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课, 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zhe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研课需要考虑研什么和如何研的问题,也就是内容与形式的问题.教师要定期开展主题研课,形成序列,达到研一课而研透一类课的效果;还要开展难点课例的研课活动,寻求点上突破,不断凸显数学的本质.
  【关键词】研课;教师专业成长;分数的意义;工程问题;数学本质
  研课,顾名思义,就是对课进行推敲和研究,一般是围绕一定的教学主题,通过多种教学研究的形式,经历多次“设计——实施——反思——再设计”的过程,使该课的教学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的过程.本文中的“研课”,是指一个团队(一般3人以上)对同一节课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的研究,不含那些未经共同备课,只是简单听课评课的活动.
  一、研课的意义
  研课的意义有三,其一,任何一节优质的课,都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进行设计与实施的,也就是说,要上好一节课,必须有深厚的教育教学理论作为基础,从这个意义来说,研课可以促进教师对教学理论的进一步学习与反刍.其二,所学的教学理论,只有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才能体现其价值与作用.而“如何有机结合”就是一个技术活了,需要教师去深入研究,而“研课”就是深入研究的一种有效方式.其三, “用课来说事”是教师的基本功,课例研讨是目前最受教师喜爱且比较有效的一种教学研讨的形式,没有之一.因此,开展研课活动对于教师落实本职职能、提高工作实效、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研课的路径与方法
  组织研课一般要考虑以下两个问题:研什么和如何研.研什么,指的是内容层面的,包括研究的主题、研究的课例等;如何研,指的是研究的组织与方法,属于组织形式与策略层面的.
  1.主题研课,形成序列
  围绕某一主题,精选有代表性的一组课例,通过对这组课例的研究,从中总结教学规律,形成教学的序列,并推广应用到同类课的教学实践中.研课的主题,可以围绕某一类课型的教学,如按内容所属知识版块分的概念教学课、计算教学课等;或者按照课堂教学结构分的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等;或围绕某个教学的要素,如课堂提问设计、情境的创设、板书设计、过渡语、评价语等;或围绕某个教学的环节,如复习环节、新授环节、练习环节等;或围绕某种教学的模式、手段,如翻转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等;或围绕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如模型思想的教学渗透等.
  笔者曾经结合“在解决问题中渗透模型思想”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动:先是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开展研究,然后拓展到概念教学、计算教学、数学广角等的教学中,形成序列.下面以人教版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工程问题”一课为例,从中展示研课活动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例题:一条道路,如果甲队单独修,10天能修完,如果乙队单独修,15天能修完.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
  (1)组织学习
  集体备课开展前两周就把有关模型思想的学习资料发给教师学习,要求各位教师带着学习后的思考参与集体备课.
  (2)集体备课
  围绕建模的步骤和方法针对这一主题进行备课,初步确定为“解决例题,建立具体的模型”和“丰富例证,抽象一般模型”两大步骤.
  (3)第一次试教与研讨
  ①围绕研讨主题展开评课.
  主要存在两个问题:问题1:为什么要假设总长?没有很好地基于数量关系的分析而引出.问题2:对于每人假设的数据都不同,这完全超出了学生固有的认知,“数据还能随意假设?这行吗?”学生的心里是怀疑和忐忑的.对于“为什么假设的道路总长都不同,但是最后算出来的天数却相同”这个问题,教师未能很好地突破.
  ②针对存在的问题研讨对策
  针对问题1,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法(如图1所示)引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知道总长.
  针对问题2,设计如下的问题链(如图2所示)并通过线段图(如图3所示)突破.用两种不同总长的线段图进行对 比,再随意拉长或缩短表示总长的那条线段,帮助学生直观地从变中找到不变:总长变了,每天修的具体长度变了,但是每天修的都是总长的110和115这个没变.
  (4)第二次试教与研讨
  ①明确要突破的问题
  如何把教师的“明白”变成学生的“明白”?
  通过几轮的讨论,对于如何建立数量关系的模型,教师们都很清楚也很明白了,但是如何让学生也明白和感悟到呢?
  ②對策
  把例题教学中的“回顾与反思”和全课总结这两个环节做扎实.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数量关系是如何从一题到多题逐步抽象出来的,用了怎样的方法.长期进行这样的引导,会让学生逐渐掌握构建数量关系模型的方法.
  像上面这样,让教师们围绕主题,在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中不断修改完善,才能达成研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
  2.难点课例,点上突破
  除了按主题开展系列的研课外,有时候我们需要对一些重难点的课例、争论比较多的课例进行突破性研课,以期帮助教师抓住数学的本质.
  下面以“分数的意义”一课为例,展示研课的简要过程.
  (1)确定研究课例
  之所以选择“分数的意义”这一课,原因有三:一是,在国际上,分数被认为是小学阶段最抽象、最复杂、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概念,每一届的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总是会出现比较多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二是,这样的一节老课,像华应龙、张齐华、刘永宽、夏青峰这样的名家,在这几年先后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进行了公开教学,思路迥异,尤其是华应龙,更是别具一格.这说明,这一课是有研究的价值的.三是,张奠宙教授在《揭示数学本质提升“分数”教学》中,对分数意义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观点,值得我们在实践中探究.
  (2)文献研究
  我们在“教学的重点是什么”这个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的焦点为:“单位‘1’ ”和“分数单位”这两个概念,哪个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查找了大量的文献材料,其中张齐华在2009年第7期的《小学教学(数学版)》杂志上发表的“分数的意义”教学实录上非常重视单位“1”的教学,把单位“1 ”这个概念诠释到了极致,令人叹服.华应龙在2011年第6期的《人民教育》杂志上发表的《分数:先分后数——“分数的意义”教学新路径》一文中,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分数就是先分后数的数,通过平均分,产生了分数单位,再数出分数单位的个数,分数单位的累加就形成分数.因此他认为 “单位”是重要的,“1”是重要的,“单位‘1’”是不重要的.可以不讲“单位‘1’”,但要重讲“分数单位”.   (3)确定突破点
  新旧不同思想、观点的碰撞,激发了研课团队的大讨论,大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各抒己见,在思辨中逐步形成共识:先有“分数单位”,再数出分数单位的个数,分数单位的累加就形成分数.这样,分数的构成与结构就与自然数相一致了,也就是全部“数”的构成与结构都一致了.因此我们认为,从数的构成这个角度来看,分数单位是最重要的概念.
  (4)开展研课实践
  研课实践围绕我们确定的突破点展开,以华应龙老师的理念指导教学设计,但是具体的教学思路和设计又与华应龙老师有所不同,我们希望另辟蹊径,期望达到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效.那么怎样设计才能让学生比较容易地感受到“创造出分数单位,然后用分数单位来数从而得到分数”呢?研课团队又展开了几轮的学习、实践,经历激烈的思辨过程,最终形成如下设计,突破“分数就是先分后数的数,分数单位的累加就形成分数”这一学生理解的重难点.
  课始先复习用一、十、百、千去数数(如图4所示),回忆用计数单位数数的经验.
  然后出示一张长方形纸,指出:一张可以用1来表示.再把这张长方形纸翻到背面(如图5所示).引发思考:涂色部分够1吗?能用刚才的计数单位数出深色部分是多少吗?怎么办?
  利用情境的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引出:创造一个比“1”小的计数单位来数出它是多少.学生把弄手中的纸条,尝试创造,因为已有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所以不难得到:平均分4份,一份是14,3份也就是3个14是34.接着再通过多个这样的例证让学生认识到:先把1平均分,创造出分数单位,如12,13,14, 18,110等,有了分数单位,就可以帮助我们数出不够1的数了.
  之后补充了多个类似的创造分数单位,用分数单位去数数的情境,将单位“1”由一个物体组成拓展到由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中.
  在课末总结时,提示学生,在分数单位中选出110,1100,11000等十进关系的,与整数的计数单位组成整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如图6所示),由此沟通分数单位与小数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计数单位有了更系统的认知,同时也凸显了本次研课的关注点.
  三、开展“研课”的几点思考
  1.在研課的时候,注意一些策略、方法的运用,如在每一次集体研课的初始阶段,应尽可能地发挥执教者和一般参与者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话题的提出者,教师和骨干教师则应在一般参与者“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抛出重点、难点、直指教学本质的话题,让研课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更高境界.又如,执教者试教前先把教学预案发给其他参与的教师,要求参与教师提前研究教学设计,对设计中的几处(重点在新课部分)进行深入的剖析,并提出完整、系统的改进方案(至少是书面的提纲),这样能有效保证研课的深度.
  2.研课不应追求外在的花哨、形式的噱头,而应静下心来思考,追求基于数学学科本质的有效教学.
  3.研课时要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组织者重在发挥主导的作用,注意调动执教者与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要不断提高引导的艺术和策略,营造出“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
  4.研课应强调点上突破,面上推广,努力通过研一课而达到研透一类课的效果.
  5.参与者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决定研课的深度和质量,因此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育阶段,为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可基于数形结合思想来推动课堂教学,通过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建构新的学习模式.在实际教学应用时,教师要遵循参与性、针对性、渐进性等原则,保证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效果.本文针对以数解形、以形助数、数形互助等策略进行深入探析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思想;应用思考  引 言  数形
【摘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本文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视角,对比人教版(A版)高中数学新、旧教材中“平面向量及其应用”这一章的内容,从教材内容和知识点、教材编写方式、例题和习题等涉及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教材对比,平面向量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深层教育理念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六大数学核心
【摘要】二次根式是人教版八年級的教学内容,也是数与式中的难点之一,关于二次根式的定义、性质以及运算中的隐含条件、附加条件比较多,解题技巧强,迷惑性也比较强,难度较大,因此学生在解这类题时稍微不注意,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为了减少学生出错,我列举了几种常见错误题型,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二次根式;易错题
【摘要】如今,新课改的持续推进,对于初中数学课程授课教师而言,必须注重对以往所熟稔的教学模式的更新,以此来迎合新课改的需要.数学知识并非空洞的理论学说,而是源自鲜活的现实生活,是古往今来无数数学研究者从现实当中总结出的数理规律.从这个层面来看,初中数学课程授课教师应当认识到生活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并将之作为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以此使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研习热情被充分激发出来,最终确保初中数学课堂成
【摘要】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思考是数学教学的基本环节.特级教师张齐华在《会说话的百分数》中凸显数学知识本质的情境教学策略是:在情境引入中激发学习百分数的兴趣,在情境分析中理解百分数的数学内涵,在情境辨析中学习百分数的双重意义,在情境推理中理解百分数的生活意义,在情境反思中理解百分数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数学本质;情境教学;张齐华  【基金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重点项目
【摘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数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充分体现了中职数学课程的专业教育意义和价值,包括有利于提升中职学生的创造力和数学研究的核心素养、为中职专业的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基础和帮助其建立终身的学习观.因此,要真正实现中职数学课程的专业教育价值,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应仅仅局限于纯粹的基础数学知识的学习,而应该要加强数学知识与专业的密切联系,以达到对专业知识有更清楚的掌握和理
【摘要】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好奇心强.虽然小学生对于新知识通常会表现出较强的学习欲望,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心智和思维逻辑方面仍然未达到成熟的水平,这就会导致小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新知识时难度较大,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特性,并以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出发点.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发现,通过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到的新知识,开拓学生
【摘要】学习不是单纯的模仿和记忆,而是动手操作与自主探究,探究性学习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让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促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以探索勾股定理的教学为例,对探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存在问题;勾股定理  引 言  数学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倡导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得到平时成绩对学期总成绩的影响至关重要,通过层次分析法,可以半定量地确定出学期总成绩的组成为:54%平时成绩 16%期中成绩 30%期末成绩,可见学生平时的表现对总成绩的影响显而易见.  【关键词】平时成绩;层次分析法  一、背 景  在国际学校中,平时成绩对于学期总成绩至关重要.注重平时成绩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增加作业完成度,更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但是,平时成绩到
【摘要】随着浙江高考制度的改革与推行,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如何把新课程的理念贯穿到课堂中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要从课堂入手.本文就幂函数这一节内容,笔者借TI图形计算器这个平台,精心设计了一堂以学生探究为主线,以问题解决为突破的研究型课程.该课程也是新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应用示例.  【关键词】TI图形计算器;幂函数;研究型;应用  一、设计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