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数学课堂语言加点“料”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x1990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98-01
  语言,是课堂的主心骨。形象的语言,更能使课堂绽放光彩。
  如果说一堂成功的课是一曲动人的交响乐的话,那么课堂上形象的语言则无疑是这首乐曲中的一个个震撼心灵的音符。
  在研究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中,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角,感受到个中缘由,却无法表达出来。“老师,我觉得角的边越大,角就越大。”“不对不对,是角的边越分开,角越大。”“应该是角的两条边越分开,角就越大。”……这时候,我点头微笑:“噢,你们要说的意思是不是角的两条边像树枝一样叉开啊?叉开的距离越大,角就越大,叉开的距离越小,角就越小。”一语道破,学生们欣喜得手舞足蹈:“是啊是啊,就是这样!”“叉开”一词让学生们茅塞顿开、恍然大悟,形象的语言不露痕迹地把重点和要点都讲明了。可见给数学课堂语言加点“料”,在课堂上运用形象的语言进行引导,能让学生在一种充满诱惑力和感染力的氛围中去学习,让学生的情感与思绪在教师言语的熏陶下飞翔。
  一、形象语言是一块去旧更新的黑板擦
  知识点的简单叠加往往让我们觉得数学课是枯燥乏味的。如果在学习讨论的过程中,能充分了解孩子们充满童趣的心态,用一些形象的语言来帮助我们教学,能大大激发他们的兴趣,更使这一刻的记忆深刻。刚认识分数的时候,学生经常分不清到底是分母在上,还是分子在上。我灵机一动,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同学们,你们小时候也总是让妈妈背吧。你看分母背着分子,就像你们的妈妈背着你一样,妈妈多么伟大啊!”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从此以后,再也没人把分母和分子颠倒了。我想,学生们的这次关于分子和分母的记忆应该是永生难忘的。
  六年级上册学习倒数时,学生们在写一个数的倒数时,总喜欢用等号去连结数和它的倒数,几经纠正,却还是改不过来。在一次作业讲评课上,我指着本子,模仿倒数说:“我很生气,别以为我是它的倒数,我就一定要和它一样!到底谁了解我?”一学生马上意识到,站起来说道:“我了解你!数和它的倒数是不相等的。”不少学生在下面改起来。我狡邪一笑:“哦?真的吗?”那些正起劲改的学生又面面相觑了,不是这样吗?我慢悠悠说:“难道没有特殊情况吗?”“有,当这个数是1的时候,它的倒数也是1。这时候数和它的倒数是相等的。”全班一片唏嘘,原来如此。一堂课,当你用自己饱满生动的语言去引导、去沟通,必然会赢得学生的共鸣。
  二、形象语言是一块聚集思绪的吸铁石
  古人曰:“感人心者,莫先于情。” 很难想象,一个语言平平的教师能够吸引见多识广、寻求挑战的孩子。只会讲一大堆抽象的数学语言的老师,让学生们感到遥不可及。
  在钢铁煅烧的问题上,我发现一些学生百思不得其解。长方体钢材经过煅烧变成了正方体,一碰到类似这样的问题,教室里的脑袋不禁都矮了半寸。“哈哈”我笑着打趣道:“怎么,只允许变形金刚变,不允许长方体变?”哈哈……教室里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我。我趁热打铁:“变变变,长方体变成正方体,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学生开始思考了:“老师,形状变了,但是体积是不变的。”“是呀,就像同学们的橡皮泥一样,你可以把一块橡皮泥捏成长方体或是正方体。但是,它们的体积是不变的。”生动有趣的语言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我就成了课堂的焦点。这时,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高质量的。又如在发现学生计算94-(24-17)时,去括号时会算成94-24-17 ,许多老师都会想到把小括号比作保护伞,有了它就可以先运算,如果你想丢掉这顶伞,就要看看外面的天气符号,遇到 “+” 表示阳光灿烂可以大摇大摆走出来,若遇到 “-” 表示阴雨绵绵应摇身变一变里面的符号再走出来,学生听了哄堂大笑。教师用幽默的语言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缩短了师生距离,营造了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
  曾有人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要被点燃的火花把。要想点燃学生求知的火把,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独具匠心的引导,让其自然地产生一种学习的需要。
  三、形象语言是一幕饱满的生活舞台剧
  “像树枝一样叉开” ,这样具体形象的语言赢得了学生的青睐,这是一幕活生生的生活舞台剧。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何为循环,老师们也绞尽脑汁。有的是用周而复始的春夏秋冬作例,有的念着“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的打油诗,让学生们在这些文字中,感受循环反复,从而理解循环。这一过程,不仅增进了学生的理解,提高了课堂的效率,而且真正地让数学与生活联系了起来。
  我不禁想起了一位教师说:“如果把语文的感性与数学的理性有机融合,数学课堂定会光彩照人!”是啊,数学课堂语言是要加点“料”,变单纯事物描述性语言为情景趣味性语言;变枯燥推理性语言为悬念启发式语言;变生硬的评价性语言为婉转的激励性语言……让趣味横生的数学课堂不乏理性思考,让生动活泼教学形态充满人文气息,让积极和谐的数学学习散发阵阵幽香。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的历史课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也是近年历史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本文浅议了历史课教学创新的三个途径,指出应通过鼓励学生自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手段创新、在教学中始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来达到历史课教学创新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与电脑游戏的距离也越来越近。学校或家长发现电脑游戏如“洪水猛兽”一般,如果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扼杀是显得多么的苍白和无力。当务之急是在学校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健康的电脑教育游戏。小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所谓“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04-01  新课程改革强调关注数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综合与联系。《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它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所以,作为新课改的教师,我们应积极涉猎其它学科,提高对各学科的认识,完善对新课程的理解,根据教材的特点进行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84-01  一日之计在于晨。在轰轰烈烈地进行课改的今天,我们的晨读课依然是墨守成规,涛声依旧,有限的内容,单调的读法,早已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新奇感,我们为什么不给英语早餐掺些“美味”呢?因此,笔者进行了英语晨读的优化设计。  一、预习朗读,训练语言  每单元开始,利用晨读时间,让学生进行“秀读比赛”。具体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20-01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中学音乐教育以音乐艺术的手段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和丰富感情,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课标的这一理念应当贯穿于中学音乐教学的始终。  长期以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中学音乐教育没有
期刊
【摘要】在实施“专业——课程”一体化项目建设中,课程是细胞,专业是载体。一方面,专业建设的切入点是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并制约着专业建设的水平。另一方面,课程也不能离开专业,课程建设是在专业构架下进行的,不能偏离专业的培育目标、培育方向以及岗位能力与岗位技能要求。  【关键词】专业 课程 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
期刊
【摘要】食品微生物学是食品类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同时也是食品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针对学校、生源及课程特点,探讨了如何提高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效果的相关方法,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以启发及兴趣教学法为主,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课外科研活动相互协调,以期培养学生的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71-01  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曾经说过:“书不读熟不开讲。”言外之意,学生只有将文本读熟,才能走进课堂与同学对话,与老师对话,与文本对话。而把书读熟的最佳时间和环境在哪里?很显然,是在教室里的早读。  现在,绝大多数学校都安排了早读课,每周2-3节,有的学校甚至每天都有,时间大约为30分钟。常言道,
期刊
【摘要】湘西自治州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地处云贵高原东北侧与鄂西山地西南端的结合部,武陵山脉由东北向西南斜贯全境。由于当地地形崎岖、偏远,经济上是我国有名的“老、少、边、山、穷”地区。教育方面也是远远落后于湖南省的其他地区。那么,要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并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就必需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最终为当地经济的飞速发展保驾护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86-01  不同光照条件下气体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之间以及叶肉细胞和空气之间的交换,一直是困扰老师和学生的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自由扩散。  1.自由扩散  人教版教材是这样给出的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作自由扩散。像CO2和O2这样的物质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就是自由扩散,细胞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