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学期语文课本刚发下来,很多学生爱不释手,翻看课文乐在其中。可是喜欢看语文书的他们很多不喜欢上语文课,问其原因,认为语文课上总是读,形式单一、枯燥单调;语文课上总是教师讲学生答,一问一答,很是乏味;语文课上总是几个会发言的同学在讲,其他人只是听讲……
这个现象深深地震撼了我——不能做一个“教书匠”!学生爱看语文书而对语文课的反应一般,对这教师要思考如何用好教材,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增强学生兴趣。兴趣是一种调和剂,是一种动力。让学生有兴趣地看,有兴趣地听,有兴趣地参与,这是上好语文课的关键。如果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那就是教育主题的缺憾。教学需要走进学生的心灵,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呢?
一、融入学生的生活,由“说教型”到“渗透型”
当学习内容远离生活时,学生就会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小学语文新课程注重口语交际,这是符合当今社会的要求的。然而,在口语交际课中,往往是几个学生在唱“主角”,其余学生只是“配角”而已,如此的语文课怎能吸引学生呢?
陶行知先生认为:“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即教育之场所。”语文教学除了要立足课堂外,还要扩展时空,延伸触角,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从学校到自然、社会中求得活的教材,让学生综合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如在口语交际课上,创设购物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购买活动,可是效果不明显。于是,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平时购物的情景,请学生说说去购物要注意什么。大家纷纷讨论起来,一致认为要注意礼貌待人、货比三家、讨价还价……只有融入学生的生活,把握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乐意接受。
二、调动学生的感官,由“要我学”到“我要学”
现在的学生接受的信息多,见识的事物广,感受非常敏锐,他们的想象特别丰富。在课堂上,就要让他们敢想、敢说、敢画,让他们真正地“动起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去品味文字的优美。在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感悟语言文字,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篇根据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的《海燕》改编而成的课文《燕子》。在学完课文第一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谈谈小燕子给他们留下什么印象。其中一个学生觉得这位作家简直就是一位画家,可以根据课文的描述来画一画,只见他用简单的几笔就勾画出一只轻巧灵活的小燕子。学生把他的理解与图画进行结合,并且能自告奋勇地进行画画,乐于把自己的理解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这是学生学情高涨的表现。另一个学生则根据文中所描绘的,想到了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就像是一幅精美的画面。学生把美文与古诗联系起来,体会到诗文的意境,这些描写春天的诗文有着异曲同工之效,从中体会到在描写春天的时候,美文、古诗都能自然抒发真情,不拘形式。
在课堂学习中,如果能调动学生的“通感”,那么他们的学习兴趣就非常浓厚,学习就会异常投入,学习的效率也会相应提高。学《燕子》这篇美文时,与图画、古诗、歌曲等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多种感官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这符合新课程所提倡的理念。
三、挖掘教材的空白,由“学课文”到“用教材”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积累语文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确立其主体意识。教师应转变观念,由传统的知识代表向服务导师转变。教师要学会思考,对教材进行补充,举一反三。语文课本中精选的优美课文都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这些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教师要确定教材的示例作用,用课本教,而不是教课本;应当通过课本来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注重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如教学《塞特凯达斯瀑布》,文章前面详细描写了其昔日的雄伟气势,而后面只说瀑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低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瀑布衰竭的具体样子,课文没有写出来。这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让学生想象即将枯竭的瀑布是如何的,与前面的文字进行对比,模仿着说一说。学完全文后,还可以让学生写身边环境污染的情况,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让学生自己设计保护环境的标语等。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学生在练习说话时,可能由于时间紧迫,表现不是特别出色,但是他们的朗读比较到位,那么就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来表达对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哀悼,允许学生多样化品味语言文字,个性地读。如此提倡个性化的阅读,呈现教学多样化,既是对教材的补充,也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的教学。
教师要在各种案例和教学过程中学习与成长,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借助于教育理论,及时反思自己的不足,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从而逐渐积累富有个性的教育实践的见解与创意,使学生不但喜欢“语文书”,更喜欢上“语文课”。
(责编 陈剑平)
这个现象深深地震撼了我——不能做一个“教书匠”!学生爱看语文书而对语文课的反应一般,对这教师要思考如何用好教材,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增强学生兴趣。兴趣是一种调和剂,是一种动力。让学生有兴趣地看,有兴趣地听,有兴趣地参与,这是上好语文课的关键。如果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那就是教育主题的缺憾。教学需要走进学生的心灵,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呢?
一、融入学生的生活,由“说教型”到“渗透型”
当学习内容远离生活时,学生就会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小学语文新课程注重口语交际,这是符合当今社会的要求的。然而,在口语交际课中,往往是几个学生在唱“主角”,其余学生只是“配角”而已,如此的语文课怎能吸引学生呢?
陶行知先生认为:“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即教育之场所。”语文教学除了要立足课堂外,还要扩展时空,延伸触角,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从学校到自然、社会中求得活的教材,让学生综合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如在口语交际课上,创设购物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购买活动,可是效果不明显。于是,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平时购物的情景,请学生说说去购物要注意什么。大家纷纷讨论起来,一致认为要注意礼貌待人、货比三家、讨价还价……只有融入学生的生活,把握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乐意接受。
二、调动学生的感官,由“要我学”到“我要学”
现在的学生接受的信息多,见识的事物广,感受非常敏锐,他们的想象特别丰富。在课堂上,就要让他们敢想、敢说、敢画,让他们真正地“动起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去品味文字的优美。在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感悟语言文字,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篇根据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的《海燕》改编而成的课文《燕子》。在学完课文第一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谈谈小燕子给他们留下什么印象。其中一个学生觉得这位作家简直就是一位画家,可以根据课文的描述来画一画,只见他用简单的几笔就勾画出一只轻巧灵活的小燕子。学生把他的理解与图画进行结合,并且能自告奋勇地进行画画,乐于把自己的理解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这是学生学情高涨的表现。另一个学生则根据文中所描绘的,想到了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就像是一幅精美的画面。学生把美文与古诗联系起来,体会到诗文的意境,这些描写春天的诗文有着异曲同工之效,从中体会到在描写春天的时候,美文、古诗都能自然抒发真情,不拘形式。
在课堂学习中,如果能调动学生的“通感”,那么他们的学习兴趣就非常浓厚,学习就会异常投入,学习的效率也会相应提高。学《燕子》这篇美文时,与图画、古诗、歌曲等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多种感官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这符合新课程所提倡的理念。
三、挖掘教材的空白,由“学课文”到“用教材”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积累语文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确立其主体意识。教师应转变观念,由传统的知识代表向服务导师转变。教师要学会思考,对教材进行补充,举一反三。语文课本中精选的优美课文都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这些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教师要确定教材的示例作用,用课本教,而不是教课本;应当通过课本来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注重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如教学《塞特凯达斯瀑布》,文章前面详细描写了其昔日的雄伟气势,而后面只说瀑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低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瀑布衰竭的具体样子,课文没有写出来。这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让学生想象即将枯竭的瀑布是如何的,与前面的文字进行对比,模仿着说一说。学完全文后,还可以让学生写身边环境污染的情况,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让学生自己设计保护环境的标语等。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学生在练习说话时,可能由于时间紧迫,表现不是特别出色,但是他们的朗读比较到位,那么就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来表达对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哀悼,允许学生多样化品味语言文字,个性地读。如此提倡个性化的阅读,呈现教学多样化,既是对教材的补充,也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的教学。
教师要在各种案例和教学过程中学习与成长,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借助于教育理论,及时反思自己的不足,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从而逐渐积累富有个性的教育实践的见解与创意,使学生不但喜欢“语文书”,更喜欢上“语文课”。
(责编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