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远的钟声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o_p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现代伟大教育家,也是我国民族民主解放斗争中的一员坚强战士。在教育方面,他创立“生活教育”理论,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手脑相长,在劳力上劳心”,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读死书,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工作能力。他著作丰富,留下了许多易懂易记的又富含哲理的“陶体”诗篇,培养出了不少人才。
  从1927年到1926年间,陶先生创办过三所举世闻名的新型学校: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和育才学校。丁羽先生所著《晓庄钟声——陶行知办学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写的就是晓庄学校从艰辛创业,到硕果累累,直至被迫停办的四年间的许多的感人故事。下面简介几则,以见一斑。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陶先生办晓庄,政府分文不给。除了中华教育促进会资助一笔开办费之外,平时一应开支都须先生自己筹措。陶先生请教师要一流的,科学仪器设备要先进的,支出就更大了。因此学校在经济上经常处在捉襟见肘的窘境中。陶先生凭着他那“人生为一大事来,应做一大事去”的大志和赤诚,凭着他与各界朋友的交往,凭着他雄辩的口才,到处奔走,四方募化,把学校办得有声有色,闻名遐迩。然而募捐兴学谈何容易。慨然解囊者少,“十扣柴门九不开”的多。但陶先生毫不气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为维持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操碎了心。有一次,陶先生通过一个好友,从某金融巨子那里拉来一笔数目可观的捐款。这个朋友提出一个要求,说他妻子迷上了麻将牌,连亲生儿子都不抱一抱,还学了坏脾气,希望陶先生想想办法扭转这个局面。陶先生一连三次,趁这位太太乘车赴牌局的当口,拦住黄包车,好言规劝她,她都无动于衷。最后一次追黄包车追出好长一段路才追上,使这位太太受感动,答应说:“陶夫子,把你累成这个样子,我真过意不去。听你的还不行……”果然辞了牌局,从此洗手不干。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二十年代,陶先生从事平民教育工作的改进时,全国四亿人口,至少有三亿两千万人是文盲,且大多数生活在农村,其中青年人要占一亿多。文盲这么多,怎么救国强国?扫除文盲成为当务之急。他于是亲自动手,编写《千字课本》,分96课,每天一课,每四个月可扫盲一茬。他四出游说,到处办识字班,建“小先生制”,“即学即传”。他风尘仆仆,立志“要筹集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万丈高楼平地起,首先要做的是办师范学校,“培养一批极富人民性的乡村教师”。于是他辞去中华教育促进会的领导职务,亲自筹办晓庄乡村师范学校简称晓庄,自任校长。他规定这个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进社会的精神”,而“投考资格”中规定:“少爷、小姐、小名士、书呆子、文凭迷最好不来。”招生广告在各地报纸上刊出后,报考者虽不“踊跃”,但来者都是胸怀大志的优秀青年。第一个报考者叫操震球,是北京清华大学教育系二年级的学生,因为不满于旧式教育学那一套,又很景仰陶先生的主张,愿意弃旧图新。陶先生得信后,自然非常高兴,但又担心对方是一时冲动,便回信力陈来晓庄就读的甘苦利弊,让他慎重考虑,免生后悔。操震球主意已定,表示坚决要走晓庄这条路,这才报上了名。接着又从上海、安徽、江西、湖北等地来了十二位志同道合的报考者。考试这天,考生未进考场,陶先生就出了一张“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第一期应考生”的大红榜,上书十三门徒的姓名。一位老师觉得奇怪:考都还没考,怎么就发榜了?陶先生回答说:“我是要用大红榜欢迎他们。这十三人是靠什么精神奔来的?我和他们都谈过话,知根知底,他们都不是少爷、小姐、书呆子、小名士、文凭迷。仅仅这两条,就值得我们刮目相看。我们这回考试是要考的,但也只是帮助他们立志,不是拿分数卡人。”
  这张红榜两旁还贴着一副对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既是先生对门生的厚望,也是夫子自况。
  
  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
  
  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的核心是“手脑相长”。它贯串在陶先生全部教育实践中。晓庄学校建在南京北岸一个叫小庄的农村中。陶先生先后请国画大师刘海粟和园林设计专家朱葆初精心设计出融进园林建筑韵味的校舍。这些建筑物虽是土坯墙、茅草顶、沙土夯实地,但宽敞明亮、空气流通、平坦洁净,且各具特色。施工时,陶先生动员全校师生一起参加建造。学生既学建筑学,又进行实地操作,手脑并用,学用结合。校舍落成后,为了给建筑物命名,全校师生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辩论,找到了能体现陶先生教育思想的名字。比如礼堂被命名为“犁宫”,因为犁是开路先锋的象征,犁和牛马结合,勇往直前,无坚不摧。又如图书馆被命名为“书呆子莫来馆”。
  参加社会实践,也属于手脑并用、学习联系实际的范围。因此晓庄师生参加社会进步活动自系寻常事,却不为政府当局所容。在晓庄办到第四年,社会声誉日隆之际,1931年4月,晓庄师范师生因为支持南京罢工工人活动,参加全市大游行,受到蒋介石政府迫害,学校被勒令解散,陶先生遭到通缉。然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国民党政府封闭了一个南方的晓庄,陶先生的弟子们却在北方的开滦煤矿区办起了按晓庄精神办理的五所中心小学。陶先生在国际知名人士杜威、爱因斯坦、甘地、罗素、罗曼·罗兰的声援之下,也由流寓的日本,悄然潜回上海,从事世界名著的翻译。以后时机成熟,他又先后办起了山海工学团和育才学校,那已是后话了。
  本书作者丁羽先生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资深编审。受陶行知精神的感召,丁羽虽年逾七旬,犹不辞辛苦,跋涉大江南北,遍访陶先生的门人故旧,检阅大量资料,写成这本真实、生动、引人入胜的演义,使一代宗师陶行知的创造思想和人格魅力跃然纸上,传诸后代,无疑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其他文献
在没有拜读被一篇书评文章誉为“学界王海”杨守建先生著的《中国学术腐败批判》大著前,先在“世纪中国”网站之“世纪沙龙”专栏中读到了署名“张群”的《学界王海浮出水面》的书评;旋即又从友人杨玉圣先生主持的“学术批评网”上读到了该书责编张献忠先生(当时尚不知他就是该书的责编)的评论——《吹响学术打假的号角》。于是,就急切地想读到这个“学界王海”“不惜数载之功”(现在可以知道,“数载之功”一说根本不成立)著
期刊
达·芬奇是公认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最完美的代表人物”。以致有人认为,“在所有时代,找不到一个比达·芬奇更全面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了”。有谁不知道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和《岩间圣母》这些绘画杰作呢?  对于他在科学研究和实验方面的成就,知道的人就不多。达·芬奇不仅发明了飞行器、降落伞、自行车、坦克车、起重机等,在解剖学方面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他还在水利工程等领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研究涉
期刊
三联新刊陈寅恪《书信集》,中有1950年9月18日致吴宓一函,原信附有陈诗《庚寅广州七夕》,信末告诉吴宓:“若遇邵潭秋君,请便中交与一阅。邵君近寄庚寅七夕诗十二首,未能奉和也。”编者对邵潭秋只有极简的一句注释,连生卒年也没有交代,可见现在学界对邵氏所知甚微。记得前些年在关于《心香泪酒祭吴宓》一书的讨论中,有的人仅根据邵在《学衡》杂志发表的诗文,因其中引用了外国语,就认定他是留美学生,真有点想当然。
期刊
十一娘阴与生谋,使伪为出者。入夜,强劝以酒,既醉,生潜入污之。(《聊斋志异·封三娘》)  在《聊斋志异》中,《封三娘》只是一个不起眼的故事:祭酒之女范十一娘在“盂兰盆会”上邂逅了封三娘,两人相互爱悦而结为姊妹;封三娘帮助范十一娘摆脱了父母之命,与贫寒多才的孟生结为连理;范十一娘想用生米煮成熟饭的办法留下封三娘共事一夫,中了圈套的封三娘表明狐仙的身份后杳然而去;衣锦还乡的孟生与范十一娘得到范家父母认
期刊
山东教育出版社于2000年底推出的一部精品力作《中国教育制度通史》,荣获国家图书最高奖——中国图书奖。这部由著名教育史研究专家李国钧、王炳照先生任总主编,组织了一批教育史专家学者精心论证撰写,历经五年完成的八卷本专著,系统总结了自先秦至1999年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经验,是迄今国内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时间跨度最长的中国教育制度史著作。  在该书的总序中,两位总主编提出了研究教育制度史全新的方法论:
期刊
让众多爱书人期盼的《笑我贩书》,如今终于尘埃落定,列为“凤凰台丛书”的一种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印行面市。我有幸成为该书的特约编辑之一,清夜手捧尚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校定样稿,难免丝丝感慨浮上心头。  我总觉得,现代都市中一个良好的书店,应该有一间个性化的门面和一份个性化的店刊。前者可以让亲炙书店的书友徜徉书林,乐而忘返。每当人去店空打烊之际,店主可细细清算一下经济帐,看看又有多少进帐;后者呢,虽说是赔本的
期刊
作为事件的北大百年校庆1998和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1999,在传媒无孔不入的当代,都算得上当年度轰轰烈烈的文化热点。有意思的是,蔡元培在这两次事件中都被作为话题,在众多文章中成为频频出现的关键词——当然主要是在民间和站在民间立场的言论中。  说起蔡元培改造旧北大、促成五四运动的发生,当然也不是什么新鲜的说法,至少梁漱溟就曾经在《忆往谈旧录·五四运动前后的北京大学》中,表述过这样的因果关系
期刊
高阳的历史小说,一直是个独特的存在。它的独特性,放在现有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中便一目了然。如果某部文学史的史述标准是艺术形式和艺术感觉的现代性、先锋性,高阳的历史小说就会因为过于浓重的传统气质而被排斥在外;又如果某部文学史的史述标准是作家作品与时代(政治的、思潮的)运程关系,高阳及其历史小说又会因为同时代洪流的相对疏离而受到无情地冷落。按照高阳历史小说的传承而言,它更像是中国古典小说、尤其是近现代“新
期刊
一个民族的学术模式的形成往往是在该民族悠远年代的学术生活中就奠定了基础的——早期西方民族在流动性、变动性极大的“交流”中突破了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人与物之间对自然条件依赖的关系,从此确定了突变式发展的开放式文化和学术模式。中国学人在缺少变化的农耕生活中却培养了对血缘关系的深厚情感和依赖于自然的习性,由此确立了蜕变式演进的封闭文化模式,学术也不例外——走上了一条与西方民族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不仅政
期刊
还是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在同学家见到过老版的《辞海》,尽管封面严重破损,主人还是补了又补,放在案头最显眼的位置。  当时我惊奇竟有如此的大书,内容又是如此的丰富,深为编书者的学识感佩。后来,才知道这部《辞海》是1936年版本下册1937年出版,主编是舒新城,他为辞海整整劳累了一生,于l960年68岁时去世。  “文革”中,老版《辞海》当成“四旧”烧毁,在“批林批孔,反对投降派宋江”时,需要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