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奥尔夫教学法中视唱练耳教学的理念及其内容、儿童视唱练耳中节奏训练的内涵与目的,讨论两者的相互结合,从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法如何在儿童节奏训练的课堂中运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与想法,旨在提高儿童视唱练耳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视唱练耳教学;节奏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一、奥尔夫教学法中的视唱练耳教学
(一)奧尔夫教学法
卡尔·奥尔夫(Karl Orff,1895-1982),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他一生在不断地探究不同音乐的风格并寻找着自己想要的艺术表现形式——语言、音乐、舞蹈、节奏四者相结合为一体的音乐教育行为方式。也是“奥尔夫学院”的创始人之一。
(二)奥尔夫教学法中的视唱练耳教学
在奥尔夫教学法中,每一种方法都围绕着视唱练耳内容训练,如节奏训练、听力训练以及多声部训练。所以,在儿童视唱练耳教学中,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可以加入奥尔夫教学法内容,从而进行更有效学习。
1.从朗诵入手,结合语言的节奏训练
奥尔夫提倡原本性的音乐教育,从语言开始入手的音乐教育将“原本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回归咿呀学语的状态,激发出一种节奏的本能,对于初期视唱练耳中视唱的学习更多是考验眼耳的配合,从朗读开始导入,训练眼睛和耳朵的协调度,让儿童更易适应这种模式。
2.结合动作,培养听力、注意力和反应力
肢体动作是人类交流、情感表达最原始的表现方式,奥尔夫不仅在音乐学习中加入了肢体动作,还将身体作为一件乐器,通过拍、打使其发出声音,这些动作统称“声势”,通过这种训练可以通过全身感受节奏、学习节奏的律动。
二、儿童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的重要性
(一)儿童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的内涵
视唱练耳是音乐的基础乐科,所涉及的内容几乎包括音乐教育的每一个方面。节奏感是人对于节奏的感觉,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无论大人小孩听到节奏感强烈的音乐时都会随之律动起来,所以,节奏训练就是把这些被动的潜意识里的节奏感开发出来,变为主动,并且运用到音乐学习中去。
(二)儿童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的目的
1.培养敏锐的音乐感知能力。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对音乐的欣赏离开不对节奏的感知力,将这种感知力诱发出来加以训练,使儿童主动地鉴赏音乐、理解音乐。
2.提高视谱能力
音乐是由音高和节奏组成的,乐谱也不例外,由单音和节奏组成。节奏就是把分散的单音有目的地组织起来,加强了节奏训练,在日后的音乐学习当中自然也会提高视谱的能力与速度。
3.发展更加精细的音乐表现力
学习音乐作品的最终展现方式是演奏或演唱出来,世界上各民族的音乐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和韵味,其中,节奏的变换是最常见的,对于节奏的训练可以更好地表现音乐内在的风格。
4.打好音乐表演技能的基础
当音乐的学习越来越深入,难度越来越高时,对于音准和节奏准确度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节奏训练对于表演技能的提升有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奥尔夫教学法在儿童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的运用
(一)语言在节奏训练中的运用
每个国家、民族、地域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随之产生的语言也不同,因此,在一个人的文化构成中,语言是最基础、最根本的。音乐教育从本土文化出发,也是奥尔夫重要的教育观念。对于儿童来说,出生后最先学习的就是走路和说话,利用语言作为节奏学习的引入,会使孩子感到熟悉与亲切。
(二)声势在节奏训练中的运用
声势是用身体作为乐器,通过身体各部位相互拍打摩擦,让身体发出不同声响的一种手段。这种声响是人类最原始的发泄、抒发情感的方式。运用声势,无需借助抽象的概念,复杂的逻辑思维,高难度的技巧,无需任何乐器,每个儿童都自然使用顺畅的表达。
四、结语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实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果能与视唱练耳的教学相互融合,不仅是对学生,是种提高对于教师也是一种提升。教师在使用教案时不能照本宣科,生搬硬套,要结合实际,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视唱练耳教学;节奏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一、奥尔夫教学法中的视唱练耳教学
(一)奧尔夫教学法
卡尔·奥尔夫(Karl Orff,1895-1982),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他一生在不断地探究不同音乐的风格并寻找着自己想要的艺术表现形式——语言、音乐、舞蹈、节奏四者相结合为一体的音乐教育行为方式。也是“奥尔夫学院”的创始人之一。
(二)奥尔夫教学法中的视唱练耳教学
在奥尔夫教学法中,每一种方法都围绕着视唱练耳内容训练,如节奏训练、听力训练以及多声部训练。所以,在儿童视唱练耳教学中,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可以加入奥尔夫教学法内容,从而进行更有效学习。
1.从朗诵入手,结合语言的节奏训练
奥尔夫提倡原本性的音乐教育,从语言开始入手的音乐教育将“原本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回归咿呀学语的状态,激发出一种节奏的本能,对于初期视唱练耳中视唱的学习更多是考验眼耳的配合,从朗读开始导入,训练眼睛和耳朵的协调度,让儿童更易适应这种模式。
2.结合动作,培养听力、注意力和反应力
肢体动作是人类交流、情感表达最原始的表现方式,奥尔夫不仅在音乐学习中加入了肢体动作,还将身体作为一件乐器,通过拍、打使其发出声音,这些动作统称“声势”,通过这种训练可以通过全身感受节奏、学习节奏的律动。
二、儿童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的重要性
(一)儿童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的内涵
视唱练耳是音乐的基础乐科,所涉及的内容几乎包括音乐教育的每一个方面。节奏感是人对于节奏的感觉,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无论大人小孩听到节奏感强烈的音乐时都会随之律动起来,所以,节奏训练就是把这些被动的潜意识里的节奏感开发出来,变为主动,并且运用到音乐学习中去。
(二)儿童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的目的
1.培养敏锐的音乐感知能力。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对音乐的欣赏离开不对节奏的感知力,将这种感知力诱发出来加以训练,使儿童主动地鉴赏音乐、理解音乐。
2.提高视谱能力
音乐是由音高和节奏组成的,乐谱也不例外,由单音和节奏组成。节奏就是把分散的单音有目的地组织起来,加强了节奏训练,在日后的音乐学习当中自然也会提高视谱的能力与速度。
3.发展更加精细的音乐表现力
学习音乐作品的最终展现方式是演奏或演唱出来,世界上各民族的音乐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和韵味,其中,节奏的变换是最常见的,对于节奏的训练可以更好地表现音乐内在的风格。
4.打好音乐表演技能的基础
当音乐的学习越来越深入,难度越来越高时,对于音准和节奏准确度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节奏训练对于表演技能的提升有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奥尔夫教学法在儿童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的运用
(一)语言在节奏训练中的运用
每个国家、民族、地域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随之产生的语言也不同,因此,在一个人的文化构成中,语言是最基础、最根本的。音乐教育从本土文化出发,也是奥尔夫重要的教育观念。对于儿童来说,出生后最先学习的就是走路和说话,利用语言作为节奏学习的引入,会使孩子感到熟悉与亲切。
(二)声势在节奏训练中的运用
声势是用身体作为乐器,通过身体各部位相互拍打摩擦,让身体发出不同声响的一种手段。这种声响是人类最原始的发泄、抒发情感的方式。运用声势,无需借助抽象的概念,复杂的逻辑思维,高难度的技巧,无需任何乐器,每个儿童都自然使用顺畅的表达。
四、结语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实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果能与视唱练耳的教学相互融合,不仅是对学生,是种提高对于教师也是一种提升。教师在使用教案时不能照本宣科,生搬硬套,要结合实际,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