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化教学指的是将教学活动设置于现实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欲望。学生作为生活的主体,在这样的课堂中必然能够更好地学习,获得有活力的知识,陶冶情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令课堂浸润生活气息,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一、适时点拨,感悟价值
生活是一片广阔的海洋,有着取之不尽的语文资源。教师要根据文本的内容及时给予学生点拨,让他们意识到能够从生活中汲取各种语文素材,让学生争当有心人,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价值所在。
在学习《雷雨(节选)》的时候,有学生在分析文本表达手法的时候,发现作者在选择人称代词的时候十分讲究,能够从中看出主人公的性格和情感变化。如鲁侍萍在见到周朴园后,解释自己为何而来,说“我找我的女儿来的”,“四凤是我的女儿”,这里“我的”是冗余信息,不说也能表示完整的意思,然而鲁侍萍却特地加上“我的”,她用加强语气的方法突出“四凤”,显示出她此时内心波涛汹涌。“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用“我们”将自己和周朴园放在一起,显得十分温婉,似乎是要唤起周朴园的记忆。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思考一下在生活中彼此使用怎样的人称代词来相互称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了讨论中,发现了不少生活中人称代词的使用规律。如有越是亲近的人越不会使用敬称,反而关系不是很亲密的时候,会使用“您”。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本身蕴藏着大量的教育资源,学习活动应该是学生结合自己熟悉的生活而进行的实践性学习,这是一个能动的认知过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化学习,能让他们获取更多知识,让他们体会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二、合理迁移,激活体验
高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材料都来源于生活,在教学中如果能让学生细细品味的话,他们便能学会如何将文本和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学生能进行合理迁移,快速地掌握课文内容,把握住课文的主旨。
在学习《想北平》一文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激活学生生活体验的方式来促使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大家是否有过曾经离开家乡的经历呢?如果在他乡遇到了说乡音的人,是否会感到亲切呢?如果要让你给他人介绍自己的家乡,你会选择怎样的内容呢?”教师让学生一边思考这些问题,一边自主阅读课文,学生很快便有所感悟。如有学生提出:“在文章一开始的时候,作者写‘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開我所不知道的’,这里用了‘捡着’,而没有用‘挑选’,用了‘躲开’,而没有用‘躲避’。一方面这样写显得更加口语化,更具有亲昵的感觉;而另一方面,这样体现出北京口语的特色,体现出乡音。就好像我们在他乡遇到了熟人的时候,也会情不自禁地用家乡话和对方亲昵交流,就想听一听乡音。”由于和生活紧密结合,学生的感受更为真切。
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是为了不教。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结合文本的内容体验生活则能激活他们的生活体验,让他们更好地完成知识迁移,在掌握方法后学生能主动获取知识。
三、组织实践,学以致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光要让学生学会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会使用这些语文知识。正如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过的那样,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阅读《最后的常春藤叶》的时候,学生意识到只有真正展现出真善美的艺术作品,才能够打动人心,老画家最打动人的不是他画的叶子,而是他为了点燃对方生命而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这才是最伟大的画作。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分析那些传世的名作,在赏析的过程中学生发现那些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作品,都是作者呕心沥血之作,体现了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如米勒的油画《拾穗者》和白居易的诗歌《观刈麦》,他们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是都体现了对劳动人民的赞美,歌颂了平凡而坚韧的普通劳动者形象,因此它们才能如此深入人心。还有些学生更是放开了思路,反思了流行的网络小说,认为部分玄幻、都市类作品严重脱离人们的生活,这些作品即便一时能吸引人的眼球,最终还是会被阅读者抛弃。在这样学以致用的鉴赏活动中,学生树立起了正确的价值观。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同时也是为了让生活向前而需要的教育。高中学生很快就要正式进入社会工作、学习,为了让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则需要通过生活化教学让他们建立正确的生活观、价值观,也要让他们学会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学到的语文知识,令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让高中学生在生活中熟练运用语文知识,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会使用学到的知识剖析各种生活现象。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将生活化内容融入教学环节之中,通过点拨令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对于美好生活的价值,在联系生活体验的过程中完成知识迁移,在生活实践活动中学会学以致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送桥中学 (225651)
一、适时点拨,感悟价值
生活是一片广阔的海洋,有着取之不尽的语文资源。教师要根据文本的内容及时给予学生点拨,让他们意识到能够从生活中汲取各种语文素材,让学生争当有心人,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价值所在。
在学习《雷雨(节选)》的时候,有学生在分析文本表达手法的时候,发现作者在选择人称代词的时候十分讲究,能够从中看出主人公的性格和情感变化。如鲁侍萍在见到周朴园后,解释自己为何而来,说“我找我的女儿来的”,“四凤是我的女儿”,这里“我的”是冗余信息,不说也能表示完整的意思,然而鲁侍萍却特地加上“我的”,她用加强语气的方法突出“四凤”,显示出她此时内心波涛汹涌。“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用“我们”将自己和周朴园放在一起,显得十分温婉,似乎是要唤起周朴园的记忆。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思考一下在生活中彼此使用怎样的人称代词来相互称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了讨论中,发现了不少生活中人称代词的使用规律。如有越是亲近的人越不会使用敬称,反而关系不是很亲密的时候,会使用“您”。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本身蕴藏着大量的教育资源,学习活动应该是学生结合自己熟悉的生活而进行的实践性学习,这是一个能动的认知过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化学习,能让他们获取更多知识,让他们体会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二、合理迁移,激活体验
高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材料都来源于生活,在教学中如果能让学生细细品味的话,他们便能学会如何将文本和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学生能进行合理迁移,快速地掌握课文内容,把握住课文的主旨。
在学习《想北平》一文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激活学生生活体验的方式来促使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大家是否有过曾经离开家乡的经历呢?如果在他乡遇到了说乡音的人,是否会感到亲切呢?如果要让你给他人介绍自己的家乡,你会选择怎样的内容呢?”教师让学生一边思考这些问题,一边自主阅读课文,学生很快便有所感悟。如有学生提出:“在文章一开始的时候,作者写‘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開我所不知道的’,这里用了‘捡着’,而没有用‘挑选’,用了‘躲开’,而没有用‘躲避’。一方面这样写显得更加口语化,更具有亲昵的感觉;而另一方面,这样体现出北京口语的特色,体现出乡音。就好像我们在他乡遇到了熟人的时候,也会情不自禁地用家乡话和对方亲昵交流,就想听一听乡音。”由于和生活紧密结合,学生的感受更为真切。
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是为了不教。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结合文本的内容体验生活则能激活他们的生活体验,让他们更好地完成知识迁移,在掌握方法后学生能主动获取知识。
三、组织实践,学以致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光要让学生学会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会使用这些语文知识。正如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过的那样,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阅读《最后的常春藤叶》的时候,学生意识到只有真正展现出真善美的艺术作品,才能够打动人心,老画家最打动人的不是他画的叶子,而是他为了点燃对方生命而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这才是最伟大的画作。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分析那些传世的名作,在赏析的过程中学生发现那些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作品,都是作者呕心沥血之作,体现了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如米勒的油画《拾穗者》和白居易的诗歌《观刈麦》,他们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是都体现了对劳动人民的赞美,歌颂了平凡而坚韧的普通劳动者形象,因此它们才能如此深入人心。还有些学生更是放开了思路,反思了流行的网络小说,认为部分玄幻、都市类作品严重脱离人们的生活,这些作品即便一时能吸引人的眼球,最终还是会被阅读者抛弃。在这样学以致用的鉴赏活动中,学生树立起了正确的价值观。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同时也是为了让生活向前而需要的教育。高中学生很快就要正式进入社会工作、学习,为了让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则需要通过生活化教学让他们建立正确的生活观、价值观,也要让他们学会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学到的语文知识,令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让高中学生在生活中熟练运用语文知识,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会使用学到的知识剖析各种生活现象。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将生活化内容融入教学环节之中,通过点拨令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对于美好生活的价值,在联系生活体验的过程中完成知识迁移,在生活实践活动中学会学以致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送桥中学 (225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