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历来,文学史研究的“槛内人”和“槛外人”多将苏轼目为豪放词的代表。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确切,将其词作笼统地称为豪放也并不符合实际。苏轼在词的写作上是个多面手,不仅在多种体式上能够出入自如,在词的风格上也几乎是“面面俱到”。既有豪放的“大江东去”,也有缠绵的“多情却被无情恼”;既有深情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也有达观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既有闲散的“牛衣古柳卖黄瓜”,也有执著的“一蓑烟雨任平生”。即以这篇《水调歌头》论,也不是一个豪放所能概括的。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即丙辰年的中秋节日。时作者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从题序来看,盖为醉后抒情,怀念兄弟(子由)之作。本篇除具苏词一般共有的豪迈清雄之外,它还有其飘逸空灵以及韶秀方面的特点,是苏轼词的另一副“面孔”。
这首中秋词是写孤独的。大凡感情细腻、精神世界丰富之人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在一些大作家身上体现得更为突出,苏东坡就是如此。即以本词而论,表面上看是写作者思念自己兄弟的,而骨子里却是对于宇宙人生的深沉感喟。而其底色则是孤独。这孤独至少有这样几个层次,一是作者对于人世间得不到他人理解的悲叹,一是作者对于人生天地间如远行过客的无奈叹息,一是作者关于整个人群相对于茫茫宇宙的那种大孤独大寂寞的独特而敏感的感悟。全词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一是思亲的愁苦,一是对现实的不满。作者以皓月起兴,营造出一种人间天上、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在看似逸兴遄飞、俯仰古今的潇洒风流之下,寄托着深深的对于人世人生的无常变迁的感慨。
本词通篇咏月,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却处处关合人事,表现出自然社会契合的特点。它上片借明月自喻清高,下片用圆月衬托离别。开篇“明月几时有”一问,排空直下,笔力奇崛。诸家指出此处词意和屈原的《天问》、李白的《把酒问月》的传承关系,正可说明作者“奋励有当世志”,而又不谐尘俗的抑郁心理。“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笔势夭矫,跌宕多姿。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即“退”与“进”、“隐”与“仕”之间抉择上的徘徊困惑心态。苏东坡的思想世界中,本就儒、释、道交杂兼有。其为政则儒,其处世、为人则释、道。所以,在苏轼一生中,出入进退始终是一个纠缠不清的矛盾。“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句,把中国传统的关于月的神话传说具象化。说入世不易,出世则尤难。言外之意仍是说,得在现实社会中好自为之。看似由出世转向入世,由消极转向积极;实际上是用曲笔表达了人世只不过是走投无路之后的、退而求其次的无奈选择。用积极写消极,自然挥洒,确是不同凡响。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一韵一意,一意一转,淋漓挥洒,无往不适。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评云:“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无眠。以下愈转愈深,自成妙谛”。“照无眠”者,当兼月照不睡之人与月照愁人使不能入睡这两层意思。“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表面上是恼月照人,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恨,骨子里是本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谓月圆时,月固无恨矣,而人不圆,见圆月而有恨。又进一步说:月“长向别时圆”,似言月不解人事,而实叹人事长有恨。深情曲折,有言语所不能尽道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谓人事离合、月缺月圆本是古今常态,不必放在心上。似是自我安慰,又像劝慰别人。实质仍是无奈。最后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拈出“但愿”二字,只是凭空的想望,未来的聚合还在可有可无之间,前路未卜,只有明月是实实在在的。千里婵娟是实,千里共婵娟却未必可以做到。所以仍然是慰情聊胜无。这两句据南朝宋人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这是一种穿越时空的伟大高洁的情怀。其悲天悯人、绝俗高蹈旷古未有。从最后这两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厚道的苏轼、博大的苏轼。
《水调歌头》中秋词,是苏词代表性篇章之一。此词一出,遂关天下人咏月之口。它匠心独运,想落天外,极富浪漫色彩。其风格既不豪放,亦不婉约,而是飘逸潇洒、清俊高迈。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历来,文学史研究的“槛内人”和“槛外人”多将苏轼目为豪放词的代表。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确切,将其词作笼统地称为豪放也并不符合实际。苏轼在词的写作上是个多面手,不仅在多种体式上能够出入自如,在词的风格上也几乎是“面面俱到”。既有豪放的“大江东去”,也有缠绵的“多情却被无情恼”;既有深情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也有达观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既有闲散的“牛衣古柳卖黄瓜”,也有执著的“一蓑烟雨任平生”。即以这篇《水调歌头》论,也不是一个豪放所能概括的。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即丙辰年的中秋节日。时作者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从题序来看,盖为醉后抒情,怀念兄弟(子由)之作。本篇除具苏词一般共有的豪迈清雄之外,它还有其飘逸空灵以及韶秀方面的特点,是苏轼词的另一副“面孔”。
这首中秋词是写孤独的。大凡感情细腻、精神世界丰富之人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在一些大作家身上体现得更为突出,苏东坡就是如此。即以本词而论,表面上看是写作者思念自己兄弟的,而骨子里却是对于宇宙人生的深沉感喟。而其底色则是孤独。这孤独至少有这样几个层次,一是作者对于人世间得不到他人理解的悲叹,一是作者对于人生天地间如远行过客的无奈叹息,一是作者关于整个人群相对于茫茫宇宙的那种大孤独大寂寞的独特而敏感的感悟。全词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一是思亲的愁苦,一是对现实的不满。作者以皓月起兴,营造出一种人间天上、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在看似逸兴遄飞、俯仰古今的潇洒风流之下,寄托着深深的对于人世人生的无常变迁的感慨。
本词通篇咏月,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却处处关合人事,表现出自然社会契合的特点。它上片借明月自喻清高,下片用圆月衬托离别。开篇“明月几时有”一问,排空直下,笔力奇崛。诸家指出此处词意和屈原的《天问》、李白的《把酒问月》的传承关系,正可说明作者“奋励有当世志”,而又不谐尘俗的抑郁心理。“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笔势夭矫,跌宕多姿。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即“退”与“进”、“隐”与“仕”之间抉择上的徘徊困惑心态。苏东坡的思想世界中,本就儒、释、道交杂兼有。其为政则儒,其处世、为人则释、道。所以,在苏轼一生中,出入进退始终是一个纠缠不清的矛盾。“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句,把中国传统的关于月的神话传说具象化。说入世不易,出世则尤难。言外之意仍是说,得在现实社会中好自为之。看似由出世转向入世,由消极转向积极;实际上是用曲笔表达了人世只不过是走投无路之后的、退而求其次的无奈选择。用积极写消极,自然挥洒,确是不同凡响。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一韵一意,一意一转,淋漓挥洒,无往不适。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评云:“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无眠。以下愈转愈深,自成妙谛”。“照无眠”者,当兼月照不睡之人与月照愁人使不能入睡这两层意思。“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表面上是恼月照人,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恨,骨子里是本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谓月圆时,月固无恨矣,而人不圆,见圆月而有恨。又进一步说:月“长向别时圆”,似言月不解人事,而实叹人事长有恨。深情曲折,有言语所不能尽道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谓人事离合、月缺月圆本是古今常态,不必放在心上。似是自我安慰,又像劝慰别人。实质仍是无奈。最后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拈出“但愿”二字,只是凭空的想望,未来的聚合还在可有可无之间,前路未卜,只有明月是实实在在的。千里婵娟是实,千里共婵娟却未必可以做到。所以仍然是慰情聊胜无。这两句据南朝宋人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这是一种穿越时空的伟大高洁的情怀。其悲天悯人、绝俗高蹈旷古未有。从最后这两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厚道的苏轼、博大的苏轼。
《水调歌头》中秋词,是苏词代表性篇章之一。此词一出,遂关天下人咏月之口。它匠心独运,想落天外,极富浪漫色彩。其风格既不豪放,亦不婉约,而是飘逸潇洒、清俊高迈。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