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亚文化作为一种特殊意识形态往往存在着与主流文化相悖的理念,青少年在接触毒品亚文化后所产生的反应与青少年涉毒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青少年在毒品亚文化的号召下成团积聚,通过接触-学习-熟练-恶性反应的发展阶段探究群体性特征与毒品亚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毒品亚文化;青少年;群体性特征;吸食毒品
中图分类号:D669.8;D66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8)35-0280-02
亚文化作为非主流意识形态游离在主流文化之外,吸引着部分群体盲目追从,直接作用或影响人们生存的社会心理环境,其影响力往往比主文化更大,它能赋予人一种可以辨别的身份和属于某一群体或集体的特殊精神风貌和气质。据载明,毒品亚文化与六十年代的西方摇滚精神密不可分,相当一部分摇滚精神是叛逆的,部分年轻人蔑视所谓的传统与主流的精神文化,在与主流三观相悖的路上寻觅感官及精神的极致体验。
一、青少年在毒品亚文化下的生存分析
在最新的2017年国家禁毒委发布的国家禁毒报告中指出,截至2016年底,全国有吸毒人员250.5万名。其中,新发现吸毒人员44.5万名,吸毒人员低龄化特征明显。在青少年涉毒的圈子里存在着一种病态心理,在接触并且进入毒品圈以后,不吸食毒品的青少年变成另类。在亚文化的不断熏陶下,由于自身生活压力、性格等因素与毒品亚文化碰撞,而此时毒品亚文化俨然成了一个导火索,使得青少年在心智发育尚未完全定型的情况下无法明辨是非,一脚便踏进了吸毒者的行列。
班都拉的社会学理论认为,人类的形成是个学习模仿、逐渐定型的过程,某个新行为的产生总是以接触了强有力的模式而做出初次尝试为基础的。①青少年缺乏一定的禁毒知识并且处于一个善于观察模仿的年龄阶段,青少年初次在身边的人当中打开毒品亚文化的大门,其猎奇心与一定的逆反心便牵引着他探索门内的世界。
二、进一步剖析亚文化视角下青少年群体发展
(一)接触毒品亚文化
初次接触毒品的人员中通过身边熟悉的人介绍占多数,青少年缺乏一定的判断力以及预判危险的能力往往极易被熟悉且信任的人影响。青少年由于阅历浅,社会经验不足,辨别是非能力差,但又喜欢盲目攀比,赶时髦,加之他们对毒品的危害性和吸毒的违法性缺乏认识,最容易成为毒品侵袭的“高危人群”。②
(二)学习模仿服用毒品
吸食行为与亚文化群体固有的特殊内在机制有关,是导致青少年毒品行为学习和毒品使用的关键因素。③其实一般而言初次涉毒的青少年并没有对毒品有着强大的兴趣与喜爱,但是由于群体性的特殊机制,一旦有“老手”引入门,青少年通过对吸毒行为的学习,对技巧的熟练掌握过程中,喜爱早已不能形容毒品与其密不可分的关系了,离不开毒品、依赖毒品来维持舒畅心理便是毒瘾发作的象征。
(三)“门外汉”到“老手”
当多次吸食毒品后,掌握了毒品的吸食方法并且具备能够做“新手”的领路人时,这个阶段的涉毒青少年已经很难戒断毒品,并且开始出现强烈的毒瘾反应。在心理上已经形成了无法离开毒品的潜意识,将吸食毒品的行为当作普通且必备的生活方式。
(四)不良后果的形成
由吸毒行为引发的危害公共行为不容忽视,近年来青少年吸毒者为购买毒品而实施抢劫、抢夺、盗窃等行为日趋严重。在毒品问题严重的地方,男性吸毒者80%兼有其他违法行为,女性吸毒者80%从事卖淫活动。与青少年吸毒行为相伴而生的是高危的性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艾滋病等潜伏危险。④
三、涉毒青少年的特点
(一)文化层次较低,不具备完善的禁毒知识
青少年涉毒群体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在认知与心理上缺乏一定的素养。许多在学生时期便是学校老师的“眼中钉”,他们绝大部分象征着叛逆与亚文化分子的诞生,被贴上“不良少年”、“双差生”的标签,由于目前许多中学还是以升学率为核心要素,没有非常注重学生的心智发育与心理健康,对于顽皮捣蛋的差生甚至选择放弃的方式不加以疏导教育,久而久之,青少年避免不了沾染恶习。
(二)三观尚未定型,易被煽动型情绪特征
当自制力沦为空谈,亦或是盲目从众心作祟,在青少年心智发育阶段都是一颗颗隐形毒药。深究其背后的原因,不难看出,许多涉毒青少年的父母经常吵架甚至动手、离异,父母双方未给予孩子一定的引导教育,小孩逐步叛逆,烦恼诸多且无法疏通,一个从小被冷漠包围的孩子,在无爱的环境下长大必定会极度自卑。在家庭里得不到的东西,进入社会只要有人稍对他好一点,便恨不得全身心讨好对方,这是讨好性人格。在寻求解闷的路上恰好是一位吸毒者对他“示好”,则易被煽动。
(三)对于吸食毒品的起因有共情心
由于群体性的共性所致,每一个成员都会对其他成员的经历,如被标签为“不良少年”、“問题少年”等产生同情心理,有抱团取暖之意。进而使群体的凝聚力更加强大,祈望在这个团体中找到精神支持和生活动力。
(四)群体成员联系密切,互动频繁
据统计,97%以上的人第一次吸毒都是受朋友的“邀请”,并且被特殊的氛围所迷惑,在放松警惕的情况下尝试吸毒。⑤人的亲密性极其需要依赖、透明度,彼此理解、同情以及物质的互惠关系来维持。⑥当关系密切度达到一定的程度后,所谓的“江湖义气”便会使得团体凝聚力强大,毒品将成员与成员间捆绑起来,并且不断将绳套伸出圈外。
[注释]
①唐斌.浅析青少年吸毒的群体性特征及防治[J].禁毒研究,2005(1).
②唐斌.浅析青少年吸毒的群体特征及防治[J].禁毒研究,2005.1.
③张胜康.论亚文化群体对青少年毒品使用行为的影响[J].青年探索,2002(2).
④康均心,夏婧.青少年犯罪的高危因素及其防控措施——以青少年吸毒为视角[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2.4.
⑤康均心,夏婧.青少年犯罪的高危因素及其防控措施——以青少年吸毒为视角[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2.4.
⑥景军.中国青少年吸毒经历分析[J].青年研究,2009(6).
关键词:毒品亚文化;青少年;群体性特征;吸食毒品
中图分类号:D669.8;D66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8)35-0280-02
亚文化作为非主流意识形态游离在主流文化之外,吸引着部分群体盲目追从,直接作用或影响人们生存的社会心理环境,其影响力往往比主文化更大,它能赋予人一种可以辨别的身份和属于某一群体或集体的特殊精神风貌和气质。据载明,毒品亚文化与六十年代的西方摇滚精神密不可分,相当一部分摇滚精神是叛逆的,部分年轻人蔑视所谓的传统与主流的精神文化,在与主流三观相悖的路上寻觅感官及精神的极致体验。
一、青少年在毒品亚文化下的生存分析
在最新的2017年国家禁毒委发布的国家禁毒报告中指出,截至2016年底,全国有吸毒人员250.5万名。其中,新发现吸毒人员44.5万名,吸毒人员低龄化特征明显。在青少年涉毒的圈子里存在着一种病态心理,在接触并且进入毒品圈以后,不吸食毒品的青少年变成另类。在亚文化的不断熏陶下,由于自身生活压力、性格等因素与毒品亚文化碰撞,而此时毒品亚文化俨然成了一个导火索,使得青少年在心智发育尚未完全定型的情况下无法明辨是非,一脚便踏进了吸毒者的行列。
班都拉的社会学理论认为,人类的形成是个学习模仿、逐渐定型的过程,某个新行为的产生总是以接触了强有力的模式而做出初次尝试为基础的。①青少年缺乏一定的禁毒知识并且处于一个善于观察模仿的年龄阶段,青少年初次在身边的人当中打开毒品亚文化的大门,其猎奇心与一定的逆反心便牵引着他探索门内的世界。
二、进一步剖析亚文化视角下青少年群体发展
(一)接触毒品亚文化
初次接触毒品的人员中通过身边熟悉的人介绍占多数,青少年缺乏一定的判断力以及预判危险的能力往往极易被熟悉且信任的人影响。青少年由于阅历浅,社会经验不足,辨别是非能力差,但又喜欢盲目攀比,赶时髦,加之他们对毒品的危害性和吸毒的违法性缺乏认识,最容易成为毒品侵袭的“高危人群”。②
(二)学习模仿服用毒品
吸食行为与亚文化群体固有的特殊内在机制有关,是导致青少年毒品行为学习和毒品使用的关键因素。③其实一般而言初次涉毒的青少年并没有对毒品有着强大的兴趣与喜爱,但是由于群体性的特殊机制,一旦有“老手”引入门,青少年通过对吸毒行为的学习,对技巧的熟练掌握过程中,喜爱早已不能形容毒品与其密不可分的关系了,离不开毒品、依赖毒品来维持舒畅心理便是毒瘾发作的象征。
(三)“门外汉”到“老手”
当多次吸食毒品后,掌握了毒品的吸食方法并且具备能够做“新手”的领路人时,这个阶段的涉毒青少年已经很难戒断毒品,并且开始出现强烈的毒瘾反应。在心理上已经形成了无法离开毒品的潜意识,将吸食毒品的行为当作普通且必备的生活方式。
(四)不良后果的形成
由吸毒行为引发的危害公共行为不容忽视,近年来青少年吸毒者为购买毒品而实施抢劫、抢夺、盗窃等行为日趋严重。在毒品问题严重的地方,男性吸毒者80%兼有其他违法行为,女性吸毒者80%从事卖淫活动。与青少年吸毒行为相伴而生的是高危的性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艾滋病等潜伏危险。④
三、涉毒青少年的特点
(一)文化层次较低,不具备完善的禁毒知识
青少年涉毒群体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在认知与心理上缺乏一定的素养。许多在学生时期便是学校老师的“眼中钉”,他们绝大部分象征着叛逆与亚文化分子的诞生,被贴上“不良少年”、“双差生”的标签,由于目前许多中学还是以升学率为核心要素,没有非常注重学生的心智发育与心理健康,对于顽皮捣蛋的差生甚至选择放弃的方式不加以疏导教育,久而久之,青少年避免不了沾染恶习。
(二)三观尚未定型,易被煽动型情绪特征
当自制力沦为空谈,亦或是盲目从众心作祟,在青少年心智发育阶段都是一颗颗隐形毒药。深究其背后的原因,不难看出,许多涉毒青少年的父母经常吵架甚至动手、离异,父母双方未给予孩子一定的引导教育,小孩逐步叛逆,烦恼诸多且无法疏通,一个从小被冷漠包围的孩子,在无爱的环境下长大必定会极度自卑。在家庭里得不到的东西,进入社会只要有人稍对他好一点,便恨不得全身心讨好对方,这是讨好性人格。在寻求解闷的路上恰好是一位吸毒者对他“示好”,则易被煽动。
(三)对于吸食毒品的起因有共情心
由于群体性的共性所致,每一个成员都会对其他成员的经历,如被标签为“不良少年”、“問题少年”等产生同情心理,有抱团取暖之意。进而使群体的凝聚力更加强大,祈望在这个团体中找到精神支持和生活动力。
(四)群体成员联系密切,互动频繁
据统计,97%以上的人第一次吸毒都是受朋友的“邀请”,并且被特殊的氛围所迷惑,在放松警惕的情况下尝试吸毒。⑤人的亲密性极其需要依赖、透明度,彼此理解、同情以及物质的互惠关系来维持。⑥当关系密切度达到一定的程度后,所谓的“江湖义气”便会使得团体凝聚力强大,毒品将成员与成员间捆绑起来,并且不断将绳套伸出圈外。
[注释]
①唐斌.浅析青少年吸毒的群体性特征及防治[J].禁毒研究,2005(1).
②唐斌.浅析青少年吸毒的群体特征及防治[J].禁毒研究,2005.1.
③张胜康.论亚文化群体对青少年毒品使用行为的影响[J].青年探索,2002(2).
④康均心,夏婧.青少年犯罪的高危因素及其防控措施——以青少年吸毒为视角[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2.4.
⑤康均心,夏婧.青少年犯罪的高危因素及其防控措施——以青少年吸毒为视角[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2.4.
⑥景军.中国青少年吸毒经历分析[J].青年研究,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