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力和想象力”,这句话道出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是否具有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而言十分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十分堪忧,大部分学生根本没有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习惯和意识,即使在老师的要求下提出了问题,也没有多大的价值。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呢?
一、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提供机会
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逐步培养的过程,而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提供更多的机会。
当前的数学教学中,虽然很多教师都设计了在课堂总结时让学生质疑的环节,但留给他们思考、回顾的时间太短,学生无疑可质,实际上这一环节也就成了走过场。学生不能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不代表他把所有的问题都搞懂了,有时“没有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这里教师所要做的一方面是延长让学生质疑的时间,另一方面让学生养成随时可以质疑的习惯,而不是固定在一节课的末尾让学生质疑。
为学生提供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机会,还可以通过别的途径。笔者在教学中针对学生不善提问这一问题,在全班开展了“编题竞赛”的活动,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编写问题供其他学生解答,要求学生编写出的问题力求新颖、难易适中,在期末复习时把学生编写出的习题择优组合成一份练习卷供学生练习,并在题目的后面附上命题人的姓名,练习卷中采用谁的题目最多,谁就是这一竞赛活动的优胜者。这一竞赛还真激发了不少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他们编写的问题也令人大开眼界:有的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有的根据已有的习题进行改编,有的对所学内容进一步深化,提出的问题涉及到了初中的知识。事实证明,学生是有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潜力的,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就能够从大千世界中发现老师们意想不到的问题。
二、重视为学生提供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范例
现行的教材中有许多引导学生如何解决问题的范例(例题),极少有引导学生如何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范例,我们老师在教学中需要有意识地予以提供,使学生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下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在一些相似的情境下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习惯,比如自己或别人解答问题出现错误时,思考:出错的原因是什么?以后怎样才能不犯这样的错误?题目做好以后思考:我能确定自己的解答正确吗?还有更简便的解答方法吗?学生对这些问题的主动思考,必定可以带动他们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提高。
三、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首先在目标预设上就要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要求,并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出来,既要有为了解决问题而设计的教学内容,又要有为了提出问题而设计的教学内容;所创设的情境不能仅仅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还得有利于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空间。在教学方式上,既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和提出问题,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和提出问题,如在创设问题情境后,教师向学生提问:你能模仿老师提出问题吗?你能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吗?你能提出需要两步计算的问题吗?哪位同学能提出与他们不一样的问题?通过不断加限制条件让学生提出问题,从而使他们提出的问题更具价值。
“新课标”中对每个学段的教学内容都安排得很丰富,导致教材中对每课时教学内容的安排都很充实,在这种稍有不慎就难以完成每课时教学任务的情况下,教师唯恐学生节外生枝,很难腾出时间让他们去发现问题。这一矛盾可以这样解决:与每册教材配套的教学用书中在教学时间上都安排了不少机动课时,以前事实上都被老师们设计成了练习课,现在我们可以在预设好教学内容的课堂上让学生尽情地发现和探索问题,如果因为学生的节外生枝而花费了教学时间没有完成预设目标,那我们就用机动课时来补足。兩利相权取其重,虽然练习课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把机动课时这段“好钢”用在让学生发现问题这个“刀刃”上,应该说对学生的发展更具价值。
四、引导学生乐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教育只有遵循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很多学生不敢问、不愿问、不会问的特点,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1、发扬教学民主,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教学实践表明,适度紧张的愉悦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而教师高高在上的课堂往往似一潭死水。教师要想让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首先就要把自己的身份定位为“平等中的首席”,从而站在学生的视角考量他们所提问题的价值。
2、积极评价,鼓励学生的奇思妙“问”。在学生提出问题后,不管其价值如何,我们都应给予积极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到“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以保护他们可贵的提出问题的积极性;通过一些名人提出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问题(如牛顿思考“为什么苹果会落到地面”,瓦特思考“为什么水蒸气会顶起水壶盖”),却促进了全人类科技进步的事例来教育学生,不能嘲笑别人提出的问题太幼稚,因为提出问题的人也许就是下一个牛顿、瓦特,从而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直至乐于提问。
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是学生“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也是“新课标”赋予教师的一个重要责任,我们在这方面研究还很欠缺,希望在今后能有更多的老师把研究的目光投向这一领域,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切实改变学生不善发现问题的局面,使他们的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得到充分发展。
一、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提供机会
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逐步培养的过程,而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提供更多的机会。
当前的数学教学中,虽然很多教师都设计了在课堂总结时让学生质疑的环节,但留给他们思考、回顾的时间太短,学生无疑可质,实际上这一环节也就成了走过场。学生不能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不代表他把所有的问题都搞懂了,有时“没有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这里教师所要做的一方面是延长让学生质疑的时间,另一方面让学生养成随时可以质疑的习惯,而不是固定在一节课的末尾让学生质疑。
为学生提供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机会,还可以通过别的途径。笔者在教学中针对学生不善提问这一问题,在全班开展了“编题竞赛”的活动,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编写问题供其他学生解答,要求学生编写出的问题力求新颖、难易适中,在期末复习时把学生编写出的习题择优组合成一份练习卷供学生练习,并在题目的后面附上命题人的姓名,练习卷中采用谁的题目最多,谁就是这一竞赛活动的优胜者。这一竞赛还真激发了不少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他们编写的问题也令人大开眼界:有的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有的根据已有的习题进行改编,有的对所学内容进一步深化,提出的问题涉及到了初中的知识。事实证明,学生是有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潜力的,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就能够从大千世界中发现老师们意想不到的问题。
二、重视为学生提供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范例
现行的教材中有许多引导学生如何解决问题的范例(例题),极少有引导学生如何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范例,我们老师在教学中需要有意识地予以提供,使学生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下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在一些相似的情境下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习惯,比如自己或别人解答问题出现错误时,思考:出错的原因是什么?以后怎样才能不犯这样的错误?题目做好以后思考:我能确定自己的解答正确吗?还有更简便的解答方法吗?学生对这些问题的主动思考,必定可以带动他们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提高。
三、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首先在目标预设上就要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要求,并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出来,既要有为了解决问题而设计的教学内容,又要有为了提出问题而设计的教学内容;所创设的情境不能仅仅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还得有利于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空间。在教学方式上,既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和提出问题,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和提出问题,如在创设问题情境后,教师向学生提问:你能模仿老师提出问题吗?你能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吗?你能提出需要两步计算的问题吗?哪位同学能提出与他们不一样的问题?通过不断加限制条件让学生提出问题,从而使他们提出的问题更具价值。
“新课标”中对每个学段的教学内容都安排得很丰富,导致教材中对每课时教学内容的安排都很充实,在这种稍有不慎就难以完成每课时教学任务的情况下,教师唯恐学生节外生枝,很难腾出时间让他们去发现问题。这一矛盾可以这样解决:与每册教材配套的教学用书中在教学时间上都安排了不少机动课时,以前事实上都被老师们设计成了练习课,现在我们可以在预设好教学内容的课堂上让学生尽情地发现和探索问题,如果因为学生的节外生枝而花费了教学时间没有完成预设目标,那我们就用机动课时来补足。兩利相权取其重,虽然练习课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把机动课时这段“好钢”用在让学生发现问题这个“刀刃”上,应该说对学生的发展更具价值。
四、引导学生乐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教育只有遵循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很多学生不敢问、不愿问、不会问的特点,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1、发扬教学民主,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教学实践表明,适度紧张的愉悦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而教师高高在上的课堂往往似一潭死水。教师要想让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首先就要把自己的身份定位为“平等中的首席”,从而站在学生的视角考量他们所提问题的价值。
2、积极评价,鼓励学生的奇思妙“问”。在学生提出问题后,不管其价值如何,我们都应给予积极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到“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以保护他们可贵的提出问题的积极性;通过一些名人提出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问题(如牛顿思考“为什么苹果会落到地面”,瓦特思考“为什么水蒸气会顶起水壶盖”),却促进了全人类科技进步的事例来教育学生,不能嘲笑别人提出的问题太幼稚,因为提出问题的人也许就是下一个牛顿、瓦特,从而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直至乐于提问。
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是学生“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也是“新课标”赋予教师的一个重要责任,我们在这方面研究还很欠缺,希望在今后能有更多的老师把研究的目光投向这一领域,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切实改变学生不善发现问题的局面,使他们的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得到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