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中学课程中最重要的三大学科之一,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无论是语文的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明确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的高中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本文将从核心素养的含义以及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意义入手,对“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这一问题进行简单论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文学素养;培养;
上世纪九十年代,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之后,各国不断进行教育领域的改革。在我国,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核心素养在学习过程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总结,更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发展道路。
一、核心素养的含义、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意义
(一)核心素养的含义
素养,是指人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一个人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调节自身态度、学习各项技能并熟练度运用这些技能解决问题。核心素养,就是指人最主要的能力,是人类发展和进步历程中最重要的能力。
由于每个学科的内容和特点都不相同,所以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相应的学科核心素养。语文的文学素养,实际上就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在语文的核心素养中,语言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对于高中生来说,语文学习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能力,同时也是对语言的巧妙运用。总的来说,语言是人类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载体,要想提高高中生的文学素养,首先要培养其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1]。
(二)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意义
语言不断在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不断在变化,有一大部分提出: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就要减少语文、英语等语言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比重,学生应该把更多的经历投入到像数理化这种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这一点是毋容置疑的,但是否要通过减少语文在学习过程中的比重来减轻学生的负担,还有待考证。首先,语言是一道桥梁,是人与人、国与国之间沟通的纽带;其次,语言基本上记录了从古到今所有的历史,给人们借鉴和考证,让人们能更加科学理性的看待世界、全面的了解世界。由此可见,语言比数理化等应用性学科拥有更多的内在含义,这些应用性学科的知识如果没有语言的保存就难以被理解[2]。
高中生往往不能理解文章、理解历史,对语文学习充满迷茫的情绪,甚至感觉不到语文学科存在的重要性。这是因为语文的作用已经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例如:听,让人了解到世界上各种千奇百怪的声音,因为眼睛看不到這些声音;说,能帮助人更好地表达和交流,通过交流促进自身的进步。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在精神,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高中语文教师通过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思想层面。
二、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1)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受应试教育影响,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都不会重视对学生具体学习技巧的教授,也不会重视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往往只重视成绩,把学生的学习成绩等同于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文学素养[3]。在部分语文课堂上,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老旧,只注重对课本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基本上只是为了让学生在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长期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影响下,学生只能被动学习,只能死记硬背,强迫自己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紧跟时代潮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例如:在讲授《小狗包弟》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叫几位学生讲述自己与小狗之间发生过的有趣事情,通过这几位学生的讲述,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然后通过一段和小狗有关的小视频,把其他学生拉入小狗与人的世界中,接下来引出要讲的课文。之后留一段时间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进而提出问题:“小狗包弟的出现方式是什么”、“小狗包弟如何与作者家人相处”等,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后,让学生谈谈小狗包弟都有哪些特点并在文中找出这些表现特点的句子。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谈谈作家为什么要写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可以《我与小狗之间的事》为题留一篇作文。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融合了小组讨论、情景教学以及多媒体三种教学方式,不仅增加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听、说、写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文学素养。
(2)教师改变教学目标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把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学习成绩转移到文学素养上[4]。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引导等方式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例如:教师在讲授《故都的秋》这一课时,可以采用课外活动的教学方式,带学生走进秋天,看看金黄色的麦田、丰收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林,听听秋蝉的鸣叫,感受微凉的秋风。让学生亲自感受大自然秋天的美,增加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创新学生的思维,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文学素养。
结束语:综上,高中语文教师要在扎实学生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其他各种能力。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为学生日后的文学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定乾.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J].魅力中国,2014,(4):257-257.
[2]刘磊.核心素养引领下高中语文教与学方式的转变[J].南北桥,2019,(11):167.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1.167.
[3]钱俊.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0):14.
[4]鄢泽彬.基于学科素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培养[J].新课程·下旬,2019,(1):177.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文学素养;培养;
上世纪九十年代,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之后,各国不断进行教育领域的改革。在我国,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核心素养在学习过程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总结,更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发展道路。
一、核心素养的含义、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意义
(一)核心素养的含义
素养,是指人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一个人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调节自身态度、学习各项技能并熟练度运用这些技能解决问题。核心素养,就是指人最主要的能力,是人类发展和进步历程中最重要的能力。
由于每个学科的内容和特点都不相同,所以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相应的学科核心素养。语文的文学素养,实际上就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在语文的核心素养中,语言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对于高中生来说,语文学习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能力,同时也是对语言的巧妙运用。总的来说,语言是人类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载体,要想提高高中生的文学素养,首先要培养其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1]。
(二)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意义
语言不断在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不断在变化,有一大部分提出: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就要减少语文、英语等语言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比重,学生应该把更多的经历投入到像数理化这种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这一点是毋容置疑的,但是否要通过减少语文在学习过程中的比重来减轻学生的负担,还有待考证。首先,语言是一道桥梁,是人与人、国与国之间沟通的纽带;其次,语言基本上记录了从古到今所有的历史,给人们借鉴和考证,让人们能更加科学理性的看待世界、全面的了解世界。由此可见,语言比数理化等应用性学科拥有更多的内在含义,这些应用性学科的知识如果没有语言的保存就难以被理解[2]。
高中生往往不能理解文章、理解历史,对语文学习充满迷茫的情绪,甚至感觉不到语文学科存在的重要性。这是因为语文的作用已经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例如:听,让人了解到世界上各种千奇百怪的声音,因为眼睛看不到這些声音;说,能帮助人更好地表达和交流,通过交流促进自身的进步。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在精神,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高中语文教师通过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思想层面。
二、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1)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受应试教育影响,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都不会重视对学生具体学习技巧的教授,也不会重视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往往只重视成绩,把学生的学习成绩等同于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文学素养[3]。在部分语文课堂上,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老旧,只注重对课本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基本上只是为了让学生在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长期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影响下,学生只能被动学习,只能死记硬背,强迫自己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紧跟时代潮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例如:在讲授《小狗包弟》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叫几位学生讲述自己与小狗之间发生过的有趣事情,通过这几位学生的讲述,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然后通过一段和小狗有关的小视频,把其他学生拉入小狗与人的世界中,接下来引出要讲的课文。之后留一段时间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进而提出问题:“小狗包弟的出现方式是什么”、“小狗包弟如何与作者家人相处”等,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后,让学生谈谈小狗包弟都有哪些特点并在文中找出这些表现特点的句子。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谈谈作家为什么要写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可以《我与小狗之间的事》为题留一篇作文。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融合了小组讨论、情景教学以及多媒体三种教学方式,不仅增加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听、说、写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文学素养。
(2)教师改变教学目标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把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学习成绩转移到文学素养上[4]。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引导等方式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例如:教师在讲授《故都的秋》这一课时,可以采用课外活动的教学方式,带学生走进秋天,看看金黄色的麦田、丰收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林,听听秋蝉的鸣叫,感受微凉的秋风。让学生亲自感受大自然秋天的美,增加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创新学生的思维,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文学素养。
结束语:综上,高中语文教师要在扎实学生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其他各种能力。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为学生日后的文学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定乾.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J].魅力中国,2014,(4):257-257.
[2]刘磊.核心素养引领下高中语文教与学方式的转变[J].南北桥,2019,(11):167.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1.167.
[3]钱俊.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0):14.
[4]鄢泽彬.基于学科素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培养[J].新课程·下旬,2019,(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