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想集团是世界知名企业,总裁助理名叫于智博,一个出生于1982年的大男孩。当年于智博在国内读书时,除了体育和副科成绩不错外,数、理、化成绩都一般。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如愿赴美国留学,找回自信的同时从美国一所很小的高中成功“突围”,入读全球著名学府哈佛大学……
一次夏令营改变一生
于智博的老家在上海,他的小学有一半是在上海月浦二小上的。因为年龄小,当时于智博认为学习完全是为了应付老师和父母。父亲于星垣和母亲张莉华都非常开明,当其他家长都在不遗余力地抓孩子的学习时,父亲却对他说:“考80分左右就行了。”母亲更是对他的成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于智博的父母认为,为几分成绩去点灯熬油不值得,只希望他能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那时,月浦二小的校长试验性地开设了体育班。不少家长认为孩子上体育班会影响学习,有的家长甚至想给孩子转学。于星垣得知后,不仅支持儿子上体育班,而且在家长会上发表自己的意见:“体育可以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品格,因为没有人愿意在体育比赛中败下阵来。”在父亲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于智博不仅成了校队的主力,还多次参加比赛并获奖。
读小学四年级时,于智博的父母离婚了,父亲去了香港,母亲去了成都。他只好跟着爷爷奶奶转学去了成都。在参加转学考试时,由于分数不理想,于智博被迫退到了三年级。
对于活泼好动的于智博来说,最让他困惑的不是降级,而是语言不通,那种带着川味的普通话,让于智博听得摸不着头脑,同学们也戏称他是“上海老表”,有的同学甚至嘲笑他来自离异家庭。不过,这些对于智博都没有产生太大影响,因为那时的于智博想得最多的,是如何能在操场上多玩一会儿。
时光飞逝,转眼间于智博读初中了,学习的压力一下子大了许多,考试排名也让他十分头疼。于智博读初三那年,有一次张莉华去参加家长会,得知他在刚结束的一次考试中综合排名全班倒数第三,数理化排名倒数第一,感觉特别没面子。参加完家长会回到家,张莉华把儿子狠揍了一顿。于智博据理力争:“我的历史、地理都非常好,只要是不排名次的科目,我的成绩都不错。”
学习上的“失败”和压力,让于智博更加迷恋体育。开明的张莉华渐渐理解了儿子,她觉得,应该更注重儿子的身心健康,而不是考试排名。
1996年夏天,妈妈为于智博报了一个旅美英语夏令营。于智博在美国俄勒冈州一个普通工人家庭里生活了3周。就是这个普通的夏令营,改变了于智博的一生。给他留下最深印象的一件事是,夏令营即将结束时,老师要求大家给每天在教学楼打扫卫生的清洁工写一封感谢信。于智博非常吃惊,因为在国内,很多家长教育孩子时会说:“如果你不好好学习,长大了你就得去扫大街。”美国老师却教育孩子尊重并感谢这些扫地的。
从这次夏令营回来后,于智博的眼界一下子开阔了,他下定决心,长大后要去国外多看、多学。
就在于智博被数理化折磨得快要熬不下去的时候,机会降临了。一家留学机构到成都招生,已上高中的于智博得知后异常兴奋,决定去美国留学,因为他曾在美国待过3周,对那里的印象非常好,更为重要的是,去美国留学就可以避开国内的高考,从而摆脱数理化对他的折磨。
父母十分爽快地答应了于智博的留学要求,而且做出决定后没有像有的孩子家长那样让于智博恶补英语,而是带着他拜访亲友,让他从亲友那里得到更多的祝愿和勉励。于星垣更是明确地告诉于智博,希望他能在古老的中华文明中汲取力量,在亲友的祝愿里感悟亲情。父母的做法,不仅让于智博感受到了浓浓的爱与温暖,也让他体会到,自己已经是一个可以独立承担责任的男人。父亲还告诉他:“好男儿一定要走四方,男人的人生要靠自己勇敢地走出来。”
1998年8月底,正读高中二年级的于智博带着亲人的祝福,登上了飞往美国的班机,开始了留学生涯。
国内差生竟成美国数学天才
为了支持儿子出国留学,于星垣住在香港荃湾一间只有8平方米的仓库里,因屋顶漏水,他只好将床放在不漏的地方。即便如此,开朗的父亲依然鼓励于智博说:“孩子,我一定不会一辈子就这样的,你也是,我们一起努力,看谁跑得更快一些。”
于智博到美国后,因为英语口语很差,跟人交流起来很困难。于星垣和张莉华都鼓励儿子慢慢来。他们给儿子寄去国内的英语课本,还写了封信:“爸爸曾跟你说过,蜗牛是很聪明的动物,如果它们想到达某个地方,会把目标分成很多段,一步一步地走,哪怕中途跌下来,它们也会沿着自己遗留的气味,重新再来。我们希望你也能做只蜗牛,慢慢爬,只要不放弃,总有一天会爬到你想要的位置。”
听了父母的建议,于智博从最基础的记英语单词开始,向困难发起了冲击。每天他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背单词,记谚语,记句子。经过努力,他的英语口语不久就十分流利了。高二下学期,因为综合表现突出,于智博跳级读高三,他由衷地感谢父母,说自己能由过去的退级到现在的跳级,完全得益于父母的鼓励。
整个高中阶段,于智博渐渐感受到了美国教育的独特性:考试基本都是平常作业中见过的习题,没有国内常见的所谓“拉距离”的“思考题”、“拔高题”,学校也不强调学生间的相互竞争和攀比,而是更提倡团体合作,教学气氛也非常轻松愉快,学生上课非常随便,可以坐着回答问题,可以随时上厕所,甚至可以开老师的玩笑。老师在学校担当的是“顾问”而不是“管教”角色,主要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挖掘潜能、主动成长,而不是监督孩子好好学习。
最让于智博意外的是,美国高三学的数理化难度只相当于国内的初三水平,在国内成绩倒数的他,在美国一下子成了数理化的“天才”。第一次,于智博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自信心极大增强。
学习之余,于智博不仅喜欢打篮球,还打橄榄球。球场上的激烈竞争与对抗,渐渐培养了于智博锲而不舍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坚韧品质。
1999年,于智博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高中学业,经过综合比较后,他选择了入读东俄勒冈大学。作为一名留学生,于智博很清楚自己来美国的目的,他把学习放在了首位,在花钱方面格外节省,只要有空就去勤工俭学。和其他一些挥金如土的中国留学生相比,于智博更加实在,也更加稳重,这为他赢得了同学们的更多尊重。
在东俄勒冈大学就读期间,于智博经常浏览当地新闻,关注经济形势,渐渐地对商业物流产生了兴趣。2001年6月,于智博申请转学去名牌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供应链专业深造。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供应链的核心是降低成本,包括采购、生产和物流三部分,是一个新兴的热门学科。而密歇根州立大学不仅学费比其他同类大学便宜,它的供应链专业在美国排名也非常靠前,这种优势有利于学生将来毕业后求职。
在密歇根州立大学两年的学习中,于智博感觉最大的收获就是在专业的深度和广度上更上了一层楼。他还在父亲的提议下克服种种困难,成功举办了“布莱德中国物流论坛”,让老师和同学对他刮目相看,也为他后来的求职打下了基础。
大三结束时的实习,对于美国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为美国衡量人才的标准,并不是单纯地建立在考试成绩上,学生的其他经验也非常重要。于智博凭借多年勤工俭学的经验以及成功举办物流论坛的经历,在很多美国学生都找不到实习公司的情况下一举突围,进入了排名世界500强的惠尔浦公司实习。
那年夏天,于智博通过努力,获得了公司的肯定和丰厚薪金待遇的同时,还提前规划了自己的未来。读大四时,由于正赶上美国经济低迷,失业率一度很高,于智博决定推迟半年毕业,如此一来,他又有了半年的实习时间。
投简历寻找实习公司时,于智博意外得到5家公司的聘书。冷静权衡后,他选择了联合利华,一是因为这家公司历史悠久,更重要的一点是,这家公司总部位于芝加哥,离哈佛大学不是很远,于智博想利用工作之余去拜访一下这所世界知名学府。
在联合利华实习期间,于智博不仅交了很多朋友,买了新车,还参加了很多社会活动,比如9
一次夏令营改变一生
于智博的老家在上海,他的小学有一半是在上海月浦二小上的。因为年龄小,当时于智博认为学习完全是为了应付老师和父母。父亲于星垣和母亲张莉华都非常开明,当其他家长都在不遗余力地抓孩子的学习时,父亲却对他说:“考80分左右就行了。”母亲更是对他的成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于智博的父母认为,为几分成绩去点灯熬油不值得,只希望他能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那时,月浦二小的校长试验性地开设了体育班。不少家长认为孩子上体育班会影响学习,有的家长甚至想给孩子转学。于星垣得知后,不仅支持儿子上体育班,而且在家长会上发表自己的意见:“体育可以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品格,因为没有人愿意在体育比赛中败下阵来。”在父亲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于智博不仅成了校队的主力,还多次参加比赛并获奖。
读小学四年级时,于智博的父母离婚了,父亲去了香港,母亲去了成都。他只好跟着爷爷奶奶转学去了成都。在参加转学考试时,由于分数不理想,于智博被迫退到了三年级。
对于活泼好动的于智博来说,最让他困惑的不是降级,而是语言不通,那种带着川味的普通话,让于智博听得摸不着头脑,同学们也戏称他是“上海老表”,有的同学甚至嘲笑他来自离异家庭。不过,这些对于智博都没有产生太大影响,因为那时的于智博想得最多的,是如何能在操场上多玩一会儿。
时光飞逝,转眼间于智博读初中了,学习的压力一下子大了许多,考试排名也让他十分头疼。于智博读初三那年,有一次张莉华去参加家长会,得知他在刚结束的一次考试中综合排名全班倒数第三,数理化排名倒数第一,感觉特别没面子。参加完家长会回到家,张莉华把儿子狠揍了一顿。于智博据理力争:“我的历史、地理都非常好,只要是不排名次的科目,我的成绩都不错。”
学习上的“失败”和压力,让于智博更加迷恋体育。开明的张莉华渐渐理解了儿子,她觉得,应该更注重儿子的身心健康,而不是考试排名。
1996年夏天,妈妈为于智博报了一个旅美英语夏令营。于智博在美国俄勒冈州一个普通工人家庭里生活了3周。就是这个普通的夏令营,改变了于智博的一生。给他留下最深印象的一件事是,夏令营即将结束时,老师要求大家给每天在教学楼打扫卫生的清洁工写一封感谢信。于智博非常吃惊,因为在国内,很多家长教育孩子时会说:“如果你不好好学习,长大了你就得去扫大街。”美国老师却教育孩子尊重并感谢这些扫地的。
从这次夏令营回来后,于智博的眼界一下子开阔了,他下定决心,长大后要去国外多看、多学。
就在于智博被数理化折磨得快要熬不下去的时候,机会降临了。一家留学机构到成都招生,已上高中的于智博得知后异常兴奋,决定去美国留学,因为他曾在美国待过3周,对那里的印象非常好,更为重要的是,去美国留学就可以避开国内的高考,从而摆脱数理化对他的折磨。
父母十分爽快地答应了于智博的留学要求,而且做出决定后没有像有的孩子家长那样让于智博恶补英语,而是带着他拜访亲友,让他从亲友那里得到更多的祝愿和勉励。于星垣更是明确地告诉于智博,希望他能在古老的中华文明中汲取力量,在亲友的祝愿里感悟亲情。父母的做法,不仅让于智博感受到了浓浓的爱与温暖,也让他体会到,自己已经是一个可以独立承担责任的男人。父亲还告诉他:“好男儿一定要走四方,男人的人生要靠自己勇敢地走出来。”
1998年8月底,正读高中二年级的于智博带着亲人的祝福,登上了飞往美国的班机,开始了留学生涯。
国内差生竟成美国数学天才
为了支持儿子出国留学,于星垣住在香港荃湾一间只有8平方米的仓库里,因屋顶漏水,他只好将床放在不漏的地方。即便如此,开朗的父亲依然鼓励于智博说:“孩子,我一定不会一辈子就这样的,你也是,我们一起努力,看谁跑得更快一些。”
于智博到美国后,因为英语口语很差,跟人交流起来很困难。于星垣和张莉华都鼓励儿子慢慢来。他们给儿子寄去国内的英语课本,还写了封信:“爸爸曾跟你说过,蜗牛是很聪明的动物,如果它们想到达某个地方,会把目标分成很多段,一步一步地走,哪怕中途跌下来,它们也会沿着自己遗留的气味,重新再来。我们希望你也能做只蜗牛,慢慢爬,只要不放弃,总有一天会爬到你想要的位置。”
听了父母的建议,于智博从最基础的记英语单词开始,向困难发起了冲击。每天他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背单词,记谚语,记句子。经过努力,他的英语口语不久就十分流利了。高二下学期,因为综合表现突出,于智博跳级读高三,他由衷地感谢父母,说自己能由过去的退级到现在的跳级,完全得益于父母的鼓励。
整个高中阶段,于智博渐渐感受到了美国教育的独特性:考试基本都是平常作业中见过的习题,没有国内常见的所谓“拉距离”的“思考题”、“拔高题”,学校也不强调学生间的相互竞争和攀比,而是更提倡团体合作,教学气氛也非常轻松愉快,学生上课非常随便,可以坐着回答问题,可以随时上厕所,甚至可以开老师的玩笑。老师在学校担当的是“顾问”而不是“管教”角色,主要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挖掘潜能、主动成长,而不是监督孩子好好学习。
最让于智博意外的是,美国高三学的数理化难度只相当于国内的初三水平,在国内成绩倒数的他,在美国一下子成了数理化的“天才”。第一次,于智博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自信心极大增强。
学习之余,于智博不仅喜欢打篮球,还打橄榄球。球场上的激烈竞争与对抗,渐渐培养了于智博锲而不舍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坚韧品质。
1999年,于智博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高中学业,经过综合比较后,他选择了入读东俄勒冈大学。作为一名留学生,于智博很清楚自己来美国的目的,他把学习放在了首位,在花钱方面格外节省,只要有空就去勤工俭学。和其他一些挥金如土的中国留学生相比,于智博更加实在,也更加稳重,这为他赢得了同学们的更多尊重。
在东俄勒冈大学就读期间,于智博经常浏览当地新闻,关注经济形势,渐渐地对商业物流产生了兴趣。2001年6月,于智博申请转学去名牌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供应链专业深造。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供应链的核心是降低成本,包括采购、生产和物流三部分,是一个新兴的热门学科。而密歇根州立大学不仅学费比其他同类大学便宜,它的供应链专业在美国排名也非常靠前,这种优势有利于学生将来毕业后求职。
在密歇根州立大学两年的学习中,于智博感觉最大的收获就是在专业的深度和广度上更上了一层楼。他还在父亲的提议下克服种种困难,成功举办了“布莱德中国物流论坛”,让老师和同学对他刮目相看,也为他后来的求职打下了基础。
大三结束时的实习,对于美国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为美国衡量人才的标准,并不是单纯地建立在考试成绩上,学生的其他经验也非常重要。于智博凭借多年勤工俭学的经验以及成功举办物流论坛的经历,在很多美国学生都找不到实习公司的情况下一举突围,进入了排名世界500强的惠尔浦公司实习。
那年夏天,于智博通过努力,获得了公司的肯定和丰厚薪金待遇的同时,还提前规划了自己的未来。读大四时,由于正赶上美国经济低迷,失业率一度很高,于智博决定推迟半年毕业,如此一来,他又有了半年的实习时间。
投简历寻找实习公司时,于智博意外得到5家公司的聘书。冷静权衡后,他选择了联合利华,一是因为这家公司历史悠久,更重要的一点是,这家公司总部位于芝加哥,离哈佛大学不是很远,于智博想利用工作之余去拜访一下这所世界知名学府。
在联合利华实习期间,于智博不仅交了很多朋友,买了新车,还参加了很多社会活动,比如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