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学是自发自产于民间的,有着平凡的、通俗的、朴素的以及大众化的等鲜明的特点,从古至今,文学皆被视为神圣之物,文学之所以产生,纯粹归因于人类善良而美好的愿望,它天生不具备抗恶与防暴的功能,但正是由于文学这种天生的性质,使其为自身的发展埋下了危机:它把世界看作是唯一的表达对象,但自从不平等和权势出现了在这世界上,文学就不能如当初般任意表达、肆意渲染,尤其是初生的文学更是无立足之地。本文将对现今中国文学的现状进行分析。
关键词:文学现状;商业性;多元性;世界性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改革开放的步伐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文化和思想上的开放,促进了文学的发展和进步,出现了现代主义、寻根文学以及改革小说等,各种新的文学流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比如官场小说、都市小说、家族小说等。但不得不提的是,在社会进步这个华丽布景参照下,当代文学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落伍”的状态,但与此同时又因此拥有了自己的气质、形状与格调。对中国的文学现状进行分析,利于为文学的未来发展走向提供良好的参考。
一、文学发展的商业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到来,在各种新型通讯技术逐渐普及的背景下,网络文学逐渐普及,这对传统文学的发展走向和发展特色等方面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为了获取更多的发展空间,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文学逐渐呈现出了商业性的发展形态。具体来说,现今的很多文学作品都是商业操作的产物,并且这些文学作品大多包装精美、设计前卫,为了符合大众的口味而不断地将一些商业性的东西掺杂进去,从根源意义上讲,一些不负责任的出版社也难辞其咎。一个作者一旦出名,很多出版社都争先恐后的哄抢这块蛋糕,在出版社精心打造出炉的“速食文化”,究竟其中有多少才是文学精品的沉淀,究竟有多少真正地反映出了文学作品的意义,这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的问题。还有,在商业性烘托的前提下,文学发展也呈现出了媚俗性的特点,比如三角恋、乱情小说、同性恋等都成为了文学作品的主题,这显然违背了文学最初的本质,不符合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的含蓄性和若隐若现的美感。文学作品的这种商业化倾向,给中国文学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威胁,但也不得不说的是,既然已经面临着这种现状,那么在这样的境遇中寻找发展机遇,才是真正的任务。
二、文学发展的多元性
时代的发展促使多种新型文学载体相继出现,文学发展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形态。详细一点来讲,就拿手机文学来举例,手机文学的出现可以说是在大环境下的必然结果,在这个崇尚速食主义的时代,手机文学以明了、简洁和短小等特征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充分体现出了文学载体的丰富化和文学发展的多元化倾向。另外一方面,文学发展的多元性还体现在文学的创作组合上,随着歌手组合、乐队组合在乐坛中的流行,文学组合也开始出现,比如2001年文坛上出现了由伍美珍、饶雪漫和郁雨君组合的“花衣裳”,从而为青少年读物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新鲜活力源泉,这种组合形式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不同的发展走向的良好参考,但同时也要注意到是否能够真正地利于将最深层次的文学底蕴发散出来。还有,从现在的情況分析来看,多元化的现状也就促使文学界的良莠不齐,一些基础不够扎实、思想比较浮夸的所谓的作家涌现在文学界,专门针对市场所需求的口味进行文学作品的设计和构思,这虽然丰富了文学的内容,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这种速食主义的文学创作,不仅缺乏深厚思想和文化底蕴,而且歪曲了文学的本质意义上的真谛,这样的作品终究抵不过时间的考验,值得我们更加深入性的思考。
三、文学发展的世界性
我国虽然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但她又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可以说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和世界各国的发展已融为一体,特别是经济发展已不言而喻。说到文学发展,这不得不谈及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虽然中国在各国人民心中已有一席之地,但是了解中国的人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多,那么要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更好的发展,中国文学可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全部中国文学作品发展到现在,是跟随世界的潮流朝着世界化的方向发展,还是一直保持其最初的民族性,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从目前的文学发展状态分析来看,中国在文化上与西方国家可以说接近和重合的地方越来越多,从内容到形式等方面都有着异曲同工的相似,但总有些根深蒂固的民族性的东西是很难做到更大程度上的相融的,比如新世纪,中国的城市发展程度几乎与西方国家相接近,但在文学上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写作的重点却更加偏向于乡土叙事方面,表面上好像表现出了与全球化的现实背道而驰的状态,但其实是中国文学在世界性的背景下极力保持着自身民族性的优势,这可以说是一个好现象,但也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保持文学的民族性的基础上,促使文学更加具有时代化进程。
四、结束语
自从经济生活被列入全社会第一需要的那天起,中国文学的发展就如同走入了迷宫,需要不断地探索走出迷宫和走好的道路和方式,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徘徊、迷茫和煎熬。但我们要相信的是,中国文学一定会走出迷津,会走出更有魅力的文学进步路。
参考文献:
[1]范伯群.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建立中国现代文学的界碑[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4).
[2]王铁仙.中国文学中的个性主义潮流——从晚明至“五四”[J].文艺理论研究,2001(03).
[3]郜元宝.尚未完成的“现代”——也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期[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
[4]章培恒.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兼及“近代文学”问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2).
[5]杨春时,宋剑华.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近代性[J].学术月刊,1996(12).
关键词:文学现状;商业性;多元性;世界性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改革开放的步伐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文化和思想上的开放,促进了文学的发展和进步,出现了现代主义、寻根文学以及改革小说等,各种新的文学流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比如官场小说、都市小说、家族小说等。但不得不提的是,在社会进步这个华丽布景参照下,当代文学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落伍”的状态,但与此同时又因此拥有了自己的气质、形状与格调。对中国的文学现状进行分析,利于为文学的未来发展走向提供良好的参考。
一、文学发展的商业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到来,在各种新型通讯技术逐渐普及的背景下,网络文学逐渐普及,这对传统文学的发展走向和发展特色等方面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为了获取更多的发展空间,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文学逐渐呈现出了商业性的发展形态。具体来说,现今的很多文学作品都是商业操作的产物,并且这些文学作品大多包装精美、设计前卫,为了符合大众的口味而不断地将一些商业性的东西掺杂进去,从根源意义上讲,一些不负责任的出版社也难辞其咎。一个作者一旦出名,很多出版社都争先恐后的哄抢这块蛋糕,在出版社精心打造出炉的“速食文化”,究竟其中有多少才是文学精品的沉淀,究竟有多少真正地反映出了文学作品的意义,这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的问题。还有,在商业性烘托的前提下,文学发展也呈现出了媚俗性的特点,比如三角恋、乱情小说、同性恋等都成为了文学作品的主题,这显然违背了文学最初的本质,不符合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的含蓄性和若隐若现的美感。文学作品的这种商业化倾向,给中国文学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威胁,但也不得不说的是,既然已经面临着这种现状,那么在这样的境遇中寻找发展机遇,才是真正的任务。
二、文学发展的多元性
时代的发展促使多种新型文学载体相继出现,文学发展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形态。详细一点来讲,就拿手机文学来举例,手机文学的出现可以说是在大环境下的必然结果,在这个崇尚速食主义的时代,手机文学以明了、简洁和短小等特征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充分体现出了文学载体的丰富化和文学发展的多元化倾向。另外一方面,文学发展的多元性还体现在文学的创作组合上,随着歌手组合、乐队组合在乐坛中的流行,文学组合也开始出现,比如2001年文坛上出现了由伍美珍、饶雪漫和郁雨君组合的“花衣裳”,从而为青少年读物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新鲜活力源泉,这种组合形式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不同的发展走向的良好参考,但同时也要注意到是否能够真正地利于将最深层次的文学底蕴发散出来。还有,从现在的情況分析来看,多元化的现状也就促使文学界的良莠不齐,一些基础不够扎实、思想比较浮夸的所谓的作家涌现在文学界,专门针对市场所需求的口味进行文学作品的设计和构思,这虽然丰富了文学的内容,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这种速食主义的文学创作,不仅缺乏深厚思想和文化底蕴,而且歪曲了文学的本质意义上的真谛,这样的作品终究抵不过时间的考验,值得我们更加深入性的思考。
三、文学发展的世界性
我国虽然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但她又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可以说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和世界各国的发展已融为一体,特别是经济发展已不言而喻。说到文学发展,这不得不谈及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虽然中国在各国人民心中已有一席之地,但是了解中国的人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多,那么要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更好的发展,中国文学可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全部中国文学作品发展到现在,是跟随世界的潮流朝着世界化的方向发展,还是一直保持其最初的民族性,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从目前的文学发展状态分析来看,中国在文化上与西方国家可以说接近和重合的地方越来越多,从内容到形式等方面都有着异曲同工的相似,但总有些根深蒂固的民族性的东西是很难做到更大程度上的相融的,比如新世纪,中国的城市发展程度几乎与西方国家相接近,但在文学上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写作的重点却更加偏向于乡土叙事方面,表面上好像表现出了与全球化的现实背道而驰的状态,但其实是中国文学在世界性的背景下极力保持着自身民族性的优势,这可以说是一个好现象,但也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保持文学的民族性的基础上,促使文学更加具有时代化进程。
四、结束语
自从经济生活被列入全社会第一需要的那天起,中国文学的发展就如同走入了迷宫,需要不断地探索走出迷宫和走好的道路和方式,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徘徊、迷茫和煎熬。但我们要相信的是,中国文学一定会走出迷津,会走出更有魅力的文学进步路。
参考文献:
[1]范伯群.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建立中国现代文学的界碑[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4).
[2]王铁仙.中国文学中的个性主义潮流——从晚明至“五四”[J].文艺理论研究,2001(03).
[3]郜元宝.尚未完成的“现代”——也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期[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
[4]章培恒.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兼及“近代文学”问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2).
[5]杨春时,宋剑华.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近代性[J].学术月刊,199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