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东东是个活泼贪玩的孩子,数学成绩一直不好,总是考不及格。这次又要测验了,东东的表姐和他一个年级,是个勤奋的学生,要和东东一起复习。东东说:“我不是学数学的料,复习也没用。”说完就出去玩了。爷爷在一旁听见后,考虑了一下,第二天就到学校找到东东的数学老师,要求老师将试题透露一下。数学老师不理解,批评爷爷溺爱孩子。爷爷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师,老师欣然同意。回家后,爷爷喊来东东,告诉他:“这回爷爷帮你复习,一定保证你能考好。如果还考不好,说明你确实没有学习数学的天分,我再也不怪你了。”在爷爷有重点的帮助下,东东这次的数学测验得了78分,有了突破性的进步。当东东回家后高兴地告诉爷爷时,爷爷语重心长地说:“只要好好学习,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从这以后,东东对学好数学有了信心,数学成绩也日益提高。
解读:
东东的学习信心从何而来?很显然是由于爷爷“有重点的帮助”,故意“泄漏”助其首次成功所致。这种由于获得某一次成功,特别是首次成功,所产生的异常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浓厚兴趣并强烈期待进一步成功的心理现象称之为“成功效应”。特别是小学生,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了足够的信心,便会产生十分强大的内驱力,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第三次……成功前进。从这个意义上说,“自信是成功的帆”!
自信即自己相信自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信心,是相信自己的理想、愿望或预见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自信作为一种个性化的心理因素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无论在智力上还是在体力上,或是在处事能力上,都有着基石性的支持作用。自信就像人的能力的催化剂,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的功能推到最佳状态。
数学历来被视为理科之首,是人们进行理性思维的工具。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科学思维品质的最基本的途径,也是占用课时最多的学科之一。对于尚处于形象思维为主要方式的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是耗时费力的“艰难学科”。这种艰难性,很容易使不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产生挫折感、失败感和畏难情绪,严重地阻碍和干扰了学生的学习进程。因此,作为教师,应多像东东的爷爷那样,想方设法帮助学生获得成功,这样,就必然会形成“第一次成功——自信——第二次成功——更强的自信——更大的成功……”的良性提升。反复的成功体验,不仅为学生积极主动的行为提供强烈的动机,而且能促进学生良好的态度、稳定的情绪、情感、理想和信念的形成以及健康人格的养成。
在教学中不妨可以尝试以下几点:
一、实行无劣等评价
评价具有强烈的导向功能。激励性的评价能使学生体验探索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动机,增强自我信念;而批评、指责甚至讽刺、挖苦只能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畏惧、懊丧、精神郁闷,久而久之,自我形成失败者的心态,丧失了学习的信心,有些人竞成了终身遗感。因此,在教学中应积极实行无劣等评价。对于学生的操作、表述,应以鼓励和赞许为主,即使学生表述不完整哪怕是不正确的,对于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应给予肯定。对于学生的作业,在批改时,错题可以不打“×”,而是划出错的环节,点出错误原因,在学生改正之后,仍然评为优等。这样做不是降低要求,而是为了在过程中了解学生知识的缺陷,允许错误的发生,保护学生的自尊,树立成功的自信。
二、树立学习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榜样所引起的吸引或阻止儿童模仿的力量比任何说教的作用都大而深刻。”榜样能触动人的灵魂,转变人的思想,知道人的行动;榜样对人的情感具有震撼作用,对人的行动具有持久的示范效应。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经常性地树立一些学习的榜样,一方面使其身边的榜样在成功的激励下保持充足的信心,另一方面使暂时尚未成功的学生通过观察与自己能力相近者获得成功的学习行为,感到成功离自己并不遥远,从而激发自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
三、进行耐挫训练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挫折虽然是对自尊心的一种威胁,但它可以引发学生对克服困难的强烈渴望,并能转化为一种积极的学习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从产生认知矛盾到解决认知矛盾再到产生新的认知矛盾这一连续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一这是他的不幸。”在学生学习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常常遇到一个个困难和挫折,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产生怀疑、感到困惑的同时激起他们深入探索的渴求、期待与希望,并使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或群体的合作,最终获得成功。而经过挫折之后获得的成功与一帆风顺取得的成功相比,如苦后食甘饴,更觉成功的来之不易。进行耐挫训练时,除了适时地设置适度的思维障碍,扩大“现有发展区”与“最近发展区”之间的差异,让学生“跳一跳,摘得桃子”,还应引导学生在经过挫折获得成功后,回顾克服困难的过程,寻找取得成功的原因,进行自我反思,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反思意识,锤炼其自信心,使其具备更坚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学习品质。
现代社会需要人格完善的一代新人。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就能大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满怀信心地投身学习,促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
东东是个活泼贪玩的孩子,数学成绩一直不好,总是考不及格。这次又要测验了,东东的表姐和他一个年级,是个勤奋的学生,要和东东一起复习。东东说:“我不是学数学的料,复习也没用。”说完就出去玩了。爷爷在一旁听见后,考虑了一下,第二天就到学校找到东东的数学老师,要求老师将试题透露一下。数学老师不理解,批评爷爷溺爱孩子。爷爷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师,老师欣然同意。回家后,爷爷喊来东东,告诉他:“这回爷爷帮你复习,一定保证你能考好。如果还考不好,说明你确实没有学习数学的天分,我再也不怪你了。”在爷爷有重点的帮助下,东东这次的数学测验得了78分,有了突破性的进步。当东东回家后高兴地告诉爷爷时,爷爷语重心长地说:“只要好好学习,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从这以后,东东对学好数学有了信心,数学成绩也日益提高。
解读:
东东的学习信心从何而来?很显然是由于爷爷“有重点的帮助”,故意“泄漏”助其首次成功所致。这种由于获得某一次成功,特别是首次成功,所产生的异常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浓厚兴趣并强烈期待进一步成功的心理现象称之为“成功效应”。特别是小学生,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了足够的信心,便会产生十分强大的内驱力,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第三次……成功前进。从这个意义上说,“自信是成功的帆”!
自信即自己相信自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信心,是相信自己的理想、愿望或预见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自信作为一种个性化的心理因素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无论在智力上还是在体力上,或是在处事能力上,都有着基石性的支持作用。自信就像人的能力的催化剂,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的功能推到最佳状态。
数学历来被视为理科之首,是人们进行理性思维的工具。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科学思维品质的最基本的途径,也是占用课时最多的学科之一。对于尚处于形象思维为主要方式的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是耗时费力的“艰难学科”。这种艰难性,很容易使不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产生挫折感、失败感和畏难情绪,严重地阻碍和干扰了学生的学习进程。因此,作为教师,应多像东东的爷爷那样,想方设法帮助学生获得成功,这样,就必然会形成“第一次成功——自信——第二次成功——更强的自信——更大的成功……”的良性提升。反复的成功体验,不仅为学生积极主动的行为提供强烈的动机,而且能促进学生良好的态度、稳定的情绪、情感、理想和信念的形成以及健康人格的养成。
在教学中不妨可以尝试以下几点:
一、实行无劣等评价
评价具有强烈的导向功能。激励性的评价能使学生体验探索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动机,增强自我信念;而批评、指责甚至讽刺、挖苦只能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畏惧、懊丧、精神郁闷,久而久之,自我形成失败者的心态,丧失了学习的信心,有些人竞成了终身遗感。因此,在教学中应积极实行无劣等评价。对于学生的操作、表述,应以鼓励和赞许为主,即使学生表述不完整哪怕是不正确的,对于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应给予肯定。对于学生的作业,在批改时,错题可以不打“×”,而是划出错的环节,点出错误原因,在学生改正之后,仍然评为优等。这样做不是降低要求,而是为了在过程中了解学生知识的缺陷,允许错误的发生,保护学生的自尊,树立成功的自信。
二、树立学习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榜样所引起的吸引或阻止儿童模仿的力量比任何说教的作用都大而深刻。”榜样能触动人的灵魂,转变人的思想,知道人的行动;榜样对人的情感具有震撼作用,对人的行动具有持久的示范效应。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经常性地树立一些学习的榜样,一方面使其身边的榜样在成功的激励下保持充足的信心,另一方面使暂时尚未成功的学生通过观察与自己能力相近者获得成功的学习行为,感到成功离自己并不遥远,从而激发自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
三、进行耐挫训练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挫折虽然是对自尊心的一种威胁,但它可以引发学生对克服困难的强烈渴望,并能转化为一种积极的学习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从产生认知矛盾到解决认知矛盾再到产生新的认知矛盾这一连续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一这是他的不幸。”在学生学习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常常遇到一个个困难和挫折,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产生怀疑、感到困惑的同时激起他们深入探索的渴求、期待与希望,并使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或群体的合作,最终获得成功。而经过挫折之后获得的成功与一帆风顺取得的成功相比,如苦后食甘饴,更觉成功的来之不易。进行耐挫训练时,除了适时地设置适度的思维障碍,扩大“现有发展区”与“最近发展区”之间的差异,让学生“跳一跳,摘得桃子”,还应引导学生在经过挫折获得成功后,回顾克服困难的过程,寻找取得成功的原因,进行自我反思,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反思意识,锤炼其自信心,使其具备更坚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学习品质。
现代社会需要人格完善的一代新人。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就能大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满怀信心地投身学习,促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