅仅是一种语文学习的良好状态,更应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语文学习习惯。当外部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利于倾听、沉思的“场”,学生内心的“静修”为他们定心参与语文活动奠定了心境,如此内外兼修,里应外合,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才会大幅度提高,语文素养也才会实现显著提升。“静”,是一种境界。让我们的课堂动静结合起来,打造出优质课堂。
二、讲与听的关系
听完一节课后,常有人说:“某某老师讲的课真好。”“某某老师的课讲得很精彩。”有的老师的“讲”,是在“讲授”,就是把自己所知道、所理解、所感悟的东西传授给学生,学生等着接受就行,一个人的思维代替了几十个人的思维,一个人的生活经验代替了几十个人的生活经验,学生完全被禁锢。我认为,教师如能少讲,使得学生没有多少现成的东西可以接受,只好自己去学、去理解、去感受,学生就在不经意间被解放了,可以自己思考,可以结合自己的爱好,联系自己的生活去理解、去感悟了。“讲”和“少讲”,便在无意中促使学生形成了被动和主动两种截然相反的学习态度,形成了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自然也就有了不同的结果。以此看来,语文课应该少“讲”。
老师不讲,在课堂上岂不是无事可做?其实不然,我认为,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必须先学会听。会听,首先要有听的耐心,尤其在面对表达不流畅、不清楚的学生时,老师一定要有耐心听完学生的发言,不能随意打断学生的发言。如果学生在发言时因为说得不好而被老师打断或中止,他必然会有失败、受到挫折的感觉,必然会挫伤在言语表达上的自信心,对学生的口语能力的形成非常不利。会听,还要在听的时候与学生保持情感上的交流,要让学生从老师的动作、眼神和表情中看到鼓励,看到赞赏,从而获得成功的感觉。
“讲”和“听”,对于每一个老师而言都是最基本的素质,而对于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潜能重任的语文老师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少讲多听,才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真正有展现自我感受、自我体验的空间和时间,才有可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形成积极思考的习惯,流畅表达的能力,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