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高等数学》为例,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两方面提出将基础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分析了高校教师在非专业思政课开展思政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从培养方案制订、课程教学大纲撰写到教案设计等方面对公共基础课开展思政教育的路径和具体措施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旨在从专业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两方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以满足新时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各行各业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1901392)
“课程思政”是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简称,它不是专门设置的一门具体课程,而是一个教学概念.它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知识和技能,还可以为他们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兼具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生活观和价值观的作用.当今世界瞬息万变,信息时代各行各业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也随之增加,这便使得各大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这是当代高等教育的必经之路.因为政治素养是专业技术的思想保障,如果缺失思想政治教育,将导致学生缺乏爱国主义意识,欠缺家国情怀,长此以往,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对于国家的发展,这也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各高校迫切需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指导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等院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新时期下,高等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上,充分利用各类教学渠道,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大学生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的课程,形成学科交织的局面.例如在学校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高等数学》的授课过程中,巧妙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基础知识相融合,既能在一定限度上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授课质量,从而可以全方位地从基础课程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方面完成高品质人才的培养.
1.思政教育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了切实推进 “课程思政”,大力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教师应该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认真执行“全过程育人”的根本任务,将学生的无意识行为转变成有意识的系统性行为,在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育人水平.
高校应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培养具有时代性、先进性的新型人才,积极培育高等院校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院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途径,是一项特别的精神实践.
2.强调高等教育质量的法治化建设
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复杂而难以得到普遍认同的抽象概念.从最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来看,其正在朝专业化、规范化、法治化方向推进,特别是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背景下,高等教育评价的法治化建设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法治化建设就是将高等教育评价以立法形式确立评价的主体、内容、程序等,确保高等教育评价工作的全面实施能够依法开展、有法可循.
在传统教育中,许多教师习惯把思政教育理解成专业的思想政治课程,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贯穿于其他非专业思政课程的教学过程.制定改革性制度势必要强调思政教育在高校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纽带作用,这就使得教学过程中的思政教育既要注重政府调控,又要注重社会、学校的相互配合与协同,确保非思政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可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及改革的效果,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高校公共基础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策略
1.发挥公共基础课程的育人作用
《高等数学》是国内高校非数学专业学生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程,课程的教学形式主要是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传统的教学主要以教师教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长此以往容易使学生产生惰性,部分学生会存在缺乏学习兴趣的现象,故对此部分学生的教学效果甚微.从而,我们将深入、具体地研究课程教学大纲,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系统地准备课程所需要的教材和辅助资料,并进一步结合思政课程的内容,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充分展现课程特色和优势.例如,我们可以结合课堂的实际要求来指导学生按照要求认真执行,如课堂出勤、日常作业、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对自己认真负责,而不是弄虚作假.
着力发挥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从内容建设、教学方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互联网手段运用等多方面促进教育改革.实际上,在过去的教学中,专业课程只着眼于教授给学生专业技能,忽略了“德育”在教书育人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高等学校的责任和使命.因此,专业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技能,还要对学生授之以德.换句话说,大学专业课程的教师不仅应该教给学生知识技能,还应该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做人做事.为了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不仅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敏锐的意识,透彻了解当前的政治热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对教师的发展也很有帮助.
2.强化综合素养课程建设
在高等教育中,公共基础课是各个专业的理论基础,在日后的学习中必不可少,举足轻重.为了更好地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尝试将课程思政融入《高等数学》这样的公共基础课中去,这种教学方式不是僵化的教学模式,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一个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实时地掌握学生的感受,学生的思想变化,并且与教学的主旨紧密相扣.由此,我们又有了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切入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较为轻松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便使得学生在提高专业素养的同时思想境界也得到了升华,从而得到全面发展.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与课程知识点相关的社会实例,这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这样的授课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扎实掌握专业基础课,在思想上也会取得很大的進步,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一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3.创新设计公共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高等院校对培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随之提高.在高等学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采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形式进行,这种授课方式最为直接有效,也是最主要的渠道,被称为思想理论课的“第一课堂”.为了充分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近年来,各高校大力发展专业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教师不仅要积极实施教学内容的改革,而且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实现公共基础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結合.除了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外,在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必须不断发展“第三课堂”,即促进课余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紧密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适时地贯穿到学生的课后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国家荣誉感与民族自豪感,完善育人效果,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加全面的优秀人才.
4.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在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组织的实施和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中,重点是增强和发挥“价值主导”作用.“价值主导”是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估的重要监测指标,要在源头、目标和过程中加强所有课程与德育理念的融合,并在教学建设、运营和管理中贯彻落实.在课程大纲和教学设计等重要教学文件的审批中,应考虑知识转移、能力增强和价值主导的同步实现.
完善考核评估监督机制,应以教与学为核心内容,深化教师评价体系的改革,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定期评价课程思想政治工作的执行情况,将每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教学全过程,对结果及时进行宣传和表彰,并对各项内容进行及时监督和整改.与此同时,可以将教师参与课程思想政治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想政治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和评优奖励的依据,并改革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方法,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导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
三、明确高等教育“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公共基础课作为专业理论课的基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了进一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精神,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尝试将思想政治课纳入公共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
课程思政是循序渐进式的教学实践,不能生搬硬套,力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紧扣教育主旨,及时了解学生的自然感受,从而找到合适的切入点,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等数学》课程不仅是专业课程的基础,而且是高等院校全日制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公共基础课有机结合,可让学生在注重专业发展的同时自觉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结语
总的来说,“课程思政”贯穿于不同的学科和课程中,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指导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各种学科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形成紧密联系.总体上,它们相互滋养,互相支持,形成育人的共同力量.
【参考文献】
[1]李辉,陈三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之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 46-51.
[2]王传亮.高等教育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J].北京教育(高教),2018(6).
[3]韩艳.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6.
[4]王铭.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五个度”的分析、评价与操作化研究[J].高教探索,2016(11):21.
[5]黄阿娜.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探索[J].青年与社会,2013,519(9): 136.
[6]张海燕.“计算机组成与汇编语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8(4).
[7]舒杨,赵恒.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才智,2018(6): 37.
[8]高思鑫.提高学生代码学习兴趣的Arduino创客项目学习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9]岳霞.汉语课堂情绪调节策略研究:基于来华留学生汉语预科教育的实证调查[D].山东大学,2010.
[10]郭金标.构建中学历史快乐课堂的策略研究:以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例[D].河南师范大学,2012.
[11]雷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研究[D].中山大学,2009.
【关键词】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1901392)
“课程思政”是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简称,它不是专门设置的一门具体课程,而是一个教学概念.它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知识和技能,还可以为他们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兼具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生活观和价值观的作用.当今世界瞬息万变,信息时代各行各业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也随之增加,这便使得各大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这是当代高等教育的必经之路.因为政治素养是专业技术的思想保障,如果缺失思想政治教育,将导致学生缺乏爱国主义意识,欠缺家国情怀,长此以往,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对于国家的发展,这也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各高校迫切需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指导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等院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新时期下,高等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上,充分利用各类教学渠道,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大学生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的课程,形成学科交织的局面.例如在学校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高等数学》的授课过程中,巧妙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基础知识相融合,既能在一定限度上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授课质量,从而可以全方位地从基础课程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方面完成高品质人才的培养.
1.思政教育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了切实推进 “课程思政”,大力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教师应该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认真执行“全过程育人”的根本任务,将学生的无意识行为转变成有意识的系统性行为,在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育人水平.
高校应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培养具有时代性、先进性的新型人才,积极培育高等院校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院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途径,是一项特别的精神实践.
2.强调高等教育质量的法治化建设
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复杂而难以得到普遍认同的抽象概念.从最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来看,其正在朝专业化、规范化、法治化方向推进,特别是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背景下,高等教育评价的法治化建设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法治化建设就是将高等教育评价以立法形式确立评价的主体、内容、程序等,确保高等教育评价工作的全面实施能够依法开展、有法可循.
在传统教育中,许多教师习惯把思政教育理解成专业的思想政治课程,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贯穿于其他非专业思政课程的教学过程.制定改革性制度势必要强调思政教育在高校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纽带作用,这就使得教学过程中的思政教育既要注重政府调控,又要注重社会、学校的相互配合与协同,确保非思政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可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及改革的效果,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高校公共基础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策略
1.发挥公共基础课程的育人作用
《高等数学》是国内高校非数学专业学生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程,课程的教学形式主要是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传统的教学主要以教师教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长此以往容易使学生产生惰性,部分学生会存在缺乏学习兴趣的现象,故对此部分学生的教学效果甚微.从而,我们将深入、具体地研究课程教学大纲,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系统地准备课程所需要的教材和辅助资料,并进一步结合思政课程的内容,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充分展现课程特色和优势.例如,我们可以结合课堂的实际要求来指导学生按照要求认真执行,如课堂出勤、日常作业、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对自己认真负责,而不是弄虚作假.
着力发挥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从内容建设、教学方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互联网手段运用等多方面促进教育改革.实际上,在过去的教学中,专业课程只着眼于教授给学生专业技能,忽略了“德育”在教书育人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高等学校的责任和使命.因此,专业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技能,还要对学生授之以德.换句话说,大学专业课程的教师不仅应该教给学生知识技能,还应该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做人做事.为了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不仅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敏锐的意识,透彻了解当前的政治热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对教师的发展也很有帮助.
2.强化综合素养课程建设
在高等教育中,公共基础课是各个专业的理论基础,在日后的学习中必不可少,举足轻重.为了更好地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尝试将课程思政融入《高等数学》这样的公共基础课中去,这种教学方式不是僵化的教学模式,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一个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实时地掌握学生的感受,学生的思想变化,并且与教学的主旨紧密相扣.由此,我们又有了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切入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较为轻松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便使得学生在提高专业素养的同时思想境界也得到了升华,从而得到全面发展.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与课程知识点相关的社会实例,这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这样的授课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扎实掌握专业基础课,在思想上也会取得很大的進步,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一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3.创新设计公共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高等院校对培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随之提高.在高等学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采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形式进行,这种授课方式最为直接有效,也是最主要的渠道,被称为思想理论课的“第一课堂”.为了充分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近年来,各高校大力发展专业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教师不仅要积极实施教学内容的改革,而且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实现公共基础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結合.除了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外,在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必须不断发展“第三课堂”,即促进课余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紧密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适时地贯穿到学生的课后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国家荣誉感与民族自豪感,完善育人效果,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加全面的优秀人才.
4.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在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组织的实施和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中,重点是增强和发挥“价值主导”作用.“价值主导”是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估的重要监测指标,要在源头、目标和过程中加强所有课程与德育理念的融合,并在教学建设、运营和管理中贯彻落实.在课程大纲和教学设计等重要教学文件的审批中,应考虑知识转移、能力增强和价值主导的同步实现.
完善考核评估监督机制,应以教与学为核心内容,深化教师评价体系的改革,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定期评价课程思想政治工作的执行情况,将每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教学全过程,对结果及时进行宣传和表彰,并对各项内容进行及时监督和整改.与此同时,可以将教师参与课程思想政治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想政治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和评优奖励的依据,并改革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方法,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导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
三、明确高等教育“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公共基础课作为专业理论课的基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了进一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精神,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尝试将思想政治课纳入公共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
课程思政是循序渐进式的教学实践,不能生搬硬套,力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紧扣教育主旨,及时了解学生的自然感受,从而找到合适的切入点,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等数学》课程不仅是专业课程的基础,而且是高等院校全日制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公共基础课有机结合,可让学生在注重专业发展的同时自觉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结语
总的来说,“课程思政”贯穿于不同的学科和课程中,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指导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各种学科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形成紧密联系.总体上,它们相互滋养,互相支持,形成育人的共同力量.
【参考文献】
[1]李辉,陈三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之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 46-51.
[2]王传亮.高等教育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J].北京教育(高教),2018(6).
[3]韩艳.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6.
[4]王铭.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五个度”的分析、评价与操作化研究[J].高教探索,2016(11):21.
[5]黄阿娜.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探索[J].青年与社会,2013,519(9): 136.
[6]张海燕.“计算机组成与汇编语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8(4).
[7]舒杨,赵恒.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才智,2018(6): 37.
[8]高思鑫.提高学生代码学习兴趣的Arduino创客项目学习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9]岳霞.汉语课堂情绪调节策略研究:基于来华留学生汉语预科教育的实证调查[D].山东大学,2010.
[10]郭金标.构建中学历史快乐课堂的策略研究:以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例[D].河南师范大学,2012.
[11]雷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研究[D].中山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