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anna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者正以新的教育模式教育学生,让学生在教育中学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在生活中可以举一反三.在任何学科中老师都是希望学生可以利用自己在学科中的错误来帮助记忆相关的知识避免再犯,所以要及时总结在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并且及时提出解决对策.在初中物理中,欧姆定律是较为重要的一块内容,及时总结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本文主要是讲述在初中生活中,学生对于欧姆定律中问题的总结以及对策的思考,将学生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1欧姆定律的理解问题
  欧姆定律是电力计算的基础,在初中阶段我们只是简单地对欧姆定律做一些介绍,但是许多同学还是对于基本概念问题感到疑惑,如果学生在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上犯了错误的话,将会对于今后的学习生活带来更大的错误.
  欧姆定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段电路中,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欧姆定律逐渐被人们看重,世人也逐渐明白欧姆定律的重要性.在初中物理中,老师主要建立学生对于欧姆定律的根本认知,让学生了解定律中的内涵,在变换知识重点时也可以迎刃而解.欧姆定律只适用于最简单的纯电阻电路,但是这在初中范围内已经十分实用了,不考虑在工作时的损耗,电能直接转化为内能.
  在解决欧姆定律的问题时要使用标准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使用伏(V)、安(A)、欧(Ω).例如在题目中对于欧姆定律的公式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在电流流过时改变长短、改变横截面积、改变导线的材质等方法,这些因素是否会改变导线的电流变成了学生和老师进行探讨的课题.根据公式,改变横截面积与改变导线的材质会使电流的大小改变.电阻的概念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很多同学不知道电阻其实是导体本身的属性,取决于导体本身的材质与属性,电阻值只是为了计算时方便使用的一种计量单位与外加的电压与电流并没有什么关联,所以要改正学生所想的电阻随着电压改变的错误观点,要及时在学生的脑中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
  2基本概念的应用问题
  欧姆定律中的基础元件其实很简单就是导线中的电阻,欧姆定律中主要讨论的就是电压、电流与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要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电流随着电压与电阻的变化而变化,对于多个变量的问题要尽量将变量统一成为一个,这样方便学生对于事物的处理能力,在初中学习生活中要使学生尽量掌握这种方法帮助解决其他的物理问题,当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时,可以进一步地学习电学知识和简单的电力计算,这也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
  在基本元件使用时,学生要注意电阻在电路中是串联还是并联,在使用情况不同的场景下,电阻所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但是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却恰恰相反.在并联的情况下,每条支路的电流总和为从电源出来的电流,这条定律在现在大学的知识中依旧使用,只是变得更加高级——在一个节点流入和流出的电流之和为零;并联电路的电压都是相同的.在串联的情况下,回路中的电阻的电流都是相同的,电压根据电阻进行分压.在使用基础式子时,学生要理清串联与并联之间的关系,通过变量之间的关系才可以记住繁琐的知识点.
  在题目中我们经常看到通过改变支路的个数或者电阻的个数来讨论电流与电压的大小,经过这样的问题,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清楚准确地了解并联与串联的关系导致电流电压的不同.
  3基本元件的使用问题
  在初中物理知识中,主要使用的基本元件是电流表、电压表和变阻器,这些元件是最基本的,不仅仅要在题目中能分辨出它们,还要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自在地使用这些元器件.这些内容是学生无法立即掌握的知识,要经过长时间的演示才可以让学生明白这些仪器的使用与操作.这项工作要直接将学习的内容建立在学生的头脑中,不要让学生对于这项实验有误解,不带有一丝疑问地学习下去,认真地做好演示.
  在研究方法上我们将选择在上述中说过的控制变量法,对于所拥有的三个变量进行限制:如固定电阻不改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固定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才可以看清变量之间的实验关系.要直接在电源的正极开始,按照正极入、负极出的原则进行接线,要将线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闭合回路,电压表要并联在电阻上,这样不会使线路断路,不要忘掉电源和滑动变阻器在线路中的重要作用,可以根据真实的题目来进行连线.这时候电流表所显示出来的数为所接线路上的电流值,电压表所显现出来的数字为所并线路上的电压数值.
  4欧姆定律的变量问题
  在初中物理的欧姆定律的讲解中,变化量的问题往往是难住学生与老师的一类的题型,难住学生使学生无法在知识中找到有效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难住教师是因为教师因为这类题目过于繁琐,无法将这类知识有效地、系统地将学生教会,所以找出有效的方法教给学生是解决变量问题得分少的方法.
  本着从易到难的原则,先从一个电阻的问题讲起,再扩展到两个电阻、三个电阻的情况,在此基础上逐渐拓宽学生的思路,逐渐掌握所学知识,让学生找到学习的目标以及方法.当定值电阻接在电源两端后,电压由U1变为U2,电路中的电流由I1增大到I2,这个定值电阻是多少呢?很简单利用欧姆定律的概念就可以解出ΔU=ΔI·R,通过这个公式可以得到电阻的值.当难度增加时,由一个电阻变为两个电阻,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压恒定的电源两端,电压表V1的变化量为ΔU1,电压表V2的变化量为ΔU2,电流表的示数为ΔI,在这样的问题上将变化电阻上的电压与电流之比转化为定值电阻上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就可以了,将变化的问题转化为固定的关系之间的数值,明显地简化了许多变量问题的计算.当变量变为三个电阻时,难度进一步的增大,大部分学生认为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大部分学生放弃了这类题,在遇到这类问题时我们要将三个电阻尽量化为两个电阻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学生可以恢复自信心,跨过思维障碍.通过电压表与电流表的位置,将电阻进行合并,这样不管有多少电阻都可以化简为两个电阻,这样学生会感觉题目简单多了.
  5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在做实验的时候,我们在碰到复杂的电路时,很难将线路在实验台上理清或是自己设计实验电路是没有思路,不了解线路是怎样的,无法在原有的知识上将思维进行发散,让自己的思维投入到更深层次的知识学习中,在每做一步实验步骤时要仔细想一想,这一步会对实验线路有怎样的影响,不要只是照葫芦画瓢,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生在实验时会遇到许多他们无法预测的问题,在遇到问题时不要惊慌,仔细分析,当解决一类问题时,学生的激情就会提升上来,会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所以改变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对待问题的好奇心和决心.
  对待问题要举一反三,进行逻辑思维,对于电路要进行不断的猜想,这样得到的结论才是有意义的,学生通过猜想与假设的阶段,即使不成功也会提供给自己不少的经验,在实验中找经验才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学生之间也要有沟通和交流,让彼此的思想互相交流一下,有助于电路的优化,群策群力帮助学生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将学生所遇到的问题仔细地提出并且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在课堂上共同解决、共同商议,这样有所创新的学习方法也是学生所喜欢的,学生也会在课堂上有快乐的体验,增强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以初中物理欧姆定律为教学模板进行实验授课,从实际效果来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加深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提高学生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同时也营造了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其他文献
机械系职业技术专业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应具备哪些相应素质能力。笔者认为,除了要有一般理论知识外,还应具备以下几种相应的素质能力。一、示教素质能力示教素质能力就是为学生作
自主性学习既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亲身经历和体验,将“听中学”转变为“做中学”.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老师不能包揽学生的工作,但也不是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的探究,老师是整个内容学习的指导者,通过教师有效的指导和鼓励,学生将自主选择与自主学习结合起来.本文以《大气压强》为实例探讨自主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
高三物理后期的复习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思想,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及其应用方法并能熟练运用,在深厚的根基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高考物理试题能力立意的特点和高三学生知识和能力不足的实际学情,我们物理教师在高三后期物理复习课中将采取怎样有效教学策略呢?  1 回归教材,建构知识网络  高三后期,回归教材,建构知识网络非常重要.课本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资源依据,从近几年高考我们可以发现
摘要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从价值系统、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组织平台四个维度构建了具有全价值链  特点的国际理解教育新模式。一是注重顶层设计,构建具有国际教育价值的育人理念和办学目标:二是建设国际语言、国际文化、国际活动等课程群落,培育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和跨文化理解能力;三是坚持外语大教育观,探索彩虹外语教学模式;四是建立培养学生国际素养和对外交流的组织平台,形成中外文化双向输出的互惠
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日常用品被用作实验器材,如蜡烛、乒乓球、吹风机、吸管、回形针、水果、电池等,数不胜数,我们不可小觑这些随处可见的小材料,它们却蕴含了大量的实验价值.如果与初高中物理教学相结合,不仅能够实现教学目标,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发现与创新的能力,这也正是我们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培养模式.挖掘这些材料的实验价值,用来演示杠杆原理,探究浮力大小等等,实现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大大丰富了物理实验的教学资源. 
“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教育逐渐步入世界教育轨道,逐步实现从传统型、单向型的教育向系统型、选择型的教育转化,确立了培养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突出学科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目标.21世纪是我国教育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中明确地提出了对于物理教育的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就要求我们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学生认知主体地位逐步得到教学工作者的重视.高中物理教育也逐步发生了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变化.现阶段物理教学过程注重保护探索兴趣,致力于让学生“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
研究新教材、把握教改新动向,既是国家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如何引导学生学好物理,创新物理学习方法,引领学生动手操作,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的物理知识都是人们通过观察和实验,再经过认真的思索而概括出来的,因此物理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物理基本知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时,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加强学生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比重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曾经在学生中作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初二学生对物理这一门课是比较感兴趣的,原因是可以做很多实验,可到了初三他们就对物理不感兴
从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一直在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史上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愈加凸显.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必须要进行教学方式的改变,丰富教学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在这种大的环境背景下,基于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出现了,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并取得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