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和地方财政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持续投入,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硬件设施得到不断完善,特别是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设施的配备,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技术保障。如何充分利用好先进的技术设备,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当前教师在新环境下所经受的新考验、新挑战。
思则变,变则通。在微信、微博等渗入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同时,“微”教学概念运应而生,并在广大教师中得到迅速传播。通过近八年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微”教学手段和方式得到不断完善,并日臻成熟,逐步演变为现在俗称的“微课”。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课堂内外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拍摄、收集、剪辑相关视频资料制作而成的。微课时长为5~10分钟,可以通过可视设备播放,并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PPT教学视频文件。“微课”的核心内容是在传统单一资源型教学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特点
(一)主题单一、内容丰富。“微课”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一个知识点就是一个课程,一个课程就是一个主题。相对于单一主题,其内容却包罗万象,丰富饱满,可以涵盖所有知识点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还可以包括与知识点相关的延伸知识的讲解与展示等。
(二)制作简易、传播便捷。“微课”的制作主要借助视频编辑和PPT制作软件完成,此类软件可以直接在网上下载,教师只要具备一般的电脑运用能力就可以独立进行操作。 “微课”文件较小,普通办公和家用网络就足以支撑其传播,师生可以通过“班班通”等信息化教学平台进行资源共享。
三、微课的作用
“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随着制作技术手段的日益发展和网络普及率的提高,其承载的内容也日益丰富,使用范围也从起初的课堂内逐步延伸到课堂外,其独特的功能性作用日益凸显。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在课前将“微课”资源上传至校园网络共享平台,学生通过点击“微课”视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并在指定窗口记录下自已的学习情况发送到云服务器,系统会自动将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类汇总发送给任课教师。教师可以根据查阅学生课前学习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认知程度,并据此调整课堂教学活动,使得课堂活动和课程内容更切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微课”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围绕学生的反馈情况指导课堂教学,学生不再是教师灌输的对象,而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所以“微课”的运用,不仅有效引导了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还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满足学生个性需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每个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和理解程度是有差异的,以往都是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一堂课下来教师只能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师并不清楚学生掌握了多少,或是哪些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无法做到课前预案的设计,无法做到课中学习的“因材施教”,无法做到课后复习的针对性。但随着网络技术平台和“微课”制作与运用的成熟,学生可以借助“微课”的形式,提出自己有针对性的诉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访求,向他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有效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提升了整体教学质量。
(三)丰富活跃课堂教学,巩固教学难点重点
“微课”的运用,无论是适合在课前准备阶段播放用于激發学生对知识点产生兴趣的动听音乐旋律,还是在课堂教学中用于剖析知识点的精美画面,或是用于课堂总结的重点难点归纳,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的改变,更为重要的是它还为传统课堂增添了活跃的氛围和彩色,让学习的环境变得更加轻松,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微课”具有传播便捷和重复利用的特点,学生针对在课堂上没有消化的重点、难点问题,可以通过在线反复揣摩、领会,或是与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达到巩固复习的目的。
(四)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
“微课”教学要求目标清楚,内容明晰。为了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对教材知识内容进行充分研究、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自主适应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且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全面地考虑到课堂实际可能发生的问题。要做好充分解决对策和预案,通过对情景教学的预设和反复修正,教师的知识讲解和传授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有效提高。
(五)创新教学思维,拓展教学视野。
“微课”教学的核心是视频内容的制作,为丰富视频素材,讲透知识点,就必须查阅整理大量的资料去充实“微课”内容,以确保“微课”不会显得空泛和空洞。打造一堂优质“微课”的过程,既是丰富教学资源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学习、吸收、积累先进教学思维,以及拓展自身视野的有效途径。同时,还可以有效促进教师创新教学观念、实现技能的迁移和提升,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作者单位:江西教育电视台)
□责任编辑:刘 林
思则变,变则通。在微信、微博等渗入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同时,“微”教学概念运应而生,并在广大教师中得到迅速传播。通过近八年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微”教学手段和方式得到不断完善,并日臻成熟,逐步演变为现在俗称的“微课”。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课堂内外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拍摄、收集、剪辑相关视频资料制作而成的。微课时长为5~10分钟,可以通过可视设备播放,并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PPT教学视频文件。“微课”的核心内容是在传统单一资源型教学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特点
(一)主题单一、内容丰富。“微课”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一个知识点就是一个课程,一个课程就是一个主题。相对于单一主题,其内容却包罗万象,丰富饱满,可以涵盖所有知识点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还可以包括与知识点相关的延伸知识的讲解与展示等。
(二)制作简易、传播便捷。“微课”的制作主要借助视频编辑和PPT制作软件完成,此类软件可以直接在网上下载,教师只要具备一般的电脑运用能力就可以独立进行操作。 “微课”文件较小,普通办公和家用网络就足以支撑其传播,师生可以通过“班班通”等信息化教学平台进行资源共享。
三、微课的作用
“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随着制作技术手段的日益发展和网络普及率的提高,其承载的内容也日益丰富,使用范围也从起初的课堂内逐步延伸到课堂外,其独特的功能性作用日益凸显。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在课前将“微课”资源上传至校园网络共享平台,学生通过点击“微课”视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并在指定窗口记录下自已的学习情况发送到云服务器,系统会自动将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类汇总发送给任课教师。教师可以根据查阅学生课前学习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认知程度,并据此调整课堂教学活动,使得课堂活动和课程内容更切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微课”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围绕学生的反馈情况指导课堂教学,学生不再是教师灌输的对象,而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所以“微课”的运用,不仅有效引导了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还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满足学生个性需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每个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和理解程度是有差异的,以往都是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一堂课下来教师只能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师并不清楚学生掌握了多少,或是哪些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无法做到课前预案的设计,无法做到课中学习的“因材施教”,无法做到课后复习的针对性。但随着网络技术平台和“微课”制作与运用的成熟,学生可以借助“微课”的形式,提出自己有针对性的诉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访求,向他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有效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提升了整体教学质量。
(三)丰富活跃课堂教学,巩固教学难点重点
“微课”的运用,无论是适合在课前准备阶段播放用于激發学生对知识点产生兴趣的动听音乐旋律,还是在课堂教学中用于剖析知识点的精美画面,或是用于课堂总结的重点难点归纳,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的改变,更为重要的是它还为传统课堂增添了活跃的氛围和彩色,让学习的环境变得更加轻松,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微课”具有传播便捷和重复利用的特点,学生针对在课堂上没有消化的重点、难点问题,可以通过在线反复揣摩、领会,或是与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达到巩固复习的目的。
(四)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
“微课”教学要求目标清楚,内容明晰。为了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对教材知识内容进行充分研究、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自主适应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且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全面地考虑到课堂实际可能发生的问题。要做好充分解决对策和预案,通过对情景教学的预设和反复修正,教师的知识讲解和传授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有效提高。
(五)创新教学思维,拓展教学视野。
“微课”教学的核心是视频内容的制作,为丰富视频素材,讲透知识点,就必须查阅整理大量的资料去充实“微课”内容,以确保“微课”不会显得空泛和空洞。打造一堂优质“微课”的过程,既是丰富教学资源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学习、吸收、积累先进教学思维,以及拓展自身视野的有效途径。同时,还可以有效促进教师创新教学观念、实现技能的迁移和提升,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作者单位:江西教育电视台)
□责任编辑:刘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