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校实行有效教学的要求下,高效课堂给我们解决了内容多、时间短的问题。高效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的改革。在课堂上,采用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教师不但要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要做好课前和课堂上等方面工作的改变,才能真正做到高效、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否则,会使学生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意义,当然就无法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
我校推行的有效教学与新课标的理念是一致的,都是提倡有价值的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就必须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现在就新课标的有效教学谈谈我的见解。
一、做好预习,有的放矢
要使学生做好预习,教师必须全面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学生已有的基础,制定出有价值的导学单,让学生预习有章可循,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探究问题。例如;我在讲“解决人民币在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时,我就制订这样的导学单1、我给大家介绍每本杂志的价钱,一本我是小学生( )元,一本画报( )元,一本卡通世界( )元,一本连环画( )元。2、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下面那两种杂志?这里的正好就是两种杂志的价钱相加等于( )元。3、我先随便选2本试试,6元的画报+8元的卡通世界=( )元,比13元( )一点,把一本换成( )的试试,把( )元换成( )元,( )元+( )元=13元,也就正好是13元。4、我先选定一本,然后按顺序试与其他三本分别相加得出结果,知道( )元和( )元正好是13元。5、用13元正好可以买( )元和( )元或( )元和( )元的书。让同学们先自主学习例七,这样学生预习时就能有方向、有顺序的层层深入的思考。否则,多数同学预习也会流于形式,也就像看热闹一样,找不到有价值的问题,会影响课堂上的发挥。
二、导入新颖,以兴趣引发思维
课堂教学要讲究导入的艺术性,一个精彩的导入,即使学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强烈的求知欲。例如:我在讲数学“零”这课时,我会先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 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谁?看他的表情是怎样变化的?猜一猜,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同时出示三幅表情各异的猴子图。 (学生描述三只猴子的表情及其原因,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只要合乎情理怎么说都可以)这样入课,像磁一样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导入新课,我还会用编故事、表演游戏、制造悬念等吸引其注意力,是学生产生急于一听的感染力,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三、新授知识要学实,联系已掌握的知识层层深入促进思维。
新授知识是一堂课的中心环节,提高新授的教学效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这个核心,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充分注重对孩子的思维的训练。我把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把问题抛给他们,让其带着问题回顾预习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各组间再交流,再生成问题再解答(即补充或提出疑问)。这样才能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引入问题情境去思考,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材的主导作用、旧知识的迁移作用、学生之间的互补的作用、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作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面向全体同学因材施教。
2、注重学生经历活动的过程。经历是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如一年级学习元、角、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次开放性活动:向学生展示商店的场景,摆出各种物品供学生购买,假设每人准备10元钱,4个学生为一组,每组要商量如何买才比较合理而又能合心意。这一过程中,一要算好总价,二要注意数量,三要注意品种,对一年级学生而言,应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由于学生是在具体的情境中(模拟商店),学生心情激动,思维活跃,又有群体合作,创新的火花自然激发,居然每一小组完成的都很出色。教学实例证明只有学生经历了,才能充分发挥思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
四、练习要精,以训练来发展思维
合理的练习是发展思维的一项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作业应是一种生活活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千篇一律的重复,用它的现实性、发展性和活动性体现它的效度。
练习不但要有开放性而且还要有娱乐性,让每一个学生从上课第一分钟到最后一分钟都能集中精力,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又怎么向四十分钟要效率呢?要解决这一矛盾,提高课堂效率,就有必要设计一些“娱乐性”练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常设计一些“欢乐大比拼”、“夺红旗”、“有奖竞猜”等竞赛练习。同样的计算习题,放在不同的情境下,效果也有所不同。学生在这样一个“娱乐性”的氛围下做题,学习兴趣高,解题速度快,巩固性也强。像这样的练习,避免了机械重复练习所引起的注意力分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变“要我练”为“我要练”,更增添了练习的乐趣。
五、总结要活,以活跃来拓展思维
课堂教学的结束阶段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减轻记忆的负担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发展兴趣、强化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画龙点睛的结束则使成功得以巩固。因此,课堂总结是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或设置悬念,或开拓延伸,或活动游戏,力求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课堂的结束是一个知识点的延伸:结尾是“问号”不是“句号”。例如:在我教学完人民币的简单换算时,我这样布置一个实践作业:和家长一起到超市,买点生活用品,学会算帐,第二天来汇报给我们的同学。这样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使知识得以验证和完善。如:在教学完“认识时钟”后,我布置了一个课外阅读任务“在很久以前还没有发明钟表时,人们是用什么方法表示时间的?”从而把学生引向更为广泛的数学阅读。
总之,打造高效率的小学课堂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创设生动的情境,以展现知识背景,使新知变成有源之水。重视学生富有个性的思维表现,促进学生间的思维交流与合作,引导学生在判断中思维,努力拓宽学生的维空间,才得以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我校推行的有效教学与新课标的理念是一致的,都是提倡有价值的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就必须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现在就新课标的有效教学谈谈我的见解。
一、做好预习,有的放矢
要使学生做好预习,教师必须全面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学生已有的基础,制定出有价值的导学单,让学生预习有章可循,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探究问题。例如;我在讲“解决人民币在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时,我就制订这样的导学单1、我给大家介绍每本杂志的价钱,一本我是小学生( )元,一本画报( )元,一本卡通世界( )元,一本连环画( )元。2、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下面那两种杂志?这里的正好就是两种杂志的价钱相加等于( )元。3、我先随便选2本试试,6元的画报+8元的卡通世界=( )元,比13元( )一点,把一本换成( )的试试,把( )元换成( )元,( )元+( )元=13元,也就正好是13元。4、我先选定一本,然后按顺序试与其他三本分别相加得出结果,知道( )元和( )元正好是13元。5、用13元正好可以买( )元和( )元或( )元和( )元的书。让同学们先自主学习例七,这样学生预习时就能有方向、有顺序的层层深入的思考。否则,多数同学预习也会流于形式,也就像看热闹一样,找不到有价值的问题,会影响课堂上的发挥。
二、导入新颖,以兴趣引发思维
课堂教学要讲究导入的艺术性,一个精彩的导入,即使学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强烈的求知欲。例如:我在讲数学“零”这课时,我会先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 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谁?看他的表情是怎样变化的?猜一猜,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同时出示三幅表情各异的猴子图。 (学生描述三只猴子的表情及其原因,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只要合乎情理怎么说都可以)这样入课,像磁一样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导入新课,我还会用编故事、表演游戏、制造悬念等吸引其注意力,是学生产生急于一听的感染力,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三、新授知识要学实,联系已掌握的知识层层深入促进思维。
新授知识是一堂课的中心环节,提高新授的教学效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这个核心,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充分注重对孩子的思维的训练。我把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把问题抛给他们,让其带着问题回顾预习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各组间再交流,再生成问题再解答(即补充或提出疑问)。这样才能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引入问题情境去思考,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材的主导作用、旧知识的迁移作用、学生之间的互补的作用、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作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面向全体同学因材施教。
2、注重学生经历活动的过程。经历是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如一年级学习元、角、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次开放性活动:向学生展示商店的场景,摆出各种物品供学生购买,假设每人准备10元钱,4个学生为一组,每组要商量如何买才比较合理而又能合心意。这一过程中,一要算好总价,二要注意数量,三要注意品种,对一年级学生而言,应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由于学生是在具体的情境中(模拟商店),学生心情激动,思维活跃,又有群体合作,创新的火花自然激发,居然每一小组完成的都很出色。教学实例证明只有学生经历了,才能充分发挥思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
四、练习要精,以训练来发展思维
合理的练习是发展思维的一项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作业应是一种生活活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千篇一律的重复,用它的现实性、发展性和活动性体现它的效度。
练习不但要有开放性而且还要有娱乐性,让每一个学生从上课第一分钟到最后一分钟都能集中精力,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又怎么向四十分钟要效率呢?要解决这一矛盾,提高课堂效率,就有必要设计一些“娱乐性”练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常设计一些“欢乐大比拼”、“夺红旗”、“有奖竞猜”等竞赛练习。同样的计算习题,放在不同的情境下,效果也有所不同。学生在这样一个“娱乐性”的氛围下做题,学习兴趣高,解题速度快,巩固性也强。像这样的练习,避免了机械重复练习所引起的注意力分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变“要我练”为“我要练”,更增添了练习的乐趣。
五、总结要活,以活跃来拓展思维
课堂教学的结束阶段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减轻记忆的负担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发展兴趣、强化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画龙点睛的结束则使成功得以巩固。因此,课堂总结是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或设置悬念,或开拓延伸,或活动游戏,力求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课堂的结束是一个知识点的延伸:结尾是“问号”不是“句号”。例如:在我教学完人民币的简单换算时,我这样布置一个实践作业:和家长一起到超市,买点生活用品,学会算帐,第二天来汇报给我们的同学。这样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使知识得以验证和完善。如:在教学完“认识时钟”后,我布置了一个课外阅读任务“在很久以前还没有发明钟表时,人们是用什么方法表示时间的?”从而把学生引向更为广泛的数学阅读。
总之,打造高效率的小学课堂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创设生动的情境,以展现知识背景,使新知变成有源之水。重视学生富有个性的思维表现,促进学生间的思维交流与合作,引导学生在判断中思维,努力拓宽学生的维空间,才得以实现有效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