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情怀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chao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历来,文学史研究的“槛内人”和“槛外人”多将苏轼目为豪放词的代表。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确切,将其词作笼统地称为豪放也并不符合实际。苏轼在词的写作上是个多面手,不仅在多种体式上能够出入自如,在词的风格上也几乎是“面面俱到”。既有豪放的“大江东去”,也有缠绵的“多情却被无情恼”;既有深情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也有达观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既有闲散的“牛衣古柳卖黄瓜”,也有执著的“一蓑烟雨任平生”。即以这篇《水调歌头》论,也不是一个豪放所能概括的。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即丙辰年的中秋节日。时作者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从题序来看,盖为醉后抒情,怀念兄弟(子由)之作。本篇除具苏词一般共有的豪迈清雄之外,它还有其飘逸空灵以及韶秀方面的特点,是苏轼词的另一副“面孔”。
  这首中秋词是写孤独的。大凡感情细腻、精神世界丰富之人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在一些大作家身上体现得更为突出,苏东坡就是如此。即以本词而论,表面上看是写作者思念自己兄弟的,而骨子里却是对于宇宙人生的深沉感喟。而其底色则是孤独。这孤独至少有这样几个层次,一是作者对于人世间得不到他人理解的悲叹,一是作者对于人生天地间如远行过客的无奈叹息,一是作者关于整个人群相对于茫茫宇宙的那种大孤独大寂寞的独特而敏感的感悟。全词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一是思亲的愁苦,一是对现实的不满。作者以皓月起兴,营造出一种人间天上、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在看似逸兴遄飞、俯仰古今的潇洒风流之下,寄托着深深的对于人世人生的无常变迁的感慨。
  本词通篇咏月,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却处处关合人事,表现出自然社会契合的特点。它上片借明月自喻清高,下片用圆月衬托离别。开篇“明月几时有”一问,排空直下,笔力奇崛。诸家指出此处词意和屈原的《天问》、李白的《把酒问月》的传承关系,正可说明作者“奋励有当世志”,而又不谐尘俗的抑郁心理。“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笔势夭矫,跌宕多姿。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即“退”与“进”、“隐”与“仕”之间抉择上的徘徊困惑心态。苏东坡的思想世界中,本就儒、释、道交杂兼有。其为政则儒,其处世、为人则释、道。所以,在苏轼一生中,出入进退始终是一个纠缠不清的矛盾。“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句,把中国传统的关于月的神话传说具象化。说入世不易,出世则尤难。言外之意仍是说,得在现实社会中好自为之。看似由出世转向入世,由消极转向积极;实际上是用曲笔表达了人世只不过是走投无路之后的、退而求其次的无奈选择。用积极写消极,自然挥洒,确是不同凡响。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一韵一意,一意一转,淋漓挥洒,无往不适。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评云:“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无眠。以下愈转愈深,自成妙谛”。“照无眠”者,当兼月照不睡之人与月照愁人使不能入睡这两层意思。“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表面上是恼月照人,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恨,骨子里是本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谓月圆时,月固无恨矣,而人不圆,见圆月而有恨。又进一步说:月“长向别时圆”,似言月不解人事,而实叹人事长有恨。深情曲折,有言语所不能尽道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谓人事离合、月缺月圆本是古今常态,不必放在心上。似是自我安慰,又像劝慰别人。实质仍是无奈。最后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拈出“但愿”二字,只是凭空的想望,未来的聚合还在可有可无之间,前路未卜,只有明月是实实在在的。千里婵娟是实,千里共婵娟却未必可以做到。所以仍然是慰情聊胜无。这两句据南朝宋人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这是一种穿越时空的伟大高洁的情怀。其悲天悯人、绝俗高蹈旷古未有。从最后这两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厚道的苏轼、博大的苏轼。
  《水调歌头》中秋词,是苏词代表性篇章之一。此词一出,遂关天下人咏月之口。它匠心独运,想落天外,极富浪漫色彩。其风格既不豪放,亦不婉约,而是飘逸潇洒、清俊高迈。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
其他文献
一堂短短几十分钟的语文课承载了多少“语”的深邃,多少“文”的飘逸!师生徜徉在语文这片浩瀚的海洋中,或欣喜或悲伤,或淡泊或癫狂,或收获多多或遗憾重重。在一轮又一轮的课改浪涛下,语文教师更像是带着镣铐的舞者,期望在语文课堂的大舞台上舞出一个又一个的绚烂和精彩。在不可改变的体制局限和事物发展规律的方格中,语文教师更愿坚持自己的语文教育理念,创建出高效的语文课堂,圆满而融通地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一
期刊
在西方文学史上,有两位作家都以《随笔集》而著称,他们就是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人文主义最重要的代表蒙田和稍晚时候英国的培根。蒙田的《随笔集》思想内容丰富,下笔气平心和,不加雕饰,是一本貌似寻常而实质不同凡响的著作。培根集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于一身,他的《随笔集》无疑是受到蒙田的启发和影响,但思想内容更加丰富深刻,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可谓是生活的教科书。长期以来,两位作家及其作品都有过很多争议,但时间证
期刊
摘 要: 基于提高学生素质和适应高考的需要,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思路下,教师应合理安排课时课型,以提高效率。如可把单一讲授分解设计为课本知识教学课,阅读课、考点课、语文活动课、写作课等,从而在灵活多变的形式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增强学好语文的自信。  关键词: 转变观念 强化素质 教学板块    高中语文教学是九年制语文教学的延伸,同时又面临着高考的检测,这无疑会对
期刊
一、学生平时作文情况简析    学生最怕写作文,究其原因是他们面对作文题无话可说。没有办法,只能用陈词滥调应付一番。如写事,学生常常会写拾金不昧、助人为乐;而写人时,不是写抵住肝部忍痛为学生讲课的老师,就是写皱着眉头思索题目的同学;成年人的外貌一概是白发、皱纹;青少年则通常是苹果似的圆脸、忽闪闪的大眼睛。写议论文,论据总忘不掉居里夫人、雷锋叔叔。从小学到高中几乎是一样的内容和写法。  这种现象的形
期刊
对高考文言文板块的失利,我们往往容易归结为考前复习的不扎实。其实有时这是不公平的,甚至是有些冤枉的,因为应试能力和方法的欠缺,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尤其是文言阅读的最后一题,它是考查学生能力的“压轴大戏”,同时也是学生前行道路上的“拦路虎”。如何才能驱虎降魔、直捣黄龙?在这里,我们对它进行透视解析,希望得到破解的端倪。  最后一题是用来考查学生全面把握文言内容与观点能力的,其考查方式常常是在大体正确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决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一、语文教师必须建立合作学习的教育观    我们知道,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倡导的“教师中心论”和以杜威为代表
期刊
一、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中学教材中入选的古诗文几乎都是意蕴丰富、千古流传的精品,可为什么有的学生学起来就味同嚼蜡呢?最关键的原因是他们缺少文言语感,无法突破文字外壳进入思想内容深层。因此,培养文言语感对古诗文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而语感的获得要靠学生长期的语文实践,在反复吟咏中领会文(诗)意。文言语感的培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了解词句大意、读准字音、掌握节奏停顿是培养语感的第一步;读出
期刊
中学语文教材,文学作品占的比例很大,这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古今中外名篇,以其进步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歌颂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有着巨大的审美价值。其对于学生的教育价值不可估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一千次的相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源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就应该注重美的教育,注重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  美育的根本特点是其直观性、
期刊
纵观欧洲文学发展的轨迹,汇集名目繁多的吝啬鬼群像,其中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喜剧《悭吝人》(《吝啬鬼》)里的阿尔巴贡,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以及果戈理小说《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堪称为欧洲文学中不朽的四大吝啬鬼典型。  这四大吝啬鬼中,前三位已经被各种版本的中学教科书以各种不同的节选形式收录,让广大师生尽情领略了欧洲文学的艺术魅力。为了让广大师生更深刻、细
期刊
充满魅力的教学细节,要靠教师精心创设、用心打造。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往往将细节作为调度、控制的“机关”,以此操纵着整个教学进程。他曾经说过:“凡是讲到重要的、关键的地方,我总是组织一下教学,有时是提个醒儿,有时只是说一声‘同学们’,有时则什么也不说,只用目光环视一下全班学生。这些看起来很细微的地方,其实都是一种艺术。”(《教海漫记》)如何调控课堂教学的进程呢?于永正老师运用的是语言,它包括:有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