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研课需要考虑研什么和如何研的问题,也就是内容与形式的问题.教师要定期开展主题研课,形成序列,达到研一课而研透一类课的效果;还要开展难点课例的研课活动,寻求点上突破,不断凸显数学的本质.
【关键词】研课;教师专业成长;分数的意义;工程问题;数学本质
研课,顾名思义,就是对课进行推敲和研究,一般是围绕一定的教学主题,通过多种教学研究的形式,经历多次“设计——实施——反思——再设计”的过程,使该课的教学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的过程.本文中的“研课”,是指一个团队(一般3人以上)对同一节课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的研究,不含那些未经共同备课,只是简单听课评课的活动.
一、研课的意义
研课的意义有三,其一,任何一节优质的课,都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进行设计与实施的,也就是说,要上好一节课,必须有深厚的教育教学理论作为基础,从这个意义来说,研课可以促进教师对教学理论的进一步学习与反刍.其二,所学的教学理论,只有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才能体现其价值与作用.而“如何有机结合”就是一个技术活了,需要教师去深入研究,而“研课”就是深入研究的一种有效方式.其三, “用课来说事”是教师的基本功,课例研讨是目前最受教师喜爱且比较有效的一种教学研讨的形式,没有之一.因此,开展研课活动对于教师落实本职职能、提高工作实效、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研课的路径与方法
组织研课一般要考虑以下两个问题:研什么和如何研.研什么,指的是内容层面的,包括研究的主题、研究的课例等;如何研,指的是研究的组织与方法,属于组织形式与策略层面的.
1.主题研课,形成序列
围绕某一主题,精选有代表性的一组课例,通过对这组课例的研究,从中总结教学规律,形成教学的序列,并推广应用到同类课的教学实践中.研课的主题,可以围绕某一类课型的教学,如按内容所属知识版块分的概念教学课、计算教学课等;或者按照课堂教学结构分的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等;或围绕某个教学的要素,如课堂提问设计、情境的创设、板书设计、过渡语、评价语等;或围绕某个教学的环节,如复习环节、新授环节、练习环节等;或围绕某种教学的模式、手段,如翻转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等;或围绕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如模型思想的教学渗透等.
笔者曾经结合“在解决问题中渗透模型思想”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动:先是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开展研究,然后拓展到概念教学、计算教学、数学广角等的教学中,形成序列.下面以人教版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工程问题”一课为例,从中展示研课活动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例题:一条道路,如果甲队单独修,10天能修完,如果乙队单独修,15天能修完.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
(1)组织学习
集体备课开展前两周就把有关模型思想的学习资料发给教师学习,要求各位教师带着学习后的思考参与集体备课.
(2)集体备课
围绕建模的步骤和方法针对这一主题进行备课,初步确定为“解决例题,建立具体的模型”和“丰富例证,抽象一般模型”两大步骤.
(3)第一次试教与研讨
①围绕研讨主题展开评课.
主要存在两个问题:问题1:为什么要假设总长?没有很好地基于数量关系的分析而引出.问题2:对于每人假设的数据都不同,这完全超出了学生固有的认知,“数据还能随意假设?这行吗?”学生的心里是怀疑和忐忑的.对于“为什么假设的道路总长都不同,但是最后算出来的天数却相同”这个问题,教师未能很好地突破.
②针对存在的问题研讨对策
针对问题1,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法(如图1所示)引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知道总长.
针对问题2,设计如下的问题链(如图2所示)并通过线段图(如图3所示)突破.用两种不同总长的线段图进行对 比,再随意拉长或缩短表示总长的那条线段,帮助学生直观地从变中找到不变:总长变了,每天修的具体长度变了,但是每天修的都是总长的110和115这个没变.
(4)第二次试教与研讨
①明确要突破的问题
如何把教师的“明白”变成学生的“明白”?
通过几轮的讨论,对于如何建立数量关系的模型,教师们都很清楚也很明白了,但是如何让学生也明白和感悟到呢?
②對策
把例题教学中的“回顾与反思”和全课总结这两个环节做扎实.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数量关系是如何从一题到多题逐步抽象出来的,用了怎样的方法.长期进行这样的引导,会让学生逐渐掌握构建数量关系模型的方法.
像上面这样,让教师们围绕主题,在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中不断修改完善,才能达成研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
2.难点课例,点上突破
除了按主题开展系列的研课外,有时候我们需要对一些重难点的课例、争论比较多的课例进行突破性研课,以期帮助教师抓住数学的本质.
下面以“分数的意义”一课为例,展示研课的简要过程.
(1)确定研究课例
之所以选择“分数的意义”这一课,原因有三:一是,在国际上,分数被认为是小学阶段最抽象、最复杂、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概念,每一届的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总是会出现比较多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二是,这样的一节老课,像华应龙、张齐华、刘永宽、夏青峰这样的名家,在这几年先后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进行了公开教学,思路迥异,尤其是华应龙,更是别具一格.这说明,这一课是有研究的价值的.三是,张奠宙教授在《揭示数学本质提升“分数”教学》中,对分数意义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观点,值得我们在实践中探究.
(2)文献研究
我们在“教学的重点是什么”这个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的焦点为:“单位‘1’ ”和“分数单位”这两个概念,哪个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查找了大量的文献材料,其中张齐华在2009年第7期的《小学教学(数学版)》杂志上发表的“分数的意义”教学实录上非常重视单位“1”的教学,把单位“1 ”这个概念诠释到了极致,令人叹服.华应龙在2011年第6期的《人民教育》杂志上发表的《分数:先分后数——“分数的意义”教学新路径》一文中,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分数就是先分后数的数,通过平均分,产生了分数单位,再数出分数单位的个数,分数单位的累加就形成分数.因此他认为 “单位”是重要的,“1”是重要的,“单位‘1’”是不重要的.可以不讲“单位‘1’”,但要重讲“分数单位”. (3)确定突破点
新旧不同思想、观点的碰撞,激发了研课团队的大讨论,大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各抒己见,在思辨中逐步形成共识:先有“分数单位”,再数出分数单位的个数,分数单位的累加就形成分数.这样,分数的构成与结构就与自然数相一致了,也就是全部“数”的构成与结构都一致了.因此我们认为,从数的构成这个角度来看,分数单位是最重要的概念.
(4)开展研课实践
研课实践围绕我们确定的突破点展开,以华应龙老师的理念指导教学设计,但是具体的教学思路和设计又与华应龙老师有所不同,我们希望另辟蹊径,期望达到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效.那么怎样设计才能让学生比较容易地感受到“创造出分数单位,然后用分数单位来数从而得到分数”呢?研课团队又展开了几轮的学习、实践,经历激烈的思辨过程,最终形成如下设计,突破“分数就是先分后数的数,分数单位的累加就形成分数”这一学生理解的重难点.
课始先复习用一、十、百、千去数数(如图4所示),回忆用计数单位数数的经验.
然后出示一张长方形纸,指出:一张可以用1来表示.再把这张长方形纸翻到背面(如图5所示).引发思考:涂色部分够1吗?能用刚才的计数单位数出深色部分是多少吗?怎么办?
利用情境的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引出:创造一个比“1”小的计数单位来数出它是多少.学生把弄手中的纸条,尝试创造,因为已有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所以不难得到:平均分4份,一份是14,3份也就是3个14是34.接着再通过多个这样的例证让学生认识到:先把1平均分,创造出分数单位,如12,13,14, 18,110等,有了分数单位,就可以帮助我们数出不够1的数了.
之后补充了多个类似的创造分数单位,用分数单位去数数的情境,将单位“1”由一个物体组成拓展到由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中.
在课末总结时,提示学生,在分数单位中选出110,1100,11000等十进关系的,与整数的计数单位组成整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如图6所示),由此沟通分数单位与小数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计数单位有了更系统的认知,同时也凸显了本次研课的关注点.
三、开展“研课”的几点思考
1.在研課的时候,注意一些策略、方法的运用,如在每一次集体研课的初始阶段,应尽可能地发挥执教者和一般参与者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话题的提出者,教师和骨干教师则应在一般参与者“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抛出重点、难点、直指教学本质的话题,让研课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更高境界.又如,执教者试教前先把教学预案发给其他参与的教师,要求参与教师提前研究教学设计,对设计中的几处(重点在新课部分)进行深入的剖析,并提出完整、系统的改进方案(至少是书面的提纲),这样能有效保证研课的深度.
2.研课不应追求外在的花哨、形式的噱头,而应静下心来思考,追求基于数学学科本质的有效教学.
3.研课时要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组织者重在发挥主导的作用,注意调动执教者与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要不断提高引导的艺术和策略,营造出“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
4.研课应强调点上突破,面上推广,努力通过研一课而达到研透一类课的效果.
5.参与者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决定研课的深度和质量,因此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关键词】研课;教师专业成长;分数的意义;工程问题;数学本质
研课,顾名思义,就是对课进行推敲和研究,一般是围绕一定的教学主题,通过多种教学研究的形式,经历多次“设计——实施——反思——再设计”的过程,使该课的教学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的过程.本文中的“研课”,是指一个团队(一般3人以上)对同一节课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的研究,不含那些未经共同备课,只是简单听课评课的活动.
一、研课的意义
研课的意义有三,其一,任何一节优质的课,都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进行设计与实施的,也就是说,要上好一节课,必须有深厚的教育教学理论作为基础,从这个意义来说,研课可以促进教师对教学理论的进一步学习与反刍.其二,所学的教学理论,只有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才能体现其价值与作用.而“如何有机结合”就是一个技术活了,需要教师去深入研究,而“研课”就是深入研究的一种有效方式.其三, “用课来说事”是教师的基本功,课例研讨是目前最受教师喜爱且比较有效的一种教学研讨的形式,没有之一.因此,开展研课活动对于教师落实本职职能、提高工作实效、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研课的路径与方法
组织研课一般要考虑以下两个问题:研什么和如何研.研什么,指的是内容层面的,包括研究的主题、研究的课例等;如何研,指的是研究的组织与方法,属于组织形式与策略层面的.
1.主题研课,形成序列
围绕某一主题,精选有代表性的一组课例,通过对这组课例的研究,从中总结教学规律,形成教学的序列,并推广应用到同类课的教学实践中.研课的主题,可以围绕某一类课型的教学,如按内容所属知识版块分的概念教学课、计算教学课等;或者按照课堂教学结构分的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等;或围绕某个教学的要素,如课堂提问设计、情境的创设、板书设计、过渡语、评价语等;或围绕某个教学的环节,如复习环节、新授环节、练习环节等;或围绕某种教学的模式、手段,如翻转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等;或围绕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如模型思想的教学渗透等.
笔者曾经结合“在解决问题中渗透模型思想”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动:先是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开展研究,然后拓展到概念教学、计算教学、数学广角等的教学中,形成序列.下面以人教版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工程问题”一课为例,从中展示研课活动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例题:一条道路,如果甲队单独修,10天能修完,如果乙队单独修,15天能修完.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
(1)组织学习
集体备课开展前两周就把有关模型思想的学习资料发给教师学习,要求各位教师带着学习后的思考参与集体备课.
(2)集体备课
围绕建模的步骤和方法针对这一主题进行备课,初步确定为“解决例题,建立具体的模型”和“丰富例证,抽象一般模型”两大步骤.
(3)第一次试教与研讨
①围绕研讨主题展开评课.
主要存在两个问题:问题1:为什么要假设总长?没有很好地基于数量关系的分析而引出.问题2:对于每人假设的数据都不同,这完全超出了学生固有的认知,“数据还能随意假设?这行吗?”学生的心里是怀疑和忐忑的.对于“为什么假设的道路总长都不同,但是最后算出来的天数却相同”这个问题,教师未能很好地突破.
②针对存在的问题研讨对策
针对问题1,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法(如图1所示)引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知道总长.
针对问题2,设计如下的问题链(如图2所示)并通过线段图(如图3所示)突破.用两种不同总长的线段图进行对 比,再随意拉长或缩短表示总长的那条线段,帮助学生直观地从变中找到不变:总长变了,每天修的具体长度变了,但是每天修的都是总长的110和115这个没变.
(4)第二次试教与研讨
①明确要突破的问题
如何把教师的“明白”变成学生的“明白”?
通过几轮的讨论,对于如何建立数量关系的模型,教师们都很清楚也很明白了,但是如何让学生也明白和感悟到呢?
②對策
把例题教学中的“回顾与反思”和全课总结这两个环节做扎实.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数量关系是如何从一题到多题逐步抽象出来的,用了怎样的方法.长期进行这样的引导,会让学生逐渐掌握构建数量关系模型的方法.
像上面这样,让教师们围绕主题,在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中不断修改完善,才能达成研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
2.难点课例,点上突破
除了按主题开展系列的研课外,有时候我们需要对一些重难点的课例、争论比较多的课例进行突破性研课,以期帮助教师抓住数学的本质.
下面以“分数的意义”一课为例,展示研课的简要过程.
(1)确定研究课例
之所以选择“分数的意义”这一课,原因有三:一是,在国际上,分数被认为是小学阶段最抽象、最复杂、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概念,每一届的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总是会出现比较多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二是,这样的一节老课,像华应龙、张齐华、刘永宽、夏青峰这样的名家,在这几年先后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进行了公开教学,思路迥异,尤其是华应龙,更是别具一格.这说明,这一课是有研究的价值的.三是,张奠宙教授在《揭示数学本质提升“分数”教学》中,对分数意义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观点,值得我们在实践中探究.
(2)文献研究
我们在“教学的重点是什么”这个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的焦点为:“单位‘1’ ”和“分数单位”这两个概念,哪个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查找了大量的文献材料,其中张齐华在2009年第7期的《小学教学(数学版)》杂志上发表的“分数的意义”教学实录上非常重视单位“1”的教学,把单位“1 ”这个概念诠释到了极致,令人叹服.华应龙在2011年第6期的《人民教育》杂志上发表的《分数:先分后数——“分数的意义”教学新路径》一文中,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分数就是先分后数的数,通过平均分,产生了分数单位,再数出分数单位的个数,分数单位的累加就形成分数.因此他认为 “单位”是重要的,“1”是重要的,“单位‘1’”是不重要的.可以不讲“单位‘1’”,但要重讲“分数单位”. (3)确定突破点
新旧不同思想、观点的碰撞,激发了研课团队的大讨论,大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各抒己见,在思辨中逐步形成共识:先有“分数单位”,再数出分数单位的个数,分数单位的累加就形成分数.这样,分数的构成与结构就与自然数相一致了,也就是全部“数”的构成与结构都一致了.因此我们认为,从数的构成这个角度来看,分数单位是最重要的概念.
(4)开展研课实践
研课实践围绕我们确定的突破点展开,以华应龙老师的理念指导教学设计,但是具体的教学思路和设计又与华应龙老师有所不同,我们希望另辟蹊径,期望达到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效.那么怎样设计才能让学生比较容易地感受到“创造出分数单位,然后用分数单位来数从而得到分数”呢?研课团队又展开了几轮的学习、实践,经历激烈的思辨过程,最终形成如下设计,突破“分数就是先分后数的数,分数单位的累加就形成分数”这一学生理解的重难点.
课始先复习用一、十、百、千去数数(如图4所示),回忆用计数单位数数的经验.
然后出示一张长方形纸,指出:一张可以用1来表示.再把这张长方形纸翻到背面(如图5所示).引发思考:涂色部分够1吗?能用刚才的计数单位数出深色部分是多少吗?怎么办?
利用情境的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引出:创造一个比“1”小的计数单位来数出它是多少.学生把弄手中的纸条,尝试创造,因为已有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所以不难得到:平均分4份,一份是14,3份也就是3个14是34.接着再通过多个这样的例证让学生认识到:先把1平均分,创造出分数单位,如12,13,14, 18,110等,有了分数单位,就可以帮助我们数出不够1的数了.
之后补充了多个类似的创造分数单位,用分数单位去数数的情境,将单位“1”由一个物体组成拓展到由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中.
在课末总结时,提示学生,在分数单位中选出110,1100,11000等十进关系的,与整数的计数单位组成整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如图6所示),由此沟通分数单位与小数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计数单位有了更系统的认知,同时也凸显了本次研课的关注点.
三、开展“研课”的几点思考
1.在研課的时候,注意一些策略、方法的运用,如在每一次集体研课的初始阶段,应尽可能地发挥执教者和一般参与者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话题的提出者,教师和骨干教师则应在一般参与者“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抛出重点、难点、直指教学本质的话题,让研课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更高境界.又如,执教者试教前先把教学预案发给其他参与的教师,要求参与教师提前研究教学设计,对设计中的几处(重点在新课部分)进行深入的剖析,并提出完整、系统的改进方案(至少是书面的提纲),这样能有效保证研课的深度.
2.研课不应追求外在的花哨、形式的噱头,而应静下心来思考,追求基于数学学科本质的有效教学.
3.研课时要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组织者重在发挥主导的作用,注意调动执教者与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要不断提高引导的艺术和策略,营造出“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
4.研课应强调点上突破,面上推广,努力通过研一课而达到研透一类课的效果.
5.参与者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决定研课的深度和质量,因此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