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教学之有效评价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girl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认为作文的有效评价简单地讲就是教师的作文评价要对作文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要对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有促进作用,要有效的反映出学生的写作水平,而最重要的是对学生写作的态度和水平都应该有持续性的提高,有指导意义。我们认为有效评价应该可以用“三个有利于”来概括:
  一、作文教学之有效评价应该有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提高,可以简称“激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如此,时下一些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很多可能都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可能是自己爱好写作而不断提高的。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讲,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应该是作文评价时要特别注意用力之处。这就要求教师在给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时要充分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包括给分、评语用语等等。但是学生的兴趣从哪里来?我们认为应该给一些新鲜的东西,从心理学上讲就是“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容易引起学生优先知觉”。评语也一样,要来点变化,跟一般情况有所不同,笔者也这样给过评语:“作文不是这样写的,想提高,找老师!”有的老师们可能会讲,这样来评价学生的作文那么一个班的学生的一次作文可能一个月都改不完,还说激发学生兴趣,简直是打击学生的兴趣。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最好是面谈,所以写评语时注意激励学生找老师,同样要注意有计划的一部分先做起来,不宜也不可能一次全部学生都搞定。
  二、作文教学之有效评价应该有利于学生写作态度、写作习惯、写作思维的改善,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动机。这是指我们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评价要改变学生不良的作文写作习惯、思维和动机。我们知道正确的学习动机不是学生自发形成的,是在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下,逐渐培养起来的。所以我们的评价就应该担负起这样的责任。我们的学生现在写作基本不讲真话、不抒真情,作文只是一项任务。如有些学生写作文一写到爸爸妈妈的爱就说自己发烧时怎么样,爸爸妈妈如何背自己上医院,自己很爱他们云云,几乎是一班如此,毫无细节。实质上这是缺少观察、写作思维定势、思维狭窄、动机(完成一篇作文交上去)简单造成的。那我们给一部分学生写评语就是这样的:“史铁生也很爱他的妈妈,请去看看他是如何爱的。”我们给另一部分学生写评语是这样的:“朱自清也很爱他的爸爸,请去看看他是如何爱的。”我们还给一部分学生写:“祥林嫂也知道爱自己的儿子,那她是如何表达的?请去看看。”另外还推荐归有光爱祖母、袁枚爱妹妹的文章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爱,学生通过比较、学习、模仿往往能够有所改进,有所提高。
  三、作文教学之有效评价应该有利于学生写作有层进式提高。这里讲的“层进式”就是指教师的评价应该给学生指出一条像登山一样的路,学生可以沿着我们所指引的路一步一步向上登山,结果是学生循序渐进,写作态度一天天改善,写作水平一天天提高。这里有一个要注意的问题,就是要有层进式的提高首先要在同一类文体写作上展现,然后才是不同文体写作的进步,不能全部进行技术处理,即只注重“层进式”而没有真正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加以指导,这样的话到最终只是走了过场而毫无实效。我们要做个有心人,自己对哪些人大致已经做过哪些评价要心中有数;同样一个学生尽量不要写同样的评语,尤其是用了很多心思的评语。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强化的问题,如果一个学生经常性的出现同一个问题,那评语还是可以重复的,不过要及时加以疏导。同时我们要求学生尽量把三年的作文收集到一块,充分展现自己的成长,在进步当中找到成功的喜悦,找到写作的乐趣,当然这要求教师在给分时要注意有一些分数递进增长。
  那么,我们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又如何有效的利用这个评价呢?我们认为有如下的注意点:
  一、评语也好、批注也好不能讽刺、指责。我们知道学生需要肯定,那么我们在给学生的作文作评价时,要指出学生的不足,用语要斟酌,不能讽刺、指责,如果这样的话,评价非但不能促进学生写作,反而会形成消极的局面。
  二、多用谈话法。我们上面提到过,我们的评价有没有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后边的面批教育,可以说前面的评价只是一个引子,重点是后边的鼓励学生来面谈。面谈最能反映学生的心理、情绪、水平等,而且是目前学术界公认的很有效的教学手段,应该多用。
  三、及时下水作文。语文教师不能只是空谈,还要有下水的胆量与才识。如果我们所讲的一套套的东西连我们自己都很难实践,我想学生就会觉得没什么价值,只是“屠龙之技”。所以语文老师在布置作文训练的时候要及时写下水作文,并用上自己平时讲评时要求的方法。表面上这跟有效评价没什么关系,但实质上却是有效评价的具体实践。而且还有几个好处:一是给学生示范,让学生觉得老师讲的招数好使;二是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明白老师跟我们一起在战斗;三是通过练笔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我们认为在这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下,我们的作文教学如果真正去落实有效评价就会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其他文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语文是一种能力教学,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乐知”的兴趣被激发出来,语文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师该如何从自身做起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为人师表,做让学生尊重、喜爱的教师  1.爱心是语文学习兴趣的基石。一位真心爱每一个学生的教师,他会关心每一个学生,关注每
期刊
本着体现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精髓的精神,高中语文情境教学模式有一套自己的操作程序。不同地域、年级、版本在使用该模式时也应有弹性,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灵活运用。高中语文情境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笔者认为应该分为五步:明确目标,导入情境——微观着手,整体感知——教师点拨,合作探究——直奔主旨,优化情境——反馈评价,教师反思。   (一)明确目标,导入情境   教学目标具有定向、激励和评价作用,它直接影响到课
期刊
东晋建立后一百年间,诗坛几乎被玄言诗占据着。从建安、正始、太康以来诗歌艺术正常发展的脉络中断了,玄言成分的过度膨胀,使诗歌偏离了艺术,变成老庄思想的枯燥注疏。在这样的时代,陶渊明异军突起,在诗歌,散文,辞赋创作上增添了许多新的充满生机的因素,以其突出的创作成就给沉闷的文坛带来了清新气息,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期刊
新课标高考语文试题分必考题与选考题两个模块,其中选考题部分设计了两种类型的阅读试题,一个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另一个就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其中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择频率较高的是人物传记类阅读。这类文本阅读在了解主要内容的前提下,要想准确,规范编制答案,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手段就是要准确筛选信息,全面把握文脉,从而整合信息,规范答题。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筛选信息呢?本文对此作出简要探索。  1.概括传主的主要事件,
期刊
反复品读《雷雨》,可以得出一个“有关因果的推论”,即在周家的四个人物身上都不约而同地存在着一个共性的东西;也正是这个共性的东西,导致了他们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命运。这个共性的东西就是——人性的错位。  对于周朴园来说,人性的错位表现为人性向物欲(金钱)低下了高贵的头。物欲使他偏离了正常的人性轨道,而滑向了“自私、虚伪、残酷、阴险”。当年他为了“赶紧娶那位有钱门第的小姐”,逼着鲁侍萍抱着刚生下三天的儿子
期刊
一直以来,语文试卷中的人物传记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尤其是在文言文上面,所选文章基本上是以人物传记为主,而且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它的重要程度在不断提高,所占分值比例也在逐渐增大。对学生而言,掌握此类文章的解题方法、答题技巧已迫在眉睫。那么,到底该如何解读此类文章呢?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所选文言人物传记一般篇幅较短,内容简洁,文章多以记叙为主,人物多为正面形象。通过初
期刊
新课程改革,必然是一个除旧布新的过程。但“除旧”不是把传统全盘否定、一把火烧光,“布新”也并不是“唯新是从”。“新课程的实施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是对原有经验的提升和改组”,在改革中秉承传统精华。  一、回归“诵读教学”传统,在诵读中求体悟  “眼观其文、口诵其声、心惟其意”的诵读法是一种最原始、最基本的读书方法,也是最传统、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历来备受推崇。
期刊
所谓“主客移位”就是移情于景、移情于人的写法,这是我国古典诗歌常用到的表现手法之一,也称“对写”。明明是主人公对对方有所举动,作者却不直接描述,而从对方下笔,把深挚的情思表达得婉曲含蓄。  我们比较熟悉的有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在天宝十五年被安史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当时其妻小寄居在鄜州
期刊
今天的时代是多媒体、数字信息技术疯狂发展的时代,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有不少的运用,是利还是弊?基于此,笔者结合自己几年来做课件的体会,做以下分析,乞作引玉之砖。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1.大容量,高密度,多渠道    语文博大精深,涵盖极广,这是难点,而多媒体本身具有信息量大,传输快,清晰度高的特点,用它来扩展知识,开阔视野,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语文很多时候
期刊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阅读方法的培养,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还要特别重视学生阅读品质的培养和形成。阅读品质是指阅读行为、阅读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等本质,它包括阅读的兴趣、阅读的习惯、阅读的价值观、阅读的感受和体验等方面,是阅读学习的重要构成因素。  一、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创设阅读氛围  中学生处于思想最活跃时期,情感丰富,心中充满着对未来的美好向往。阅读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