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别把传统打入“冷宫”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必然是一个除旧布新的过程。但“除旧”不是把传统全盘否定、一把火烧光,“布新”也并不是“唯新是从”。“新课程的实施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是对原有经验的提升和改组”,在改革中秉承传统精华。
  一、回归“诵读教学”传统,在诵读中求体悟
  “眼观其文、口诵其声、心惟其意”的诵读法是一种最原始、最基本的读书方法,也是最传统、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历来备受推崇。
  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诵读的精髓是“熟读精思,口诵心惟”,“熟读”、“口诵”是基础,是手段,“精思”、“心惟”是发展,是目的,没有学生对文本的反复诵读,即使有教师的如簧巧舌,精讲妙解,学生也难悟其义。朱熹说“只要是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熟读而精思”,在诵读中求体悟,这是学习语文的最好方法。
  语文教学一定要让学生读书,诵读是第一。“三分文章七分读”。其实,很多文章的精髓,不是思辨的逻辑分析所能完全认识的,也不是跛足的语言文字所能完全传达的,往往是在反复朗诵、咏读的过程中靠个体心灵的直觉体悟才能品味出个中三昧,获得丰富多彩的审美感受。所以在语文教学特别是古诗文的教学中,必须坚持“诵读法”教学。对这种“诵读法”,很多学生都会经历从开始的无法理解到后来慢慢接受进而大加赞赏的认识过程。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语文课可以容纳形式多样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模式,但要还学生诵读的时间和自我体悟的权利。所以语文课程改革中,“诵读教学”传统不能丢。
  二、回归“举三反一”传统,走出阅读教学的误区
  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这句话实际上提出了语文教学要回归千年宝贵传统的要求。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用“举三反一”教学法。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举三”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唤起他们对自己读书和生活的大量积累的联想,促使学生“反一”——感悟或运用。
  我上《大堰河─我的保姆》时,先要求学生从刚才读过的文段中找出两相矛盾的词语,为了让学生有更深的感悟,我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场合见过类似的矛盾错位现象。接着,又让他们回忆白居易的诗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最后,又补充艾青诗句及诗句所表现的故事:“一个是那样的幸福,却不停的哭;一个是那样的可怜,却要唱欢乐的歌。”学生的思维在我“举三”的一次次撞击下,产生了质的飞跃,很快地掌握了这种对比手法的妙处,甚至有了“顿悟”。当我分析后面“紫色的灵魂”时,学生思路马上打开,并且走得很远很远。
  这种“举三反一”教学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被充分激活,相信对提高他们自身的文学领悟力、鉴赏力会大有裨益的。
  其次,我们的阅读教学要树立“大阅读教育”观,坚持“举三反一”,即以广泛的课内外阅读为途径,大量读、写、抄、背优美的文段、篇章、经典诗文,最终达到厚积而薄发。
  三、重拾“语法教学”,培养语文应用能力
  “汉语语法教学现状正在威胁着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甚至会成为学生文化素质的黑洞。”此话并非危言耸听,近十年,语法教学已经被简化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结果是:
  高中学生不知什么叫语素,什么叫短语;不会区分词性,不会划分主谓宾;有话说不清楚,语病连篇,不知所云……
  现代语文教学中语法教学缺失导致的诸如此类的恶果正在向我们敲响警钟:重拾“语法教学”刻不容缓!
  重拾“语法教学”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并不矛盾。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在这里,它明确界定了语文学习的三层目标:基础层次的语文应用能力,发展层次的语文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最高层次的语文素养。三层目标各得其所,是全面、顺利、稳妥地推进课程改革的策略性道路。
  语文应用能力,作为基础性目标,首先应该保证达成,语文应用能力上不去,审美和探究能力就受到极大制约,语文素养也就难以提高;可见,要提高语文素养,必须要养成语文应用能力,而语文应用能力的养成和提高则有赖于汉语语法教学。
  当然,我强调重拾“语法教学”,并不是要语文教学走回那种把语文课肢解为语法技术操作课的老路上去,也没有把语法教学提升到至尊地位的意思。只是希望我们在搭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座语文学科教学的“高楼”时,别忘了打好“语法知识”这个“地基”。
其他文献
实行新课改,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重要要求:课堂活跃。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成为了评价一节课好坏的关键性标准。因此语文课堂也有了许多好的改变: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多了,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学生主动回答问题了,动手动脑能力也提高了,表达与交流的机会多了,课堂气氛也热闹了……   与传统的“满堂灌”教学相比,不可否认,语文课堂是比过去活跃了,在某些方面,学生想象力也比以前丰富了,这是好的一面。但
期刊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已读过不少诗。古诗中的离情别绪、春夏秋冬、山水风光、古诗中的古迹名胜,都让我们记忆犹新、流连忘返。中学生多读些诗词,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更好地学习古诗词,对我们中学生来说,可以有多种渠道。今天我来介绍一种让大家易于接受的方式——唱古诗。   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花季,是最易接受新事物的。流行乐坛上的风云变幻,都逃不过中学生的眼睛。一
期刊
学习语文需要日常的积累 ,没有积累的语言是苍白的 ,没有积累的学习是徒劳的。有了厚实的积累才能激活思维,才能触类旁通。那么,如何做好语文学习中的积累呢?   一、汲取生活中的涓涓细流   语言学习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教学与数理化教学相比,有更广阔的天地。语文教材,大多是对生活情境的描述,虽然这些情境,学生多数未亲身经历,但他们丰富的生活中,类似的画面,相近的意境,却并不少见。只要及时
期刊
《登高》《蜀相》两诗,代表了杜甫七律最高成就,其风格亦可以“沉郁顿挫”一词概括。关于这一点,前人早有论述。胡应麟称《登高》“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诗菽》),纪昀称《蜀相》“忽变沉郁,魅力极大”(《瀛奎律髓汇评》)。本文试就《登高》《蜀相》“沉郁顿挫”之风格特点作一探索。  《登高》《蜀相》思想情感的“沉郁”表现于下列三方面:  内容上的厚实丰满。无论是描摹现实,还是勾勒历史,杜诗都表现出厚实的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语文是一种能力教学,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乐知”的兴趣被激发出来,语文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师该如何从自身做起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为人师表,做让学生尊重、喜爱的教师  1.爱心是语文学习兴趣的基石。一位真心爱每一个学生的教师,他会关心每一个学生,关注每
期刊
本着体现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精髓的精神,高中语文情境教学模式有一套自己的操作程序。不同地域、年级、版本在使用该模式时也应有弹性,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灵活运用。高中语文情境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笔者认为应该分为五步:明确目标,导入情境——微观着手,整体感知——教师点拨,合作探究——直奔主旨,优化情境——反馈评价,教师反思。   (一)明确目标,导入情境   教学目标具有定向、激励和评价作用,它直接影响到课
期刊
东晋建立后一百年间,诗坛几乎被玄言诗占据着。从建安、正始、太康以来诗歌艺术正常发展的脉络中断了,玄言成分的过度膨胀,使诗歌偏离了艺术,变成老庄思想的枯燥注疏。在这样的时代,陶渊明异军突起,在诗歌,散文,辞赋创作上增添了许多新的充满生机的因素,以其突出的创作成就给沉闷的文坛带来了清新气息,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期刊
新课标高考语文试题分必考题与选考题两个模块,其中选考题部分设计了两种类型的阅读试题,一个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另一个就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其中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择频率较高的是人物传记类阅读。这类文本阅读在了解主要内容的前提下,要想准确,规范编制答案,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手段就是要准确筛选信息,全面把握文脉,从而整合信息,规范答题。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筛选信息呢?本文对此作出简要探索。  1.概括传主的主要事件,
期刊
反复品读《雷雨》,可以得出一个“有关因果的推论”,即在周家的四个人物身上都不约而同地存在着一个共性的东西;也正是这个共性的东西,导致了他们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命运。这个共性的东西就是——人性的错位。  对于周朴园来说,人性的错位表现为人性向物欲(金钱)低下了高贵的头。物欲使他偏离了正常的人性轨道,而滑向了“自私、虚伪、残酷、阴险”。当年他为了“赶紧娶那位有钱门第的小姐”,逼着鲁侍萍抱着刚生下三天的儿子
期刊
一直以来,语文试卷中的人物传记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尤其是在文言文上面,所选文章基本上是以人物传记为主,而且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它的重要程度在不断提高,所占分值比例也在逐渐增大。对学生而言,掌握此类文章的解题方法、答题技巧已迫在眉睫。那么,到底该如何解读此类文章呢?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所选文言人物传记一般篇幅较短,内容简洁,文章多以记叙为主,人物多为正面形象。通过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