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媒体 引导参与 培养创新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ga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研究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将学具和多种媒体有效整合,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指导学生参与方法、关注学生参与效果,达到营造课堂创新氛围、强化学生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学生创新能力之目的,进而对提高学生创新素质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 键 词】 整合;多媒体;学具;参与;创新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新课程标准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创新素质是创新型人才的主要特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只有通过训练和实践才能真正获得,“在做中学”是唯一有效的途径。学具的灵活、直观、可操作等特性为学生做中学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实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多媒体课件的相机应用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起到了画龙点睛之功效。
  《有余数的除法》是学生在学习了整除和包含除的基础上的一个质的飞跃,能否使学生理解余数小于除数这一规律,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此整合多种媒体参与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从而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一、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兴趣,营造课堂创新氛围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源动力,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借助学具的游戏性特点,巧妙安排学具操作,使学生在参与中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和提高。上课伊始大屏幕展示图片:兔宝宝把16根萝卜分给四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根?请同学们列式并计算(指名写到黑板上)。然后复习整除竖式各部分的含义以及包含除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强化最后的“0”表示除尽,为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做好铺垫。继续出示课件:兔宝宝要把16根萝卜按照每份不同的数量进行分配,会有多少种分法呢?让我们一起来帮帮兔宝宝吧!本节课以分萝卜的情境为主线,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操作、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创新氛围。
  二、利用学具的灵活性,为学生提供参与条件,强化学生创新意识
  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结果,教师的“教”要落实在学生的“学”上,教学所要追求的教学目标和结果应通过学生的学习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应时时刻刻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供参与的条件与契机,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参与学习和操作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培养和强化。如本节课新内容的出示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亲自分一分的过程中掌握和理解。首先学生操作之前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提示:1. 每份数要小于10;2. 每分完一种就把结果填到发给你的表格里;3. 认真观察你填写的表格,你有什么发现?4. 和同学交流讨论:从你填写的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或规律。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自主操作、填表、交流,然后汇报、展示不同分法和结果。教师则根据学生汇报,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的结论统计到表格一(按每份数从小到大排列)中。本环节的教学让学生充分参与、自主探究,使其创新意识得以强化。
  三、多媒体和学具互补,丰富学生参与形式,训练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在创新思维中,创造主体发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是打开解题关键的基本阶段,往往是靠无意识的直觉实现的,所运用的主要是直觉想象思维,思维结果以“顿悟”或“豁朗”的形式出现。因此在教学中,借助学具的灵活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丰富学生的参与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丰富感知,其创新思维在感知中顿悟、在感知中提高、在感知中升华。
  本节课在学生操作探究的基础上,通过汇报梳理获得了表一。但是学生很难从表一中看出数学规律。这时教师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把表一变换成表二,并闪烁每份数和余数的数字引导学生观察,现在你有什么发现?通过多媒体的提示,学生很快得出“剩余数小于每份数”的结论。教师继续追问:剩余数为什么小于每份数?此时学生再次操作尝试解决疑点,从而深刻理解余数小于每份数的来龙去脉:当余数大于每份数时可以继续往下分直到不能分为止。其实,表格的设计既渗透了知识的迁移,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维。有效地碰撞出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此时多媒体的动画功能,理顺了学生的思维。同时课件进一步演示平均分的过程,巩固了操作过程,也兼顾了部分思维较为缓慢的学生,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思维训练和发展。
  四、多媒体的动画优势,指导学生参与方法,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操作是智力的起源、思维的起点。加强学具操作,促进学生参与知识探索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但是,学生的参与活动需要有科学的参与方法来引导,唯有如此,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和提高。而对于数学学习的创新能力则是对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内化和抽象,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小学生处于由直观到抽象的过渡阶段,科学合理的参与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获得“余数一定小于每份数”的结论以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请你把表格中的每组数据用除法算式表达出来。此时学生会把总数、每份数、份数、余数和数学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一一对应起来。然后教师再通过多媒体的动画功能,把学生刚才列算式过程中的数字由图表漂移到算式当中,进一步实现和强化学生由直观到抽象的转化:将操作过程、数据统计、图表整理有机联系,最后转化为数学表达式,从而形成数学概念。并深刻理解“在有余数的除法计算中,余数一定小于除数”这一结论,实则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五、多媒体的再现停留,关注学生的参与效果,培养学生创新人格
  学具的可操作性为学生参与学习、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提供了可能。但是,在现实课堂教学中不乏有许多类似现象:看似学生都在那里操作兴趣浓厚、讨论激烈,但当教师提问本节课的关键问题时,多数学生却难于回答。原因何在?是学生参与效果太差:操作、讨论抓不住问题的实质,看似热烈,实则毫无目的。所以课堂教学中,在丰富学生参与形式、注重学生参与方法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参与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始终关注学生的参与效果:教师利用多媒体的停留、再现功能,展示各种分法、屏幕提示操作要求引导学生参与目的、讨论抓住问题本质。当然,教师还要有灵活的课堂驾驭能力,适时激励学生遇事多动脑筋,变换角度思考,勇于突破思维定式,善于迎难而上等,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完善学生的创新素质。
  总之,本节课有效整合了多媒体和学具的各自优势,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学具为学生参与提供可能,而多媒体则是对学具操作的补充和完善。学生的操作过程在多媒体的指导下,参与有的放矢、针对性强。而图表的分析过程中课件的再现闪烁、重排功能,使得学生的观察更直观、重点更突出,学生更容易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秘密,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素质。
  【参考文献】
  [1] 王启东. 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 数学通报,2001(1).
  [2] 何涛,刘晓红. 数学创新教育[M].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0.
  [3] 刘丽华. 在开放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 教育评论,2007(4).
其他文献
万物生长、蓬勃怒放的五月里,《幼儿画报》为读者们带来了一个犹如世外桃源般的乡野田间的绘本故事——《三颗豆粒一块田》。本期绘本,水彩写实的风格勾勒出一幅幅明媚又具有真实感的画面,色彩的搭配、背景结构的设计及人物角色的塑造极具温和感,让读者能够始终感受到一种由画面带来的舒适度。整个故事的铺设也清新有趣,伴着春天和夏天的气息,使人能感受到生命力量。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大概三四岁的小男孩,讲述的是小男孩和
1.246亿部  2019年小米智能手机销量  3月31日,小米发布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小米第四季度营收为56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经调整净利润2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5%。2019年全年,小米总收入为2 0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7%;经调整净利润为1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8%。2019年全年,小米智能手机部分的收入为1 221亿元人民币,
猜猜看!  这世上有哪个人,你怎么凶他,他都爱你?  你的下属?  不可能,背地里他也许把你骂了无数次。  老公?  这个概率很小,前提是他真的爱你,能让着你。  这个人到底会是谁?  这是前几天在群内看到一个妈妈提的问题,说是脑筋急转弯,考考大家。当她把答案说出来的时候,很多人沉默了,还有的人默默地擦眼泪去了。  答案是:我们的孩子,你怎么凶他,他都爱你。  她说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对孩子发脾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聂夷中(837—约884),字坦之,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晚唐诗人。出生贫苦,唐懿宗咸通十二年进士。曾做过华阴县尉。由于他在仕途上很不得意,生活比较清苦,因此对官场腐朽和农民的疾苦有一定认识。  晚唐时期,随着农民起义的不断爆发,当时的士人逐渐察觉到社会问题的严重性,传统的社会责任感
日前,省教育厅出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指导意见》,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出指导性规定:各地各校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时安排,保证每2周至少1课时。心理健康教育犹如一份“心灵鸡汤”,滋润孩子的心灵,大有裨益。  随着市场经济浪潮冲击,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价值观念日益多元,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正向中小学生侵袭。北京师范大学 “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组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北京、河南、重庆
【摘 要】 音乐课枯燥乏味的形式、单调简单的方法让学生对音乐课产生了厌恶的心理,规规矩矩听讲的人可能也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因此要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要以审美为核心,夯实课堂教学内容;重视歌曲主体,视听、体验多元结合,拓宽知识面。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得到美的享受,感受到音符的魅力,体验到积极向上的情操。  【关 键 词】 音乐;歌曲教学;创新;新课标  一台录
【摘 要】 感人心者莫乎情,思想品德课要摒弃空洞说教,注重情感教学,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促进学生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中学习、掌握、深化道德认识,明辨是非,感知善恶,从而加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有效加强品德课中情感教育的实效性。  【关 键 词】 思想品德;情感教育;情境教学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
近日,浙江6岁女孩遭父亲罚原地跑6小时后殒命的新闻让很多人震惊。人们在对这种“狼爸”式教育谴责的同时,也很想知道,大运动量对孩子究竟意味着什么?长时间的运动对孩子的身体有多大危害?  首都体育学院书记李鸿江教授表示,“6岁以下幼儿过度训练是一件特别危险的事情,因为这时候的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身体内的器官、组织尤其是心血管系统都还未发育成熟,不适宜长时间、大运动量的运动,加上小孩根本没有受过训练
前不久,一则宝妈训练三个月大的女婴独立趴睡,失手导致孩子被闷死的新闻引发人们热议。与此同时,幼儿园全托、小学寄宿、低龄留学等词屡见不鲜。在这些一心渴望孩子成龙成凤的“狼爸虎妈”看来,小孩的成长要敢为人先,才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可是,不少父母在育儿路上,打着“独立自主”的旗帜揠苗助长,对孩子实行“催谷式”教育,却不知早已陷入“伪独立”的教育误区。   牺牲亲子关系后,孩子的独立还有意义吗?   那天吃
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强调“提高教师育人能力和师德素养”。此前,教育部发布幼儿园、小学及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广泛征求意见。教师“国标”分别对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提出60余条具体要求,“学生为本,师德为先”“禁止讽刺、歧视、体罚学生”等要求写入教师“国标”。  一系列文件、措施成为我国提高教师职业“门槛”,改革教师资格制度的强烈信号。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