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国留学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容易,越来越低龄化,是为了圆我们心中计划已久的留学梦,还是移居他乡的跳板?如果你去做这样的调查,有足够的留学基金,你是否愿意出国留学?80%以上的人都会想出去看看。冲着国外百年名校良好的教育质量也好,为了增加自己的人生经历和见识也好,或者因为洋文凭在国内有更强的竞争力,反正有钱的话还是想出去。大部分学成的海归在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见识等方面都会比国内大学生强些,这与几年纯粹的海外锻炼分不开。
按理说,出去的多了,回来的相对也该多,事实是,我们国家这些年不断在往外输送人才,却并不能把他们召唤回来。
80年代精英严重流失
自邓小平1978年提出 “支持留学,鼓励出国,来去自由”后,我国留学生政策逐渐走向成熟。在20世纪80年代初,“留学生”是一个美好的字眼。那时候,留学生仿佛成为一个独特的品牌,是社会精英的代名词。当时的留学生大多是经过层层考试选拔出来的,真正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由国家公费派出去的,代表我们国家那个时代的主流精英。国家利用各种财源筹集留学经费,各省、各个基金会、民间社团、大专院校以及国外的留学基金等都加以利用,采取一切办法,广派留学生。
自费出国留学政策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放开的,托福考试也是在1981年进入中国。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手续繁琐复杂、经济原因等方面因素,真正能自费出去的人还是凤毛麟角。1985年,国家取消了“自费出国留学资格审核”,中国向外派留学的大门才算完全打开,“出国热”在全国迅速升温。许多家长节衣缩食、东借西凑,千方百计送子女出国留学。
这一时期的留学人员还是以国家公派留学为主导。这是因为,当时大多数能够出国留学人士,其自身或家庭经济背景,均无力全额支付在国外留学的学费和生活费。我们还处于那个相对贫穷的经济时代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这第一波走出国门的留学生中,他们学成后大多没有回国,而是选择了申请在留学国永久居留权,并最终加入该国国籍。80年代的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强烈的对比使得外面精彩的世界已经把他们深深的吸引。另外,各国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制订了吸引高学历毕业生的移民政策,即技术移民,并将该政策执行至今。技术移民也叫“打分移民”。该政策对申请人在学历、所学专业、工作经历、年龄、英语能力等方面进行“打分”,并设立统一的通过分数线,只要总分过该分数线,即能取得永久居留权。
而依据这一打分标准,这些中国留学生在取得硕士以上学位后,基本都能达到取得永久居留权的技术移民分数线。这意味着,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出国未归的这批留学生,有2/3的留学生没有回归。应该算是我国知识精英的第一批严重流失。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国的留学生,是文革后所积累的优秀人才,这一代留学生整体素质很高,是中国的栋梁群体。但他们却在国内最需要他们去填补“人才断层”时,而选择留在他国。
90年代的海归潮
进入21世纪,走出国门已经不再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精英梦,越来越趋于平民化,成为继续教育的一个大众选择。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自费留学的不断成熟和规范,留学大军直线上升。这一时期的中国留学生发生了显著变化,即以自费生占绝对多数。其根本原因,是国内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新富有阶层开始出现,中产阶级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能全额支付其子女留学学费和生活费的家庭开始出现并增多。
同时在这一时期,中国留学生选择留学的国度从美国、英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扩展到一百多个国家。留学生的选择也更加细化、多元化,越来越具个人色彩。留学生就读的目的也比较多样:一是留学后想获得永久居留身份;二是西方发达国家,教育体系和教育思想比中国先进,有英语的语言优势,学成后可能将成为国际型人才;三是国内一些富裕家庭,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通过在西方国家的学习,学到他们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以便将来成为家族企业的接班人;四是国内高考竞争激烈,有些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家长期望他们通过在国外镀金,获得一张洋文凭,提升在国内的就业竞争力。总之,移民海外成为中国留学生们的主流选择。
随着中国迈入世界经济大国行列,不少海外人士开始把目光转向国内经济腾飞带来的创业机会。“海归”一词真正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末香港回归时。1997年后的两三年间,大概有几千名大陆留学生从欧美到香港就业,这被认为是“海归潮”的前锋。2000年,美国移民局的一项调查证实,由美国回流的中国留学生达到了1.5万人,这年年底,美国《纽约时报》发表文章写到:“一个新的人才回流时代已开始,这将是中国在21世界第一个主要现象。”
2002年是海归潮的高峰年。从2002年春天到2003年秋天这18个月里,有16510个留学生来到中关村访问,其中有3800人留了下来,比过去20年的“海归”加在一起还要多。这批“海归”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也带来了市场和观念。
近年来回国留学人员创业、经商或加入企业工作的人数激增,已构成新的社会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整一代人靠聪敏和毅力完成了知识和财富的积累之后,中国终于在“海归派”的集体回归中得到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喜人收获。尽管如此,却仍有约70%的留学生滞留海外。很多学生还在海外学习、就业。
不同时期的留学生,出去的方式、背景和想法各有不同。
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国的留学生,是文革后所积累的优秀人才,这一代留学生整体素质很高,是中国的栋梁群体。但他们却在国内最需要他们去填补“人才断层”时,而选择留在他国。
按理说,出去的多了,回来的相对也该多,事实是,我们国家这些年不断在往外输送人才,却并不能把他们召唤回来。
80年代精英严重流失
自邓小平1978年提出 “支持留学,鼓励出国,来去自由”后,我国留学生政策逐渐走向成熟。在20世纪80年代初,“留学生”是一个美好的字眼。那时候,留学生仿佛成为一个独特的品牌,是社会精英的代名词。当时的留学生大多是经过层层考试选拔出来的,真正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由国家公费派出去的,代表我们国家那个时代的主流精英。国家利用各种财源筹集留学经费,各省、各个基金会、民间社团、大专院校以及国外的留学基金等都加以利用,采取一切办法,广派留学生。
自费出国留学政策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放开的,托福考试也是在1981年进入中国。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手续繁琐复杂、经济原因等方面因素,真正能自费出去的人还是凤毛麟角。1985年,国家取消了“自费出国留学资格审核”,中国向外派留学的大门才算完全打开,“出国热”在全国迅速升温。许多家长节衣缩食、东借西凑,千方百计送子女出国留学。
这一时期的留学人员还是以国家公派留学为主导。这是因为,当时大多数能够出国留学人士,其自身或家庭经济背景,均无力全额支付在国外留学的学费和生活费。我们还处于那个相对贫穷的经济时代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这第一波走出国门的留学生中,他们学成后大多没有回国,而是选择了申请在留学国永久居留权,并最终加入该国国籍。80年代的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强烈的对比使得外面精彩的世界已经把他们深深的吸引。另外,各国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制订了吸引高学历毕业生的移民政策,即技术移民,并将该政策执行至今。技术移民也叫“打分移民”。该政策对申请人在学历、所学专业、工作经历、年龄、英语能力等方面进行“打分”,并设立统一的通过分数线,只要总分过该分数线,即能取得永久居留权。
而依据这一打分标准,这些中国留学生在取得硕士以上学位后,基本都能达到取得永久居留权的技术移民分数线。这意味着,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出国未归的这批留学生,有2/3的留学生没有回归。应该算是我国知识精英的第一批严重流失。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国的留学生,是文革后所积累的优秀人才,这一代留学生整体素质很高,是中国的栋梁群体。但他们却在国内最需要他们去填补“人才断层”时,而选择留在他国。
90年代的海归潮
进入21世纪,走出国门已经不再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精英梦,越来越趋于平民化,成为继续教育的一个大众选择。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自费留学的不断成熟和规范,留学大军直线上升。这一时期的中国留学生发生了显著变化,即以自费生占绝对多数。其根本原因,是国内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新富有阶层开始出现,中产阶级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能全额支付其子女留学学费和生活费的家庭开始出现并增多。
同时在这一时期,中国留学生选择留学的国度从美国、英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扩展到一百多个国家。留学生的选择也更加细化、多元化,越来越具个人色彩。留学生就读的目的也比较多样:一是留学后想获得永久居留身份;二是西方发达国家,教育体系和教育思想比中国先进,有英语的语言优势,学成后可能将成为国际型人才;三是国内一些富裕家庭,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通过在西方国家的学习,学到他们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以便将来成为家族企业的接班人;四是国内高考竞争激烈,有些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家长期望他们通过在国外镀金,获得一张洋文凭,提升在国内的就业竞争力。总之,移民海外成为中国留学生们的主流选择。
随着中国迈入世界经济大国行列,不少海外人士开始把目光转向国内经济腾飞带来的创业机会。“海归”一词真正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末香港回归时。1997年后的两三年间,大概有几千名大陆留学生从欧美到香港就业,这被认为是“海归潮”的前锋。2000年,美国移民局的一项调查证实,由美国回流的中国留学生达到了1.5万人,这年年底,美国《纽约时报》发表文章写到:“一个新的人才回流时代已开始,这将是中国在21世界第一个主要现象。”
2002年是海归潮的高峰年。从2002年春天到2003年秋天这18个月里,有16510个留学生来到中关村访问,其中有3800人留了下来,比过去20年的“海归”加在一起还要多。这批“海归”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也带来了市场和观念。
近年来回国留学人员创业、经商或加入企业工作的人数激增,已构成新的社会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整一代人靠聪敏和毅力完成了知识和财富的积累之后,中国终于在“海归派”的集体回归中得到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喜人收获。尽管如此,却仍有约70%的留学生滞留海外。很多学生还在海外学习、就业。
不同时期的留学生,出去的方式、背景和想法各有不同。
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国的留学生,是文革后所积累的优秀人才,这一代留学生整体素质很高,是中国的栋梁群体。但他们却在国内最需要他们去填补“人才断层”时,而选择留在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