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研究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将学具和多种媒体有效整合,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指导学生参与方法、关注学生参与效果,达到营造课堂创新氛围、强化学生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学生创新能力之目的,进而对提高学生创新素质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 键 词】 整合;多媒体;学具;参与;创新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新课程标准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创新素质是创新型人才的主要特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只有通过训练和实践才能真正获得,“在做中学”是唯一有效的途径。学具的灵活、直观、可操作等特性为学生做中学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实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多媒体课件的相机应用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起到了画龙点睛之功效。
《有余数的除法》是学生在学习了整除和包含除的基础上的一个质的飞跃,能否使学生理解余数小于除数这一规律,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此整合多种媒体参与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从而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一、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兴趣,营造课堂创新氛围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源动力,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借助学具的游戏性特点,巧妙安排学具操作,使学生在参与中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和提高。上课伊始大屏幕展示图片:兔宝宝把16根萝卜分给四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根?请同学们列式并计算(指名写到黑板上)。然后复习整除竖式各部分的含义以及包含除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强化最后的“0”表示除尽,为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做好铺垫。继续出示课件:兔宝宝要把16根萝卜按照每份不同的数量进行分配,会有多少种分法呢?让我们一起来帮帮兔宝宝吧!本节课以分萝卜的情境为主线,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操作、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创新氛围。
二、利用学具的灵活性,为学生提供参与条件,强化学生创新意识
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结果,教师的“教”要落实在学生的“学”上,教学所要追求的教学目标和结果应通过学生的学习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应时时刻刻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供参与的条件与契机,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参与学习和操作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培养和强化。如本节课新内容的出示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亲自分一分的过程中掌握和理解。首先学生操作之前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提示:1. 每份数要小于10;2. 每分完一种就把结果填到发给你的表格里;3. 认真观察你填写的表格,你有什么发现?4. 和同学交流讨论:从你填写的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或规律。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自主操作、填表、交流,然后汇报、展示不同分法和结果。教师则根据学生汇报,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的结论统计到表格一(按每份数从小到大排列)中。本环节的教学让学生充分参与、自主探究,使其创新意识得以强化。
三、多媒体和学具互补,丰富学生参与形式,训练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在创新思维中,创造主体发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是打开解题关键的基本阶段,往往是靠无意识的直觉实现的,所运用的主要是直觉想象思维,思维结果以“顿悟”或“豁朗”的形式出现。因此在教学中,借助学具的灵活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丰富学生的参与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丰富感知,其创新思维在感知中顿悟、在感知中提高、在感知中升华。
本节课在学生操作探究的基础上,通过汇报梳理获得了表一。但是学生很难从表一中看出数学规律。这时教师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把表一变换成表二,并闪烁每份数和余数的数字引导学生观察,现在你有什么发现?通过多媒体的提示,学生很快得出“剩余数小于每份数”的结论。教师继续追问:剩余数为什么小于每份数?此时学生再次操作尝试解决疑点,从而深刻理解余数小于每份数的来龙去脉:当余数大于每份数时可以继续往下分直到不能分为止。其实,表格的设计既渗透了知识的迁移,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维。有效地碰撞出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此时多媒体的动画功能,理顺了学生的思维。同时课件进一步演示平均分的过程,巩固了操作过程,也兼顾了部分思维较为缓慢的学生,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思维训练和发展。
四、多媒体的动画优势,指导学生参与方法,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操作是智力的起源、思维的起点。加强学具操作,促进学生参与知识探索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但是,学生的参与活动需要有科学的参与方法来引导,唯有如此,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和提高。而对于数学学习的创新能力则是对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内化和抽象,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小学生处于由直观到抽象的过渡阶段,科学合理的参与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获得“余数一定小于每份数”的结论以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请你把表格中的每组数据用除法算式表达出来。此时学生会把总数、每份数、份数、余数和数学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一一对应起来。然后教师再通过多媒体的动画功能,把学生刚才列算式过程中的数字由图表漂移到算式当中,进一步实现和强化学生由直观到抽象的转化:将操作过程、数据统计、图表整理有机联系,最后转化为数学表达式,从而形成数学概念。并深刻理解“在有余数的除法计算中,余数一定小于除数”这一结论,实则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五、多媒体的再现停留,关注学生的参与效果,培养学生创新人格
学具的可操作性为学生参与学习、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提供了可能。但是,在现实课堂教学中不乏有许多类似现象:看似学生都在那里操作兴趣浓厚、讨论激烈,但当教师提问本节课的关键问题时,多数学生却难于回答。原因何在?是学生参与效果太差:操作、讨论抓不住问题的实质,看似热烈,实则毫无目的。所以课堂教学中,在丰富学生参与形式、注重学生参与方法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参与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始终关注学生的参与效果:教师利用多媒体的停留、再现功能,展示各种分法、屏幕提示操作要求引导学生参与目的、讨论抓住问题本质。当然,教师还要有灵活的课堂驾驭能力,适时激励学生遇事多动脑筋,变换角度思考,勇于突破思维定式,善于迎难而上等,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完善学生的创新素质。
总之,本节课有效整合了多媒体和学具的各自优势,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学具为学生参与提供可能,而多媒体则是对学具操作的补充和完善。学生的操作过程在多媒体的指导下,参与有的放矢、针对性强。而图表的分析过程中课件的再现闪烁、重排功能,使得学生的观察更直观、重点更突出,学生更容易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秘密,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素质。
【参考文献】
[1] 王启东. 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 数学通报,2001(1).
[2] 何涛,刘晓红. 数学创新教育[M].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0.
[3] 刘丽华. 在开放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 教育评论,2007(4).
【关 键 词】 整合;多媒体;学具;参与;创新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新课程标准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创新素质是创新型人才的主要特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只有通过训练和实践才能真正获得,“在做中学”是唯一有效的途径。学具的灵活、直观、可操作等特性为学生做中学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实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多媒体课件的相机应用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起到了画龙点睛之功效。
《有余数的除法》是学生在学习了整除和包含除的基础上的一个质的飞跃,能否使学生理解余数小于除数这一规律,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此整合多种媒体参与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从而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一、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兴趣,营造课堂创新氛围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源动力,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借助学具的游戏性特点,巧妙安排学具操作,使学生在参与中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和提高。上课伊始大屏幕展示图片:兔宝宝把16根萝卜分给四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根?请同学们列式并计算(指名写到黑板上)。然后复习整除竖式各部分的含义以及包含除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强化最后的“0”表示除尽,为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做好铺垫。继续出示课件:兔宝宝要把16根萝卜按照每份不同的数量进行分配,会有多少种分法呢?让我们一起来帮帮兔宝宝吧!本节课以分萝卜的情境为主线,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操作、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创新氛围。
二、利用学具的灵活性,为学生提供参与条件,强化学生创新意识
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结果,教师的“教”要落实在学生的“学”上,教学所要追求的教学目标和结果应通过学生的学习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应时时刻刻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供参与的条件与契机,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参与学习和操作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培养和强化。如本节课新内容的出示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亲自分一分的过程中掌握和理解。首先学生操作之前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提示:1. 每份数要小于10;2. 每分完一种就把结果填到发给你的表格里;3. 认真观察你填写的表格,你有什么发现?4. 和同学交流讨论:从你填写的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或规律。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自主操作、填表、交流,然后汇报、展示不同分法和结果。教师则根据学生汇报,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的结论统计到表格一(按每份数从小到大排列)中。本环节的教学让学生充分参与、自主探究,使其创新意识得以强化。
三、多媒体和学具互补,丰富学生参与形式,训练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在创新思维中,创造主体发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是打开解题关键的基本阶段,往往是靠无意识的直觉实现的,所运用的主要是直觉想象思维,思维结果以“顿悟”或“豁朗”的形式出现。因此在教学中,借助学具的灵活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丰富学生的参与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丰富感知,其创新思维在感知中顿悟、在感知中提高、在感知中升华。
本节课在学生操作探究的基础上,通过汇报梳理获得了表一。但是学生很难从表一中看出数学规律。这时教师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把表一变换成表二,并闪烁每份数和余数的数字引导学生观察,现在你有什么发现?通过多媒体的提示,学生很快得出“剩余数小于每份数”的结论。教师继续追问:剩余数为什么小于每份数?此时学生再次操作尝试解决疑点,从而深刻理解余数小于每份数的来龙去脉:当余数大于每份数时可以继续往下分直到不能分为止。其实,表格的设计既渗透了知识的迁移,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维。有效地碰撞出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此时多媒体的动画功能,理顺了学生的思维。同时课件进一步演示平均分的过程,巩固了操作过程,也兼顾了部分思维较为缓慢的学生,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思维训练和发展。
四、多媒体的动画优势,指导学生参与方法,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操作是智力的起源、思维的起点。加强学具操作,促进学生参与知识探索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但是,学生的参与活动需要有科学的参与方法来引导,唯有如此,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和提高。而对于数学学习的创新能力则是对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内化和抽象,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小学生处于由直观到抽象的过渡阶段,科学合理的参与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获得“余数一定小于每份数”的结论以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请你把表格中的每组数据用除法算式表达出来。此时学生会把总数、每份数、份数、余数和数学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一一对应起来。然后教师再通过多媒体的动画功能,把学生刚才列算式过程中的数字由图表漂移到算式当中,进一步实现和强化学生由直观到抽象的转化:将操作过程、数据统计、图表整理有机联系,最后转化为数学表达式,从而形成数学概念。并深刻理解“在有余数的除法计算中,余数一定小于除数”这一结论,实则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五、多媒体的再现停留,关注学生的参与效果,培养学生创新人格
学具的可操作性为学生参与学习、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提供了可能。但是,在现实课堂教学中不乏有许多类似现象:看似学生都在那里操作兴趣浓厚、讨论激烈,但当教师提问本节课的关键问题时,多数学生却难于回答。原因何在?是学生参与效果太差:操作、讨论抓不住问题的实质,看似热烈,实则毫无目的。所以课堂教学中,在丰富学生参与形式、注重学生参与方法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参与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始终关注学生的参与效果:教师利用多媒体的停留、再现功能,展示各种分法、屏幕提示操作要求引导学生参与目的、讨论抓住问题本质。当然,教师还要有灵活的课堂驾驭能力,适时激励学生遇事多动脑筋,变换角度思考,勇于突破思维定式,善于迎难而上等,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完善学生的创新素质。
总之,本节课有效整合了多媒体和学具的各自优势,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学具为学生参与提供可能,而多媒体则是对学具操作的补充和完善。学生的操作过程在多媒体的指导下,参与有的放矢、针对性强。而图表的分析过程中课件的再现闪烁、重排功能,使得学生的观察更直观、重点更突出,学生更容易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秘密,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素质。
【参考文献】
[1] 王启东. 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 数学通报,2001(1).
[2] 何涛,刘晓红. 数学创新教育[M].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0.
[3] 刘丽华. 在开放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 教育评论,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