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双关语是文学创作中经常使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双关语的运用不仅能够增加文学作品的情趣与色彩,同时也是作者自身语言智慧的体现。相比较其他的英文语言表达方式,英文文学作品的双关语翻译对译者本身所具有的英文语言素质和中文语言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艾丽丝漫游奇境记》入手,对文学作品中双关语的类别以及翻译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英文翻译 文学作品 双关语翻译 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从《艾丽丝漫游奇境记》看双关语的类型
《艾丽丝漫游奇境记》(下文简称《艾丽丝》)是英国著名作家刘易斯·卡罗尔1865年发表的儿童文学作品。小说凭借故事情节的新颖和荒诞受到了儿童乃至众多成年人的追捧。在《艾丽丝》一书中,刘易斯·卡罗尔使用了很多双关语,也正因为如此,这本书被人们称作“妙不可译”的作品。而即便这本奇书具有这样的称呼,它仍旧被翻译为80多种语言并且被世界范围内的读者所喜爱。由于《艾丽丝》中使用了多种类型的双关语,所以在双关语类型的研究中,《艾丽丝》具有代表性。
1 同音异形双关语
同音异形双关语指的是两个单词的读音相同但是拼写的形式不同。在《艾丽丝》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老鼠在对着艾丽丝说话,而艾丽丝的注意力还在老鼠那“委屈的尾巴”上,老鼠被艾丽丝的走神激怒了,于是质问艾丽丝自己讲到哪里了。艾丽丝不好意思的道歉并说她觉得老鼠的尾巴已经拐了五个弯:“I had not!”cried the Mouse,sharply and very angrily.“A knot!”said Alice.”这两句话在冷杉的译本中被分别翻译为“我没有拐弯”以及“打了一个节”。原著此处的Knot与not就是同音异形双关语。由于艾丽丝的注意力集中在老鼠的尾巴上,所以她将听到的“not”误以为是“Knot”,这种类型的双关语在此处的运用推动了幽默氣氛的塑造。
2 异音同形双关语
异音同形双关语指的是两个英文单词的读音存在差异但是拼写形式却完全相同。在《艾丽丝》中,艾丽丝由于好奇喝下了能够使身体变大的药水,她为了阻止白兔看见她的样子而把自己的胳膊伸出了窗外,白兔问自己的仆人帕特窗户伸出的是什么东西,“Pat:Sure,it’s an arm,yer honor!(He pronounced it‘arum’)”冷杉将这段对话翻译为“‘呦,一条胳步,老爷!’(他将胳膊说成了‘胳步’)”。在这句话中,your和yer以及arm和arum是典型的异音同形双关语,帕特作为仆人,说话的发音与白兔的字正腔圆有很大区别,这或许是因为紧张所致,也或许是因为作者要通过发音来影射他的地位,总之,这里的双关语运用对塑造帕特的性格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3 异音异形双关语
异音异形双关语指的是无论是在单词的读音还是在单词的拼写形式上都存在差异的双关语,但是这类双关语由于单词的结构与单词的组成结构上有相似性所以具有了双关语所具备的模糊性。在《艾丽丝》中,当艾丽丝掉进兔子洞并逐渐感到孤独和困倦的时候,她希望自己的猫咪蒂娜可以陪在自己身边,于是开始自言自语:“‘Do cats eat bats?Do cats eat bats?’and sometimes‘Do bats eat cats?’”冷杉译本将两句话直译为“猫吃蝙蝠吗”和“蝙蝠吃猫吗”,但是事实上,cat与bat却是异音异形双关语的典型代表,两个词语虽然发音以及拼写都不相同,但是音节上却十分相似,这里异音异形双关语的运用突显了艾丽丝迷迷糊糊的状态。
4 同音同形异义双关语
同音同形异义双关语指的是同一个单词在不同的应用情境下会有不同的含义。在《艾丽丝》中,艾丽丝因为喝了神奇药水而变得很小,与她在一起的动物都掉进了装满泪水的池塘中,他们在上岸想把自己的衣服弄干,此时老鼠说了两句包含单词“dry”的话:“I’ll soon make you dry enough!”以及“Are you all ready?This is the driest thing I know.”冷杉译本将两句话译作“我很快就会把你们弄干”以及“准备好了吗,下面是我所知道的最干干巴巴的故事了”。Driest是dry这个单词的最高级形式,在这两句话中dry具有干燥和枯燥两种意思,这是一种典型的同音同形异义双关语,这种双关语在这里的运用增添了作品的趣味性。
5 互文双关语
英语文学作品中的互文双关语现象依附在英语习语的基础之上,这些习语包括成语、言语、诗词、广告词等。在《艾丽丝》中,“Take care of the sense, and the sounds will take care of themselves.”是公爵夫人对艾丽丝的告诫,意思是每种食物都蕴含着寓意,只要艾丽丝善于去发现。冷杉译本将这句话译作“照顾好内容,那么形式就能照顾好自己。”其实这句话本身是英国语言中的一句谚语,谚语本身的意思是平时节约便士,英镑就会多起来,与汉语中的成语“积少成多”类似,这里运用互文双关语将一句话的内涵用谚语的形式表达了出来,突显了公爵夫人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丰富了原著的文化内涵。
6 误用词双关语
误用词双关语是指在文学作品中,作者有意使用错误来体现幽默的语篇效果,误用词双关语虽然存在拼写错误,但是并不影响人们对原文的理解。在《艾丽丝》中,艾丽丝要求素甲鱼解释正课的含义,素甲鱼则回答道:“Reeling and Writhing,…Ambition,Distraction,Uglification,and Derision.”此处的读、写、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皆为误用词双关语,冷杉译本将这些词语分别翻译为“毒”、“泻”、“假发”、“剪发”、“丑法”、“厨法”,读者通过对这些误用词双关语的理解可以发现原著作者本身的语言运用情趣,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作者对素甲鱼的讽刺意味。 二 从《艾丽丝漫游奇境记》看双关语的翻译策略
诸如《艾丽丝》这类文学作品,其中双关语的运用在整部作品中十分普遍,而译者要达到较好的翻译效果,就必须能够在充分了解英语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对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文字习惯做出认知和了解,但是即便如此,能够将这类作品中的双关语尽数翻译并拥有较好的翻译效果的确是一件十分艰巨和苦难的任务。双关语到底具不具备可译性是翻译界的重要争论话题,本文认为无论是双关语可译还是不可译两种观点都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只要能够使用正确的翻译方法,在忠于作者与忠于原文中寻找平衡点,那么所翻译出的作品就可以算是成功的。当然,大多数情况下所翻译出的双关语并不能保持原作当中的描述,也不像原作那样出神入化和紧凑,作为译者只能够通过翻译策略的选取尽可能地做出异同权衡以及补偿和脱节,通过做到最大限度的与原作双关语含义对等或贴近,来确保原作文学风采的保留。
1 双关语翻译成双关语
双关语翻译成双关语即在英文文学作品翻译中将原作中的双关语仍旧翻译成具有双层含义或者多层含义的词汇,这里的词汇可以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一种是与原作双关语意思相同的同类型双关语;一种是与原作双关语不同类型,但是能够表达出原作双关语内涵的双关语。在《艾丽丝》的赵元任译本中就有一个双关语翻译成双关语并且十分具有趣味性的例子:“Mine is a long and a sad tale!”……“It is a long tail,certainly,…but why do you call it sad?”这是老鼠和艾丽丝的对话,其中tale与tail两个词汇的发音相同,但是意思却分别是历史与尾巴,赵元任将这组对话翻译为:“我的历史说来可真是又长又苦又委屈啊!”……“你这尾是曲啊!可是为什么又说它苦呢?”赵元任翻译过来的语句与原文一样具有一语双关的作用,并且采取了具有汉语特色的语句结构,这种翻译策略在保留双关语的同时,也突出了作品的幽默效果。
2 双关语翻译成非双关语
双关语翻译成非双关语这种双关语翻译策略在英文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中十分常见,通过这种翻译法,双关语所蕴含的内涵会通过非双语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虽然这种方法往往会使原著中的语言运用特色和语言文化内涵丢失,但却能够很好地保留原作中想要表达出的意思。这种方法的使用是由于语言文化差异的影响或者译者翻译水平的局限,所以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是译者通过对语句的变通来躲避语言文化差异对翻译所产生的影响的有效策略。在《艾丽丝》的王永年译本中,他将“there’s a large mustard-mine near here.And the moral of that is-‘The more there is mine,the less there is of yours.’”翻译为“这里有一台很大的芥末机器。其中的寓意是……‘我得的多了,你得的就少了’。”原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在有意地用单词“mine”来进行幽默效果的营造,就像王永年翻译的那样,第一个mine指的是“矿”,而第二个mine指的是“我的”,王永年采用了字面翻译的手法,即将双关语用非双关语表达出来,虽然这种做法尊重了原著,但是却失去了原本的幽默感,同时也可能让读者产生不知所云的感觉。
3 双关语翻译成类双关语
双关语翻译成类双关语指的是在英文文学作品翻译中,通过对原双关语的理解和再造来保留原文中双关语的趣味性,从而使译著仍旧能够产生与原作相同的双关语效果。在《艾丽丝》的赵元任译本中,“Did you say pig,or fig?”这句话被赵元任翻译为“你刚才说的是猪,还是书?”事实上,英文单词fig直译应该为“无花果”,但是如果采用直译的形式,不仅原文语句的趣味性会消失,同时也不容易被中国的读者所接受,而在汉语中,猪和书两个字属于谐音,赵元任通过这种翻译方法体现出了原文中要表达出的说话含糊的情境,在容易被读者接受的同时,也能够让读者体会到原作语句中双关语所营造出的幽默效果。
4 省略法
省略法即在进行英文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将含有双关语的语句进行删除,从而规避双关语翻译困难。这种双关语翻译策略由于存在很大的争议而不被许多译者所采用,但是在《艾丽丝》的王永年译本中,却能够找出使用省略法进行双关语翻译的例子。“I can’t explain myself,I’m afraid,sir,”……“because I’m not myself,you see.”“I don’t see.”王永年将这段艾丽丝和毛毛虫的对话翻译为:“这恐怕做不到,先生,”……“因为我并不是我自己。”“我不明白。”在原文的对话中出现了两个see,这两个see的意思分别是“看”和“明白”,王永年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第一个see进行了省略,这种省略并没有妨碍原文原意的表达,虽然原作中的双关语成分丢失,但是却能够有效地避免读者在预读作品和对照原文时产生误读的现象,这也正是运用省略法进行双关语翻译的意义所在,所以在某些情况下,省略法也是一种重要的、可取的双关语翻译方法。
5 注释法与照抄法
运用注释法进行双关语的翻译即是通过在翻译中添加注释来对原作中的双关语进行翻译,这种翻译策略同时也是进行跨文化翻译中经常运用到的重要策略,在《艾丽丝》的冷杉译本以及王永年译本中,通过运用注释法进行双关语翻译的例子十分普遍,本文就不在此赘述。照抄法同样是进行双关语翻译的有效策略,这种策略指的是将原文中的双关语内容照搬进译文中,但是这种方法对于不懂英文的读者来说却并不具备可行性,所以这种方法经常被运用到同一语系的文学作品翻译中,而在英文文学作品汉译方面却很少使用,同时在《艾丽丝》的各个译本中也没有出现。
总而言之,双关语在各种语言文化中都普遍存在,而由于语言文化差异的影响,双关语并不能得到绝对理想的翻译效果,所以译者在进行文学作品的双关语翻译中只能尽力做到完美。本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对引文文学作品中双关语的类型以及翻译策略的研究对文学作品中双关语翻译工作进行了探索,并期望能够在双关语翻译工作的发展中发挥出些许价值。
参考文献:
[1] Lewis Carroll,Alice’s Adventure in Wonderland[M],UK:Penguin Books Ltd,2007.
[2] 冷杉译:《爱丽丝梦游仙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3] 王永年:《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9年版。
[4] 赵元任譯:《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作者简介:张光华,男,1972—,陕西西安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文学、翻译,工作单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英文翻译 文学作品 双关语翻译 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从《艾丽丝漫游奇境记》看双关语的类型
《艾丽丝漫游奇境记》(下文简称《艾丽丝》)是英国著名作家刘易斯·卡罗尔1865年发表的儿童文学作品。小说凭借故事情节的新颖和荒诞受到了儿童乃至众多成年人的追捧。在《艾丽丝》一书中,刘易斯·卡罗尔使用了很多双关语,也正因为如此,这本书被人们称作“妙不可译”的作品。而即便这本奇书具有这样的称呼,它仍旧被翻译为80多种语言并且被世界范围内的读者所喜爱。由于《艾丽丝》中使用了多种类型的双关语,所以在双关语类型的研究中,《艾丽丝》具有代表性。
1 同音异形双关语
同音异形双关语指的是两个单词的读音相同但是拼写的形式不同。在《艾丽丝》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老鼠在对着艾丽丝说话,而艾丽丝的注意力还在老鼠那“委屈的尾巴”上,老鼠被艾丽丝的走神激怒了,于是质问艾丽丝自己讲到哪里了。艾丽丝不好意思的道歉并说她觉得老鼠的尾巴已经拐了五个弯:“I had not!”cried the Mouse,sharply and very angrily.“A knot!”said Alice.”这两句话在冷杉的译本中被分别翻译为“我没有拐弯”以及“打了一个节”。原著此处的Knot与not就是同音异形双关语。由于艾丽丝的注意力集中在老鼠的尾巴上,所以她将听到的“not”误以为是“Knot”,这种类型的双关语在此处的运用推动了幽默氣氛的塑造。
2 异音同形双关语
异音同形双关语指的是两个英文单词的读音存在差异但是拼写形式却完全相同。在《艾丽丝》中,艾丽丝由于好奇喝下了能够使身体变大的药水,她为了阻止白兔看见她的样子而把自己的胳膊伸出了窗外,白兔问自己的仆人帕特窗户伸出的是什么东西,“Pat:Sure,it’s an arm,yer honor!(He pronounced it‘arum’)”冷杉将这段对话翻译为“‘呦,一条胳步,老爷!’(他将胳膊说成了‘胳步’)”。在这句话中,your和yer以及arm和arum是典型的异音同形双关语,帕特作为仆人,说话的发音与白兔的字正腔圆有很大区别,这或许是因为紧张所致,也或许是因为作者要通过发音来影射他的地位,总之,这里的双关语运用对塑造帕特的性格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3 异音异形双关语
异音异形双关语指的是无论是在单词的读音还是在单词的拼写形式上都存在差异的双关语,但是这类双关语由于单词的结构与单词的组成结构上有相似性所以具有了双关语所具备的模糊性。在《艾丽丝》中,当艾丽丝掉进兔子洞并逐渐感到孤独和困倦的时候,她希望自己的猫咪蒂娜可以陪在自己身边,于是开始自言自语:“‘Do cats eat bats?Do cats eat bats?’and sometimes‘Do bats eat cats?’”冷杉译本将两句话直译为“猫吃蝙蝠吗”和“蝙蝠吃猫吗”,但是事实上,cat与bat却是异音异形双关语的典型代表,两个词语虽然发音以及拼写都不相同,但是音节上却十分相似,这里异音异形双关语的运用突显了艾丽丝迷迷糊糊的状态。
4 同音同形异义双关语
同音同形异义双关语指的是同一个单词在不同的应用情境下会有不同的含义。在《艾丽丝》中,艾丽丝因为喝了神奇药水而变得很小,与她在一起的动物都掉进了装满泪水的池塘中,他们在上岸想把自己的衣服弄干,此时老鼠说了两句包含单词“dry”的话:“I’ll soon make you dry enough!”以及“Are you all ready?This is the driest thing I know.”冷杉译本将两句话译作“我很快就会把你们弄干”以及“准备好了吗,下面是我所知道的最干干巴巴的故事了”。Driest是dry这个单词的最高级形式,在这两句话中dry具有干燥和枯燥两种意思,这是一种典型的同音同形异义双关语,这种双关语在这里的运用增添了作品的趣味性。
5 互文双关语
英语文学作品中的互文双关语现象依附在英语习语的基础之上,这些习语包括成语、言语、诗词、广告词等。在《艾丽丝》中,“Take care of the sense, and the sounds will take care of themselves.”是公爵夫人对艾丽丝的告诫,意思是每种食物都蕴含着寓意,只要艾丽丝善于去发现。冷杉译本将这句话译作“照顾好内容,那么形式就能照顾好自己。”其实这句话本身是英国语言中的一句谚语,谚语本身的意思是平时节约便士,英镑就会多起来,与汉语中的成语“积少成多”类似,这里运用互文双关语将一句话的内涵用谚语的形式表达了出来,突显了公爵夫人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丰富了原著的文化内涵。
6 误用词双关语
误用词双关语是指在文学作品中,作者有意使用错误来体现幽默的语篇效果,误用词双关语虽然存在拼写错误,但是并不影响人们对原文的理解。在《艾丽丝》中,艾丽丝要求素甲鱼解释正课的含义,素甲鱼则回答道:“Reeling and Writhing,…Ambition,Distraction,Uglification,and Derision.”此处的读、写、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皆为误用词双关语,冷杉译本将这些词语分别翻译为“毒”、“泻”、“假发”、“剪发”、“丑法”、“厨法”,读者通过对这些误用词双关语的理解可以发现原著作者本身的语言运用情趣,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作者对素甲鱼的讽刺意味。 二 从《艾丽丝漫游奇境记》看双关语的翻译策略
诸如《艾丽丝》这类文学作品,其中双关语的运用在整部作品中十分普遍,而译者要达到较好的翻译效果,就必须能够在充分了解英语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对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文字习惯做出认知和了解,但是即便如此,能够将这类作品中的双关语尽数翻译并拥有较好的翻译效果的确是一件十分艰巨和苦难的任务。双关语到底具不具备可译性是翻译界的重要争论话题,本文认为无论是双关语可译还是不可译两种观点都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只要能够使用正确的翻译方法,在忠于作者与忠于原文中寻找平衡点,那么所翻译出的作品就可以算是成功的。当然,大多数情况下所翻译出的双关语并不能保持原作当中的描述,也不像原作那样出神入化和紧凑,作为译者只能够通过翻译策略的选取尽可能地做出异同权衡以及补偿和脱节,通过做到最大限度的与原作双关语含义对等或贴近,来确保原作文学风采的保留。
1 双关语翻译成双关语
双关语翻译成双关语即在英文文学作品翻译中将原作中的双关语仍旧翻译成具有双层含义或者多层含义的词汇,这里的词汇可以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一种是与原作双关语意思相同的同类型双关语;一种是与原作双关语不同类型,但是能够表达出原作双关语内涵的双关语。在《艾丽丝》的赵元任译本中就有一个双关语翻译成双关语并且十分具有趣味性的例子:“Mine is a long and a sad tale!”……“It is a long tail,certainly,…but why do you call it sad?”这是老鼠和艾丽丝的对话,其中tale与tail两个词汇的发音相同,但是意思却分别是历史与尾巴,赵元任将这组对话翻译为:“我的历史说来可真是又长又苦又委屈啊!”……“你这尾是曲啊!可是为什么又说它苦呢?”赵元任翻译过来的语句与原文一样具有一语双关的作用,并且采取了具有汉语特色的语句结构,这种翻译策略在保留双关语的同时,也突出了作品的幽默效果。
2 双关语翻译成非双关语
双关语翻译成非双关语这种双关语翻译策略在英文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中十分常见,通过这种翻译法,双关语所蕴含的内涵会通过非双语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虽然这种方法往往会使原著中的语言运用特色和语言文化内涵丢失,但却能够很好地保留原作中想要表达出的意思。这种方法的使用是由于语言文化差异的影响或者译者翻译水平的局限,所以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是译者通过对语句的变通来躲避语言文化差异对翻译所产生的影响的有效策略。在《艾丽丝》的王永年译本中,他将“there’s a large mustard-mine near here.And the moral of that is-‘The more there is mine,the less there is of yours.’”翻译为“这里有一台很大的芥末机器。其中的寓意是……‘我得的多了,你得的就少了’。”原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在有意地用单词“mine”来进行幽默效果的营造,就像王永年翻译的那样,第一个mine指的是“矿”,而第二个mine指的是“我的”,王永年采用了字面翻译的手法,即将双关语用非双关语表达出来,虽然这种做法尊重了原著,但是却失去了原本的幽默感,同时也可能让读者产生不知所云的感觉。
3 双关语翻译成类双关语
双关语翻译成类双关语指的是在英文文学作品翻译中,通过对原双关语的理解和再造来保留原文中双关语的趣味性,从而使译著仍旧能够产生与原作相同的双关语效果。在《艾丽丝》的赵元任译本中,“Did you say pig,or fig?”这句话被赵元任翻译为“你刚才说的是猪,还是书?”事实上,英文单词fig直译应该为“无花果”,但是如果采用直译的形式,不仅原文语句的趣味性会消失,同时也不容易被中国的读者所接受,而在汉语中,猪和书两个字属于谐音,赵元任通过这种翻译方法体现出了原文中要表达出的说话含糊的情境,在容易被读者接受的同时,也能够让读者体会到原作语句中双关语所营造出的幽默效果。
4 省略法
省略法即在进行英文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将含有双关语的语句进行删除,从而规避双关语翻译困难。这种双关语翻译策略由于存在很大的争议而不被许多译者所采用,但是在《艾丽丝》的王永年译本中,却能够找出使用省略法进行双关语翻译的例子。“I can’t explain myself,I’m afraid,sir,”……“because I’m not myself,you see.”“I don’t see.”王永年将这段艾丽丝和毛毛虫的对话翻译为:“这恐怕做不到,先生,”……“因为我并不是我自己。”“我不明白。”在原文的对话中出现了两个see,这两个see的意思分别是“看”和“明白”,王永年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第一个see进行了省略,这种省略并没有妨碍原文原意的表达,虽然原作中的双关语成分丢失,但是却能够有效地避免读者在预读作品和对照原文时产生误读的现象,这也正是运用省略法进行双关语翻译的意义所在,所以在某些情况下,省略法也是一种重要的、可取的双关语翻译方法。
5 注释法与照抄法
运用注释法进行双关语的翻译即是通过在翻译中添加注释来对原作中的双关语进行翻译,这种翻译策略同时也是进行跨文化翻译中经常运用到的重要策略,在《艾丽丝》的冷杉译本以及王永年译本中,通过运用注释法进行双关语翻译的例子十分普遍,本文就不在此赘述。照抄法同样是进行双关语翻译的有效策略,这种策略指的是将原文中的双关语内容照搬进译文中,但是这种方法对于不懂英文的读者来说却并不具备可行性,所以这种方法经常被运用到同一语系的文学作品翻译中,而在英文文学作品汉译方面却很少使用,同时在《艾丽丝》的各个译本中也没有出现。
总而言之,双关语在各种语言文化中都普遍存在,而由于语言文化差异的影响,双关语并不能得到绝对理想的翻译效果,所以译者在进行文学作品的双关语翻译中只能尽力做到完美。本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对引文文学作品中双关语的类型以及翻译策略的研究对文学作品中双关语翻译工作进行了探索,并期望能够在双关语翻译工作的发展中发挥出些许价值。
参考文献:
[1] Lewis Carroll,Alice’s Adventure in Wonderland[M],UK:Penguin Books Ltd,2007.
[2] 冷杉译:《爱丽丝梦游仙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3] 王永年:《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9年版。
[4] 赵元任譯:《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作者简介:张光华,男,1972—,陕西西安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文学、翻译,工作单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