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地球日》是苏教版五年级美术教材中第5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运用绘画技法,表现自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和认识。本课既要求学生观察了解生活中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又要求学生能用画笔画出“拯救地球”的呼声。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充分认识生态环境恶化给人类带来的后果,难点是用绘画技法和巧妙构思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拯救地球”的强烈呼声。如何突出本课重点,突破难点呢?我认为本课的导入非常关键。该课被选为美术学科“同课异构”的比赛内容,我有幸作为评委,听了几位选手的授课,精彩纷呈的导入,让我耳目一新。
导入一:小品情境,表演之趣
(情景:一个学生身披着世界地图,扮演“地球”,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从教室外面走到黑板前)
地球(边走边说):环境污染对我的伤害实在是太严重了。现在我全身是病,再不给我治病,我快没命了。医生!医生!(另一个学生装扮成医生上)
医生:你怎么啦?
地球:请你帮我检查一下吧!
……
医生:你的病因是由于人类不注意环境保护,过多采伐树木,随意排放废气造成的。对这样的病,医生是无能为力的,唯一的办法只能请助人类,通过爱护环境,逐步恢复你的抗病能力。
评析:本课以小品形式导入,让学生耳目一新,喜闻乐见,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全调动了起来。学生刚开始看到“地球”进入教室时,只觉得新奇、好笑,但随着“地球”的痛苦述说及惟妙惟肖的表演,大家安静了、思考了,为人类的不文明行为而自责,更为地球的“病症”而着急……学生们带着“如何解救地球”的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水到渠成,浑然天成。
导入二:图片情境,思考之趣
出示一张图片(小鸟停留在只有几棵被砍伐的树根上,小鸟失望而忧伤地环顾四周,似乎在说:我的家在哪儿呢?)
师:小鸟在做什么呢?
生1:小鸟在找可以栖息的树。
生2:小鸟无家可归了。
生3:小鸟在找家。
师:想一想,小鸟的家为什么没有了?是谁让小鸟无家可归了?
让学生思考:由这幅画你想到了什么?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自己看了这幅画的感受或体会。
评析:“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更易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做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变被动听为主动学,这正是课堂导入所要达到的效果,这种导入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不落俗套。
导入三:真实情境,无声之趣
师:看到教室里这么多美丽的地球图片,你能用一句话来形容我们的地球吗?
生1:地球是一个天蓝色的水球!
生2:地球上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树木,还有可爱的小动物 ……
师:可是我们现在居住的地球是什么样子呢?谁知道?(学生交流、讨论自己收集的资料并谈谈自己对地球现状的认识)
师:由于人类对地球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当。生态环境已受到严重破坏。咱们看看地球面临的十大环境危机。(观看课件)
师:看后你们想对人们说什么呢?
评析:教者在课前用地球本来的面貌布置了教室两边的墙壁,当学生进入教室时,情不自禁地发出“哇”的惊喜声,他们完全被教室里美丽的地球图片深深吸引了,以至于上课铃声响后,不少学生都不愿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创设这样真实自然的教学情境,更好地丰富了学生的感知,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能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紧接着的教师的提问,又一次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水到渠成。同时,通过对地球过去与现在的强烈对比,反衬出人类的无知导致了我们生存环境的恶劣,增强了学生环保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从而解决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为接下来的自主创作提供了充分的素材。
导入四:未来情境,探究之趣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电影《2012》的片段剪辑)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地球毁灭的相关回答)
师:地球为什么会遭此劫难呢?
师:你能说说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有哪些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做法吗?
评析:教者利用科幻电影入手,对学生的冲击力很大: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怎么办呀?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设立世界地球日,保护地球的必要性。通过视频让学生看到生态环境恶化的事实,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感受到一些客观形象的具体特点,使抽象内容变得具体形象,让学生有内容可画。
同一内容的不同情境创设,让我发现了教学的创新性、艺术性永无止境。有创意、有针对性的情境创设,无疑会使课堂教学产生很好的效果。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教师应努力扮演好“导演”这一角色,充分设计每一课的情境导入,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变被动听为主动学,使他们会想、会看、会说、会做,使学生能在广阔的思维时空中放飞想象,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让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编 刘宇帆)
导入一:小品情境,表演之趣
(情景:一个学生身披着世界地图,扮演“地球”,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从教室外面走到黑板前)
地球(边走边说):环境污染对我的伤害实在是太严重了。现在我全身是病,再不给我治病,我快没命了。医生!医生!(另一个学生装扮成医生上)
医生:你怎么啦?
地球:请你帮我检查一下吧!
……
医生:你的病因是由于人类不注意环境保护,过多采伐树木,随意排放废气造成的。对这样的病,医生是无能为力的,唯一的办法只能请助人类,通过爱护环境,逐步恢复你的抗病能力。
评析:本课以小品形式导入,让学生耳目一新,喜闻乐见,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全调动了起来。学生刚开始看到“地球”进入教室时,只觉得新奇、好笑,但随着“地球”的痛苦述说及惟妙惟肖的表演,大家安静了、思考了,为人类的不文明行为而自责,更为地球的“病症”而着急……学生们带着“如何解救地球”的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水到渠成,浑然天成。
导入二:图片情境,思考之趣
出示一张图片(小鸟停留在只有几棵被砍伐的树根上,小鸟失望而忧伤地环顾四周,似乎在说:我的家在哪儿呢?)
师:小鸟在做什么呢?
生1:小鸟在找可以栖息的树。
生2:小鸟无家可归了。
生3:小鸟在找家。
师:想一想,小鸟的家为什么没有了?是谁让小鸟无家可归了?
让学生思考:由这幅画你想到了什么?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自己看了这幅画的感受或体会。
评析:“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更易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做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变被动听为主动学,这正是课堂导入所要达到的效果,这种导入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不落俗套。
导入三:真实情境,无声之趣
师:看到教室里这么多美丽的地球图片,你能用一句话来形容我们的地球吗?
生1:地球是一个天蓝色的水球!
生2:地球上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树木,还有可爱的小动物 ……
师:可是我们现在居住的地球是什么样子呢?谁知道?(学生交流、讨论自己收集的资料并谈谈自己对地球现状的认识)
师:由于人类对地球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当。生态环境已受到严重破坏。咱们看看地球面临的十大环境危机。(观看课件)
师:看后你们想对人们说什么呢?
评析:教者在课前用地球本来的面貌布置了教室两边的墙壁,当学生进入教室时,情不自禁地发出“哇”的惊喜声,他们完全被教室里美丽的地球图片深深吸引了,以至于上课铃声响后,不少学生都不愿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创设这样真实自然的教学情境,更好地丰富了学生的感知,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能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紧接着的教师的提问,又一次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水到渠成。同时,通过对地球过去与现在的强烈对比,反衬出人类的无知导致了我们生存环境的恶劣,增强了学生环保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从而解决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为接下来的自主创作提供了充分的素材。
导入四:未来情境,探究之趣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电影《2012》的片段剪辑)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地球毁灭的相关回答)
师:地球为什么会遭此劫难呢?
师:你能说说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有哪些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做法吗?
评析:教者利用科幻电影入手,对学生的冲击力很大: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怎么办呀?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设立世界地球日,保护地球的必要性。通过视频让学生看到生态环境恶化的事实,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感受到一些客观形象的具体特点,使抽象内容变得具体形象,让学生有内容可画。
同一内容的不同情境创设,让我发现了教学的创新性、艺术性永无止境。有创意、有针对性的情境创设,无疑会使课堂教学产生很好的效果。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教师应努力扮演好“导演”这一角色,充分设计每一课的情境导入,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变被动听为主动学,使他们会想、会看、会说、会做,使学生能在广阔的思维时空中放飞想象,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让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