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濡目染 润物无声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052333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是传播传统文化的主要场所,教师应致力于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培养,向学生言传身教中华传统文化,让学生感知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要让学生在学校、教室的点滴氛围中感知传统文化:班级环境布置要“传统化”,黑板报的布置偏向“传统化”,语文老师也要适当“传统化”,课堂教学要注重“传统化”,课外阅读要偏向“传统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居于主导地位的语文教师承载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感知;传承;传统化;言传身教;培养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在这历史的长河中,祖先给我们留下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多种多样,比如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最近几年,国家也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特意把清明、端午等节日定为国家法定假日。因此,作为教育青少年主阵地的学校,更应该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主要场所,让中华传统文化装点我们的课堂。这份重任,更多的是压在教授语文的教育工作者身上。如何“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向学生言传身教中华传统文化,让学生感知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思考并积极践行的问题。
  我是一名从教以来一直教授语文的初中语文教师,如今已有十多年教龄。在十多年的教育教学中,我一直致力于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培养,也取得了微小的成绩,让我所教的大多数学生爱上了古诗词,爱上了古文,爱上了中华文化。现将我的经验写出,与各同仁共勉。
  第一,教室环境要突出“传统化”。
  在很多中小学,语文老师因为是“主科”老师,课比较多,和学生见面的机会也比较多,自然是离不开班主任工作的。我认为,作为班主任的语文老师,有很多机会在班上创设传统文化氛围,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
  其一,班级环境布置的“传统化”。我在指导学生布置班级文化的时候,会让学生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或者直接让班上有书法功底的学生书写书法,装裱好了之后张贴在班级的墙壁上。在教室的其他布置形式上,也尽量以中华文化为主。这样,让教室达到美观效果的同时也让学生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文化之精湛与美妙。
  其二,黑板报布置的“传统化”。每一个班级后面都有一块黑板报,我会利用这块黑板报绘制中华传统文化的美丽。在每一期的黑板报设计中,我都要求学生尽量根据中国传统节日来作为本期黑板报的主题。并且,要求学生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等多种渠道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风俗,并理出相关资料来出本期黑板报。这样,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了解了各种传统节日的来源,知道了与之相关的风俗习惯,也会更热爱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以“无声胜有声”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
  第二,语文老师要适当“传统化”。
  个人认为,语文老师,也就是国文老师,应该是温文儒雅,韵味十足的,应该是周身发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味的,而这份文味需要语文教师自身文化底蕴的沉淀。因此,多读书,多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自己首先要热爱我们本民族的傳统文化,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只有用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做基奠,才有可能完成传承文化的使命。只有你自己懂了,热爱了,在教学中把传统文化和对生活的感悟相结合,才能把精髓传输给学生。只有教师的真正投入,才会换来学生“不令而从”的自觉效果。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静下心来读书,感悟生活,摒弃现实世界中的虚华与张狂,抛弃庸俗与市侩,尽量让自己在知识上“传统化”,文味底蕴足。
  第三,课堂教学要注重“传统化”。
  语文课堂,其实就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与情感共鸣的一个场地,我建议语文老师们用这个场地作为给学生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场地。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就应该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创设适合语文课堂的教学情境。要发挥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语文教师不仅要悉心学习古典文化,更应该是传统文化的倡导者。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文化的传承。古人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语文教师如果只空洞地灌输道理或者就文章谈感受,其实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只有语文教师真正把知识和生活的感悟相结合时,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只有教师真正投入,才能起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及时发现机会,适时给学生传授传统文化知识。语文教师应抓住语文常规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气氛,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
  另外,教师的语言对学生也很有影响。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幽默、风趣且不失文味的,建议老师在课堂中多穿插中国古典诗词,或者是优美的现代诗歌,这样,在提升自己品味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运用优美的中国古典诗词。当整个语文课堂“传统化”一段时间之后,老师们会发现,班上的学生们斯文多了,儒雅多了,文学气息多了,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总而言之,初中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对于弘扬这些优良的中国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承载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居于主导地位的语文教师,应该让中华传统文化处处开花。千年前的三闾大夫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必须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在教育教学中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来完成这一意义伟大的历史重任。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记忆研究在我国学术界得到了广泛关注。当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难发现,许多数学基础较好学生在数学测试时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与整理,数学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初中学生在头脑中无法形成稳固的记忆信号,在进行数学问题的分析时,无法联系数学记忆产生新的思想与想法,导致数学成绩无法得到提升。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初中数学知识记忆特点出发,对数学记忆在初中数
摘 要:我国的教育史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在介绍、引进以及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这不仅促进了我国教育的发展,而且在教育改革方面也起关键重要作用。近代以来接连不断的内忧外患,使得国民开始觉醒,学习他国先进的科学知识已成为这一时代的主流,史学就在那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完成了转型,“新史学”便横空出世。时代的召唤使得“新史学”和中国教育史研究茁壮成长。本文试以“新史学”的兴起和中国教育史研究为背景,进而分析
摘 要: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五年一贯制高职(3 2模式或者2 3模式)学生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由于五年一贯制学生的来源和自身特点与3年制高职学生有着很大的差别,辅导员班主任如何开展五年一贯制学生的管理工作,成了摆在学校和老师们面前的一项值得研究的新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辅导员工作浅谈几点五年一贯制学生管理工作的体会。针对五年制学生管理的特点,提出自己的一些管理建议,为从事五年制学生管理的
语文作为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基础课程,担负着启迪智慧、传承文化的重任,是建构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而语文课程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该如何定位,长期以来,一直有“工具说”和“人文说”两种主流的声音。  高职院校中开设的语文课程到底是作为一种文化普及的工具,还是作为审美培养的途径,笔者更偏重于语文是一种文化精神与审美意识的载体。因为对于非中文专业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来讲,它的開设是要在无意识中去唤起其潜
摘 要:LED汉字显示屏到处可见,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公共场合,如公交车报站器,广告屏以及公告牌等。本文详细介绍了采用C语言实现16X16点阵屏的控制方法。  关键词:单片机;C语言;16X16点阵  单片机,又名单片微型计算机,主要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RAM,ROM)、输入/输出端口(I/O口),定時器系统等组成。而利用C语言程序设计控制的16X16点阵屏则更凸显出了单片机控制的便捷性和
摘 要:在高校教育管理活动中,学校领导应该采用科学的管理模式,显著提升教育管理效率。优化高校教学管理流程,学校领导应该从教学班子组织结构优化的角度出发,设计出以智能管理与项目管理并重的教育管理模式。在教育管理活動中,重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教学项目为单位实行统一归口管理。本文从高校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分析,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流程。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流程优化;策略分析  一、高校教
五一那天,我和我的伙伴们在楼下玩耍,发现有一块空地,  征得大人们同意后,我们几个决定在空地上种萝卜,  妈妈给我们买好了种子,我们就开始干了。  首先,我们找了很多砖头,用它们把空地围成正方形。然后,  我们挖上很多坑,給每个坑都浇上水。等水干了之后再放上种子。  我们将种子按照红萝卜、白萝卜这样的顺序排放。  最后一行我们种上了向日葵,然后再浇上一遍水就大功告成了。  为了萝卜不受伤害,我和一
摘 要:本文大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谈谈指导学生写字的教师对“两姿”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进行分析阐述;第二部分,写字前对字的观察的方法介绍;第三部分,笔画和偏旁部首书写的一些常见规律;第四部分,学生不良书写习惯的纠正。  关键词:“两姿”;合理化;观察方法化;笔画偏旁规律化;纠偏多样化  一  学生写字教学过程中,学生“两姿”的合理性,对写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合理的“两姿”,往往
摘 要:亚里士多德面向现实世界,看到了现实世界中事物的多样性以及各自的目地的独特性,承认善的多样性以及现实性。他认为在这些各不相同的善之间存在着高低的等级之分。亚里士多德强调柏拉图的抽象的神秘的善理念是我们无法实行和获得的善,因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没有用的,我们需要研究的是人可以实行和获得的善。善是现实的幸福。为了达到至善,人首先应该获得至善的知识。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政治学是研究至善的科学。因此,人
70年前,有一种困境,面临“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国内局势,推翻独裁政权、迎接独立民主与和平统一新中国的愿望士气高涨;70年前,有一封信函,书写着共产党人与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团结合作的坚定决心和真诚意愿,邀约志同道合的社会贤达,共商建国大计;70年前,有一种呼声,分外强烈,团结中国共产党,成立联合政府、加强政治协商,是随社会大潮而动且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描绘了一幅新中国政权蓝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