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图书馆是学校重要的课程资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和扩充学生知识面的重要场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图书馆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出来。由于长期以来, 人们的认识普遍局限于中小学图书馆只是辅助教学的资料中心,忽视了学校图书馆在教书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图书馆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始终处于被动与从属的地位,长期得不到重视,导致了图书馆在人员配备、经费使用、设备添置等多方面出现的随意性,盲目性和不稳定性,严重影响了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和作用的发挥。我市中小学图书馆的现状和先进地区相比以及按教育教改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处于一种十分落后的状态。
近年来,我省各种图书项目工程为我市中小学配备了图书资料,充实了学校的第二课堂,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但学校存在没有专职专业人员管理,专业水平不高等情况,在管理和使用上尚显不足。我们多次深入农村中小学开展调研,从学校、学生、图书管理员实际出发,在图书管理和使用方法上积极鼓励中小学图书管理员努力实践,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并采纳他们的建议。在此基础上,我们积极思考、统筹安排、勇于创新、求真务实,努力探索农村中小学图书管理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
一、提高认识,重视和加强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建设
教育部十分重视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修订颁发了新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并于2003年开始执行。《规程》阐明了在新形势下,中小学图书馆(室)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和基本任务,明确了中小学图书馆(室)的管理体制,并对中小学图书馆(室)的条件保障和管理办法作了明确规定。省、市教育部门也先后下发有关文件,出台新的举措,要求各地要大力推进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我市又新制定了《南充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图书数量、种类和结构达到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2010年《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细则(试行)》要求。省、市、县重点中学应建有独立图书馆;图书馆楼的设计和建造应符合现代中小学图书馆业务发展需要,布局合理。建馆经费从教育费附加、教育事业费、勤工俭学纯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专项经费。学校每年应将教育事业费中不少于5%的资金用于购置图书,并做到逐年有所增加。
二、落实措施,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管理
图书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最重要、最公共化的教育资源,是配合新课改进行教育教学科研、培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可或缺的两翼,图书馆建设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一个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因此中小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图书馆(室)建设,不断提高图书馆建设的现代化水平。一要加强中小学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即硬件的现代化和软件的现代化。硬件的现代化指建筑布局的合理化和计算机等现代高新技术设备的普及化;软件的现代化指图书馆管理水平的科学化和图书馆管理员素质的专业化。二要创新模式面向学生,进一步提高图书流通率。学校应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和学生开展外借、阅览、宣传、推荐等服务工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取开架阅读、借阅合一,方便师生借阅。对学生除采取个人借阅外,还可采取班级集体借书、学生之间互换,或设置班级图书角、图书走廊等,方便学生取阅,提高阅读的实效性。三开展好读书活动,营造浓浓的书香校园氛围。各校应积极开展好主题鲜明的读书节活动,并通过红领巾广播台、橱窗、学校网站等各个阵地展示读书成果,真正发挥好图书装备的效益。四要重视图书馆的防潮、防霉、通风等,为学生的借阅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五是学校领导要提高认识,切实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馆在教育教学改革、教育科研和师生共同发展的积极作用,真正办好学校图书馆。
三、充分利用,提高图书馆的使用效率
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把图书馆看作是最大最好的课堂。图书馆的服务,不仅仅是简单的“借借还还”,而是包括情报检索教育、阅读指导等内容,图书馆员与读者的互动,使学生们能够充分利用多种图书信息资源,读书的形式灵活多样,使大多数学生对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的素质得以明显提高。因些我们应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开架阅读,方便读者借阅,尽量减少限制,保证开放时间,给师生借阅图书提供最大便利,提高图书馆的使用效率;要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能力,如检索、记笔记、使用工具书、上网查找资料、掌握阅读、写作的各种方法等,使学生读书中学到知识、找到乐趣、掌握本领;要主动服务教育教学,走近课改,贴近课改,给师生提供更丰富的阅读材料和更多的自由阅读的时间,推进新课改取得更大进展;要精心组织,突出主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年级分层次制订读书要求,使读书活动层次化、系列化、主题化、多样化。
四、强化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学校图书馆教师综合素质
为了达到和完成新课程以及《规程》对图书馆(室)提出的要求, 各级各类中小学图书馆(室)除了加强馆舍、馆藏、设备等建设外,还有一个亟待改善的重要环节就是,必须努力提高图书管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强化队伍建设。在师资配备紧缺的情况下,各校配有专人(或兼职)管理图书,通过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规定凡参加省、市、县图书管理培训的老师,定人定岗,专职或兼职、不得随意更换。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求各县(市、区)每年集中进行一次中小学图书管理员培训。
总之,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我们一方面努力创新管理机制,大力推广新办法、新经验,使全体中小学图书管理员认识、掌握图书管理的共性和普遍性的管理规律;二是引导、鼓励中小学图书管理员,善于思考,努力探究适合本馆(室)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管理与使用方法、举措,在实施中小学图书馆(室)的科学管理、规范管理中下大功夫,在“用”字上下大功夫,求真务实地开展工作,努力探索我市中小学图书管理的新途径。
近年来,我省各种图书项目工程为我市中小学配备了图书资料,充实了学校的第二课堂,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但学校存在没有专职专业人员管理,专业水平不高等情况,在管理和使用上尚显不足。我们多次深入农村中小学开展调研,从学校、学生、图书管理员实际出发,在图书管理和使用方法上积极鼓励中小学图书管理员努力实践,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并采纳他们的建议。在此基础上,我们积极思考、统筹安排、勇于创新、求真务实,努力探索农村中小学图书管理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
一、提高认识,重视和加强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建设
教育部十分重视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修订颁发了新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并于2003年开始执行。《规程》阐明了在新形势下,中小学图书馆(室)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和基本任务,明确了中小学图书馆(室)的管理体制,并对中小学图书馆(室)的条件保障和管理办法作了明确规定。省、市教育部门也先后下发有关文件,出台新的举措,要求各地要大力推进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我市又新制定了《南充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图书数量、种类和结构达到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2010年《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细则(试行)》要求。省、市、县重点中学应建有独立图书馆;图书馆楼的设计和建造应符合现代中小学图书馆业务发展需要,布局合理。建馆经费从教育费附加、教育事业费、勤工俭学纯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专项经费。学校每年应将教育事业费中不少于5%的资金用于购置图书,并做到逐年有所增加。
二、落实措施,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管理
图书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最重要、最公共化的教育资源,是配合新课改进行教育教学科研、培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可或缺的两翼,图书馆建设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一个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因此中小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图书馆(室)建设,不断提高图书馆建设的现代化水平。一要加强中小学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即硬件的现代化和软件的现代化。硬件的现代化指建筑布局的合理化和计算机等现代高新技术设备的普及化;软件的现代化指图书馆管理水平的科学化和图书馆管理员素质的专业化。二要创新模式面向学生,进一步提高图书流通率。学校应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和学生开展外借、阅览、宣传、推荐等服务工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取开架阅读、借阅合一,方便师生借阅。对学生除采取个人借阅外,还可采取班级集体借书、学生之间互换,或设置班级图书角、图书走廊等,方便学生取阅,提高阅读的实效性。三开展好读书活动,营造浓浓的书香校园氛围。各校应积极开展好主题鲜明的读书节活动,并通过红领巾广播台、橱窗、学校网站等各个阵地展示读书成果,真正发挥好图书装备的效益。四要重视图书馆的防潮、防霉、通风等,为学生的借阅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五是学校领导要提高认识,切实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馆在教育教学改革、教育科研和师生共同发展的积极作用,真正办好学校图书馆。
三、充分利用,提高图书馆的使用效率
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把图书馆看作是最大最好的课堂。图书馆的服务,不仅仅是简单的“借借还还”,而是包括情报检索教育、阅读指导等内容,图书馆员与读者的互动,使学生们能够充分利用多种图书信息资源,读书的形式灵活多样,使大多数学生对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的素质得以明显提高。因些我们应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开架阅读,方便读者借阅,尽量减少限制,保证开放时间,给师生借阅图书提供最大便利,提高图书馆的使用效率;要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能力,如检索、记笔记、使用工具书、上网查找资料、掌握阅读、写作的各种方法等,使学生读书中学到知识、找到乐趣、掌握本领;要主动服务教育教学,走近课改,贴近课改,给师生提供更丰富的阅读材料和更多的自由阅读的时间,推进新课改取得更大进展;要精心组织,突出主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年级分层次制订读书要求,使读书活动层次化、系列化、主题化、多样化。
四、强化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学校图书馆教师综合素质
为了达到和完成新课程以及《规程》对图书馆(室)提出的要求, 各级各类中小学图书馆(室)除了加强馆舍、馆藏、设备等建设外,还有一个亟待改善的重要环节就是,必须努力提高图书管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强化队伍建设。在师资配备紧缺的情况下,各校配有专人(或兼职)管理图书,通过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规定凡参加省、市、县图书管理培训的老师,定人定岗,专职或兼职、不得随意更换。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求各县(市、区)每年集中进行一次中小学图书管理员培训。
总之,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我们一方面努力创新管理机制,大力推广新办法、新经验,使全体中小学图书管理员认识、掌握图书管理的共性和普遍性的管理规律;二是引导、鼓励中小学图书管理员,善于思考,努力探究适合本馆(室)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管理与使用方法、举措,在实施中小学图书馆(室)的科学管理、规范管理中下大功夫,在“用”字上下大功夫,求真务实地开展工作,努力探索我市中小学图书管理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