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是民生之本,这一问题事关国家政权的巩固和稳定,事关国家经济的发展。而现今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只有客观地面对、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找出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制定出可行的策略,才能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才能使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一、原因
1.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大学生就业观念之间的矛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式已经改变过去由国家统一分配为面向市场、自主就业。但是还有不少的大学毕业生仍存在“精英”意识,对自身期望过高,他们期待能够留在大城市里,到政府机关、高等院校、事业单位工作,有稳定的收入等,这种不现实的预期目标,只会给自身就业设置障碍,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有的大学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由于对将要从事的职业过于理想化,还存在“有业不就”的情况;有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怀有“一次就业定终生”的传统观念,往往会失去机会,有的大学毕业生依赖性很强,对求职、走向社会还缺乏足够的勇气,凡此种种都不能适应当今的就业形势。
2.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毕业生作为劳动力资源的构成部分和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就业同其他劳动力一样应当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配置。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结构的变化,那些不适应产业结构要求的大学毕业生必然很难马上找到对口工作,同时对那些已经获得就业岗位的毕业生来讲,由于不能适应新的专业技术要求,还必然被从工作岗位上“剥离”出来,需要重新寻找工作。这两种情况被称为“非自愿失业”,再从大学毕业生选择市场的角度看,一些毕业生认为就业岗位不适应“自我实现”的要求,以及认为报酬低或感觉就业岗位与文凭“价值”不相符,也会放弃马上就业而选择“自愿失业”。还有,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而大学毕业生就学于3年或4年前,所学专业滞后于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又必然产生“摩擦失业”。由于高校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当时社会上所需要的专业,一个培养周期后是否仍然为社会所需要只能是一种预测。这就形成了招生的“超前性”与社会需求“滞后性”的矛盾。
二 、应对策略
1.面向市场,自我完善
高校应瞄准市场,了解“消费者”的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高校领导不能再把就业工作简单化,将就业指导工作理解为几次求职讲座或举办几场招聘会就大功告成。在课程的设置、科目的选择上要给学生充分的灵活性,跨专业、跨院系的择课都应提倡,只有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才能使更多的学生在社会上找到更合适的岗位。同时高校还应建立“客户服务中心”,即自我完善机制。一方面是对自己的“产品”提供售后服务,即毕业就业后,对那些希望多学知识的毕业生,母校应尽可能提供条件满足,这也是对 “产品”负责的态度;另一方面是对“消费者”提供售后服务,要与“消费者”建立长期、有效的联系,定期、不定期地回访、做市场调研等,不仅有利于双方的沟通联系,了解第一手的资料,更有利于找差距、补不足,利于今后“产品”质量的提高。
2.转变观念,积极应对
就业难,已是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大学生及家长都应及时了解就业形势,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大学生并不是就业市场的弱者,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综合能力。因为就业市场的竞争,实际上就是能力与素质的较量,大学生要面对现实,学会自强不息,不断充实自己,勇敢地迎接挑战,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
3.各尽其责,共享和谐
近几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11项政策措施,有关部委、部门和团体先后发出14个配套文件,107项具体政策:国家加大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模、专业设置和就业状况统筹力度,允许学生调整专业;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去工作;鼓励自主创业以及面向毕业生录用公务员等政策,使“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逐步完善。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人们给予大学生更多的关爱。在大学生就业这个问题上,用人单位是否也应该改变以往重使用轻培养、重当前利益轻长远规划的思想,多给大学生实践的机会,而不应等大学生的职业技能成熟以后坐享其成。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除了要各尽其责外,还需精诚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共享繁荣。
一、原因
1.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大学生就业观念之间的矛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式已经改变过去由国家统一分配为面向市场、自主就业。但是还有不少的大学毕业生仍存在“精英”意识,对自身期望过高,他们期待能够留在大城市里,到政府机关、高等院校、事业单位工作,有稳定的收入等,这种不现实的预期目标,只会给自身就业设置障碍,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有的大学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由于对将要从事的职业过于理想化,还存在“有业不就”的情况;有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怀有“一次就业定终生”的传统观念,往往会失去机会,有的大学毕业生依赖性很强,对求职、走向社会还缺乏足够的勇气,凡此种种都不能适应当今的就业形势。
2.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毕业生作为劳动力资源的构成部分和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就业同其他劳动力一样应当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配置。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结构的变化,那些不适应产业结构要求的大学毕业生必然很难马上找到对口工作,同时对那些已经获得就业岗位的毕业生来讲,由于不能适应新的专业技术要求,还必然被从工作岗位上“剥离”出来,需要重新寻找工作。这两种情况被称为“非自愿失业”,再从大学毕业生选择市场的角度看,一些毕业生认为就业岗位不适应“自我实现”的要求,以及认为报酬低或感觉就业岗位与文凭“价值”不相符,也会放弃马上就业而选择“自愿失业”。还有,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而大学毕业生就学于3年或4年前,所学专业滞后于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又必然产生“摩擦失业”。由于高校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当时社会上所需要的专业,一个培养周期后是否仍然为社会所需要只能是一种预测。这就形成了招生的“超前性”与社会需求“滞后性”的矛盾。
二 、应对策略
1.面向市场,自我完善
高校应瞄准市场,了解“消费者”的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高校领导不能再把就业工作简单化,将就业指导工作理解为几次求职讲座或举办几场招聘会就大功告成。在课程的设置、科目的选择上要给学生充分的灵活性,跨专业、跨院系的择课都应提倡,只有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才能使更多的学生在社会上找到更合适的岗位。同时高校还应建立“客户服务中心”,即自我完善机制。一方面是对自己的“产品”提供售后服务,即毕业就业后,对那些希望多学知识的毕业生,母校应尽可能提供条件满足,这也是对 “产品”负责的态度;另一方面是对“消费者”提供售后服务,要与“消费者”建立长期、有效的联系,定期、不定期地回访、做市场调研等,不仅有利于双方的沟通联系,了解第一手的资料,更有利于找差距、补不足,利于今后“产品”质量的提高。
2.转变观念,积极应对
就业难,已是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大学生及家长都应及时了解就业形势,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大学生并不是就业市场的弱者,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综合能力。因为就业市场的竞争,实际上就是能力与素质的较量,大学生要面对现实,学会自强不息,不断充实自己,勇敢地迎接挑战,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
3.各尽其责,共享和谐
近几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11项政策措施,有关部委、部门和团体先后发出14个配套文件,107项具体政策:国家加大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模、专业设置和就业状况统筹力度,允许学生调整专业;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去工作;鼓励自主创业以及面向毕业生录用公务员等政策,使“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逐步完善。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人们给予大学生更多的关爱。在大学生就业这个问题上,用人单位是否也应该改变以往重使用轻培养、重当前利益轻长远规划的思想,多给大学生实践的机会,而不应等大学生的职业技能成熟以后坐享其成。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除了要各尽其责外,还需精诚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共享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