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30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分离出30株大肠埃希氏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15株,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微生物检验,并合理控制感染,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轻度感染率、中度感染率、重度感染率分别为11例(73.33%)、3例(20.00%)、1例(5.57%),对照组的轻度感染率、中度感染率、重度感染率分别为6例(40.00%)、6例(40.00%)、3例(20.00%),观察组的轻度感染率及中度感染率高于对照组,重度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显著,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感染率,提高了患者的就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感染控制;应用效果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这就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了重要影响,一旦患者发生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疼痛,也影响了患者的康复进度,给患者的经济带来巨大损失。有资料表明:我国发生医院感染现象每年约有500万人,其中造成经济损失高达140亿元[1]。因此如何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已成为当前临床治疗中值得思考的问题。基于此,对我院于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30例尿路感染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的效果进行分析,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30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15组。其中观察组男9例,女6例,年龄22~79岁,平均年龄(59.3±2.3)岁,病程1~3周,平均(1.7±0.3)周;对照组男10例,女5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58.3±2.1)岁,病程1~3周,平均(1.6±0.3)周。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不采取任何检测措施。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微生物检验,具体包括:①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首先进行菌种分纯后,然后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ID 32 E 试条进行细菌鉴定,细菌鉴定完成后,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TB G-5 试条进行药敏实验,最后采用ATB Expression 半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检测[2]。② 采用超广谱β- 内酰胺酶 (ESBLs) 对菌株进行初步筛选,检测过程中由微生物专家系统性的进行初筛提示,采用 K-B法进行确诊试验:头孢他定 25μg/片;头孢他定 / 克拉维酸10 μg/片;头孢噻肟30 μg/片;头孢噻肟/ 克拉维酸15 μg/片,若任何一组加入克拉维酸的抑菌环直径增大≥ 8 mm,则判断为产生ESBLs[3]。最后根据微生物检验结果给进行对症治疗。
1.3 诊断标准
参照尿路感染诊断标准[4]:在诊断过程中注重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等现象,同时注重患者尿液中是否出现尿脓、细菌尿、血尿、气尿等异常情况。轻度感染:患者出现轻微的腰部疼痛;中度感染,患者有显著的腰部疼痛,但均可忍受,经常出现尿不尽、尿痛等现象和细菌尿、尿脓等异常情况;重度感染:患者腰部疼痛严重,无法忍受,出现尿痛、尿急、尿频等现象,同时也出现细菌尿、血尿及气尿等异常情况。生物检验参照我国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的标准菌株大肠埃希氏菌 ATCC25922、肺炎克雷伯菌 ATCC700603[5],若标准菌株鉴定率>99%,提示药敏实验符合NCCLS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X+S)单位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单位以百分比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轻度感染率及中度感染率高于对照组,重度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显著,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微生物检验是当前临床医学界中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微生物检验工作的开展,不仅为医院感染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同时也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指导依据。为了有效防止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就需要医护人员充分了解抗生素的基本信息,而微生物检验可为医护人员提供有效的抗生素使用信息。由于医院感染的发生环节与传染病相同,存在传染源、传播介质及易感染群体,其需要在三者之下共同实现[6]。为了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则必须将传染源、传播介质及易感染群体扼杀在摇篮中。而微生物检验能对病原菌及其传播途径进行有效检验,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感染控制,起到了预防的作用[7]。因此,微生物检验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手段。
分析医院感染的传感染,主要因医院中化学药物治疗、介入性治疗、抗生素滥用及放射治疗技术等产生的病原体而引起的感染,当医院发生感染时,通过微生物检验,可以迅速找出病原菌,并进行微生物分离、株菌鉴定,可对传染源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检查[8]。当找出传染源后,通过阻断传播途径,既采取科学的隔离及消毒技术,消毒医疗器械,合理使用抗生素,以便对感染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9]。在临床治疗中,为了减少感染的发生,还需要保护易感染群体,在医院中,易感染群体十分多见,如重症监护室患者、癌症患者等,这类患者对某种传染性疾病缺乏抵抗力,因此对其进行合理诊治及特殊护理,以降低感染率[10]。通过本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微生物检验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梁玉金,何凤君.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09(20):4-6.
[2]王萍菊.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北方药学,2014,(3):90-90.
[3]马双,马微.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0):179-179.
[4]杜云生.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3,(32):39,41.
[5]潘红.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36):470-470.
[6]金瓯,舒宇.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31):74-75.
[7]汪伟生.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3):82-83.
[8]何霞辉.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4):159-160.
[9]辛晓琴.解析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作用要求[J].现代妇女(医学前沿),2014,(9):358-358.
[10]付元元.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24):146-147.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感染控制;应用效果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这就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了重要影响,一旦患者发生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疼痛,也影响了患者的康复进度,给患者的经济带来巨大损失。有资料表明:我国发生医院感染现象每年约有500万人,其中造成经济损失高达140亿元[1]。因此如何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已成为当前临床治疗中值得思考的问题。基于此,对我院于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30例尿路感染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的效果进行分析,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30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15组。其中观察组男9例,女6例,年龄22~79岁,平均年龄(59.3±2.3)岁,病程1~3周,平均(1.7±0.3)周;对照组男10例,女5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58.3±2.1)岁,病程1~3周,平均(1.6±0.3)周。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不采取任何检测措施。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微生物检验,具体包括:①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首先进行菌种分纯后,然后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ID 32 E 试条进行细菌鉴定,细菌鉴定完成后,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TB G-5 试条进行药敏实验,最后采用ATB Expression 半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检测[2]。② 采用超广谱β- 内酰胺酶 (ESBLs) 对菌株进行初步筛选,检测过程中由微生物专家系统性的进行初筛提示,采用 K-B法进行确诊试验:头孢他定 25μg/片;头孢他定 / 克拉维酸10 μg/片;头孢噻肟30 μg/片;头孢噻肟/ 克拉维酸15 μg/片,若任何一组加入克拉维酸的抑菌环直径增大≥ 8 mm,则判断为产生ESBLs[3]。最后根据微生物检验结果给进行对症治疗。
1.3 诊断标准
参照尿路感染诊断标准[4]:在诊断过程中注重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等现象,同时注重患者尿液中是否出现尿脓、细菌尿、血尿、气尿等异常情况。轻度感染:患者出现轻微的腰部疼痛;中度感染,患者有显著的腰部疼痛,但均可忍受,经常出现尿不尽、尿痛等现象和细菌尿、尿脓等异常情况;重度感染:患者腰部疼痛严重,无法忍受,出现尿痛、尿急、尿频等现象,同时也出现细菌尿、血尿及气尿等异常情况。生物检验参照我国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的标准菌株大肠埃希氏菌 ATCC25922、肺炎克雷伯菌 ATCC700603[5],若标准菌株鉴定率>99%,提示药敏实验符合NCCLS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X+S)单位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单位以百分比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轻度感染率及中度感染率高于对照组,重度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显著,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微生物检验是当前临床医学界中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微生物检验工作的开展,不仅为医院感染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同时也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指导依据。为了有效防止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就需要医护人员充分了解抗生素的基本信息,而微生物检验可为医护人员提供有效的抗生素使用信息。由于医院感染的发生环节与传染病相同,存在传染源、传播介质及易感染群体,其需要在三者之下共同实现[6]。为了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则必须将传染源、传播介质及易感染群体扼杀在摇篮中。而微生物检验能对病原菌及其传播途径进行有效检验,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感染控制,起到了预防的作用[7]。因此,微生物检验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手段。
分析医院感染的传感染,主要因医院中化学药物治疗、介入性治疗、抗生素滥用及放射治疗技术等产生的病原体而引起的感染,当医院发生感染时,通过微生物检验,可以迅速找出病原菌,并进行微生物分离、株菌鉴定,可对传染源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检查[8]。当找出传染源后,通过阻断传播途径,既采取科学的隔离及消毒技术,消毒医疗器械,合理使用抗生素,以便对感染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9]。在临床治疗中,为了减少感染的发生,还需要保护易感染群体,在医院中,易感染群体十分多见,如重症监护室患者、癌症患者等,这类患者对某种传染性疾病缺乏抵抗力,因此对其进行合理诊治及特殊护理,以降低感染率[10]。通过本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微生物检验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梁玉金,何凤君.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09(20):4-6.
[2]王萍菊.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北方药学,2014,(3):90-90.
[3]马双,马微.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0):179-179.
[4]杜云生.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3,(32):39,41.
[5]潘红.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36):470-470.
[6]金瓯,舒宇.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31):74-75.
[7]汪伟生.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3):82-83.
[8]何霞辉.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4):159-160.
[9]辛晓琴.解析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作用要求[J].现代妇女(医学前沿),2014,(9):358-358.
[10]付元元.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24):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