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雨季节,又一次大雨后,幼儿园里的一棵柳树倒了下来。树干在离地面约30厘米处折断,树冠静静地躺在地上。
幼儿园里有20来棵柳树,这棵倒了的柳树与众不同。倒了的柳树可以引发孩子的哪些学习?小、中、大班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看到后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一)小班幼儿观察实录
幼儿:树倒啦,树倒啦。
幼儿:老师,树为什么会倒掉?
幼儿:生病了,它老了,死掉了就倒掉了……
幼儿:这么多的蚂蚁在树里面,太可怕了。
幼儿:都是光头强干的好事。
幼儿:蜗牛没穿衣服,身上白白的。
旁边的幼儿也来到树洞旁看蜗牛。一幼儿摘下一根“柳条”给蜗牛吃,其他幼儿看见了,有的去摘草有的去摘花,放在树干的洞洞里给蜗牛吃。
(二)中班幼儿观察实录
幼儿:老师,有棵树倒了。
幼儿:这是柳树。
幼儿:它怎么倒了啊?
幼儿:这里有个洞。
幼儿:好多的树枝啊。
幼儿:这里有很多的蚂蚁……
幼儿:它倒下的地方有个洞。我看到了好多蚂蚁,还有这个圆圆的虫子。
幼儿:柳树是被虫子咬断的。
幼儿:它可能是被风刮倒的。
幼儿:那怎么还会倒呢?
幼儿:老师,我们可以救活它吗?
幼儿:对啊,我们可以把它扶起来。
幼儿:我们需要用到挖掘机。
老师:那你觉得它死了吗?
幼儿:没有,它的叶子有点黄。
幼儿:这棵树生病了,我们请个医生。
(三)大班幼儿观察实录
幼儿:快看,有颗柳树倒了!
幼儿:前几天狂风暴雨,把柳树刮倒了。
幼儿:柳树姑娘倒了,都不漂亮了。
幼儿:你看柳树姑娘倒掉的地方有个大洞。
幼儿走近一看惊呼:这个洞里都是蚂蚁,这里成了蚂蚁的家了。
幼儿:柳树姑娘肯定是被蚂蚁咬断的。
幼儿:胡说,蚂蚁那么小,怎么可能咬断柳树。
幼儿:蚂蚁是不折不扣的大力士,肯定是它咬断的。
老师:你怎么知道蚂蚁是不折不扣的大力士啊?
幼儿:我在我家门口经常看到它们搬家,搬的都是比身体大好几倍的东西,它们肯定是大力士。
利用自然发生的事件和幼儿感兴趣的知识去建构课程是适宜的、充满活力的。
(一)小班幼儿的学习和探究
1.变化的柳叶。孩子们将摘下的柳叶、柳枝带回教室,放在了美工区的材料筐里。第二天区域活动时,孩子们发现柳叶有变化了,老师把柳叶投放到科学区。在几天时间里,孩子多次进行观察、交流,发现柳叶从蔫到卷到干到脆,手一碰就变成了碎片;颜色从绿变黄,越来越深。
因为柳叶变化的时间比较短,孩子们在短时间内通过眼睛、嘴巴、手、脑等多感官参与,完整地看到了一片柳叶从新鲜到枯萎的全过程。
2.洞洞里有什么。柳树折断处的洞洞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话题。洞洞里有什么?除了蜗牛、蚂蚁,还有其他东西吗?孩子们很想再去一看究竟。寻找洞洞里的秘密,要带什么工具?孩子围绕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最后决定带放大镜、电筒、塑料盒、饼干、树叶。一天后,孩子们带着收集好的材料对洞洞进行了探秘,洞很大、很深,打了电筒也不能看清楚洞里的情况。
有计划借助辅助工具进行的探索活动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走路很快”的蚂蚁不断引发孩子的阵阵尖叫。
3.柳树还活着。端午节返园后(距离第一次观察大约十天后),孩子们又去看了倒下的柳树。他们惊奇地发现柳树上长出了许多新的、小小的叶子。原来柳树还活着!
带去教室的柳叶早就枯萎了,可倒下的柳树却长出了很多新叶子。简单的对比让孩子得出“柳树虽然倒了,但它还活着”的结论。
(二)中班孩子的探究和学习
1.问题树。第一次观察过柳树后,孩子们对这棵柳树有许多的问题:柳树为什么会倒?它什么时候倒的?它死了吗?它叶子上的小虫虫是什么?我们可以把它扶起来吗?那里为什么有个洞?谁弄的?里面有什么?每棵柳树里面都有洞吗?我们把孩子的问题绘制成了一张关于柳树的问题树挂在科学区里,鼓励孩子找到答案后在相應的地方记下来。
2.记录本。孩子们分成了洞洞组、虫虫组、救援组三个组,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小组参加探究。我们在家长群中招募辅导员,陪伴、引导、支持孩子的探究活动,每一次探究后,孩子记录探究的方法、过程或结果。
每一次的实际操作、亲身感知,让孩子在看一看、说一说、试一试、想一想、比一比、做一做等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关心的问题的答案。
3.试验箱。虫虫组买来了蚂蚁工坊,科学区里,孩子通过透明的玻璃观看蚂蚁挖掘巢穴的过程,明白了洞洞的由来。有趣的小实验,以直观的形式让孩子看见、看懂柳树倒下的原因。
救援组用杯子、水、布条(两根布条材质相同,长度和宽度相同,一条无缝,一条底部有个凹口),观察布条的吸水性,了解柳树活着的原因。
4.扶柳树。柳树还活着,那它还能站起来吗?用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柳树站起来?孩子们围绕这个问题开展了讨论,形成了扶柳树站起来的思维导图。孩子们认为可以通过“许多人帮忙扶”“用大的木棍撑住”“用吊车拉起来”等方法试一试。孩子们做好了扶柳树的准备,找来了保安师傅、保育员阿姨,在校园里找到了竹子、木棍、铁棍、绳子等,从各个方向进行了扶柳树的尝试,结果柳树纹丝不动。通过观察地形,孩子们知道了吊车车身长,没有办法进到校园的柳树林。 孩子们通过图示展现了自己的思维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实际操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虽然没有成功,但解决问题的思路是正确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5.插柳枝。扶柳树失败后,柳树成了孩子们重点关心、谈论的对象,家长也参与到课程中来了,有个小朋友的爸爸给大家提了一个好建议:剪下柳条,插到泥土里,不用多久就会柳树成荫。真的吗?孩子们兴奋极了,带着剪刀做了插柳的小实验,柳树成活与否成为孩子新的观察兴趣点,新的期盼在孩子们心中慢慢升起。
柳树有旺盛的生命力,孩子们还是第一次知道柳条有插土就活的神奇本领,对自然多了许多好奇。
(三)大班幼儿的探索与学习
1.天气与柳树。孩子们在班级的日历上对前一周的天气做了调查与统计,发现柳树倒的前一周均为阴雨天气。柳树倒了,与天气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孩子对天气数据进行分析、推测、综合,体现了大班孩子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即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2.蚁穴与柳树。树干里的蚁穴真的是柳树倒下的重要原因吗?孩子们做了一系列的小实验:一是对比折麦秆和柳枝,二是尝试咬空心爆米条和实心的甘蔗,三是模拟风吹空心的圆柱纸筒和实心的圆柱纸筒。这些实验让孩子明白柳树空了心是倒下的主要原因,大风大雨是柳树倒下的外部原因。
这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孩子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
3.柳树与文化。(1)阅读绘本。老师在阅读区给孩子们投放了绘本《小柳树和小枣树》《风中的柳树》。通过阅读,孩子们对柳树有了更多的了解,对柳树的认识不再停留在直观层面,打开了另一扇认识柳树的窗。(2)欣赏名画。老师在美工区展示了名画《柳树与小溪》(里特)、《柳树在春天》(莫奈)、《剪过枝的柳树》(梵高)、《捉柳花图》(仇英)、《柳塘雙牛》(吴冠中)等,让孩子感知、欣赏艺术作品中柳树的精美绝伦。(3)诵读古诗。此时正值大班毕业季,也是折柳幼儿园“柳文化”在大班孩子心中生长的最佳时机。大班的孩子们诵读了《咏柳》(贺知章)、《赋得长亭柳》(戴叔伦)、《咏柳》(韩偓)、《送别》(王之涣)、《村居》(高鼎)等古诗,柳树的美、依依惜别的毕业情深深印入孩子们的心田。
3.保护柳树。(1)寻找蚁穴。幼儿园其他20来棵柳树树干里有蚁穴吗?孩子们仔细查找,发现另外4棵柳树的树干底部已经有了蚂蚁挖的洞。(2)拯救柳树。孩子们已经知道了蚁洞的危害,有什么办法可以拯救这些有蚁洞还没有倒的柳树呢?孩子们通过讨论、请教老师和家长、跟父母一起查阅资料,知道了可以采用立三脚架或井字架固定的方法防止柳树倒下。于是,孩子、家长、老师、保安等都参与到了拯救柳树的活动中。(3)治蚁良方。固定是外在的方法,重要的还是要治蚁。通过向家长、书本、网络求教,孩子们了解了多种的治蚁方法。经大家投票,决定选取用烟丝水冲、用大蒜水熏、喷洒白醋等方法。接着,孩子们自主选组治蚁。
一棵倒下的柳树,给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带来了不同的学习。倒下的是柳树,“不倒”的是教育资源。
幼儿园里有20来棵柳树,这棵倒了的柳树与众不同。倒了的柳树可以引发孩子的哪些学习?小、中、大班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看到后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一、发现与观察
(一)小班幼儿观察实录
幼儿:树倒啦,树倒啦。
幼儿:老师,树为什么会倒掉?
幼儿:生病了,它老了,死掉了就倒掉了……
幼儿:这么多的蚂蚁在树里面,太可怕了。
幼儿:都是光头强干的好事。
幼儿:蜗牛没穿衣服,身上白白的。
旁边的幼儿也来到树洞旁看蜗牛。一幼儿摘下一根“柳条”给蜗牛吃,其他幼儿看见了,有的去摘草有的去摘花,放在树干的洞洞里给蜗牛吃。
(二)中班幼儿观察实录
幼儿:老师,有棵树倒了。
幼儿:这是柳树。
幼儿:它怎么倒了啊?
幼儿:这里有个洞。
幼儿:好多的树枝啊。
幼儿:这里有很多的蚂蚁……
幼儿:它倒下的地方有个洞。我看到了好多蚂蚁,还有这个圆圆的虫子。
幼儿:柳树是被虫子咬断的。
幼儿:它可能是被风刮倒的。
幼儿:那怎么还会倒呢?
幼儿:老师,我们可以救活它吗?
幼儿:对啊,我们可以把它扶起来。
幼儿:我们需要用到挖掘机。
老师:那你觉得它死了吗?
幼儿:没有,它的叶子有点黄。
幼儿:这棵树生病了,我们请个医生。
(三)大班幼儿观察实录
幼儿:快看,有颗柳树倒了!
幼儿:前几天狂风暴雨,把柳树刮倒了。
幼儿:柳树姑娘倒了,都不漂亮了。
幼儿:你看柳树姑娘倒掉的地方有个大洞。
幼儿走近一看惊呼:这个洞里都是蚂蚁,这里成了蚂蚁的家了。
幼儿:柳树姑娘肯定是被蚂蚁咬断的。
幼儿:胡说,蚂蚁那么小,怎么可能咬断柳树。
幼儿:蚂蚁是不折不扣的大力士,肯定是它咬断的。
老师:你怎么知道蚂蚁是不折不扣的大力士啊?
幼儿:我在我家门口经常看到它们搬家,搬的都是比身体大好几倍的东西,它们肯定是大力士。
二、探究与学习
利用自然发生的事件和幼儿感兴趣的知识去建构课程是适宜的、充满活力的。
(一)小班幼儿的学习和探究
1.变化的柳叶。孩子们将摘下的柳叶、柳枝带回教室,放在了美工区的材料筐里。第二天区域活动时,孩子们发现柳叶有变化了,老师把柳叶投放到科学区。在几天时间里,孩子多次进行观察、交流,发现柳叶从蔫到卷到干到脆,手一碰就变成了碎片;颜色从绿变黄,越来越深。
因为柳叶变化的时间比较短,孩子们在短时间内通过眼睛、嘴巴、手、脑等多感官参与,完整地看到了一片柳叶从新鲜到枯萎的全过程。
2.洞洞里有什么。柳树折断处的洞洞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话题。洞洞里有什么?除了蜗牛、蚂蚁,还有其他东西吗?孩子们很想再去一看究竟。寻找洞洞里的秘密,要带什么工具?孩子围绕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最后决定带放大镜、电筒、塑料盒、饼干、树叶。一天后,孩子们带着收集好的材料对洞洞进行了探秘,洞很大、很深,打了电筒也不能看清楚洞里的情况。
有计划借助辅助工具进行的探索活动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走路很快”的蚂蚁不断引发孩子的阵阵尖叫。
3.柳树还活着。端午节返园后(距离第一次观察大约十天后),孩子们又去看了倒下的柳树。他们惊奇地发现柳树上长出了许多新的、小小的叶子。原来柳树还活着!
带去教室的柳叶早就枯萎了,可倒下的柳树却长出了很多新叶子。简单的对比让孩子得出“柳树虽然倒了,但它还活着”的结论。
(二)中班孩子的探究和学习
1.问题树。第一次观察过柳树后,孩子们对这棵柳树有许多的问题:柳树为什么会倒?它什么时候倒的?它死了吗?它叶子上的小虫虫是什么?我们可以把它扶起来吗?那里为什么有个洞?谁弄的?里面有什么?每棵柳树里面都有洞吗?我们把孩子的问题绘制成了一张关于柳树的问题树挂在科学区里,鼓励孩子找到答案后在相應的地方记下来。
2.记录本。孩子们分成了洞洞组、虫虫组、救援组三个组,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小组参加探究。我们在家长群中招募辅导员,陪伴、引导、支持孩子的探究活动,每一次探究后,孩子记录探究的方法、过程或结果。
每一次的实际操作、亲身感知,让孩子在看一看、说一说、试一试、想一想、比一比、做一做等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关心的问题的答案。
3.试验箱。虫虫组买来了蚂蚁工坊,科学区里,孩子通过透明的玻璃观看蚂蚁挖掘巢穴的过程,明白了洞洞的由来。有趣的小实验,以直观的形式让孩子看见、看懂柳树倒下的原因。
救援组用杯子、水、布条(两根布条材质相同,长度和宽度相同,一条无缝,一条底部有个凹口),观察布条的吸水性,了解柳树活着的原因。
4.扶柳树。柳树还活着,那它还能站起来吗?用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柳树站起来?孩子们围绕这个问题开展了讨论,形成了扶柳树站起来的思维导图。孩子们认为可以通过“许多人帮忙扶”“用大的木棍撑住”“用吊车拉起来”等方法试一试。孩子们做好了扶柳树的准备,找来了保安师傅、保育员阿姨,在校园里找到了竹子、木棍、铁棍、绳子等,从各个方向进行了扶柳树的尝试,结果柳树纹丝不动。通过观察地形,孩子们知道了吊车车身长,没有办法进到校园的柳树林。 孩子们通过图示展现了自己的思维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实际操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虽然没有成功,但解决问题的思路是正确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5.插柳枝。扶柳树失败后,柳树成了孩子们重点关心、谈论的对象,家长也参与到课程中来了,有个小朋友的爸爸给大家提了一个好建议:剪下柳条,插到泥土里,不用多久就会柳树成荫。真的吗?孩子们兴奋极了,带着剪刀做了插柳的小实验,柳树成活与否成为孩子新的观察兴趣点,新的期盼在孩子们心中慢慢升起。
柳树有旺盛的生命力,孩子们还是第一次知道柳条有插土就活的神奇本领,对自然多了许多好奇。
(三)大班幼儿的探索与学习
1.天气与柳树。孩子们在班级的日历上对前一周的天气做了调查与统计,发现柳树倒的前一周均为阴雨天气。柳树倒了,与天气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孩子对天气数据进行分析、推测、综合,体现了大班孩子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即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2.蚁穴与柳树。树干里的蚁穴真的是柳树倒下的重要原因吗?孩子们做了一系列的小实验:一是对比折麦秆和柳枝,二是尝试咬空心爆米条和实心的甘蔗,三是模拟风吹空心的圆柱纸筒和实心的圆柱纸筒。这些实验让孩子明白柳树空了心是倒下的主要原因,大风大雨是柳树倒下的外部原因。
这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孩子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
3.柳树与文化。(1)阅读绘本。老师在阅读区给孩子们投放了绘本《小柳树和小枣树》《风中的柳树》。通过阅读,孩子们对柳树有了更多的了解,对柳树的认识不再停留在直观层面,打开了另一扇认识柳树的窗。(2)欣赏名画。老师在美工区展示了名画《柳树与小溪》(里特)、《柳树在春天》(莫奈)、《剪过枝的柳树》(梵高)、《捉柳花图》(仇英)、《柳塘雙牛》(吴冠中)等,让孩子感知、欣赏艺术作品中柳树的精美绝伦。(3)诵读古诗。此时正值大班毕业季,也是折柳幼儿园“柳文化”在大班孩子心中生长的最佳时机。大班的孩子们诵读了《咏柳》(贺知章)、《赋得长亭柳》(戴叔伦)、《咏柳》(韩偓)、《送别》(王之涣)、《村居》(高鼎)等古诗,柳树的美、依依惜别的毕业情深深印入孩子们的心田。
3.保护柳树。(1)寻找蚁穴。幼儿园其他20来棵柳树树干里有蚁穴吗?孩子们仔细查找,发现另外4棵柳树的树干底部已经有了蚂蚁挖的洞。(2)拯救柳树。孩子们已经知道了蚁洞的危害,有什么办法可以拯救这些有蚁洞还没有倒的柳树呢?孩子们通过讨论、请教老师和家长、跟父母一起查阅资料,知道了可以采用立三脚架或井字架固定的方法防止柳树倒下。于是,孩子、家长、老师、保安等都参与到了拯救柳树的活动中。(3)治蚁良方。固定是外在的方法,重要的还是要治蚁。通过向家长、书本、网络求教,孩子们了解了多种的治蚁方法。经大家投票,决定选取用烟丝水冲、用大蒜水熏、喷洒白醋等方法。接着,孩子们自主选组治蚁。
一棵倒下的柳树,给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带来了不同的学习。倒下的是柳树,“不倒”的是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