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解读,决定着教学的宽度和厚度,更关乎学生的成长和习得。文本解读能力,应该作为语文教师必备的功底和涵养,烙印上教者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文本解读是教学行走的第一步,这一步至关重要,将决定你教学的方向、策略。但是文本解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唾手可得,它和个体的人生经历、读书历程、性格志趣等密不可分。
一、 浸润文字的“沉醉”情怀
文本需要反复阅读,才能怡然忘我。靠近、走进文字,才能触摸到作者的灵魂,才能揣摩出编者的意图。或静思默读,或浅吟低诵,或高声诵唱,和文字进行肌肤相触,才能怦然心动。特别是诗词、名家名作,更需要教者浸润于文字中,领悟文字的隽永、余味,在文字中沉醉,继而和文字、和作者共鸣。
如《清平乐·村居》中“醉里吴音相媚好”一句,无疑“醉”字是这首词的眼和魂。但抓住了“醉”字还远远不够,还得深入体会,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背景中,你就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和收获。在我看来,翁媪“醉”的不仅仅是美景良辰、自给自足悠然的田园生活。他俩还沉醉于三儿同堂,大的有事可做,幼的有事可玩;醉在老来得子,“老来俏”的甜蜜之中。我不禁追问,仅翁媪“醉”了吗?作者可能也“醉”了。作者辛弃疾为什么而“醉”?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他是多么渴望这样安宁恬静的田园生活,他是多么希望天下苍生都能过上这种生活。这里没有战争的硝烟,没有妻离子散的哭泣,没有流离失所的无奈。作者被眼前这幅和平、安详、平静的画面陶醉了,这够了吗?哦,不!同学们,你们渴望这样的生活吗?让我们畅想值得你沉醉的生活吧!让我们一起醉,和作者一起醉,和这温馨祥和的一家人一起醉……将这样的解读落实到我们的教学设计中去,课堂上一定充溢着浓浓的温情,师生定然都会在充满温情的文字中,感受到诗词的魅力和张力,定然会于沉沉的“陶醉”中,接受文字的一次次洗礼。
二、 悲天悯人的“同情”情怀
品一个字,读一段文,看一本书,心中没有一点悲天悯人的情怀,是触摸不到作者的思路,感受不到文字之中蕴含的意味的。故常怀柔软的爱,拥有一颗怦然心动的爱的心灵,方能于怦然心动的感怀中触动我们自己的灵魂。这种爱,是悲天悯人的同情心。唯有这样的情怀去撩拨心灵的弦,才能奏响最美的乐,才能听到最真的音。
如《轮椅上的霍金》这篇课文,我反复阅读,脑海中始终挥之不去的就是霍金那“神秘”的微笑。每次读,都感觉霍金在朝我神秘地笑,笑得有点心酸,又有点令人憧憬。再读之,课文中霍金三处微笑的描写跃然入目。我抓住这三处微笑进行教学:第一处微笑,我让学生体会命运对霍金残酷到何种程度——连一个正常的微笑都被活生生地剥夺了;第二处微笑,我让学生通过阅读霍金的成就,再和这个微笑对比,让学生感受霍金谦逊、低调的为师之道;第三处微笑,更是让学生在温情脉脉的氛围中,感受霍金伟大的人格魅力。最后,我让学生也微笑着端详霍金的插图,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憾,得到了荡涤。因为微笑拉近了学生和霍金的距离,因为微笑点燃了文本和学生之间的火花,整堂课不乏温情、不乏震撼,学生感觉到一个有血有肉的霍金正站在他们的面前,霍金正在微笑着欣赏他们,倾听他们,认同他们。
三、 笑看风云的“看透”情怀
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既要抬起头用敬畏之心酌文,也要学会敢于俯瞰,换位思考,由此及彼,去揣摩、去拿捏,这样才能豁然洞开、拨云见日,方能看得透、看得穿。
如《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改编自《水浒传》,对于经典的文章,如果我们一味心存敬畏、如履薄冰地去解读,可能会被经典束缚,以至被经典窒息。面对这样的文本,更应该以一种回归的心态,淡然的心境去揣摩,方能看得深,看得透。我们一般首先读到的是林冲的谦逊有礼、武艺高强,但再从《水浒传》整部小说来观瞻,作者施耐庵恐怕不仅仅传递这些信息:妻子受辱、发配受尽折磨,在野猪林,差人要他性命还浑然不察,草料场还心存期盼……不就是一个“忍”字吗?林冲的“忍”,忍得苦、忍得累、忍得在我们看来甚至有点窝囊、有点可怜。一个堂堂八十万禁军教头,能统领三军,能“忍”至做人之极限,却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这是社会的悲哀,官场文化的痼疾,封建制度的罪恶。所以,在执教此文时,我让学生围绕“忍”这个字眼进行深入体会:哪些地方的“忍”是我们所不能“忍”?哪些地方的“为”,是我们无法“为”?继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引导学生课后去阅读《水浒传》,去上网搜索关于林冲人物形象分析的文章,从而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点燃了学生亲近名著的热情。
四、 直上云霄的“豪气”情怀
解读文本,可以有一份自信,可以有一份发乎内在的豪气,故解读文本,不妨可以用自己独到的发现去绽放语言文字的绚丽和多姿。教学《安塞腰鼓》一课,很多教师除了读,还是读,因为字里行间的激情持续在燃烧。结果一堂课下来,学生累,老师也累,最后都有“激情而来,疲惫而回”的感觉。笔者也有这样的困惑和难题,有了这样的难题,并不代表我不喜欢这篇课文,恰恰相反,我深深地爱上了它,她的磅礴之势、激情四射一次次感染着我,影响着我,沉醉着我。每一遍读,都被深深地震撼着。我感觉这篇课文不仅是一篇文,更是一首歌。我不禁自问: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歌?它的前奏美在哪里?尾声美在哪里?它有几处反复?我用自己的解读,为学生找到文本生根落地的方式。我先让学生在这首“歌”的前奏中,感受到爆发前的“沉稳安静”,继而告诉学生,这首“歌”一共有四段反复,我们会唱第一段,就能唱其他三段。因此,我重点“教唱”第一处反复的内容,即围绕为什么“简简单单的文字凑在一起,就给我们一种血脉贲张、激情四射的感觉呢?”展开讨论,其他三处反复则采用自学的方式进行,最后来到“尾声”处,让学生领略到鼓停以后的绵远悠长、意犹未尽。
整堂课激情而不乏诗意,澎湃而不乏理性的思考,磅礴而不乏轻松有味的品咂。读得带劲,学得舒适,学生于不知不觉中收获了许多。
五、 倾耳注目的“专一”情怀
一篇文章,潜心会文,字斟句酌之中,能打动你的,往往也是能触动学生的。读不出一点感觉,留不下一点蛛丝马迹,你是不可能教给学生什么的。解读文本,要竖起耳朵聆听文本的声响,要专注紧盯每一个字眼儿,一字不宜忽。唯有如此,才能于语言的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贝,才能于文字的浪中摘得属于自己的花。没有一点专一的情怀,是定然难以做到的。所以,语文老师在读文本的过程中,要静得下心,专注文字,亲吻文字,感受到文字的温度,方能纵横捭阖,挥洒自如。
如教学《梦圆飞天》一文,如何找到牵动文本的一條主线,如何找到一个最适合文本的切入点呢?我揣摩每个字,每句话。文中“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突然点亮了我。首先我用“十、九……一!”这样的句式与之对比,让学生说哪一种表达效果好?然后下载一个倒计时的钟表动态图画,让学生跟着读,跟着去感受。再让学生思考:这十秒的倒计时中饱含着什么?按照这个思路去组织教学,倒计时始终萦绕在课堂的各个环节,互为呼应,同时学生将倒计时中的“激动”“紧张”“期待”“骄傲”落实到文本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感悟,学生悟得透彻,学得扎实。
煮一杯茶,看一本书,品一篇文,这是一种怡然自得的生活享受。氤氲在笔墨的馨香中,穿行在文字的意蕴里,流连在文本作者的心境里,一缕缕、一阵阵的思绪朝着你涌过来,撞击着你的心扉,触动着你灵魂深处最柔软的心弦。在这样的境界中,文字是一个个跳动可爱的精灵,书本是一个个睿智通达的仁者,而我,浑浑然找到了另一个我,文本解读,咂嘴闻香,独享这有滋有味的生活,何其乐哉。
(作者单位:宜兴市官林实验小学)
一、 浸润文字的“沉醉”情怀
文本需要反复阅读,才能怡然忘我。靠近、走进文字,才能触摸到作者的灵魂,才能揣摩出编者的意图。或静思默读,或浅吟低诵,或高声诵唱,和文字进行肌肤相触,才能怦然心动。特别是诗词、名家名作,更需要教者浸润于文字中,领悟文字的隽永、余味,在文字中沉醉,继而和文字、和作者共鸣。
如《清平乐·村居》中“醉里吴音相媚好”一句,无疑“醉”字是这首词的眼和魂。但抓住了“醉”字还远远不够,还得深入体会,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背景中,你就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和收获。在我看来,翁媪“醉”的不仅仅是美景良辰、自给自足悠然的田园生活。他俩还沉醉于三儿同堂,大的有事可做,幼的有事可玩;醉在老来得子,“老来俏”的甜蜜之中。我不禁追问,仅翁媪“醉”了吗?作者可能也“醉”了。作者辛弃疾为什么而“醉”?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他是多么渴望这样安宁恬静的田园生活,他是多么希望天下苍生都能过上这种生活。这里没有战争的硝烟,没有妻离子散的哭泣,没有流离失所的无奈。作者被眼前这幅和平、安详、平静的画面陶醉了,这够了吗?哦,不!同学们,你们渴望这样的生活吗?让我们畅想值得你沉醉的生活吧!让我们一起醉,和作者一起醉,和这温馨祥和的一家人一起醉……将这样的解读落实到我们的教学设计中去,课堂上一定充溢着浓浓的温情,师生定然都会在充满温情的文字中,感受到诗词的魅力和张力,定然会于沉沉的“陶醉”中,接受文字的一次次洗礼。
二、 悲天悯人的“同情”情怀
品一个字,读一段文,看一本书,心中没有一点悲天悯人的情怀,是触摸不到作者的思路,感受不到文字之中蕴含的意味的。故常怀柔软的爱,拥有一颗怦然心动的爱的心灵,方能于怦然心动的感怀中触动我们自己的灵魂。这种爱,是悲天悯人的同情心。唯有这样的情怀去撩拨心灵的弦,才能奏响最美的乐,才能听到最真的音。
如《轮椅上的霍金》这篇课文,我反复阅读,脑海中始终挥之不去的就是霍金那“神秘”的微笑。每次读,都感觉霍金在朝我神秘地笑,笑得有点心酸,又有点令人憧憬。再读之,课文中霍金三处微笑的描写跃然入目。我抓住这三处微笑进行教学:第一处微笑,我让学生体会命运对霍金残酷到何种程度——连一个正常的微笑都被活生生地剥夺了;第二处微笑,我让学生通过阅读霍金的成就,再和这个微笑对比,让学生感受霍金谦逊、低调的为师之道;第三处微笑,更是让学生在温情脉脉的氛围中,感受霍金伟大的人格魅力。最后,我让学生也微笑着端详霍金的插图,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憾,得到了荡涤。因为微笑拉近了学生和霍金的距离,因为微笑点燃了文本和学生之间的火花,整堂课不乏温情、不乏震撼,学生感觉到一个有血有肉的霍金正站在他们的面前,霍金正在微笑着欣赏他们,倾听他们,认同他们。
三、 笑看风云的“看透”情怀
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既要抬起头用敬畏之心酌文,也要学会敢于俯瞰,换位思考,由此及彼,去揣摩、去拿捏,这样才能豁然洞开、拨云见日,方能看得透、看得穿。
如《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改编自《水浒传》,对于经典的文章,如果我们一味心存敬畏、如履薄冰地去解读,可能会被经典束缚,以至被经典窒息。面对这样的文本,更应该以一种回归的心态,淡然的心境去揣摩,方能看得深,看得透。我们一般首先读到的是林冲的谦逊有礼、武艺高强,但再从《水浒传》整部小说来观瞻,作者施耐庵恐怕不仅仅传递这些信息:妻子受辱、发配受尽折磨,在野猪林,差人要他性命还浑然不察,草料场还心存期盼……不就是一个“忍”字吗?林冲的“忍”,忍得苦、忍得累、忍得在我们看来甚至有点窝囊、有点可怜。一个堂堂八十万禁军教头,能统领三军,能“忍”至做人之极限,却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这是社会的悲哀,官场文化的痼疾,封建制度的罪恶。所以,在执教此文时,我让学生围绕“忍”这个字眼进行深入体会:哪些地方的“忍”是我们所不能“忍”?哪些地方的“为”,是我们无法“为”?继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引导学生课后去阅读《水浒传》,去上网搜索关于林冲人物形象分析的文章,从而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点燃了学生亲近名著的热情。
四、 直上云霄的“豪气”情怀
解读文本,可以有一份自信,可以有一份发乎内在的豪气,故解读文本,不妨可以用自己独到的发现去绽放语言文字的绚丽和多姿。教学《安塞腰鼓》一课,很多教师除了读,还是读,因为字里行间的激情持续在燃烧。结果一堂课下来,学生累,老师也累,最后都有“激情而来,疲惫而回”的感觉。笔者也有这样的困惑和难题,有了这样的难题,并不代表我不喜欢这篇课文,恰恰相反,我深深地爱上了它,她的磅礴之势、激情四射一次次感染着我,影响着我,沉醉着我。每一遍读,都被深深地震撼着。我感觉这篇课文不仅是一篇文,更是一首歌。我不禁自问: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歌?它的前奏美在哪里?尾声美在哪里?它有几处反复?我用自己的解读,为学生找到文本生根落地的方式。我先让学生在这首“歌”的前奏中,感受到爆发前的“沉稳安静”,继而告诉学生,这首“歌”一共有四段反复,我们会唱第一段,就能唱其他三段。因此,我重点“教唱”第一处反复的内容,即围绕为什么“简简单单的文字凑在一起,就给我们一种血脉贲张、激情四射的感觉呢?”展开讨论,其他三处反复则采用自学的方式进行,最后来到“尾声”处,让学生领略到鼓停以后的绵远悠长、意犹未尽。
整堂课激情而不乏诗意,澎湃而不乏理性的思考,磅礴而不乏轻松有味的品咂。读得带劲,学得舒适,学生于不知不觉中收获了许多。
五、 倾耳注目的“专一”情怀
一篇文章,潜心会文,字斟句酌之中,能打动你的,往往也是能触动学生的。读不出一点感觉,留不下一点蛛丝马迹,你是不可能教给学生什么的。解读文本,要竖起耳朵聆听文本的声响,要专注紧盯每一个字眼儿,一字不宜忽。唯有如此,才能于语言的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贝,才能于文字的浪中摘得属于自己的花。没有一点专一的情怀,是定然难以做到的。所以,语文老师在读文本的过程中,要静得下心,专注文字,亲吻文字,感受到文字的温度,方能纵横捭阖,挥洒自如。
如教学《梦圆飞天》一文,如何找到牵动文本的一條主线,如何找到一个最适合文本的切入点呢?我揣摩每个字,每句话。文中“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突然点亮了我。首先我用“十、九……一!”这样的句式与之对比,让学生说哪一种表达效果好?然后下载一个倒计时的钟表动态图画,让学生跟着读,跟着去感受。再让学生思考:这十秒的倒计时中饱含着什么?按照这个思路去组织教学,倒计时始终萦绕在课堂的各个环节,互为呼应,同时学生将倒计时中的“激动”“紧张”“期待”“骄傲”落实到文本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感悟,学生悟得透彻,学得扎实。
煮一杯茶,看一本书,品一篇文,这是一种怡然自得的生活享受。氤氲在笔墨的馨香中,穿行在文字的意蕴里,流连在文本作者的心境里,一缕缕、一阵阵的思绪朝着你涌过来,撞击着你的心扉,触动着你灵魂深处最柔软的心弦。在这样的境界中,文字是一个个跳动可爱的精灵,书本是一个个睿智通达的仁者,而我,浑浑然找到了另一个我,文本解读,咂嘴闻香,独享这有滋有味的生活,何其乐哉。
(作者单位:宜兴市官林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