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程,服务科普,突显地理特色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lly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防震减灾科普平台介绍
  地震的科普教育,要追溯到20世纪 70年代,其历史悠久,基础雄厚。鉴于此,广东省广州市南武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在2006年11月申报成为广州市中学组第一间“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2009年又被评为广东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基地”。
  1.形成一系列较为完善的管理、宣传、培训等体系
  我校形成了一系列完善的体系,包括管理机构的建立、地震应急预案、疏散方案的编写;教师培训;研究性小组、综合实践组建立;校园建设;校内外宣传阵地建设;防震减灾科普网站的建设、维护、更新等。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已经全面渗透,在海珠区、广州市甚至广东省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建立防震减灾科普活动阵地
  我校的防震减灾科普活动阵地,分别有室内和室外的。室内的有地理专用室、专用电脑,海珠区观测台站;室外的有地理园,专门开辟一块防震减灾预测预兆阵地,种植了十几种植物。从学生熟悉的植物做起,学生既感兴趣,效果也好,又为学校增添不少的绿化。此外我校还有投资了20多万元的“防震减灾科普长廊”和各种各样的防震减灾活动宣传栏、电子屏幕等。
  二、课题提升,专项支持,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特色课程
  利用“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平台,由笔者牵头主持,于2010年6月成功申请立项广州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防震减灾科普特色课程与地理教学有机结合研究。课题深入探索具有特色的防震减灾地理教学特色课程的建设。主要内容是:①研究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构建,例如让学生通过关注生活热点, 充分挖掘内容,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立研究课题, 主动地开展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②研究如何将防震减灾特色课程与地理学科课程有机结合,即如何将特色课程的内容采取向学科渗透,从中挖掘出活动的内容与主题。通过利用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特色课程建设等一系列丰富的研究性学习和课外活动,把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特色融入到地理学科教育建设中去,研究科普教育与学科教学如何有机、有效的结合。
  在此基础上,本课题组成员于2010年11月又成功申请了广州市海珠区科技与信息局的防震减灾专项——利用广州市第五中学地震前兆观测站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在广州市地震办公室、广州市海珠区科技与信息局和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局联合指导下,发挥学校“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优势和作为省、市、区科普教育基地的“以点带面、全面渗透、辐射全区”的作用,通过多学科融合的教育模式,开展提高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有效性的教育科研。
  三、丰富多彩的师生活动
  1.具体落实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1)加强课题组老师专业素质培训。此项专业素质培训主要通过提高专业基础知识水平,更新和调整知识结构,增强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基本功。重点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地震专业岗位培训,加强新地球观教育。为此我校一共进行了七次教师专业培训和两次野外实习。
  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防震减灾专业知识,将防震减灾科普与地理教学有机结合,更好的落实到教学实验中。
  (2)将防震减灾科普与地理教学有机结合,落实到教学实验中。在初中的教材里安排了板块构造运动知识体系,在高中地理教材中也安排了有关的知识。我们让学生在初中粗浅的地震知识的基础上,系统详细地掌握地质构造的概念、板块运动的形成、地震的种类、地震波的种类等知识。并利用课堂、作业、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研究性小组、综合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巩固地震有关知识,达到真正普及的目的。
  此外,我校课题组老师还专门开展了三次“防震减灾科普与地理教学有机结合”的校级公开课。
  2.常规活动和特色活动相结合
  让学生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了解地震的成因及预防知识,使同学们对地震灾害和防震减灾有实际的感受和深刻理解,培养学生活动能力及技能,提高同学们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通过活动、宣传增加全民族的防震减灾意识,使防震减灾的宣传教育工作在中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我校在这一年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如:观测井的各项设施及仪器的使用,各项仪器发出的各种数据及其含义,如何记录观测的数据、野外实习等。
  经过学习培训,不但增强了课题组老师的专业知识,提升了开展学生活动的能力。
  四、成果
  我们的成果是丰富的,有《防震减灾科普特色课程与地理教学的有机结合》书籍、《2012—2013年宣传台历》、“观测井”模型、防震减灾科普示范网站等。
  通过课题的研究,我们希望能进一步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工作,为学生参与更多的科技活动提供平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南武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重大使命。本文以湖南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剖析了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重大使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高科技行业尤其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
摘 要:少年强则国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几年,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稳步攀升。由于经济的发展,很多父母带着孩子从内陆迁徙到沿海地区,父母忙于生计,疏忽了对孩子的管理。现如今网络、电视等广大传媒日渐丰富,也在影响着孩子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如何更好地管理学生,带领学生走过人生的十字路口,是我们今天讨论的关键。  关键词:班主任;尊重;网络;鼓励;管理机制  目前,新课改和新的教育法
课堂教学改革行进至今,面临着提质增效的问题。因而如何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团队建设,打造团队文化成为我们要认真思考的命题。课改的纵深发展,赋予了和谐团队更多的文化内涵。本人肤浅认为,在操作上,校长应立足于团队建设的提高、发展,做好以下三点。    一、以美好的愿景鼓舞人  和谐团队它的基点是共同奉献。因而在学校团队的建设中,关键要强化教师对实现学校目标的责任感,使老师个体目标与学校目标贴近,并达成一致
摘要: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主要途径。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倡导“主动、探究、合作、评价”的新课堂。课程改革的实质为课堂教学改革,它涉及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主动性;合作与交流;优化评价    中学思想政治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提高探索知识的能力,是每位数学老师都关心的问题。近几年来,本人在这一方面进行摸索,初步形成了“读、引、疏、拓”四段课堂教学法,撷取几则教学片断进行剖析,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读: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课本,作简单演示或实验。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或动手实验,直接与教材内容发生联系,获得感性材料,并自己根据原有基础对新旧知识关系有
随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新课程要求每位教师以全新教学理念和新观念进行课改实验,因此,在音乐课上怎样进行器乐教学,让学生在音乐课上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已引起了广大音乐教师的关注。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四年前,陶笛进入了山东省青岛普集路小学,这对于普集路小学音乐教学是一个新突破。四年来,我们亲身感受到了,陶笛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有很大帮助. 学生通过练习陶笛,手、眼
摘要:道德是生活的道德,道德离不开生活。在新课程环境下,生活化的品德课堂是课程改革的真正归宿。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源头活水,从真实的生活中获取材料,使品德课堂中焕发出丰盈的光彩。    关键词:品德课堂;生活材料;有效利用    基于课标“回归生活”的理念,构建生活化的品德课堂,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要求我们要树立“教学即生活” “生活即教学”的观念。那么如何从真实的生活
摘 要:在构建“以人为本”、优质高效的课堂方面,显然多媒体技术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应该怎样运用有效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是众多高中政治科教师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文章将尝试对“多媒体助力高中思想政治情境教学”这一问题做初步探究。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多媒体;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3-10 文章编
数学教育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双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的要求,而是越来越强调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育上也从过去偏重教学内容而转向偏重教学方法和能力训练,即不仅是教学生学数学,而且教学生用数学。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既教会学生学好知识教学,又提高其数学能力呢?    一、让学生掌握完整的、系统的、现代性的知识  1.既教知识,又教过程  知识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只是把知识作为一种
摘要:以当前高中数学教学来看,学生两极分化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能力水平等差异,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等多方面实行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全面发展。本文结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状况,对实行分层教学的具体策略进行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一、学生分组的层次化  若想实现因材施教,必须对学生进行有效分组。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数学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