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传统习作教学中,批改作业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批阅实践,而实际效率微乎其微。教师把习作批语作为重点而忽略了讲评,固守教材,不愿创新,从而降低了习作教学的效率。本文分析了目前小学习作教学的现状,并给出相应意见来提升习作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习作教学;现状;突围策略
引言
小学语文在小学教育阶段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小学习作的教学模式也需要进行完善和创新,以满足学生对习作学习的要求,提升教师习作课堂的教学质量。
1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现状
1.1只有形式,没有实际效率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一直处于劣势地位,很难得到教师的重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传统的批改形式。对不正确的语句进行修改,注释出较为优秀的词句,对文章的开头、结尾分别进行总结和审阅,逐渐形成教师批阅习作的固有模式。教师完成这些固有模式的同时消耗大量的精力和脑力,一成不变的习作总结也成为习作批阅的主要内容。一方面浪费教师的精力和时间,很难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并没有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
1.2重视批语,忽视讲评
学生众多的习作作业在教师手里积累很久,主要原因是班级同学的数量多,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批阅。教师为了完成批改模式的各个环节,同时想要达到对每个同学的评价效果,教师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放在批语的编辑上。但是千篇一律的批语对学生的学习进步并没有什么作用,教师在编辑批语之后并没有时间和空间进行详细的习作讲评。最终结果就是,造成批语和讲评的比例严重失调,对讲评的一语带过和笼统评价并没有什么实质的教学影响。
1.3固守教材,不愿创新
新课程标准中倡导教师对教材的选择上具有创造性,努力开发课程中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目前,绝大多数的教师对于教材仍旧是十分的依赖,对教材的反思很少,而在整合和开发教材的合理资源方面更是少之又少。教材在編辑的过程中已经把地域差异和文化差异考虑其中,但对于习作却很少有精准的命题,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积极掌握习作教材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解读,在熟悉教材和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习作教学的创新工作。固守传统的习作教学形式,一方面使学生学习习作的兴趣降低,另一方面也减少教师的教学热情。
2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突围策略
2.1创新新颖,取精华弃糟粕
2.1.1打破传统,勇于创新
对教师的批改评价进行开放和接触束缚,减少教师的精神负担,打破传统批改习作的条条框框,使习作批改和评价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在平淡交谈和对话中寻找新颖经验,寻求正确方法,开拓习作教学的另一片天空。学生学习的进步在于教师在教学形式上的创新,吸取传统教学形式中的精华,改革和创新传统教学形式中的不足,在不断完善中寻找适宜的教学新模式。
2.1.2多元化把握教学重点
对传统的评价系统和灌输性的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和修正,一方面激励学生对习作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逐渐形成师生互动的和谐局面。有选择性的评价指的是重点批阅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教师根据写作主题选择习作通病较多的作文作为案例,進行重点批阅和评价。有指向性的评价指的是依据习作练习的重点不同,对其中一个方面做重点评价。
2.2明确讲评的重要性
2.2.1实时讲评,增加反馈
教师依据作文的实际批改情况,将批改过程中对频频出现的习作问题进行实时的讲评,实现习作的批改和评价同时进行。一方面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另一方面教师将批改中出现的严重问题进行评价,将讲评内容融合到习作课堂的教学之中。
2.2.2增强评价的效率
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讲评要具有针对性,针对性不仅指的是赞扬,而且指的是批评,不可单一的赞扬或批评。适宜的教师讲评,一方面满足了新课程改革的习作要求标准,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评中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选材,学习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2.3对教材进行取舍,因材施教
2.3.1整合取舍
习作教材作为一个例子,不可能迎合所有学生的学习要求,也不可能适合所有学生的实际学习。这就需要小学习作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对习作教材进行充分的理解和解读,寻求与学生生活贴近的连接点,以此展开推进、类比,并做出取舍和整合,最终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案例。
在习作教学中安排适宜的演讲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锻炼学生对议论文的撰写,增加学生习作写作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增加和锻炼学生的演讲勇气。借助演讲训练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同时锻炼了习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加了习作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3.2深度解读
课本教材就是一个学习的方向,在小学习作教师认真解读其含义之后,不断进行开发和创造,使教材内容和实际生活进行完美的融合,增加教材和学生生活之间的交流机会。教师依据教材教学内容,正确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不断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结语
习作教学需要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在改革和创新的基础上,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明确习作审阅中讲评和批语的均匀分配及各自的重要性,对固有教材的充分理解和拓展,实现整合取舍和深度解读的最终目标,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和谐互动,不断提高小学习作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正元.科学发展观视野下人的全面发展[J].重庆社会科学,2009(07):10-14.
[2]李梅.小学生作文教学之我见[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1(05):46.
[3]周刚夫.小学习作教学现状分析及突围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05):43-44.
关键词:小学习作教学;现状;突围策略
引言
小学语文在小学教育阶段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小学习作的教学模式也需要进行完善和创新,以满足学生对习作学习的要求,提升教师习作课堂的教学质量。
1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现状
1.1只有形式,没有实际效率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一直处于劣势地位,很难得到教师的重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传统的批改形式。对不正确的语句进行修改,注释出较为优秀的词句,对文章的开头、结尾分别进行总结和审阅,逐渐形成教师批阅习作的固有模式。教师完成这些固有模式的同时消耗大量的精力和脑力,一成不变的习作总结也成为习作批阅的主要内容。一方面浪费教师的精力和时间,很难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并没有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
1.2重视批语,忽视讲评
学生众多的习作作业在教师手里积累很久,主要原因是班级同学的数量多,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批阅。教师为了完成批改模式的各个环节,同时想要达到对每个同学的评价效果,教师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放在批语的编辑上。但是千篇一律的批语对学生的学习进步并没有什么作用,教师在编辑批语之后并没有时间和空间进行详细的习作讲评。最终结果就是,造成批语和讲评的比例严重失调,对讲评的一语带过和笼统评价并没有什么实质的教学影响。
1.3固守教材,不愿创新
新课程标准中倡导教师对教材的选择上具有创造性,努力开发课程中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目前,绝大多数的教师对于教材仍旧是十分的依赖,对教材的反思很少,而在整合和开发教材的合理资源方面更是少之又少。教材在編辑的过程中已经把地域差异和文化差异考虑其中,但对于习作却很少有精准的命题,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积极掌握习作教材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解读,在熟悉教材和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习作教学的创新工作。固守传统的习作教学形式,一方面使学生学习习作的兴趣降低,另一方面也减少教师的教学热情。
2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突围策略
2.1创新新颖,取精华弃糟粕
2.1.1打破传统,勇于创新
对教师的批改评价进行开放和接触束缚,减少教师的精神负担,打破传统批改习作的条条框框,使习作批改和评价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在平淡交谈和对话中寻找新颖经验,寻求正确方法,开拓习作教学的另一片天空。学生学习的进步在于教师在教学形式上的创新,吸取传统教学形式中的精华,改革和创新传统教学形式中的不足,在不断完善中寻找适宜的教学新模式。
2.1.2多元化把握教学重点
对传统的评价系统和灌输性的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和修正,一方面激励学生对习作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逐渐形成师生互动的和谐局面。有选择性的评价指的是重点批阅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教师根据写作主题选择习作通病较多的作文作为案例,進行重点批阅和评价。有指向性的评价指的是依据习作练习的重点不同,对其中一个方面做重点评价。
2.2明确讲评的重要性
2.2.1实时讲评,增加反馈
教师依据作文的实际批改情况,将批改过程中对频频出现的习作问题进行实时的讲评,实现习作的批改和评价同时进行。一方面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另一方面教师将批改中出现的严重问题进行评价,将讲评内容融合到习作课堂的教学之中。
2.2.2增强评价的效率
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讲评要具有针对性,针对性不仅指的是赞扬,而且指的是批评,不可单一的赞扬或批评。适宜的教师讲评,一方面满足了新课程改革的习作要求标准,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评中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选材,学习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2.3对教材进行取舍,因材施教
2.3.1整合取舍
习作教材作为一个例子,不可能迎合所有学生的学习要求,也不可能适合所有学生的实际学习。这就需要小学习作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对习作教材进行充分的理解和解读,寻求与学生生活贴近的连接点,以此展开推进、类比,并做出取舍和整合,最终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案例。
在习作教学中安排适宜的演讲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锻炼学生对议论文的撰写,增加学生习作写作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增加和锻炼学生的演讲勇气。借助演讲训练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同时锻炼了习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加了习作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3.2深度解读
课本教材就是一个学习的方向,在小学习作教师认真解读其含义之后,不断进行开发和创造,使教材内容和实际生活进行完美的融合,增加教材和学生生活之间的交流机会。教师依据教材教学内容,正确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不断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结语
习作教学需要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在改革和创新的基础上,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明确习作审阅中讲评和批语的均匀分配及各自的重要性,对固有教材的充分理解和拓展,实现整合取舍和深度解读的最终目标,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和谐互动,不断提高小学习作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正元.科学发展观视野下人的全面发展[J].重庆社会科学,2009(07):10-14.
[2]李梅.小学生作文教学之我见[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1(05):46.
[3]周刚夫.小学习作教学现状分析及突围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05):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