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正在悄然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是课堂的关键。如何激发学习兴趣、组织好学习过程、选择好学习内容、更加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是体育课教学中一个具有实践意义的课题,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总结。
关键词:体育教学;实效性;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强调了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的重要途径。课堂本不应该是一潭死水,而应该是一条浪花跳跃的清澈小河。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浓厚兴趣
任何课程的学习都需要浓厚的兴趣做基础,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大部分人对于体育锻炼是抵触的,因为人有一种惰性心理,这是人的本性使然,正因为如此,每次体育课上都有一些学生会偷懒,不愿意锻炼,想法设法少运动,归根结底是对体育教学没有兴趣。要想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谓是主要途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职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有学习的激情和活力。有了强大的学习动力,即使再累的体育锻炼,学生也会感到轻松。为此,体育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去把握[1]。
1、树立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思想,注重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传统的体育教学大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围绕着体育教材来开展,这样,教师教得比较辛苦,学生也感觉乏味没有兴趣,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低下的,没有效率的。而新的课程改革强调要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以学生为发展的中心,将学生放到重要的位置来看待。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以新课程改革的思想观念为指导,用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得到应有的锻炼和发展。为此,教师必须要做到以下两点:首先,要正确看待学生之间的合理差异。学生因体质、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会在体育技能的接受程度上存在差异,教师要能够正确对对待这些问题,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其次,要关注学生的需要。每一位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需求是不同的,教师要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基础,不断创造条件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广大学生都能够有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积极投身于体育活动中,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2、积极创设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良好的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为学生营造浓厚的体育锻炼氛围,使学生喜欢体育,愿意上体育课。这就需要体育教师采取各种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排球运动这一内容时,教师如果机械地让学生做动作,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没有兴趣,而教师如果在教学之初,用绳子绑住排球,让学生两个人一组进行一个投一个躲的游戏,会使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步法并产生体育学习兴趣。
3、经常鼓励学生,使学生树立学习体育的信心。对于体育学习,学生除了要有浓厚的兴趣以外,还要有信心做支撑,这是体育学习的保障。学生对于任何课程的学习都需要教师的鼓励,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心。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多鼓励和表扬学生,让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始终保持旺盛的状态。学生在体育的学习和锻炼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这时,教师要教给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要寓情于教,及时鼓励。当学生对于一些体育技巧的练习感到吃力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适当扩大,多激励、少批评。学生只有在教师的表扬声中才能进步得快、提高得快。
二、让学生树立体育锻炼意识,将体育锻炼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
当前,大家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是比较高的,但是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是低下的。有的学生虽然上体育课,但是参与体育锻炼却少之又少,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教师既要使学生树立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又要为学生创造体育锻炼的机会。为此,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首先,要将思想工作做到位。中学的体育课程教学虽然有体育技能方面的训练,但都离不开教师的讲解。教师要抓住这一机会,积极为学生灌输体育锻炼思想,让学生端正体育学习态度,树立体育锻炼的意识。只有学生自己愿意参与体育锻炼,体育教学的效果才能够好。当然,教师也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启发学生,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是有积极意义的,这样,学生才能够从心理上信服、喜欢体育锻炼。其次,教师要强化测试。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一些体育技术方面的练习,除了讲解以外,教师要以测试为手段,增强学生的锻炼意识,只有有了比较,学生才能有体育练习的动力,从而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促使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2]。
三、通过探究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体育、学习体育
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意识的高低、体育成绩的好坏与学生本身对于体育教学内容的探究程度有重要的关系。因此,在新的课程改革下,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去开展体育探究性学习,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深入研究加深对体育课程的了解,提高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体育学习效率。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教师可以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引导学生去发现体育课程的长处,吸引学生参与学习。例如,在《篮球基本技术:运球、传球》一课的学习训练中,关于怎样运球、怎样传球、有哪些基本动作与要领、要达到这些要求及要领应该怎样训练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在看了体育教师的示范动作以后,通过仔细思考、揣摩,才能逐渐掌握动作要领,提高体育技能[3]。
总之,在中学阶段学好体育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和综合能力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广大体育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并使其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教师要将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思想落实到体育教学的全过程,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韓作山.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效性问题浅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01):276.
[2] 黄建武.浅析队列队形的应用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效性[J].新课程(小学),2012,(06):132.
[3] 赵明昱.浅析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交往的缺失与建构[J].科技展望,2015,25(16):184.
关键词:体育教学;实效性;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强调了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的重要途径。课堂本不应该是一潭死水,而应该是一条浪花跳跃的清澈小河。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浓厚兴趣
任何课程的学习都需要浓厚的兴趣做基础,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大部分人对于体育锻炼是抵触的,因为人有一种惰性心理,这是人的本性使然,正因为如此,每次体育课上都有一些学生会偷懒,不愿意锻炼,想法设法少运动,归根结底是对体育教学没有兴趣。要想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谓是主要途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职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有学习的激情和活力。有了强大的学习动力,即使再累的体育锻炼,学生也会感到轻松。为此,体育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去把握[1]。
1、树立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思想,注重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传统的体育教学大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围绕着体育教材来开展,这样,教师教得比较辛苦,学生也感觉乏味没有兴趣,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低下的,没有效率的。而新的课程改革强调要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以学生为发展的中心,将学生放到重要的位置来看待。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以新课程改革的思想观念为指导,用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得到应有的锻炼和发展。为此,教师必须要做到以下两点:首先,要正确看待学生之间的合理差异。学生因体质、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会在体育技能的接受程度上存在差异,教师要能够正确对对待这些问题,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其次,要关注学生的需要。每一位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需求是不同的,教师要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基础,不断创造条件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广大学生都能够有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积极投身于体育活动中,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2、积极创设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良好的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为学生营造浓厚的体育锻炼氛围,使学生喜欢体育,愿意上体育课。这就需要体育教师采取各种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排球运动这一内容时,教师如果机械地让学生做动作,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没有兴趣,而教师如果在教学之初,用绳子绑住排球,让学生两个人一组进行一个投一个躲的游戏,会使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步法并产生体育学习兴趣。
3、经常鼓励学生,使学生树立学习体育的信心。对于体育学习,学生除了要有浓厚的兴趣以外,还要有信心做支撑,这是体育学习的保障。学生对于任何课程的学习都需要教师的鼓励,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心。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多鼓励和表扬学生,让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始终保持旺盛的状态。学生在体育的学习和锻炼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这时,教师要教给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要寓情于教,及时鼓励。当学生对于一些体育技巧的练习感到吃力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适当扩大,多激励、少批评。学生只有在教师的表扬声中才能进步得快、提高得快。
二、让学生树立体育锻炼意识,将体育锻炼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
当前,大家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是比较高的,但是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是低下的。有的学生虽然上体育课,但是参与体育锻炼却少之又少,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教师既要使学生树立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又要为学生创造体育锻炼的机会。为此,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首先,要将思想工作做到位。中学的体育课程教学虽然有体育技能方面的训练,但都离不开教师的讲解。教师要抓住这一机会,积极为学生灌输体育锻炼思想,让学生端正体育学习态度,树立体育锻炼的意识。只有学生自己愿意参与体育锻炼,体育教学的效果才能够好。当然,教师也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启发学生,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是有积极意义的,这样,学生才能够从心理上信服、喜欢体育锻炼。其次,教师要强化测试。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一些体育技术方面的练习,除了讲解以外,教师要以测试为手段,增强学生的锻炼意识,只有有了比较,学生才能有体育练习的动力,从而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促使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2]。
三、通过探究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体育、学习体育
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意识的高低、体育成绩的好坏与学生本身对于体育教学内容的探究程度有重要的关系。因此,在新的课程改革下,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去开展体育探究性学习,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深入研究加深对体育课程的了解,提高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体育学习效率。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教师可以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引导学生去发现体育课程的长处,吸引学生参与学习。例如,在《篮球基本技术:运球、传球》一课的学习训练中,关于怎样运球、怎样传球、有哪些基本动作与要领、要达到这些要求及要领应该怎样训练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在看了体育教师的示范动作以后,通过仔细思考、揣摩,才能逐渐掌握动作要领,提高体育技能[3]。
总之,在中学阶段学好体育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和综合能力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广大体育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并使其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教师要将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思想落实到体育教学的全过程,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韓作山.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效性问题浅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01):276.
[2] 黄建武.浅析队列队形的应用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效性[J].新课程(小学),2012,(06):132.
[3] 赵明昱.浅析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交往的缺失与建构[J].科技展望,2015,25(16):184.