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都较弱,因此,小学数学解题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如果一味地严厉批评,只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没有任何帮助,但是如果教师将这些错题搜集起来,并“变废为宝”,积极利用到教学中,就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改变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式.本文就目前小学数学错题资源的有效利用展开分析,旨在探索更好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题资源;有效利用
一、错题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提高解题能力
错题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错误中了解以往的掌握情况,并方便总结自身的问题,对不足的地方进行改进,同时可以促进教师利用其资源库,找到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并制定更适合学生学习的解题方案.这种有针对性地制定解题方案的方式,也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对不足的地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避免一直重复地进行机械化式的学习,从而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发展.[1]
(二)提高学习效率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对学生解题时出现错误不断地进行批评,但是这样更不利于学生改正缺点,反而会使师生关系疏远,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如果只是一味地进行批评,也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思路,对错题不应该敬而远之,而应该收集起来,有效地加以利用,将错题整理成册,让学生翻看时可以从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获得一些启示,然后对自己的学习进行优化和改进,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2]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资源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对基础的概念知识混淆
目前,有些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认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同时,由于一些概念理解起来较难,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又较差,因此造成许多学生对于一些相关的概念理解得不够透彻,找不到解题思路,死记硬背,不能完全理解题目.此外,如果对以往知识的理解不到位,也会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将知识点混淆,找不出解题的关键点.比如,“计数单位”和“数位”是两个比较相近的名称,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就容易将两者混淆.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帮助学生建立理解概念的意识,并将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整理归纳,让学生养成建立错题库的观念,并引导学生积极地对错题进行巩固复习,防止下次发生类似的错误.比如,在学习“圆锥的体积”这一节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理解不同的底面积和不同的高所对应的圆锥的体积不同.但是如果只是单纯地进行表述,那么知识点就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此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并拿来一些中空的圆锥和沙子进行教学演示,向不同的圆锥内倒入等量的沙子.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有的圆锥内的沙子满了,有的圆锥内的沙子只有三分之一……原来等高的圆锥由于底面积不同,所装的沙子也会不同,那么体积就是不同的.由此可以让学生将这一概念理解得更加透彻,在做题的时候就能更好地运用这一概念.[3]
(二)审題不清,计算错误
审题不清也是现在学生经常做错题的一个主要原因.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由于自己的理解能力有限而导致审题不清;另一方面,有的学生做题比较自信但比较“慌张”,在做题的时候对题目理解不清就自信地动笔计算,导致错误的发生.
(三)逻辑混乱,缺乏完善的知识结构
数学讲究的是逻辑推理能力,这种能力往往是建立在构建知识框架的基础上的,需要学生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衔接并牢牢掌握,才能打好使用逻辑思维的基础.比如,在解几何方面的题目时,许多学生缺乏对知识点的串联能力,因此不能有效地运用知识去推理数学题目中的内在关系.还有一部分学生缺乏分辨能力和归纳能力,对知识点的掌握本身就不足,根本就不可能建立起完善的知识结构,他们也容易发生逻辑混乱,导致出现错误.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对题目进行认真的理解,并根据题目的相关提示找出其中存在的联系,理清解题思路,找出其中存在的逻辑关系,才能更好地进行推理和论证,将数学学好.
三、小学数学错题资源有效利用的策略
(一)以错促思,树立正确的“错误观念”
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不仅对生活适用,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同样适用.教师应该积极利用错题库的相关资源,使学生养成一种探索错题的观念,从错题中进行反思,汲取错误的经验,以此来改进自己的学习,重新调整自己的解题思路,树立正确的解题观念.[4]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解题时需要良好的阅读能力,并认真地进行阅读,真正理解问题后才能求出正确的答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并对阅读理解中常见的问题及时地进行讲解,防止学生以后再犯类似的理解性错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一些典型的错误案例讲给学生,让学生加强重视.比如,有一道例题是:与“百”相邻的两个数学单位是( )和( ).很多学生由于阅读能力比较差,再加上马虎,直接给出了“99”和“101”这样的答案,这就是典型的理解错误,学生将数学单位理解成数字了,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十”和“千”.因此,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引导,找一些典型的错题让学生借鉴,这样做可以有效防止学生由于认识和理解上的错误而做错题.此外,教师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在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时加强与同伴的交流,在交流中交换想法,从而逐渐纠正自己的认识偏差.
(三)针对数学方法选择错误进行针对性讲解
许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扎实也不够灵活,在解答一些数学问题的时候比较死板,也不知道灵活地选择解题方法,经常采用一种解题方法和思路,或者选择了错误的解题方法,这就导致这些学生后续的一系列计算都是白费工夫.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问题进行讲解,以帮助学生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比如,下面这道例题:有一片果园,其中有桃树80棵,占树木总量的20%,梨树占树木总量的10%,那么梨树有多少棵?许多学生给出的计算公式是80[]20%-10%,这种计算方法显然是不正确的,教师可以对这种题目进行针对性讲解,引导学生正确解题:先通过比例计算总数,然后用总数计算出梨树的棵数.教师只有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和解题思维,才能帮助学生在日后避免犯此类错误,提高自己的解题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题资源;有效利用
一、错题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提高解题能力
错题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错误中了解以往的掌握情况,并方便总结自身的问题,对不足的地方进行改进,同时可以促进教师利用其资源库,找到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并制定更适合学生学习的解题方案.这种有针对性地制定解题方案的方式,也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对不足的地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避免一直重复地进行机械化式的学习,从而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发展.[1]
(二)提高学习效率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对学生解题时出现错误不断地进行批评,但是这样更不利于学生改正缺点,反而会使师生关系疏远,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如果只是一味地进行批评,也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思路,对错题不应该敬而远之,而应该收集起来,有效地加以利用,将错题整理成册,让学生翻看时可以从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获得一些启示,然后对自己的学习进行优化和改进,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2]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资源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对基础的概念知识混淆
目前,有些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认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同时,由于一些概念理解起来较难,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又较差,因此造成许多学生对于一些相关的概念理解得不够透彻,找不到解题思路,死记硬背,不能完全理解题目.此外,如果对以往知识的理解不到位,也会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将知识点混淆,找不出解题的关键点.比如,“计数单位”和“数位”是两个比较相近的名称,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就容易将两者混淆.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帮助学生建立理解概念的意识,并将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整理归纳,让学生养成建立错题库的观念,并引导学生积极地对错题进行巩固复习,防止下次发生类似的错误.比如,在学习“圆锥的体积”这一节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理解不同的底面积和不同的高所对应的圆锥的体积不同.但是如果只是单纯地进行表述,那么知识点就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此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并拿来一些中空的圆锥和沙子进行教学演示,向不同的圆锥内倒入等量的沙子.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有的圆锥内的沙子满了,有的圆锥内的沙子只有三分之一……原来等高的圆锥由于底面积不同,所装的沙子也会不同,那么体积就是不同的.由此可以让学生将这一概念理解得更加透彻,在做题的时候就能更好地运用这一概念.[3]
(二)审題不清,计算错误
审题不清也是现在学生经常做错题的一个主要原因.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由于自己的理解能力有限而导致审题不清;另一方面,有的学生做题比较自信但比较“慌张”,在做题的时候对题目理解不清就自信地动笔计算,导致错误的发生.
(三)逻辑混乱,缺乏完善的知识结构
数学讲究的是逻辑推理能力,这种能力往往是建立在构建知识框架的基础上的,需要学生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衔接并牢牢掌握,才能打好使用逻辑思维的基础.比如,在解几何方面的题目时,许多学生缺乏对知识点的串联能力,因此不能有效地运用知识去推理数学题目中的内在关系.还有一部分学生缺乏分辨能力和归纳能力,对知识点的掌握本身就不足,根本就不可能建立起完善的知识结构,他们也容易发生逻辑混乱,导致出现错误.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对题目进行认真的理解,并根据题目的相关提示找出其中存在的联系,理清解题思路,找出其中存在的逻辑关系,才能更好地进行推理和论证,将数学学好.
三、小学数学错题资源有效利用的策略
(一)以错促思,树立正确的“错误观念”
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不仅对生活适用,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同样适用.教师应该积极利用错题库的相关资源,使学生养成一种探索错题的观念,从错题中进行反思,汲取错误的经验,以此来改进自己的学习,重新调整自己的解题思路,树立正确的解题观念.[4]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解题时需要良好的阅读能力,并认真地进行阅读,真正理解问题后才能求出正确的答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并对阅读理解中常见的问题及时地进行讲解,防止学生以后再犯类似的理解性错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一些典型的错误案例讲给学生,让学生加强重视.比如,有一道例题是:与“百”相邻的两个数学单位是( )和( ).很多学生由于阅读能力比较差,再加上马虎,直接给出了“99”和“101”这样的答案,这就是典型的理解错误,学生将数学单位理解成数字了,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十”和“千”.因此,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引导,找一些典型的错题让学生借鉴,这样做可以有效防止学生由于认识和理解上的错误而做错题.此外,教师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在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时加强与同伴的交流,在交流中交换想法,从而逐渐纠正自己的认识偏差.
(三)针对数学方法选择错误进行针对性讲解
许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扎实也不够灵活,在解答一些数学问题的时候比较死板,也不知道灵活地选择解题方法,经常采用一种解题方法和思路,或者选择了错误的解题方法,这就导致这些学生后续的一系列计算都是白费工夫.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问题进行讲解,以帮助学生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比如,下面这道例题:有一片果园,其中有桃树80棵,占树木总量的20%,梨树占树木总量的10%,那么梨树有多少棵?许多学生给出的计算公式是80[]20%-10%,这种计算方法显然是不正确的,教师可以对这种题目进行针对性讲解,引导学生正确解题:先通过比例计算总数,然后用总数计算出梨树的棵数.教师只有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和解题思维,才能帮助学生在日后避免犯此类错误,提高自己的解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