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教改是我校一直常抓不懈的大事,坚持教改对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变数学课堂的面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作用有目共睹。但为了长足发展,需要我们每位教师的继续实践、思考、总结、改进,走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路。我认为:要处理好以学生为本,处理好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因材施教,要处理好使用教材与开发课程资源的关系;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处理好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发展的关系;三维目标共同落实,处理好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以塑造人为目标,处理好教书和育人的关系;以任务作为驱动力,处理好个体学习和合作学习讨论的关系。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改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02
课堂教改是我校一直常抓不懈的大事,回顾起来,这些教法的移植和实验对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变数学课堂的面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作用有目共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科研兴校的思想在教师中逐渐扎根。但是,看看考试后的及格率和优秀率,看看上课时那些为数不少的百无聊赖的学生,就意识到我们的课改任重道远。这就需要我们每位教师的继续实践、思考、总结、改进,走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路。笔者认为,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法,教师不能忽视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以学生为本,处理好学生与教师的关系
根据新课程要求,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的主体是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的承担者,是认识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质疑探索的意识。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本身具有的逻辑特点,运用直观性、过程性等教学原则唤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素材,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充分实践、探索交流。
学生与教师的这种关系,一方面,随着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发展的主体性、主动性将显得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无论是从把握教学标准,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的培养,还是从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基本技能、心理特点,并根据环境、活动、对象的情况及其变化,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教师无不以“主体”的身份出现在教学活动中。也只有加强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学才能走到学生发展水平的前面,对学生真正起到“引导”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因材施教,要处理好使用教材与开发课程资源的关系
教材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学科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课程内容的载体(教材)将越来越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渠道,或者说,课程、教材的内涵与外延将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显然,把教科书作为“圣经”一样来进行解读是陈旧的、过时的学习方式。如何开发利用课程和教学资源,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对于我们数学教师来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数学课程实施的关键。这是因为,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地补充和取舍,以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应做教科书的主人,而不应是教科书的奴隶;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应是课程的设计者。课程资源除教材以外,还包括学生生活、学校、社会、自然中所有有利于课程实施,有利于达到课程标准和实现教育目的的教育资源。
目前,初中数学教材各地适用版本不一,而学业水平考试则不会照顾某一版本。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要有目的的根据《学业水平考试标准》对使用的教材知识体系进行梳理,使教材具有符合学业水平考试标准(过去叫中考标准)的个性化教材,促进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
三、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处理好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发展的关系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置学习的主体不顾,只强调教师讲解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的教学方式,其结果之一是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当代教学观认为,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必须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包括认知能力与操作能力。具体地说,数学学科除了要求学生具有其他学科学生都应具备的能力(如自主学习能力)外,還要求学生具有实际使用数学的能力,学生应在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起在实际生活中使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而教学内容也必须包括掌握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这是因为能力的生成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的。特别是动手能力较强的数学板块,教师应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加大实践操作能力训练,将来学生才能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
四、三维目标共同落实,处理好认知与情感的关系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情感与态度目标是:1。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2.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3.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4.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这些目标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情感总是伴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变化的,教学中情感的培养应以知识为基础。学生常因学业成功而喜悦,因挫折而苦恼,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认知发展创造条件,使学生能排除非智力因素的干扰,克服一些消极的情感。新课程不仅要求我们“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对学生而言,积极的情感比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责任感更重要。要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就要善于营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围,把更多的“情”和“爱”注入平日的教育教学中,给学生足够的心理安全感,这样,学生才能带着信心和勇气主动投入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中去。 五、以塑造人为目标,处理好教书和育人的关系
课堂即是教书的殿堂,也是育人的殿堂。塑造人是教师的天职,以赏识鼓励引导的方式育人无可非议,而且应大力提倡。可我个人认为:对塑造人应是惩戒和赏识并举。树苗长成参天大树需要浇水,也必须剪枝,奖与罚作为教育方式,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缺一不可,偏重赏识教育而将惩戒教育打入冷宫的倾向有失偏颇。处理好惩罚与赏识的关系非常重要。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行为分为两种:一种是合乎规范、值得提倡的,需要学生坚持做下去,这样的行为需要教师的赏识和鼓励;另一种行为则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或损害他人利益,有必要对其进行矫正。教师应当用赏识来增加学生某一良性行为发生的频率,同时用精心设计的惩罚方式来减少一些不良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可以说,奖赏与惩罚两者是互补的,缺一不可。例如:在初中数学的几何作图教学中,有些懒散马虎的学生在做作业时,作图马虎了事屡见不鲜,我就精心设计惩罚方式来纠正这种错误,效果很不错。类似事情在发生,我就再精心设计惩罚方式来纠正错误。当然,教师有要精心研究和学习惩戒的相关技巧,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能理解老师的一片苦心,心甘情愿地接受处罚,并从中受到启发。这些精心设计的惩罚,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从而将错误行为及时转换为积极行为。
正如一位教师所言,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两根弦,一根是善的,一根是恶的,教师要学会拨动善的琴弦。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要以宽容之心,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借助惩戒给学生提供一次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的机会,使之成为一个有是非观念的人,从而独立地演奏出自己的人生乐章。
六、以任务作为驱动力,处理好个体学习和合作学习讨论的关系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目前课堂教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学生参差不齐,性格各异,往往成效甚微。总结尝试的结果,学习任务落实到位是关键。任务到组,而且也要任务到人,落实学习效果时注重过程监督检查指导,才不至于有的学生无事干,捣乱违纪影响教学的正常推进。
成就感是一个人保持对于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原动力。教师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对学生的成功及时肯定。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每前进一步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使學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积累成功中得到强化。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河无以成大江”。教改也是一样的,没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耕耘,也是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的。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学校教育中的惩罚与学生发展》,冉玉霞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
[3]周廷容等编写.九年义务教育学科活动指导用书——数学(初中1-3年级).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3
[4]罗新兵.走进新课标.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1.2
[5]陈旭远.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改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02
课堂教改是我校一直常抓不懈的大事,回顾起来,这些教法的移植和实验对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变数学课堂的面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作用有目共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科研兴校的思想在教师中逐渐扎根。但是,看看考试后的及格率和优秀率,看看上课时那些为数不少的百无聊赖的学生,就意识到我们的课改任重道远。这就需要我们每位教师的继续实践、思考、总结、改进,走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路。笔者认为,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法,教师不能忽视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以学生为本,处理好学生与教师的关系
根据新课程要求,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的主体是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的承担者,是认识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质疑探索的意识。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本身具有的逻辑特点,运用直观性、过程性等教学原则唤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素材,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充分实践、探索交流。
学生与教师的这种关系,一方面,随着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发展的主体性、主动性将显得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无论是从把握教学标准,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的培养,还是从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基本技能、心理特点,并根据环境、活动、对象的情况及其变化,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教师无不以“主体”的身份出现在教学活动中。也只有加强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学才能走到学生发展水平的前面,对学生真正起到“引导”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因材施教,要处理好使用教材与开发课程资源的关系
教材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学科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课程内容的载体(教材)将越来越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渠道,或者说,课程、教材的内涵与外延将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显然,把教科书作为“圣经”一样来进行解读是陈旧的、过时的学习方式。如何开发利用课程和教学资源,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对于我们数学教师来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数学课程实施的关键。这是因为,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地补充和取舍,以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应做教科书的主人,而不应是教科书的奴隶;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应是课程的设计者。课程资源除教材以外,还包括学生生活、学校、社会、自然中所有有利于课程实施,有利于达到课程标准和实现教育目的的教育资源。
目前,初中数学教材各地适用版本不一,而学业水平考试则不会照顾某一版本。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要有目的的根据《学业水平考试标准》对使用的教材知识体系进行梳理,使教材具有符合学业水平考试标准(过去叫中考标准)的个性化教材,促进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
三、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处理好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发展的关系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置学习的主体不顾,只强调教师讲解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的教学方式,其结果之一是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当代教学观认为,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必须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包括认知能力与操作能力。具体地说,数学学科除了要求学生具有其他学科学生都应具备的能力(如自主学习能力)外,還要求学生具有实际使用数学的能力,学生应在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起在实际生活中使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而教学内容也必须包括掌握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这是因为能力的生成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的。特别是动手能力较强的数学板块,教师应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加大实践操作能力训练,将来学生才能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
四、三维目标共同落实,处理好认知与情感的关系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情感与态度目标是:1。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2.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3.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4.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这些目标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情感总是伴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变化的,教学中情感的培养应以知识为基础。学生常因学业成功而喜悦,因挫折而苦恼,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认知发展创造条件,使学生能排除非智力因素的干扰,克服一些消极的情感。新课程不仅要求我们“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对学生而言,积极的情感比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责任感更重要。要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就要善于营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围,把更多的“情”和“爱”注入平日的教育教学中,给学生足够的心理安全感,这样,学生才能带着信心和勇气主动投入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中去。 五、以塑造人为目标,处理好教书和育人的关系
课堂即是教书的殿堂,也是育人的殿堂。塑造人是教师的天职,以赏识鼓励引导的方式育人无可非议,而且应大力提倡。可我个人认为:对塑造人应是惩戒和赏识并举。树苗长成参天大树需要浇水,也必须剪枝,奖与罚作为教育方式,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缺一不可,偏重赏识教育而将惩戒教育打入冷宫的倾向有失偏颇。处理好惩罚与赏识的关系非常重要。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行为分为两种:一种是合乎规范、值得提倡的,需要学生坚持做下去,这样的行为需要教师的赏识和鼓励;另一种行为则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或损害他人利益,有必要对其进行矫正。教师应当用赏识来增加学生某一良性行为发生的频率,同时用精心设计的惩罚方式来减少一些不良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可以说,奖赏与惩罚两者是互补的,缺一不可。例如:在初中数学的几何作图教学中,有些懒散马虎的学生在做作业时,作图马虎了事屡见不鲜,我就精心设计惩罚方式来纠正这种错误,效果很不错。类似事情在发生,我就再精心设计惩罚方式来纠正错误。当然,教师有要精心研究和学习惩戒的相关技巧,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能理解老师的一片苦心,心甘情愿地接受处罚,并从中受到启发。这些精心设计的惩罚,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从而将错误行为及时转换为积极行为。
正如一位教师所言,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两根弦,一根是善的,一根是恶的,教师要学会拨动善的琴弦。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要以宽容之心,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借助惩戒给学生提供一次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的机会,使之成为一个有是非观念的人,从而独立地演奏出自己的人生乐章。
六、以任务作为驱动力,处理好个体学习和合作学习讨论的关系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目前课堂教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学生参差不齐,性格各异,往往成效甚微。总结尝试的结果,学习任务落实到位是关键。任务到组,而且也要任务到人,落实学习效果时注重过程监督检查指导,才不至于有的学生无事干,捣乱违纪影响教学的正常推进。
成就感是一个人保持对于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原动力。教师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对学生的成功及时肯定。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每前进一步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使學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积累成功中得到强化。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河无以成大江”。教改也是一样的,没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耕耘,也是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的。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学校教育中的惩罚与学生发展》,冉玉霞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
[3]周廷容等编写.九年义务教育学科活动指导用书——数学(初中1-3年级).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3
[4]罗新兵.走进新课标.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1.2
[5]陈旭远.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