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同诗之于唐,词之于宋,一碗茶所映照出的唐宋亦有着别样的风景。
若言唐人在风炉茶鳆中“煎”出了“茶道大行”的气度,宋人则在汤瓶茶盏里“点”出了雅俗共赏的韵味。较之由皇室贵族及士大夫主导的唐代茗饮潮流,宋代的饮茶之风更加炽盛,尤其是斗茶的兴起与盛行,使茶从庙堂书斋逐步走向瓦房茅舍。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斗茶,又称“茗战”。原本安静的茶汤,因为融入了竞技的味道,而变得喧闹起来。它悄然褪去森冷庄肃的面目,以平易近人的姿态,慷慨地向布衣草民敞开。
或山野林中,或茅亭野店,或勾栏茶肆,或明轩雅室,或殿堂宫苑,一只茶盏便是茶品一比高下的竞技场,从贩夫走卒到文人雅士,再到帝王将相,都热衷于在一场茶的虚拟战斗中体验激情,寻求刺激。
于是,斗茶被宋人“玩”成了两宋最火爆、人气最高的全民竞技游戏。
也许,在重文轻武的宋代,斗茶也最能体现人们“尚武”的一面。
斗茶由闽人首创
追溯起来,斗茶并非是宋人的原创。有人认为,斗茶“始于唐,兴于宋”,这多半是受“梅妃”的影响。
梅妃,原名叫江采萍,是福建莆田人。她不仅是美女,还是慧敏能文的才女,因为生来喜爱梅花而被唐玄宗赐名为梅妃。她的出现,让唐玄宗把后宫四万佳丽都“视如尘土”,而后来的杨贵妃也不过“三千宠爱在一身”。
《梅妃传》中记载了一次她与玄宗斗茶的经历:
后上与妃斗茶,顾诸王戏曰:“此‘梅精’也,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斗茶今又胜我矣。”妃应声曰:“草木之戏,误胜陛下。设使调和四海,烹任鼎鼐,万乘自有宪法,贱妾何能较胜负也。”上大悦。
梅妃的聪明睿智,博得龙颜大悦,而且她绝对是个斗茶高手。然而,正史却对梅妃只字未提,关于她的记载多见于笔记及地方志中,梅妃是否确有其人遭到许多学者质疑,而梅妃的真实性正是追溯斗茶起源的“钥匙”。
不过,据《茶董》记载,“孙可之(孙樵)送茶与焦刑部,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时以斗茶为茗战”,孙樵系晚唐人。另外,同是晚唐的冯贽在其《记事珠》中亦有“斗茶,闽人谓之茗战”的记载。
尽管上述所引文献多为稗官野史,但可以肯定的是:斗茶是福建人的发明。
五代时,词人和凝召集身边的爱茶人组成“汤社”,让斗茶终于有了最初的具象:“以茶相饮,昧劣者有罚。”入宋后,斗茶更是在文人的翰墨丹青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
游戏规则
既然是“斗”,那么必然就有“斗”的游戏规则。迥异于当代,宋人斗茶斗的不是外形、香气、汤色、叶底等因子,而是茶色与汤花。
对于茶色,唐人尚青,宋人贵白。宋徽宗赵佶说:“以纯白为上真,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且尤为推崇建州“条敷阐,叶莹薄”的“白茶”。茶色为何贵白?明人罗廪道出了个中缘由:“白而味觉甘鲜,香气扑鼻,乃为精品。盖茶之精者,淡固白,浓亦白,初泼白,久贮亦白,味足而色白,其香自溢,三者得则俱得也。”
汤花是击拂茶汤时在汤面上涌起的泡沫。早在西晋,杜育就诗意地描述道:“焕如积雪,烨如春”,陆羽则称其为“沫饽”。斗茶输赢的评判标准,除了汤色外,更重要的是看汤花的持久度,即“著盏”(亦称“咬盏”)时间的长短或“水痕”(亦称“水脚”,汤花退散后,与盏壁相接的部位露出的茶色水线)出现的早晚,“以水痕先退者为负,耐久者为胜”。因此,绝佳的汤花应是“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
斗茶激烈的程度,无异于现今的球赛,胜负有时就“相去一水、两水”甚至“一线”间。“沙溪北苑强分别,水脚一线争谁先。”看似细微的水线,往往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标准装备
斗茶是一场没有硝烟却有“火药味”的战斗。茶器就如同武器,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关乎斗茶的成败。
斗茶的“装备”,在蔡襄《茶录》、赵佶《大观茶论》等宋茶名著中都有颇为详尽的阐述,而在审安老人《茶具图赞》、刘松年《茗园赌市图》及宋人的几种《斗茶图》则有更加直观的展现。
斗茶之器包括焙茶器(茶焙、茶钤)、碾罗器(砧椎、茶碾、茶罗)、点茶器(茶盏、汤瓶、茶筅)等。
斗茶“绝招”
掌握了游戏规则,亮出斗茶的各种“神器”,接下来要比拼的就是斗茶的功夫了。斗茶能不能斗得赢,就要看斗试家们的“武功”是否高强了。
欲称霸宋代茶界,除了茶要够好,器要够“给力”,至少还得练好以下这几个招式。
招式一:碾磨。茶粉匀细关系到汤华的品质。在碾磨前,先用干净的纸包裹,用砧椎槌碎,放入茶碾中用力碾成细粉。茶碾的构造很简单,由碾槽、碾轮和碾轴构成。使用时,手握碾轴推动碾轮,将槌碎的茶碾成细粉。曾慥说,“茶家碾茶,须碾着眉上白乃为佳。”其诗云:“碾处曾看眉上白”。范仲淹诗亦云:“黄金碾畔绿尘飞”。茶的匀细度,可见一斑。有时,为了获得更细微的茶粉,碾碎的茶还要放在茶磨上进一步加工。碾磨后,用茶箩反复筛分。这样,在注汤点茶时,茶粉才会在汤面上泛起,汤花才容易凝结成光亮的“粥面”,将茶色发挥到极致。
招式二:候汤。苏虞说:“汤者,茶之司命。若名茶而滥汤,则与凡末同调矣。”蔡襄说:“候汤最难”。由于饮茶方式的变革,宋代煎水器具不同于唐人常用的茶鳆。在构造上,茶鳆是敞口的,煎水的全过程都一目了然,而汤瓶几乎是密闭式的,可视度很低,水沸程度的掌握往往只能通过“声辨”。水如果没有煎熟则沫浮,煎得太熟则茶沉。所以,要把水煎得刚刚好,不是件容易的事,要小心“伺候”着才行。
招式三:熁盏。这一招虽简单,却不容忽视。熁,即烤。焙盏就是烘烤茶盏,起到预热的作用,类似于今天泡茶时的温壶烫杯。先让茶盏带上一点温度,可以使汤花“发立耐久”,盏如果凉了,汤花在汤面上就浮不起来。 招式四:点茶。“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要修炼成茗战达人,得先把点茶技艺练到炉火纯青。点茶,由调膏、注汤和击拂三项基本功构成。
其一,调膏。盏预热后,根据盏的容量,用茶杓量取适量碾磨好的茶粉,放进盏里,并用汤瓶注汤调和,以粘稠为适度。用赵佶的话说就是:“量茶受汤,调如融胶”。在这一步,茶水比例的控制很重要:茶少汤多,茶汤就比较稀,汤花容易涣散;汤少茶多,汤花易凝结成“粥面”。
其二,注汤。《十六汤品》中列举了三种不同手法注出的汤品。最佳的是“中汤”,要求注汤时不缓不急,该注则注,该停则停,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注汤时臂垂手颤、断断续续的“断脉汤”及忽视茶水比、盲目注盏的“大壮汤”都是不理想的汤品。
其三,击拂。击拂通常紧跟着注汤,用具是竹制的茶筅,一边执汤瓶注汤,一边“运筅”,轻重、缓急有度地击打拂动茶汤,制造汤花。对于注汤与击拂的有序配合,赵佶有非常精彩的论述。为了点出一盏“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凝而不动”的茶,这位“文艺皇帝”亲授点茶“秘籍”:
第一汤:势不欲猛,先须搅动茶膏,渐加周拂,手轻篼重,指绕腕旋。
第二汤:自荼面注之,周回一线。急注急上,茶面不动,击指既力。
第三汤:多寡如前,击拂渐贵轻匀,同环旋复。
第四汤:尚啬,筅欲转稍宽而勿速。
第五汤:乃可少纵,筅欲轻匀而透达。如发立未尽,则击以作之;发立已过,则拂以敛之。
第六汤:以观立作,乳点勃然,则以筅居,缓绕拂动而已。
第七汤:以分轻清重浊,相稀稠得中,可欲则止。
关于斗茶那些事儿
逆袭篇
大文豪苏东坡有次和蔡襄斗茶,蔡襄的茶比较好,并且用著名的惠山泉点茶。苏轼的茶稍差点,但他改用竹沥水,得以逆袭取胜。
女神篇
杭州官妓周韶是当之无愧的斗茶“女神”。她非常爱茶,藏了不少好茶。她常常和蔡襄斗茶,每次都能斗赢,而且她还能把茶说得头头是道,让蔡襄汗颜不已。
文艺篇
蔡襄曾对范仲淹说:“你那首《斗茶歌》中有‘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这么一句。如今的绝品好荼,茶色都是很白的,翠绿色的是下等茶,请把诗改为‘玉尘飞’、‘素涛起’,怎么样?”范仲淹表示赞同(事实上范仲淹并没有把诗改掉)。
励志篇
北宋诗人唐庚,不仅和苏东坡是小同乡,而且也巧合般被贬谪到了惠州。但是,他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在那里他与朋友们斗茶,获取身心的快乐,哪怕快乐只是一时。他还为后世留下了一篇传诵千古的《斗茶记》。在这篇文章中,有句话值得细细咀嚼:“吾闻茶不问团绔,要之贵新。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新茶活水,与其说是斗茶的价值观,不如说是一种豁达开朗、随遇而安的人生观。
若言唐人在风炉茶鳆中“煎”出了“茶道大行”的气度,宋人则在汤瓶茶盏里“点”出了雅俗共赏的韵味。较之由皇室贵族及士大夫主导的唐代茗饮潮流,宋代的饮茶之风更加炽盛,尤其是斗茶的兴起与盛行,使茶从庙堂书斋逐步走向瓦房茅舍。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斗茶,又称“茗战”。原本安静的茶汤,因为融入了竞技的味道,而变得喧闹起来。它悄然褪去森冷庄肃的面目,以平易近人的姿态,慷慨地向布衣草民敞开。
或山野林中,或茅亭野店,或勾栏茶肆,或明轩雅室,或殿堂宫苑,一只茶盏便是茶品一比高下的竞技场,从贩夫走卒到文人雅士,再到帝王将相,都热衷于在一场茶的虚拟战斗中体验激情,寻求刺激。
于是,斗茶被宋人“玩”成了两宋最火爆、人气最高的全民竞技游戏。
也许,在重文轻武的宋代,斗茶也最能体现人们“尚武”的一面。
斗茶由闽人首创
追溯起来,斗茶并非是宋人的原创。有人认为,斗茶“始于唐,兴于宋”,这多半是受“梅妃”的影响。
梅妃,原名叫江采萍,是福建莆田人。她不仅是美女,还是慧敏能文的才女,因为生来喜爱梅花而被唐玄宗赐名为梅妃。她的出现,让唐玄宗把后宫四万佳丽都“视如尘土”,而后来的杨贵妃也不过“三千宠爱在一身”。
《梅妃传》中记载了一次她与玄宗斗茶的经历:
后上与妃斗茶,顾诸王戏曰:“此‘梅精’也,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斗茶今又胜我矣。”妃应声曰:“草木之戏,误胜陛下。设使调和四海,烹任鼎鼐,万乘自有宪法,贱妾何能较胜负也。”上大悦。
梅妃的聪明睿智,博得龙颜大悦,而且她绝对是个斗茶高手。然而,正史却对梅妃只字未提,关于她的记载多见于笔记及地方志中,梅妃是否确有其人遭到许多学者质疑,而梅妃的真实性正是追溯斗茶起源的“钥匙”。
不过,据《茶董》记载,“孙可之(孙樵)送茶与焦刑部,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时以斗茶为茗战”,孙樵系晚唐人。另外,同是晚唐的冯贽在其《记事珠》中亦有“斗茶,闽人谓之茗战”的记载。
尽管上述所引文献多为稗官野史,但可以肯定的是:斗茶是福建人的发明。
五代时,词人和凝召集身边的爱茶人组成“汤社”,让斗茶终于有了最初的具象:“以茶相饮,昧劣者有罚。”入宋后,斗茶更是在文人的翰墨丹青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
游戏规则
既然是“斗”,那么必然就有“斗”的游戏规则。迥异于当代,宋人斗茶斗的不是外形、香气、汤色、叶底等因子,而是茶色与汤花。
对于茶色,唐人尚青,宋人贵白。宋徽宗赵佶说:“以纯白为上真,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且尤为推崇建州“条敷阐,叶莹薄”的“白茶”。茶色为何贵白?明人罗廪道出了个中缘由:“白而味觉甘鲜,香气扑鼻,乃为精品。盖茶之精者,淡固白,浓亦白,初泼白,久贮亦白,味足而色白,其香自溢,三者得则俱得也。”
汤花是击拂茶汤时在汤面上涌起的泡沫。早在西晋,杜育就诗意地描述道:“焕如积雪,烨如春”,陆羽则称其为“沫饽”。斗茶输赢的评判标准,除了汤色外,更重要的是看汤花的持久度,即“著盏”(亦称“咬盏”)时间的长短或“水痕”(亦称“水脚”,汤花退散后,与盏壁相接的部位露出的茶色水线)出现的早晚,“以水痕先退者为负,耐久者为胜”。因此,绝佳的汤花应是“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
斗茶激烈的程度,无异于现今的球赛,胜负有时就“相去一水、两水”甚至“一线”间。“沙溪北苑强分别,水脚一线争谁先。”看似细微的水线,往往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标准装备
斗茶是一场没有硝烟却有“火药味”的战斗。茶器就如同武器,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关乎斗茶的成败。
斗茶的“装备”,在蔡襄《茶录》、赵佶《大观茶论》等宋茶名著中都有颇为详尽的阐述,而在审安老人《茶具图赞》、刘松年《茗园赌市图》及宋人的几种《斗茶图》则有更加直观的展现。
斗茶之器包括焙茶器(茶焙、茶钤)、碾罗器(砧椎、茶碾、茶罗)、点茶器(茶盏、汤瓶、茶筅)等。
斗茶“绝招”
掌握了游戏规则,亮出斗茶的各种“神器”,接下来要比拼的就是斗茶的功夫了。斗茶能不能斗得赢,就要看斗试家们的“武功”是否高强了。
欲称霸宋代茶界,除了茶要够好,器要够“给力”,至少还得练好以下这几个招式。
招式一:碾磨。茶粉匀细关系到汤华的品质。在碾磨前,先用干净的纸包裹,用砧椎槌碎,放入茶碾中用力碾成细粉。茶碾的构造很简单,由碾槽、碾轮和碾轴构成。使用时,手握碾轴推动碾轮,将槌碎的茶碾成细粉。曾慥说,“茶家碾茶,须碾着眉上白乃为佳。”其诗云:“碾处曾看眉上白”。范仲淹诗亦云:“黄金碾畔绿尘飞”。茶的匀细度,可见一斑。有时,为了获得更细微的茶粉,碾碎的茶还要放在茶磨上进一步加工。碾磨后,用茶箩反复筛分。这样,在注汤点茶时,茶粉才会在汤面上泛起,汤花才容易凝结成光亮的“粥面”,将茶色发挥到极致。
招式二:候汤。苏虞说:“汤者,茶之司命。若名茶而滥汤,则与凡末同调矣。”蔡襄说:“候汤最难”。由于饮茶方式的变革,宋代煎水器具不同于唐人常用的茶鳆。在构造上,茶鳆是敞口的,煎水的全过程都一目了然,而汤瓶几乎是密闭式的,可视度很低,水沸程度的掌握往往只能通过“声辨”。水如果没有煎熟则沫浮,煎得太熟则茶沉。所以,要把水煎得刚刚好,不是件容易的事,要小心“伺候”着才行。
招式三:熁盏。这一招虽简单,却不容忽视。熁,即烤。焙盏就是烘烤茶盏,起到预热的作用,类似于今天泡茶时的温壶烫杯。先让茶盏带上一点温度,可以使汤花“发立耐久”,盏如果凉了,汤花在汤面上就浮不起来。 招式四:点茶。“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要修炼成茗战达人,得先把点茶技艺练到炉火纯青。点茶,由调膏、注汤和击拂三项基本功构成。
其一,调膏。盏预热后,根据盏的容量,用茶杓量取适量碾磨好的茶粉,放进盏里,并用汤瓶注汤调和,以粘稠为适度。用赵佶的话说就是:“量茶受汤,调如融胶”。在这一步,茶水比例的控制很重要:茶少汤多,茶汤就比较稀,汤花容易涣散;汤少茶多,汤花易凝结成“粥面”。
其二,注汤。《十六汤品》中列举了三种不同手法注出的汤品。最佳的是“中汤”,要求注汤时不缓不急,该注则注,该停则停,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注汤时臂垂手颤、断断续续的“断脉汤”及忽视茶水比、盲目注盏的“大壮汤”都是不理想的汤品。
其三,击拂。击拂通常紧跟着注汤,用具是竹制的茶筅,一边执汤瓶注汤,一边“运筅”,轻重、缓急有度地击打拂动茶汤,制造汤花。对于注汤与击拂的有序配合,赵佶有非常精彩的论述。为了点出一盏“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凝而不动”的茶,这位“文艺皇帝”亲授点茶“秘籍”:
第一汤:势不欲猛,先须搅动茶膏,渐加周拂,手轻篼重,指绕腕旋。
第二汤:自荼面注之,周回一线。急注急上,茶面不动,击指既力。
第三汤:多寡如前,击拂渐贵轻匀,同环旋复。
第四汤:尚啬,筅欲转稍宽而勿速。
第五汤:乃可少纵,筅欲轻匀而透达。如发立未尽,则击以作之;发立已过,则拂以敛之。
第六汤:以观立作,乳点勃然,则以筅居,缓绕拂动而已。
第七汤:以分轻清重浊,相稀稠得中,可欲则止。
关于斗茶那些事儿
逆袭篇
大文豪苏东坡有次和蔡襄斗茶,蔡襄的茶比较好,并且用著名的惠山泉点茶。苏轼的茶稍差点,但他改用竹沥水,得以逆袭取胜。
女神篇
杭州官妓周韶是当之无愧的斗茶“女神”。她非常爱茶,藏了不少好茶。她常常和蔡襄斗茶,每次都能斗赢,而且她还能把茶说得头头是道,让蔡襄汗颜不已。
文艺篇
蔡襄曾对范仲淹说:“你那首《斗茶歌》中有‘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这么一句。如今的绝品好荼,茶色都是很白的,翠绿色的是下等茶,请把诗改为‘玉尘飞’、‘素涛起’,怎么样?”范仲淹表示赞同(事实上范仲淹并没有把诗改掉)。
励志篇
北宋诗人唐庚,不仅和苏东坡是小同乡,而且也巧合般被贬谪到了惠州。但是,他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在那里他与朋友们斗茶,获取身心的快乐,哪怕快乐只是一时。他还为后世留下了一篇传诵千古的《斗茶记》。在这篇文章中,有句话值得细细咀嚼:“吾闻茶不问团绔,要之贵新。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新茶活水,与其说是斗茶的价值观,不如说是一种豁达开朗、随遇而安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