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概念课对于学生学习数学至关重要,笔者所在的学校在2010年提出了“四导四学”教学模式.在中学数学概念课堂中实践“四导四学”模式,可以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探究学习过程,从学生视角,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实现教师、学生的双元合一,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问題;数学概念;核心素养
一、教材说明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二次函数”第一节“二次函数”.
二、重难点
重点:二次函数概念的生成过程.
难点: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过程,会用数学式子描述某些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2.让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
3.让学生通过实例分析,进一步感受函数的应用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四、教学设计
环节1 课前热身 回顾旧知 激趣课堂
教师:“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前面学习了一些常见的函数关系,让我们一起走进课前热身.”
1.食堂原有煤120吨,每天用去5吨,x天后还剩下煤y吨,则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是.
2.一个面积为6400 m2的长方形的长a(m)随着宽b(m)的变化而变化,则a关于b 的函数关系式是.
3.水滴激起的波纹不断向外拓展,所形成的圆的周长C和半径r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4.圆的面积S和半径r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回答上述问题中涉及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函数.教师可借此带领学生复习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是继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之后的又一种重要的代数函数,是描述现实世界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教师带领学生在熟悉的水滴激起波纹的问题中发现新函数关系.
教师带领学生回忆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学习内容和经历,展示二次函数章节知识树,从而使学生知晓本章的学习内容.
环节2 导预疑学 预学纠错 生成概念
活动:学生展示预学成果,用函数表达式表示问题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1)水滴激起的波纹不断向外拓展,所形成的圆的面积S与半径r的函数关系式:S=.
(2)某产品年产量为30台,计划今后每年比上一年的产量增长率为x,试写出两年后的产量y(台)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
(3)用长16 m的篱笆围成长方形生物园饲养小兔,长方形的面积y(m2)与长x(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4)某地区原有20个养殖场,平均每个养殖场养奶牛2000头.后来由于市场原因,决定减少养殖场的数量,当养殖场每减少1个,平均每个养殖场的奶牛数将增加300头.如果养殖场减少x个,那么该地区奶牛总数y(头)与x(个)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思考:上述问题中有几个变量?自变量是什么?都是关于自变量的几次式?比较函数关系式的共同点,能用一般的式子表示它们的共同之处吗?
学生发现上述问题的关系式都是关于自变量的二次式,将表达式写成按照自变量的指数由高到低排列的形式,归纳出二次函数的定义:形如y=ax2 bx c(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二次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教师同步板书,并进行概念的学法指导.想要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要把握三点:(1)函数关系式形式上等号左边是y,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的整式;(2)a,b,c是常数,a≠0是定义的一部分,不能少;(3)等式右边的自变量的最高次是2.
环节3 导问研学 问题探究 解决质疑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在问题探究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提出质疑的学生和其他学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师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了两个问题.
问题1:如何利用二次函数的定义解决问题?
出题角度1:应用二次函数的定义识别二次函数.
活动1:下列函数表达式中,一定是二次函数的是(
【关键词】问題;数学概念;核心素养
一、教材说明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二次函数”第一节“二次函数”.
二、重难点
重点:二次函数概念的生成过程.
难点: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过程,会用数学式子描述某些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2.让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
3.让学生通过实例分析,进一步感受函数的应用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四、教学设计
环节1 课前热身 回顾旧知 激趣课堂
教师:“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前面学习了一些常见的函数关系,让我们一起走进课前热身.”
1.食堂原有煤120吨,每天用去5吨,x天后还剩下煤y吨,则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是.
2.一个面积为6400 m2的长方形的长a(m)随着宽b(m)的变化而变化,则a关于b 的函数关系式是.
3.水滴激起的波纹不断向外拓展,所形成的圆的周长C和半径r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4.圆的面积S和半径r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回答上述问题中涉及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函数.教师可借此带领学生复习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是继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之后的又一种重要的代数函数,是描述现实世界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教师带领学生在熟悉的水滴激起波纹的问题中发现新函数关系.
教师带领学生回忆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学习内容和经历,展示二次函数章节知识树,从而使学生知晓本章的学习内容.
环节2 导预疑学 预学纠错 生成概念
活动:学生展示预学成果,用函数表达式表示问题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1)水滴激起的波纹不断向外拓展,所形成的圆的面积S与半径r的函数关系式:S=.
(2)某产品年产量为30台,计划今后每年比上一年的产量增长率为x,试写出两年后的产量y(台)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
(3)用长16 m的篱笆围成长方形生物园饲养小兔,长方形的面积y(m2)与长x(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4)某地区原有20个养殖场,平均每个养殖场养奶牛2000头.后来由于市场原因,决定减少养殖场的数量,当养殖场每减少1个,平均每个养殖场的奶牛数将增加300头.如果养殖场减少x个,那么该地区奶牛总数y(头)与x(个)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思考:上述问题中有几个变量?自变量是什么?都是关于自变量的几次式?比较函数关系式的共同点,能用一般的式子表示它们的共同之处吗?
学生发现上述问题的关系式都是关于自变量的二次式,将表达式写成按照自变量的指数由高到低排列的形式,归纳出二次函数的定义:形如y=ax2 bx c(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二次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教师同步板书,并进行概念的学法指导.想要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要把握三点:(1)函数关系式形式上等号左边是y,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的整式;(2)a,b,c是常数,a≠0是定义的一部分,不能少;(3)等式右边的自变量的最高次是2.
环节3 导问研学 问题探究 解决质疑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在问题探究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提出质疑的学生和其他学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师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了两个问题.
问题1:如何利用二次函数的定义解决问题?
出题角度1:应用二次函数的定义识别二次函数.
活动1:下列函数表达式中,一定是二次函数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