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说《那一年,面包飘香》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i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712;H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7-0062-02
  说课的内容是《那一年,面包飘香》,将从析教材、说学情、释构想、述过程以及谈反思五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析教材
  《那一年,面包飘香》选自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四单元“职场起点”。本篇课文主人公的经历和中专学生有很多相似之处,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对职业会有更直观、感性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学生容易与人物形象产生感情共鸣,增强学好本专业的信心和决心。
  从语文学习的要求看,阅读要注意筛选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在准确理解字、词、句含义基础上,培养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对文章进行阐释和评价。
  二、说学情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服装展示与礼仪表演专业一年级的学生。
  从学生的认知分析,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已经掌握了阅读叙事文体一般的分析方法。本篇课文生字词少,语言平易朴实,学生能较好理解文本内容。
  从本专业学生特点分析,学生愿意表达、擅长表演,但筛选概括能力不强,表达能力欠缺。所以课堂上主要通过朗读和阅读方法指导训练,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概括的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特制订如下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案指导学生整体阅读,把握课文通过细节描写、间接描写表现课文主旨的方法,提高理解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指导,训练学生筛选文章关键词句、语段等重要信息的能力,加深对课文主题和写作特色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過课文学习,能够从面包师傅和老师的经历中获得有益的启示:一个人只要不自暴自弃“不学坏,有一技之长” 就能够被社会接纳并获得快乐。
  4.学习重点
  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训练学生筛选文章关键词句、语段等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
  5.学习难点
  体会一波三折说故事的技巧。
  三、述过程
  本堂课设计的学习过程如下:
  课前学习环节:
  课前导学案引领学生自我阅读,走进文本。
  新课深入学习环节:
  1.看:数字故事导入
  我将导学案中好利来蛋糕店创始人罗红的故事制作成声情并茂的数字故事,进入新课。
  2.演:再现故事情节
  课堂上,找1-2名学生用概述的方法、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主要内容,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导学案中有提示:
  紧扣小说线索(一碗清汤荞麦面),按照这种句式:
  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
  3.析:人物
  请把视线集中在“我”(老师)和“面包师傅”(学生)身上: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人,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面包师傅:家境不好、立志成才、绝技在身、创业成功、不忘师恩……
  老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责任心强……
  学案中我设计了一个表格,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筛选、提炼,完成表格的内容。学生通过朗读体味,比较母亲四次要面的异同之处,教师侧重对学生模仿母亲点面时的语气语调给予示范和指导。“母亲由非常害羞地开口要一碗清汤荞麦面,到少一些害羞,再到非常平静地说出要三碗清汤荞麦面,这其实就是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和发展性所在。这里变化发展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围绕表格我启发学生,为什么大年夜母子三人要在打烊的时候才去吃面?而且是三个人合吃一碗面?为什么连续三年母子三人总在同一时间到同一家面馆吃?“幸福的桌子”,这又说明了什么?经过讨论明确了小说是从吃面这个点上引出人物,介绍背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塑造了人物的形象。至此也总结出本文的情节特点——十分讲究悬念的设置,平凡的故事因此动人、感人、吸引人,解决了难点。
  4.谈:感悟
  (1)你能从面包师傅的经历中得到什么启示吗?你如何理解“不要学坏,总要有一技随身”这一观点呢?
  (2)理解题目中“香”含义,归纳主旨。
  5.解:悬念
  设疑:课文中设置了几处悬念,有什么作用?
  明确:有惊喜,增强可读性,层层推进,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6.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拓展学习成果。安排了必做题和选做题。
  必做题:完善课堂上选的一道题。
  完成另一道题的内容。(颁奖辞的写作可脱离格式限制)
  选做题: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描写一个人物(母亲、兄弟、老板夫妇、顾客)在某一场景下的心理活动,不少于200字。
  例如,母子三人第一次到面馆,母亲点一碗面时的心理活动。
  母子三人第一次到面馆吃面时,老板夫妇面对他们吃面时略带怪异行为的心理活动。
  四、谈反思
  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语文教育的最大魅力在于她的“情”和她的“美”,面对这样一些学生,我想通过这篇课文,为学生营造一种能够让他们“感动”的学习氛围,通过朗读提升表达交流能力,培养职业岗位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
  本堂课达成教学目标,我的教学亮点在朗读环节设计上。细“读”突破重难点;精“读”展示、交流学习成果。
其他文献
【摘要】为顺应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求,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树立文化自信,中职语文教学应构建“一体两翼”的大语文教育体系,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体,以专项训练和学习活动为“两翼”,推进中职大语文教育改革与创新,做到既传承传统文化又突出实践能力,实现“一体为主导,两翼助腾飞”。本文立足于中职语文教学30年经验,针对教与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致力探讨“一体两翼”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创新发展。  【关键词】中
期刊
【摘要】技工院校是为我国输送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基地,技工院校学生的成长成才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社会建设的质量。技工院校学生大多处于即将成年的年龄段,在价值取向上具有很好的可塑性。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技工院校的实际影响力,有助于了解技工院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可程度,为设计更加有效的传播策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技工院校 影响力 传播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
期刊
【摘要】郭家海在《依傍“例文”,实现读写有效升级》[1]一文中指出,精选例文要切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给出了三点理由:例文是古今中外优秀作家的作品,符合学生的审美需求,适当高于学生现有的心智发育水平。这一观点解决了选择例文时的困惑:为什么我们认为可以模仿的好文章,学生却模仿不来?郭老师默认了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对例文合理理解、定位。本文就以《老王》为例,谈谈如何对例文进行合理定位。  【关键词】《老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对文化精神关注度的不断提升,传统文化逐渐回到大众的视野。初中教学阶段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初级阶段,开始逐渐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语文是一门与文化联系紧密的学科,因此,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程度也不断加强。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十分浓厚的国家,在历史的发展历程中,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被遗留下来。所谓“传统文化”,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历史的长河中产生的各种思想观念、精神文化的浓缩。文
期刊
学生的创新,实际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简单的说只要学生在學习过程中获取的知识对于学生本人而言是新颖的、具有独特价值的,就能将其归属到学生创新范畴中。对于刚刚参与到学校学习活动中的一年级小学生而言,如何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广泛关注。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他的意思是,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才能充实头脑,
期刊
【摘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语感,不仅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指示,亦是帮助学生提升语文应用能力的必经之路。本文中,笔者就将以“初中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四个角度对其具体的操作方式展开探究,望能够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语感 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期刊
【摘要】人的情感是抽象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隐喻化把情感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隐喻研究的范围已不再停留在修辞效果上,而更注重其认知意义,也就是情感隐喻方面。本论文以人类基本情感之一的“悲伤”的隐喻表达作为研究对象,对汉韩两种日常语言中的有关“悲伤”的情感隐喻认知在共性和个性差异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和论述,探究汉韩两种语言表象下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汉语 韩语 情感 隐喻 对比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已经走入了我们的生活,并且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发挥着非常巨大的作用。目前,信息技术也在以各种新姿态走进我国教育,在课堂教学上发挥其影响作用。所以本文笔者将重点研究,在信息技术走入课堂教学的发展背景下,中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应该如何摆脱教学困境,实现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新突破。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中职 思想政治教学  【中图分类号】G7
期刊
【摘要】如今,在我国素质教育的倡导下,学校教育越来越注重德育教育。可以说,德育教育已经和各个学科的教学进行了融合,将会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思想和精神的熏陶。在德育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属于关键的一项,这不仅对学生个人思想品质的提高产生着重要影响,也实现了对我国民主文化的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 德育 优秀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依托职业技能竞赛,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继而提高师生技能水平,已成为职业教育面临的难题,也是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本文从技能竞赛推动课程改革涉及的六方面展开调研,认为职业院校技能型师资匮乏、技能竞赛与日常教学存在脱节、技能竞赛倾向精英教育,并提出对策建议,为《化工单元操作》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关键词】职业院校 技能竞赛 课程改革 调研 对策  【基金项目】鄂尔多斯市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